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瑞安市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瑞安市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瑞安市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科學試題
1.(2024四上·瑞安期中) 下列物體中,模擬耳郭最合適的是 (  )。
A.塑料方塊 B.紙喇叭 C.氣球皮
【答案】B
【知識點】耳朵的結構
【解析】【分析】 耳朵的解剖結構分外耳、中耳和內耳為三個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具有收集聲音的作用。紙喇叭最適合模擬耳郭。
2.(2024四上·瑞安期中) 下面實驗中,能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提供證據的是(  )。
A.拉開橡皮筋 B.往下壓彈簧 C.敲擊音叉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物體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發出聲音,只有讓它振動才行。 敲擊音叉,音叉振動,能夠產生聲音。
3.(2024四上·瑞安期中) 下列聲音比較悅耳的是(  )。
A.睡前的輕音樂 B.汽車的喇叭聲 C.機器的轟鳴聲
【答案】A
【知識點】噪音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噪音是指音高和音強變化混亂、聽起來不諧和的聲音,是由發音體不規則的振動產生的。機器轟鳴聲、汽車喇叭聲尖銳、刺耳,對人來說是不舒服的,不可以用“動聽”來描述;而睡前的輕音樂比較悅耳,符合題意 。
4.(2024四上·瑞安期中) 如圖,在觀察比較氣球皮振動的實驗中,我們發現:聲音音量相同時,聲音離氣球皮越近,氣球皮振動幅度(  )。
A.越大 B.越小 C.不變
【答案】A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 在聲音音量相同時,聲音離氣球皮越近,氣球皮的振動幅度越大 。這是因為聲音的響度與振動幅度和傳播距離有關,當聲音離氣球皮越近時,聲音的能量更集中,導致氣球皮的振動幅度增大 。
5.(2024四上·瑞安期中) 火箭升空發出“隆隆”聲,周圍十公里內都能聽到這個聲音,說明(  )。
A.聲音是由火箭振動產生的
B.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
C.聲音能向四面八方傳播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氣體、液體、固體都能傳播聲音,固體傳播聲音的能力最強;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火箭發射時,方圓10公里都能聽到火箭升空的“隆隆”聲,這說明的是聲音四面八方傳播。
6.(2024四上·瑞安期中) 地震后,如果有人被困在有鋼鐵管道的建筑廢墟下面,這時他向外界求救比較合理的方法是(  )。
A.使勁喊
B.敲擊鋼鐵管道
C.什么都不做,等待救援
【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 地震后,如果有人被困在有鋼鐵管道的建筑廢墟下面,向外界求救比較合理的方法是敲擊鋼鐵管道 。這是因為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快,而且鋼鐵管道能夠有效地傳遞聲音,使得救援人員更容易聽到被困者的呼救信號 。
7.(2024四上·瑞安期中) 下列關于音叉的研究中,描述正確的是 (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音叉,發出的聲音高低不同
B.用相同的力敲擊兩個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發出的聲音高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音叉,發出的聲音高低相同,強弱不同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音叉,發出的聲音強弱不同,但音高相同 。這是因為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而音高則由振動的頻率決定,與振動的幅度無關 。
8.(2024四上·瑞安期中) 如右圖,口琴的簧片長短、薄厚和寬窄各不相同,吹口琴時,(  )的簧片發出的聲音最高。
A.短、薄、窄 B.長、厚、寬 C.不一定
