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單元測驗2025-2026學年浙教版九上科學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共60分。1.物質發生變化常伴隨著出現氣體、顏色改變等現象,下列現象是由于物理變化引起的是()A. 陽光下的金魚藻葉表面產生氣泡 B. 手握試管一會兒后導管口產生氣泡C. 切開的蘋果暴露在空氣中變黃色 D. 浸過氯化鈷溶液的藍色試紙遇水變色2.從分子、原子的角度認識化學反應是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圖所示,這是某密閉容器中氫氣燃燒的微觀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變化Ⅰ是化學變化,變化Ⅱ是物理變化 B. 變化Ⅰ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化合反應C. 變化Ⅰ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變 D. 變化Ⅱ前后分子的化學性質發生了改變3.把氯化氫、食鹽、熟石灰分別溶于水,往它們的溶液中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現的顏色依次是( )A. 紅色、紫色、藍色 B. 紅色、藍色、紫色 C. 紅色、無色、藍色 D. 藍色、紫色、紅色4.下列物質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質與另外三種有根本區別的是()A. 氫氣用于填充氣球 B. 鎂粉用于制作煙花和照明彈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銅絲用于制作電線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酸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B. 人的胃液是酸性的C. 酸電離時一定產生氫離子 D. 酸性物質都屬于酸6.根據下列四種物質的電離方程式,可以判斷出哪種物質屬于酸()①CH3COOH=CH3COO-+H+②KCl=K++Cl-③LiOH=Li++OH-④A. CH3COOH B. KCl C. LiOH D. ZnSO47.小科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實驗,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燒瓶內形成美麗的噴泉。則小科同學加入的固體物質可能是()A. 鎂粉 B. 氧化鐵 C. 木炭 D. 硫酸鋇8.下列幾種氣體,不能用氫氧化鈉固體干燥的是()① H2 ②O2 ③CO2 ④SO2 ⑤CH4 ⑥HClA. ①②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⑥9.下列物質久置于空氣中,它的pH會增大的是()A. 濃鹽酸 B. 石灰水 C. 純凈水 D. 濃食鹽水10.如圖,廣口瓶內盛有氣體X,膠頭滴管內盛有液體Y。若擠壓膠頭滴管的膠頭,使液體滴入瓶中,振蕩,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氣球慢慢鼓起,則氣體X和液體Y可能是()A. X是SO2,Y是NaOH溶液 B. X是CO,Y是Ca(OH)2溶液C. X是O2,Y是Ca(OH)2溶液 D. X是CO2,Y是硫酸溶液11.用石灰漿抹墻,墻面逐漸變硬的原因是()A. 石灰漿跟空氣中氧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鈣B. 石灰漿跟水反應生成了碳酸鈣C. 石灰漿逐漸變成生石灰D. 石灰漿跟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鈣12.一定溫度下,向含有適量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慢慢滴加稀鹽酸,溶液溫度隨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 M點時溶液呈紅色 B. N點時溶液pH最小 C. 該化學反應放熱 D. P點時溶液呈酸性13.“松花蛋”(又稱“變蛋”)是大家很喜歡的一種食品,因其在制作過程中使用了堿性的物質而帶有苦澀味。為減少苦澀味,在吃“松花蛋”時,最好蘸點下列哪種物質()A. 白酒 B. 食醋 C. 食鹽 D. 白糖14.如圖是酸與堿溶液反應的示意圖,下列關于酸堿反應說法正確的是()A. 酸堿反應的實質是H++OH-=H2OB. 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酸堿反應C. 當酸堿完全反應時,兩者所用質量一定相等D. 當酸堿完全反應時,所得鹽溶液pH等于015.下列可用于配制無土栽培營養液的物質中,屬于氮肥的是()A. KCl B. NH4NO3 C. MgSO4 D. Ca(H2PO4)2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36分。16.向氯化鐵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鉀溶液,會生成________色物質,因此,可以用硫氰化鉀溶液檢驗________的存在。白色硫酸銅粉末遇水會呈________色,因此,白色硫酸銅粉末可以作某種物質是否含有________的檢測劑,或少量水分的________劑。17.硫酸、鹽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濃硫酸在實驗室常用作干燥劑,因為濃硫酸有_________性。(2)寫出稀硫酸與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與鐵粉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與碳酸鈉溶液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與氯化鋇溶液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鹽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的是_________(填序號)。①金屬表面除銹 ②制造藥物氯化鋅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18.