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古代科技 耀我中華閱讀72-74頁燦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漢朝時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從小就喜歡看星空。長大以后刻苦研究,設計了一種觀測星星出沒的渾天儀;終于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用來測定地震方向的。張衡·漢朝你知道π的值嗎?3.195893931254267456382……燦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祖沖之從小聰明好學,長大后從事科學研究。他從不迷信權威,對前人的說法也常常親自檢驗。他也從不畏懼困難,努力攻克一個個難關。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和無數次的反復運算,他終于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祖沖之·南朝李時珍從小隨父行醫,立志長大成為一名能給百姓治病的好醫生。李時珍發現前人所寫的醫書有不少錯誤,決心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學著作。為此,李時珍腳穿草鞋,身背藥簍,翻山越嶺,訪醫采藥,走了上萬里路,傾聽了無數人的意見,參閱書籍800多種,費時27年,最終編寫成了總結藥物學知識和經驗的巨著《本草綱目》。燦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李時珍·明朝你和你的家人平常生病的時候會選擇中醫嗎?了解一下你們家庭成員對中醫的看法!“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歷法的獨特創造。它把一周年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表示季節的更替和氣候的變化,并用以指導農業活動。千百年來,“二十四節氣”一直被中國人民所沿用,至今仍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作用。2016年, “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你知道二十四節氣歌嗎?《九章算術》算盤是中國人發明的一種計算工具。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算盤是世界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傳入朝鮮、日本、東南亞以及世界其他地區。閱讀77頁最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華》PPT優秀課件1最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華》PPT優秀課件1素紗襌衣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兩件素紗禪(單)衣,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兩。如重48克的禪衣,長1.6米,兩袖通長1.95米,腰寬0.48米,如果除去領口和袖口較厚重的緣邊,重量僅半兩多??芍^“薄如蟬翼,輕若煙霧”,出于二千多年前的漢墓,不能不令人驚嘆!最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華》PPT優秀課件1最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華》PPT優秀課件1最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華》PPT優秀課件1最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華》PPT優秀課件1趙州橋,建于隋朝年間,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2015年榮獲石家莊十大城市名片之一。雕版印刷術隋唐之際,我國出現了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紙上按所需規格書寫文字,然后反貼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據文字刻出陽文反體字,這樣雕版就做成了。接著在版上涂墨,鋪紙,用棕刷刷印,然后將紙揭起,就成為印品。中國古代重要原創科技成果共88項1天干地支2 陰陽合歷3 圭表4 十進位值制與算籌記數法5 小孔成像6 雜種優勢利用7 盈不足術8 二十四節氣9 經脈學說10 四診法11 馬王堆地圖12 勾股容圓13 線性方程組及解法14 本草綱目15 天象記錄16 方劑學17 制圖六體燦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18 律管管口校正19 敦煌星圖20 潮汐表21 中國珠算22 增乘開方法23 垛積術24 天元術25 一次同余方程組解法26 法醫學體系27 四元術28 十二等程律29 《本草綱目》分類體系30 系統的巖溶地貌考察技術發明31 水稻栽培32 豬的馴化33 含酒精飲料的釀造34 髹漆35 粟的栽培36 琢玉37 養蠶38 繅絲39 大豆栽培40 塊范法41 竹子栽培42 茶樹栽培43 柑橘栽培44 以生鐵為本的鋼鐵冶煉技術45 分行栽培(壟作法)46 青銅弩機47 疊鑄法48 多熟種植49 針灸50 造紙術51 胸帶式系駕法52 溫室栽培53 提花機54 指南車55 水碓56 新莽銅卡尺57 扇車58 地動儀59 翻車(龍骨車)60 水排61 瓷器62 馬鐙63 雕版印刷術64 轉軸舵65 水密艙壁66 火藥67 羅盤(指南針)68 頓鉆(井鹽深鉆汲制技藝)69 活字印刷術70 水運儀象臺71 雙作用活塞式風箱72 大風車73 火箭74 火銃(管形火器)75 人痘接種術工程成就76 曾侯乙編鐘77 都江堰78 長城79 靈渠80 秦陵銅車馬81 安濟橋(敞肩式石拱橋)82 大運河83 布達拉宮84 蘇州園林85 滄州鐵獅86 應縣木塔87 紫禁城88 鄭和航海中國古代重要原創科技成果共88項四大發明隋唐時期戰國時期東漢蔡倫北宋畢昇閱讀79頁至81頁活字印刷術北宋時,畢晟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他的發明被稱為“文明之母”。指南針—大約2000年前,中國人制造了司南用于指南。北宋時,指南針用于航海。火藥—古代煉丹家偶然發現的,宋元時期,火藥用于軍事。課 堂 小 結我們要學習中國古代科學家們的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的精神,爭取為國家的發展作出屬于我們的貢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