【答案】A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 吹口琴時,短、薄、窄的簧片發出的聲音最高 。這是因為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調來描述,音調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短、薄、窄的物體發出的聲音音調高,而長、厚、寬的物體發出的聲音音調低 。
9.(2024四上·瑞安期中) 下列現象說明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的是 (  )。
A.在岸上聽到流水聲
B.魚被岸上人說話的聲音嚇跑
C.下雨時聽到雨水滴落聲
【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夠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魚被岸上人說話的聲音嚇跑,說明聲音能夠在液體中傳播。
10.(2024四上·瑞安期中)如右圖,在凳子的腳上加軟墊,樓下的住戶感覺移動家具的聲音輕多了,是因為加軟墊可以(  )。
A.阻擋凳腳傳出的聲音
B.使凳腳更光滑,不發生振動
C.減弱凳腳與地面碰撞時產生的振動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 在凳子的腳上加軟墊可以減弱凳腳與地面碰撞產生的振動,從而減少移動家具時產生的噪音。 具體來說,加軟墊的作用是通過減少凳腳與地面之間的直接碰撞,從而降低振動和噪音的傳播。這種方法在家庭環境中特別有效,能夠幫助樓上住戶在移動家具時減少對樓下住戶的影響 。
11.(2024四上·瑞安期中)在耳朵的結構中,能將聲波轉化為振動的是(  )。
A.聽小骨 B.鼓膜 C.耳蝸
【答案】B
【知識點】耳朵的結構
【解析】【分析】聲波傳入外耳道后,會引起鼓膜的振動。鼓膜是一層薄而有彈性的膜,能將聲波的能量轉化為機械振動,這是聲音傳導的第一步。聽小骨的作用是將鼓膜的振動傳遞至內耳;耳蝸內含聽覺感受器,能將振動轉化為神經沖動。因此,直接將聲波轉化為振動的結構是鼓膜,故選 B。
12.(2024四上·瑞安期中)改變尺子伸出桌面長度來探究音高變化的實驗中,恰當的做法是(  )。
A.每次都用不同的力彈撥尺子
B.尺子的一端要緊壓在桌面上
C.不同的尺子伸出長度都只彈撥一次
【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 在改變尺子伸出桌面長度來探究音高變化的實驗中,恰當的做法是保持撥動尺子的力度不變,同時確保每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 。這樣做可以排除其他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
13.(2024四上·瑞安期中)觀察鼓面振動時,在鼓面上放一些鹽粒是為了(  )。
A.減慢鼓的振動
B.更直觀的觀察到鼓面振動
C.使鼓發出的聲音更動聽
【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 在觀察鼓面振動時,在鼓面上放一些鹽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直觀地觀察到鼓面振動 。鹽粒的作用與在鼓面上放米粒或紙屑的作用類似,都是通過將鼓面的微小振動放大,使得振動更加明顯,便于觀察 。
14.(2024四上·瑞安期中)小科和小明使用自制的土電話,當小科用手觸摸棉線,發現棉線在振動,捏住棉線,使其不再振動時,聲音會 (  )。
A.變強 B.消失 C.不變
【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小科和小明使用自制的土電話,當小科用手觸摸棉線,發現棉線在振動,捏住棉線,使其不再振動時,聲音會消失,因為棉線振動消失,聲音也就消失。
15.(2024四上·瑞安期中)右圖,把玻璃罩里的空氣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們聽不到鐘的“嘀、嗒”聲,是因為(  )。
A.沒有空氣,鐘針就不會走動
B.沒有空氣,鐘針就不會振動了
C.沒有空氣,鐘發出的聲音就傳播不出來了。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而在真空環境中,沒有聲音傳播的介質,因此鐘發出的聲音無法傳播,我們就無法聽到聲音 。
16.(2024四上·瑞安期中)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同桌在桌子另一端用手抓撓桌面的聲音,這樣聽到的聲音與耳朵不貼桌面聽到的聲音相比(  )。
A.聲音更弱 B.聲音更強 C.聲音沒什么變化
【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聲音在各種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樣的,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把耳朵貼在桌子的一端,聽一聽其它同學在桌子另一端輕輕抓撓桌面的聲音,這樣聽到的聲音比耳朵不貼在桌面上聽到的聲音更強。