將洗凈的碎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適量的稀鹽酸,觀察到雞蛋殼表面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蓋住,一會兒,便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科學實踐小組在學習酸和堿的反應后,從不同角度開展實驗活動,驗證氫氧化鈉和鹽酸能發生反應。(1)方案1:從反應物減少或消失的角度進行驗證。在實驗1中,用滴管緩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現象時,證明了鹽酸和溶液發生了化學反應。(2)方案2:從能量變化的角度進行驗證。在實驗2中,將稀鹽酸全部注入試管中,立即固定活塞。觀察到氫氧化鈉固體全部消失,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部分同學由此認為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了反應。但有的同學不認同,他們認為仍利用此裝置,再補充一個實驗才能達成實驗2的目的,實驗時,針筒內需要的試劑及用量為________。(3)方案3:從有新物質生成的角度進行驗證。實驗3是利用無水醋酸與氫氧化鈉固體進行的三個實驗,其中硅膠具有吸水性,吸水后由藍色變為紅色。若醋酸與氫氧化鈉能反應,你預測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20. 農作物的無土栽培可以顯著提高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某茄子的無土栽培營養液中含有7%的KNO3。(1) KNO3屬于 (選填“N肥”“P肥”“K肥”或“復合肥”)。(2) KNO3的式量為 。(3) KNO3中鉀、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4) 配制150g該營養液,需要KNO3 g,需水 g,若在實驗室配制少量此種溶液,需要的儀器有 。21.將稀硫酸逐滴加入到滴有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直至過量。如圖是實驗操作和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甲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填符號)。(2)為驗證反應后的溶液中含有稀硫酸,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A.取樣,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試液 B.取樣,滴加少量CuSO4溶液C.取樣,加入少量Na2CO3粉末 D.取樣,滴加少量Ba(NO3)2溶液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48分。22.某同學進行實驗,其過程如下:a.研磨:將硫的塊狀固體通過研缽磨成硫的粉末;b.混合:將1 g鐵粉與1 g硫粉混合均勻;c.加熱:將上述混合物加熱一會兒,產生強光、放熱現象,冷卻后得到一種黑色的固體。請回答:(1)小明認為b是物理變化過程,你認為a是__________變化過程,c是__________變化過程。(2)證明b是物理變化過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證明c是化學變化過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查閱資料可知: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但是結合HCl的電離方程式HCl=H++Cl-,我們知道稀鹽酸中有H2O、H+、Cl-三種粒子。到底是哪一種粒子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的呢?探究過程如表所示(實驗探究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儀器和藥品:試管、膠頭滴管、玻璃棒、鹽酸、硫酸、硝酸、氯化鈉、氯化鉀、紫色石蕊試液、蒸餾水)。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少許紫色石蕊試液于試管中,在其中滴入蒸餾水 試液仍為紫色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取少許紫色石蕊試液于試管中,在其中滴入NaCl溶液 試液仍為紫色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結論:鹽酸中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粒子是________。24.某次實驗中,某同學在3毫升氯化鐵溶液中滴入幾滴氫氧化鈣溶液后,沒有觀察到紅褐色沉淀。什么原因導致沒有沉淀出現呢?他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究。【建立猜想】猜想1:氯化鐵溶液呈酸性。猜想2:氫氧化鈣溶液變質,導致溶液堿性消失。(1)請你再提出一個合理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同學想利用實驗室的相關藥品來驗證猜想2,請你幫他完成實驗設計,并描述預期的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經過相關實驗驗證,發現氫氧化鈣溶液沒有變質,且猜想1正確。據此,在該同學的實驗中,你認為如何操作可以看到有紅褐色沉淀生成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方法即可)。25.螺殼中含有碳酸鈣,小明認為可以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進行檢驗。往容器中放入螺殼并注入稀鹽酸,如果觀察到有氣泡產生、涂在玻璃片下表面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就可以證明螺殼中含有碳酸鈣。請評價小明的檢驗方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收集螺殼與稀鹽酸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并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能夠發生反應。在廣口瓶中先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再加入適量稀鹽酸,預期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小明學習了鹽的性質,通過參閱資料得知氯化銨(NH4Cl)溶液是呈酸性的,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他想酸溶液可以使石蕊變紅,是因為酸在水溶液中解離出了H+,那么是NH4Cl溶液中的哪種粒子可以使石蕊試液變紅呢?