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1.4 光的反射和折射浙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課時新知導(dǎo)入BOA((αβ入射光線法 線反射光線入射角反射角N光的反射:光從一種均勻的物質(zhì)射向另一種均勻的物質(zhì),在它們的分界面上會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質(zhì)中。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新知講解平面鏡 我們平時使用 的鏡子是平的,叫做平面鏡。利用平面鏡可以看到鏡子里有一個跟你一樣的“人”,鏡子里的那個“人”就是你的像。思考:平面鏡成的像有什么特點?探究實踐對著平面鏡觀察自己的時候,我們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的大小、位置跟我們自己的大小、所處的位置有什么關(guān)系?讓我們用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來探究平面鏡的成像規(guī)律。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并確定像的位置。(等效替代)薄玻璃板:防止玻璃板前后反射面產(chǎn)生像有重影,影響實驗觀察。茶色玻璃板:防止光線太強,影響像的觀察。1.實驗設(shè)計和進行實驗: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將一塊玻璃板豎立在紙上,在紙上記下玻璃板的位置。選取兩支大小相同的蠟燭,把一支蠟燭點燃后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一看玻璃板后面有沒有蠟燭的像。再拿另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為止。這個位置就是點燃的蠟燭所成像的位置。用筆在紙上記下這兩支蠟燭位置。實驗中,觀察到的蠟燭的像與蠟燭的大小是否相同?用兩支大小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等效替代)后面的蠟燭“不點燃”是防止光線太強對像的觀察造成干擾。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 蠟燭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第1次第2次移動點燃的蠟燭到另一個位置,重做上面的實驗。用直線把每次實驗中的蠟燭和它的像的位置連起來,用刻度尺測量出它們到玻璃板的距離,并加以比較。2.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3.分析與論證:蠟燭所成像的位置和蠟燭的位置有什么關(guān)系?它們的大小有什么關(guān)系?未點燃的蠟燭和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體大小相等,經(jīng)過測量可知,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注意:(1)玻璃板必須豎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這樣避免像偏上或偏下),便于使玻璃板后面的物體與前面物體的像重合,從而更好地確定像的位置。(2)實驗中宜選擇較薄的玻璃板(避免因前、后兩個玻璃表面成的像不重合且有一定的錯位),便于確定像的位置。(3)需要從點燃的蠟燭這側(cè)向玻璃板看,這是因為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反射光線進入眼睛,逆著反射光線才能看到像。(4)為了使觀察到的像更清晰,本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平面鏡成像特點:等大、垂直、等距、左右相反,正立、虛像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guān)于鏡面對稱。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與物體的對應(yīng)點連線跟鏡面垂直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于物體左右時相反物體在鏡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只能用眼睛觀察到,不能用光屏去承接。思考:在平面鏡前點燃一支蠟燭,平面鏡后面并沒有點燃的蠟燭,但我們卻看到平面鏡后好像有點燃的蠟燭,這是為什么?蠟燭火焰向四處發(fā)光,一部分光經(jīng)過平面鏡反射后進入我們的眼睛,產(chǎn)生視覺。我們感到這些光好像是從蠟燭的像上發(fā)出的,而實際上像并沒有發(fā)出光。因此,這樣的像稱為虛像。實像:實際光線相交形成的像。(小孔成像)虛線: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的像。思考與討論1.如圖所示,AB表示平面鏡前面的物體,請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作出AB在平面鏡中的像A B 。平面鏡ABA′B′SS’MM’P2.如圖S為點光源,MM’為平面鏡點光源S發(fā)出一條光線經(jīng)過平面鏡反射后恰好經(jīng)過P點,畫出完整的反射光路圖。3.如圖 所示光線是同一光源的兩條光線的反射光線,使用畫圖的方法確定發(fā)光點S的位置。ADCBSS′科學拓展凸面鏡和凹面鏡除了平面鏡外,人們也常用到凸面鏡和凹面鏡,它們統(tǒng)稱為球面鏡。汽車的后視鏡、公路急轉(zhuǎn)彎處的反光鏡都是凸面鏡,利用凸面鏡可以擴大視野。汽車前燈的反光裝置相當于凹面鏡,利用它可以將光幾乎平行射出。由光路的可逆性,凹面鏡可以會聚平行光,位于我國貴州省平塘縣的“中國天眼”,是500m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其反射面的大小相當于30個足球場,利用它的球冠形反射面會聚電磁波,開展深空探測,推進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研究。發(fā)散會聚凸面鏡凹面鏡課堂總結(jié)光的反射與折射(二)平面鏡成像特點:等大、垂直、等距、左右相反,正立、虛像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與物體的對應(yīng)點連線跟鏡面垂直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于物體左右時相反物體在鏡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只能用眼睛觀察到,不能用光屏去承接。課堂練習1.汽車“平視顯示系統(tǒng)”是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將行車信息通過擋風玻璃成像在司機視野正前方,減少司機低頭次數(shù),提升行車安全。當顯示器上看到如圖所示符號時,司機通過擋風玻璃看到的“像”是( )A.B.C.D.D2. 如圖,檢查視力時,要求眼睛與視力表間距離為5米,現(xiàn)在視力表AB對面3米處豎有一面鏡子MN,那么檢查視力時( )A.人應(yīng)面對鏡子而坐,且人與鏡面之間距離為2.5米B.人應(yīng)面對鏡子而坐,且人與鏡面之間距離為2米C.人應(yīng)面對視力表而坐,且人與視力表間距為3米D.人應(yīng)面對視力表而坐,且人與視力表間距為2.5米B3.如圖,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發(fā)出一束光線經(jīng)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個光斑A,已知光束與水面的夾角為45°,S′是光源經(jīng)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水面降低時,S′到水面的距離變大B.反射角大于45°C.當水面降低時,反射角將變大D.當水面降低時,光斑A將向左移動A4.如果我們要通過平面鏡從頭到腳看到自己完整的像,平面鏡必須至少有身高一半的高度。請畫出光路圖,表示出這塊平面鏡的成像過程。A表示人的頭部,B表示眼睛,C表示腳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4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課時).pptx 平面鏡成像實驗.mp4 平面鏡成像畫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