17.(2024四上·瑞安期中)用擊打后的音叉輕觸水面,觀察到水面出現的現象是(  )。
A. B. C.
【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 用擊打后的音叉輕觸水面,觀察到的現象是水面產生波紋,并向外擴散 。這是因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音叉在擊打后會振動,這種振動會傳遞到水面,導致水面產生波紋,并且這些波紋會向外擴散 。
18.(2024四上·瑞安期中)關于將一天的食物進行分類,下面相對科學合理的表述是(  )。
A.分類的目的是吃得更多
B.分類的目的是吃得更好
C.分類的目的是為了便于我們進一步學 習研究
【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的分類,我們分類食物的目的是便于我們研究食物。
19.(2024四上·瑞安期中)早餐,我吃了一碗青菜牛肉面,應該記錄為(  )種食物。
A.1 B.2 C.3
【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的分類,青菜牛肉面里有青菜、牛肉、面,是三種食物。
20.(2024四上·瑞安期中)午餐中的米飯屬于下面哪幾類? (  )
①動物類②植物類③主食④副食⑤熟食⑥生食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分類的知識,米飯屬于主食,是植物類食物,是熟食。
21.(2024四上·瑞安期中)下面食物中,屬于動物類食物的是 (  )。
A.卷心菜 B.雞蛋 C.豆腐
【答案】B
【知識點】食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根據食物的來源,食物可以分為植物類和動物類。雞蛋屬于動物類食物,而卷心菜和豆腐則屬于植物類食物 。
22.(2024四上·瑞安期中)以下食物中,適合生吃的是(  )。
A.鯧魚 B.葡萄 C.牛肉
【答案】B
【知識點】食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鯧魚和牛肉都屬于動物類食物,不適合生吃,葡萄屬于水果,可以生吃。
23.(2024四上·瑞安期中)冬天用被子蓋住頭部睡覺,對人有什么影響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被窩里呼吸,能鍛煉我們的肺活量
B.被窩里更加溫暖,對呼吸道有利
C.無法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對人體有害
【答案】C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 冬天用被子蓋住頭部睡覺會對人體產生多種不良影響 。這種做法會導致人體無法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因為被窩內的氧氣會逐漸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從而影響人體的氣體交換,可能導致缺氧和二氧化碳中毒 。
24.(2024四上·瑞安期中)以下是某校在《自制小樂器》的項目學習中的一些作品,請你來分析與判斷。自制小樂器需要經歷哪些過程 (按順序填寫字母)
   →   →   →   
A.頭腦風暴,設計樂器制作最優方案
B.團隊協作,根據方案加工制作樂器
C.明確設計并制作樂器任務
D.演奏自制樂器并反思方案,進行改進
【答案】C;A;B;D
【知識點】制作樂器
【解析】【分析】自制小樂器分為四個步驟, 依次是設計、制作、演奏和改進。首先要明確設計并制作樂器任務,然后再頭腦風暴,設計樂器制作最優方案,接下來要團隊協作,根據方案加工制作樂器,最后再演奏自制樂器并反思方案,進行改進。
25.(2024四上·瑞安期中)右圖是同學們自制的拇指鋼琴,請你結合所學的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當同學們彈奏拇指鋼琴時,聲音傳入我們耳朵的順序是(  )。
A.耳郭一耳蝸一外耳道一鼓膜—聽覺神經
B.耳郭一外耳道—鼓膜—耳蝸—聽覺神經
C.耳郭一鼓膜一外耳道一耳蝸一聽覺神經
(2)請完成表格
鋼條伸出木塊的長度 振動的快慢 聲音的高低
12厘米        
8厘米 較快 較高
4 厘米        
(3) 用力撥動同一根鋼條,振動幅度大,發出的聲音(  )。
A.弱 B.強 C.高
(4) 停止對鋼條進行彈撥后,鋼條仍有余音,這是因為(  )。
A.人的錯覺 B.回聲現象 C.鋼條仍在振動
【答案】(1)B
(2)慢;低;快;高
(3)B
(4)C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耳朵的結構
【解析】【分析】(1)聲音會引起耳朵鼓膜的振動,此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它組織傳給聽覺神經,再傳給大腦,所以人最后會聽到聲音。聲音傳播過程中,途徑是耳郭一外耳道—鼓膜—耳蝸—聽覺神經。
(2) 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 。因此,鋼條伸出木塊的長度越短,振動得越快,聲音越高;鋼條伸出木塊的長度越長,振動得越慢,聲音越低。
(3)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用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的幅度大,發出的聲音強;輕輕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的幅度小,發出的聲音弱。
(4)停止對鋼條進行彈撥后,鋼條仍有余音,這是因為鋼條仍在振動。
26.(2024四上·瑞安期中)右圖是利用橡皮筋、木棒、紙盒等材料制作的弦樂器,請利用所學知識解密弦樂器吧!