于是他設計以下實驗進行探究。(1)通過實驗Ⅰ可以發現石蕊試液不變色,則此實驗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同學認為實驗Ⅱ沒必要做,你認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過上述實驗,小明可以初步得出結論是:NH4Cl溶液中的_______可以使石蕊試液變紅。小明與老師交流上述結論時,老師說:“其實NH4Cl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紅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H+。”于是小明繼續探究……27.果蔬洗滌鹽是一種洗滌劑,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等,是一種無機鹽,呈白色,可以用于洗凈蔬菜、水果等,能夠去除農藥殘留。(1)小江探究該洗滌劑中含有氯離子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浙探究該洗滌劑含有碳酸根離子(碳酸鈉)的方法是:取該洗滌液少量滴加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并且把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觀察到有渾濁現象,由此他得出結論:該洗滌劑中一定含有碳酸根離子(碳酸鈉)。請你評價小浙的結論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析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6分。28.某研究小組實驗測定工業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1)小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稱取15g樣品與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將生成的二氧化碳通過裝有試劑X的乙裝置,并利用測量乙裝置增加的質量,求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該方法中試劑X不可選用________(填字母)。A.氫氧化鈉 B.氫氧化鋇C.氯化鋇 D.飽和碳酸氫鈉溶液(2)小金通過測得乙裝置增重4.4g,從而求得工業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請你復刻小金的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29.10克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1)當加入73克稀鹽酸時,稀鹽酸與碳酸鈣恰好完全反應。求:反應生成的氣體的質量是多少?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2)當加入120克稀鹽酸后,經充分反應,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頁,共1頁答案1. B 2. D 3. A 4. B 5. D 6. A 7. A8. D 9. A 10. A 11. D 12. B 13. B 14. A15. B16. 血紅三價鐵離子藍水吸收17. (1)吸水(2)①Fe+H2SO4=FeSO4+H2↑②Na2CO3+H2SO4=Na2SO4+H2O+CO2↑③H2SO4+BaCl2=BaSO4↓+2HCl (3)②③18. 有氣泡產生 CaCO3+2HCl=CaCl2+H2O+CO2↑ 變渾濁 Ca(OH)2+CO2=CaCO3↓+H2O19. (1)溶液的紅色褪去( 2)蒸餾水 (3)試管丙中的硅膠由藍色變成了紅色,而試管甲和乙中的硅膠沒有變化20. 【小題1】復合肥【小題2】101【小題3】39:14:48【小題4】10.5139.5天平、藥匙、量筒、燒杯、玻璃棒 21. (1)Na+ (2)AC22. (1)物理化學( 2)用磁鐵對混合物進行吸引,然后稱量吸引鐵粉的質量,發現仍為1 g (3)用磁鐵對黑色固體進行吸引,發現固體不被吸引23. 水分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氯離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H+(或氫離子)24. (1)氫氧化鈣溶液濃度過低導致看不到紅褐色沉淀生成(2)實驗設計:取少量氫氧化鈣溶液于試管中,向試管內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觀察溶液是否變色;預期實驗現象:試管內的溶液不變紅 (3)向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鈣溶液25. 不正確;滴加稀鹽酸,若有氣體生成,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證明該物質中含有碳酸根離子,不能證明含有鈣離子氣球先膨脹,后變癟26. (1)不是NH4Cl中的Cl-使石蕊試液變紅 (2)石蕊試液或NaCl溶液中已經含有水 (3)27. (1)取少量洗滌鹽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銀溶液,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產生(合理即可)( 2)不正確,因為碳酸氫鈉(碳酸氫根離子)和稀鹽酸反應也會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28. (1)CD(2)設碳酸鈉的質量為x,則: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44x 4.4g,解得 x=10.6g,故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29. (1)4.4克 14.12% (2)HCl、CaCl2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物質及其變化單元測驗2025-2026學年浙教版九上科學.docx 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