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教學質量監測三年級科學科試題單選題(共40題,每題2.5分)1.下列關于土壤資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土壤中含有豐富的“營養”,供植物生長B.土壤中有很多會啃食農作物的害蟲,要把土壤中的小動物全部消滅C.土壤的形成過程非常緩慢,我們要保護土壤2.餐廳為同學們設計了一份營養食譜:米飯、清蒸排骨、麻辣豆腐。小明認為再添加一道(),使得午餐營養均衡。A.煮雞蛋B.炸雞翅C.白灼生菜3.一種土壤中的大顆粒和小顆粒的含量差不多,這種土壤是()。A.沙質士B.黏質土C.壤土4.現在國家禁止使用紅磚作為建筑材料,是因為()A.紅磚不如鋼筋水泥結實B.燒制紅磚會用大量土壤C.紅磚表面容易龜裂影響建筑物的美觀5.觀察植物時,正確的順序應該是(A.從下到上B.從整體到局部C.隨意觀察6.將甲、乙兩支試管分別裝入等量澄清石灰水,向甲試管中連續吹氣(模擬人體呼氣),乙試管靜置暴露于空氣中(模擬吸入空氣的環境)。一段時間后,甲試管石灰水變渾濁,乙試管無明顯變化。此實驗現象可證明()。A.人體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吸入的空氣B.人體呼出氣體中氧氣含量低于吸入的空氣C.人體呼出氣體中氮氣含量低于吸入的空氣7.不同的植物,葉脈的特點也不一樣,如紫蘇葉的葉脈是(A.B.8.通過解剖,我們知道桃子是由和兩部分組成的。(A.果肉果皮B.果肉種子C.果皮種子三年級科學科試題第1頁/共4頁9.云很多,陽光很少或不能透過云層,天色較暗的是()天氣。A.晴天B.多云C.陰天10.在檢測粥中是否有淀粉時,應使用進行檢測,淀粉屬于營養。()A.酒精,糖類B.白醋,蛋白質C.碘液,糖類11.被吃下去的米飯,在人體中經歷“冒險”過程是()A.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B.口腔→食道→胃→大腸→小腸→肛門C.口腔→胃→食道→小腸→大腸→肛門12.在探討土壤對生命的重要性時,同學提出以下觀點,你認為不合理的是()。A.土壤是動植物生長、生活的棲息地B.植物依賴土壤固定根系并獲取水分C.土壤的肥力僅對植物有意義,與動物生存無關13.米飯經過消化系統的消化后,營養物質主要被吸收,殘渣形成糞便后由排出體外(A.胃;大腸B.大腸:小腸C.小腸;肛門14.有學生說“種植植物會破壞土壤結構”,根據科學課上學到的知識,你認為正確的是()A.植物的根系能抓緊土壤,防止水土流失B.土壤不能為植物生長提供養料、水分等C.種植植物會侵占土地,破壞土壤結構15.()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重要器官。A.鼻腔B.咽喉C.肺16.一株番茄的結構是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組成的。A.種子B.主千C.須17.以下關于應對干旱的措施及其效果的分析,正確的是(A.可大量開采地下水灌溉農田緩解旱情且不會造成不良影響B.修建水庫蓄水并推廣滴灌技術,能兼顧水資源調控與農業節水需求C.旱災時優先保證工業用水,限制居民生活用水以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18.波波將紫蘇葉葉柄浸入紅墨水(模擬水分),2小時后觀察紅墨水分布范圍,發現均勻擴散至全葉,葉片中輸送水分的部位叫做()。A.葉柄B.葉脈C.葉片19.利用莖上的卷須攀附在其他物體上生長的植物是()。A.蔦蘿松B.草莓C.豌豆三年級科學科試題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