(1) 右圖的弦樂器發出的聲音是由(  )產生的。
A.木棒振動 B.橡皮筋振動 C.紙盒振動
(2) 彈撥橡皮筋時,較粗的橡皮筋發出的聲音   ,較細的橡皮筋發出的聲音   。(選填“高”或“低”)
(3) 用相同的力氣依次從“①~⑤”撥動橡皮筋,記錄下聲音的變化情況,并繪制成柱狀圖,以下符合實驗情況的是圖   (填“甲”或“乙”)。
(4) 調試皮筋時,小科想讓其中一根皮筋的聲音變高一些,應該怎么做
   。
(5) 小科在體驗樂器時,將木棒從甲位置移動到乙位置,如右圖,此時,用相同的力撥動橡皮筋①,觀察到橡皮筋①比原先(  )。
A.振動快 B.振動慢 C.振動不變
【答案】(1)B
(2)低;高
(3)乙
(4)換一根細一些的橡皮筋或利用旋鈕把橡皮筋調緊一些
(5)A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右圖的弦樂器發出的聲音是由橡皮筋振動產生的。
(2) 彈撥橡皮筋時,較粗的橡皮筋發出的聲音低,較細的橡皮筋發出的聲音高。音高指聲音的高低,音高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越粗,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物體越細,振動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因此,彈撥橡皮筋時,較粗的橡皮筋發出的聲音低,較細的橡皮筋發出的聲音高 。
(3) 用相同的力氣依次從“①~⑤”撥動橡皮筋,記錄下聲音的變化情況,并繪制成柱狀圖,以下符合實驗情況的是圖乙。
(4)要讓皮筋發出更高的聲音,小科應該將皮筋拉緊。 這是因為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反之,振動得越慢,聲音就越低。因此,拉緊橡皮筋可以增加其振動頻率,從而使聲音變高。
(5)小科在體驗樂器時,將木棒從甲位置移動到乙位置,如右圖,此時,用相同的力撥動橡皮筋①,觀察到橡皮筋①比原先振動快。
27.(2024四上·瑞安期中)下圖是同學們制作的吸管排簫:
(1) 為了能用它演奏出《小星星》,需要在吸管排簫中增加一個“6( la)”的音。請你直接在下圖中修改,讓排簫能發出 1~6 的音,并標出音階“1”“2”“3”“4”“5”“6”。(圖文結合)
(2) 吸管排簫是利用(  )振動來發出聲音的。
A.聲帶 B.空氣 C.吸管
(3)評價自制樂器時,最重要的評價指標是 (  )。
A.外觀是否精美 B.音高是否準確 C.設計圖是否整潔
【答案】(1)
(2)B
(3)B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制作樂器
【解析】【分析】(1)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長短、粗細、松緊等有關。據此可以把6做最短,1做最長。
(2) 吸管排簫是利用空氣振動來發出聲音的 。當氣流進入音管時,空氣柱振動產生聲音。音管長度不同,氣流振動的頻率也不同,導致音調的高低變化。音管越長,振動的頻率越低,聲音的音調就越低;音管越短,振動的頻率越高,聲音的音調就越高 。
(3)評價自制樂器時,最重要的評價指標是音高是否準確。
28.(2024四上·瑞安期中)我們的呼吸。
(1)右圖是演示呼吸運動的模型,其中A模擬   ,B 模擬   , D 模擬   。(均選填“肺”、“膈肌”或“氣管”)
(2)實驗時,將底部的氣球皮往上頂,模擬的是   ,能觀察到   現象;把底部的氣球皮往外拉,模擬的是   ,能觀察到   現象。(填字母序號)
A.呼氣過程 B.吸氣過程 C.瓶子里的空間變大,氣球膨脹 D.瓶子里的空間變小,氣球變癟
(3)下列關于呼吸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一呼一吸算兩次呼吸
B.人平靜狀態下的呼吸大約為每分鐘60次
C.呼氣是交換后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過程
(4)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使   進入血液,同時排出   。(均填“氧氣”或“二氧化碳”)
【答案】(1)氣管;肺;膈肌
(2)A;D;B;C
(3)C
(4)氧氣;二氧化碳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呼吸次數;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1)右圖是演示呼吸運動的模型,其中A模擬氣管,B 模擬肺, D 模擬膈肌。在呼吸過程中,肺部進行氣體交換。
(2)將底部的氣球皮往上頂,模擬的是呼氣過程,能觀察到瓶子里的空間變小,氣球變癟這一個現象;把底部的氣球皮往外拉,模擬的是吸氣,能觀察到瓶子里的空間變大,氣球變大這一現象。
(3) 呼吸是指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氣體交換的過程,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一呼一吸才算一次呼吸 。
(4) 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過程包括三個相互銜接的環節:肺通氣、肺換氣和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
29.(2024四上·瑞安期中)小科和小明對自己平靜狀態下和運動三分鐘后的呼吸做了記錄。
  平靜狀態每分鐘呼吸次數 運動三分鐘后每分鐘呼吸次數
小科 25 38
小明 21 29
(1) 他們在運動后呼吸次數增加的原因是 (  )。
A.人體緊張 B.耗氧量增加 C.心跳加快
(2) 根據表格數據,   先恢復正常呼吸速度,我們推測   的肺活量可能更大。
【答案】(1)B
(2)小明;小明
【知識點】呼吸次數;測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 運動后呼吸次數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耗氧量增加 。在運動過程中,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來支持肌肉活動,因此呼吸頻率會增加,以滿足身體的需求 。
(2)肺活量大的人運動后恢復平靜的速度更快,根據表格數據,小明先恢復正常呼吸速度,我們推測小明的肺活量可能更大。
30.(2024四上·瑞安期中)小科和小明想測一測肺活量.
