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機密★啟用前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評八年級道德與法治本試卷共6頁,23小題,滿分100分??荚囉脮r6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自己的學校、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4年12月,教育部印發《新時代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將憲法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這是因為憲法是A.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代替所有法律C.公民權利的保障書,包含具體法律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總和2.2024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明確規定每年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體現了(A.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立法權B.國務院依法履行文化職能C.地方各級人大行使決定權D.國家主席發布和執行命令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1頁(共6頁)3.伴隨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強拆”“暴力執法”等字眼在近幾年的新聞和網絡媒體大幅減少,而由此引起的流血、交通堵塞等群體性沖突事件也銷聲匿跡。對此,你想對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說()①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途徑和方式行使②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權力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③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④依法規范權力運行,擴大公民政治權利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4.2024年12月,某市政府網站發布《關于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部門依法公開行政決策過程。這一舉措有利于)A.政府解決各種社會矛盾B.規范政府權力運行C.提升政府立法質量D.公民直接管理國家5.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為了不斷增強青少年的憲法意識,某校開展了主題為“憲法晨讀”的活動。以下朗讀內容正確的是A.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公民,著重規范公民的民事活動B.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制度C.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D.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公民的各項權利都得到保障6.2024年7月,某公司因泄露用戶個人信息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這說明A.公民的財產權不可剝奪B.公民的通信自由不受侵犯C.公民的隱私權受法律保護D.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7.2024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強調保障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這體現了(A.公民享有勞動權B.公民享有物質幫助權C.公民享有受教育權D.公民履行受教育義務8.《2024年全國青少年網絡安全報告》披露:72%的受訪青少年表示曾遭遇網絡侵權,其中38%為個人信息泄露,25%為網絡暴力辱罵,19%為惡意軟件攻擊。數據背后折射出A.網絡空間已成為青少年權利受侵害的重災區,必須全而禁止未成年人上網B.背少年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隨意泄露個人信息,學會用法律武器維權C.網絡言論自由不受法律約束,青少年可在虛擬世界隨意表達自己的觀點D.網絡侵權行為具有隱被性和復雜性,青少年只能被動默默承受侵權的后果八年級通德與法治試卷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