(1) 下面關于肺活量說法正確的是 (  )。
A.肺活量是吸入少量的空氣后,呼出來的氣體的量
B.男生的肺活量一定比女生大
C.肺活量是衡量身體發育是否健康的一個指標
(2) 測量肺活量時,以下操作步驟中錯誤的是(  )。
A.在呼氣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換氣,補吸一口氣再呼出
B.深吸一口氣,然后將氣體從通氣管呼入測量袋
C.測量前,先確定測量袋內的空氣已排盡
(3) 小科測試了三次肺活量, 第一次 2350 毫升, 第二次 2400 毫升, 第三次 2200毫升,小科的肺活量應該記錄為(  )。
A.2350毫升 B.2400毫升 C.2200毫升
(4) 增大肺活量的有效方法是   。
【答案】(1)C
(2)A
(3)B
(4)堅持體育鍛煉
【知識點】測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時間的情況下,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氣體量,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機能活動量,是反映人體生長發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 。肺活量因性別和年齡而異,男性明顯高于女性,成年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毫升,女子約為2500毫升 。健康狀況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因此肺活量越大越好 。
(2)肺活量是指在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量。在測量肺活量時,正確的操作步驟包括: 測量前,先確定測量袋內的空氣已排盡 。 深吸一口氣,然后將氣體從通氣管呼入測量袋 。 呼氣的時候要捏緊袋口,避免漏氣 。 在測量下一次之前,將測量袋往充氣的方向卷,直到排出所有氣體 。
(3)小科測試了三次肺活量, 第一次 2350 毫升, 第二次 2400 毫升, 第三次 2200毫升,小科的肺活量應該記錄為2400毫升,肺活量取值要取最大值。
(4)可以通過深呼吸訓練、增加有氧運動、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擴胸運動和伸展運動、腹式呼吸等方式來提高肺活量。
1 / 1浙江省瑞安市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科學試題
1.(2024四上·瑞安期中) 下列物體中,模擬耳郭最合適的是 (  )。
A.塑料方塊 B.紙喇叭 C.氣球皮
2.(2024四上·瑞安期中) 下面實驗中,能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提供證據的是(  )。
A.拉開橡皮筋 B.往下壓彈簧 C.敲擊音叉
3.(2024四上·瑞安期中) 下列聲音比較悅耳的是(  )。
A.睡前的輕音樂 B.汽車的喇叭聲 C.機器的轟鳴聲
4.(2024四上·瑞安期中) 如圖,在觀察比較氣球皮振動的實驗中,我們發現:聲音音量相同時,聲音離氣球皮越近,氣球皮振動幅度(  )。
A.越大 B.越小 C.不變
5.(2024四上·瑞安期中) 火箭升空發出“隆隆”聲,周圍十公里內都能聽到這個聲音,說明(  )。
A.聲音是由火箭振動產生的
B.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
C.聲音能向四面八方傳播
6.(2024四上·瑞安期中) 地震后,如果有人被困在有鋼鐵管道的建筑廢墟下面,這時他向外界求救比較合理的方法是(  )。
A.使勁喊
B.敲擊鋼鐵管道
C.什么都不做,等待救援
7.(2024四上·瑞安期中) 下列關于音叉的研究中,描述正確的是 (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音叉,發出的聲音高低不同
B.用相同的力敲擊兩個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發出的聲音高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音叉,發出的聲音高低相同,強弱不同
8.(2024四上·瑞安期中) 如右圖,口琴的簧片長短、薄厚和寬窄各不相同,吹口琴時,(  )的簧片發出的聲音最高。
A.短、薄、窄 B.長、厚、寬 C.不一定
9.(2024四上·瑞安期中) 下列現象說明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的是 (  )。
A.在岸上聽到流水聲
B.魚被岸上人說話的聲音嚇跑
C.下雨時聽到雨水滴落聲
10.(2024四上·瑞安期中)如右圖,在凳子的腳上加軟墊,樓下的住戶感覺移動家具的聲音輕多了,是因為加軟墊可以(  )。
A.阻擋凳腳傳出的聲音
B.使凳腳更光滑,不發生振動
C.減弱凳腳與地面碰撞時產生的振動
11.(2024四上·瑞安期中)在耳朵的結構中,能將聲波轉化為振動的是(  )。
A.聽小骨 B.鼓膜 C.耳蝸
12.(2024四上·瑞安期中)改變尺子伸出桌面長度來探究音高變化的實驗中,恰當的做法是(  )。
A.每次都用不同的力彈撥尺子
B.尺子的一端要緊壓在桌面上
C.不同的尺子伸出長度都只彈撥一次
13.(2024四上·瑞安期中)觀察鼓面振動時,在鼓面上放一些鹽粒是為了(  )。
A.減慢鼓的振動
B.更直觀的觀察到鼓面振動
C.使鼓發出的聲音更動聽
14.(2024四上·瑞安期中)小科和小明使用自制的土電話,當小科用手觸摸棉線,發現棉線在振動,捏住棉線,使其不再振動時,聲音會 (  )。
A.變強 B.消失 C.不變
15.(2024四上·瑞安期中)右圖,把玻璃罩里的空氣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們聽不到鐘的“嘀、嗒”聲,是因為(  )。
A.沒有空氣,鐘針就不會走動
B.沒有空氣,鐘針就不會振動了
C.沒有空氣,鐘發出的聲音就傳播不出來了。
16.(2024四上·瑞安期中)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同桌在桌子另一端用手抓撓桌面的聲音,這樣聽到的聲音與耳朵不貼桌面聽到的聲音相比(  )。
A.聲音更弱 B.聲音更強 C.聲音沒什么變化
17.(2024四上·瑞安期中)用擊打后的音叉輕觸水面,觀察到水面出現的現象是(  )。
A. B. C.
18.(2024四上·瑞安期中)關于將一天的食物進行分類,下面相對科學合理的表述是(  )。
A.分類的目的是吃得更多
B.分類的目的是吃得更好
C.分類的目的是為了便于我們進一步學 習研究
19.(2024四上·瑞安期中)早餐,我吃了一碗青菜牛肉面,應該記錄為(  )種食物。
A.1 B.2 C.3
20.(2024四上·瑞安期中)午餐中的米飯屬于下面哪幾類? (  )
①動物類②植物類③主食④副食⑤熟食⑥生食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21.(2024四上·瑞安期中)下面食物中,屬于動物類食物的是 (  )。
A.卷心菜 B.雞蛋 C.豆腐
22.(2024四上·瑞安期中)以下食物中,適合生吃的是(  )。
A.鯧魚 B.葡萄 C.牛肉
23.(2024四上·瑞安期中)冬天用被子蓋住頭部睡覺,對人有什么影響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被窩里呼吸,能鍛煉我們的肺活量
B.被窩里更加溫暖,對呼吸道有利
C.無法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對人體有害
24.(2024四上·瑞安期中)以下是某校在《自制小樂器》的項目學習中的一些作品,請你來分析與判斷。自制小樂器需要經歷哪些過程 (按順序填寫字母)
   →   →   →   
A.頭腦風暴,設計樂器制作最優方案
B.團隊協作,根據方案加工制作樂器
C.明確設計并制作樂器任務
D.演奏自制樂器并反思方案,進行改進
25.(2024四上·瑞安期中)右圖是同學們自制的拇指鋼琴,請你結合所學的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當同學們彈奏拇指鋼琴時,聲音傳入我們耳朵的順序是(  )。
A.耳郭一耳蝸一外耳道一鼓膜—聽覺神經
B.耳郭一外耳道—鼓膜—耳蝸—聽覺神經
C.耳郭一鼓膜一外耳道一耳蝸一聽覺神經
(2)請完成表格
鋼條伸出木塊的長度 振動的快慢 聲音的高低
12厘米        
8厘米 較快 較高
4 厘米        
(3) 用力撥動同一根鋼條,振動幅度大,發出的聲音(  )。
A.弱 B.強 C.高
(4) 停止對鋼條進行彈撥后,鋼條仍有余音,這是因為(  )。
A.人的錯覺 B.回聲現象 C.鋼條仍在振動
26.(2024四上·瑞安期中)右圖是利用橡皮筋、木棒、紙盒等材料制作的弦樂器,請利用所學知識解密弦樂器吧!
(1) 右圖的弦樂器發出的聲音是由(  )產生的。
A.木棒振動 B.橡皮筋振動 C.紙盒振動
(2) 彈撥橡皮筋時,較粗的橡皮筋發出的聲音   ,較細的橡皮筋發出的聲音   。(選填“高”或“低”)
(3) 用相同的力氣依次從“①~⑤”撥動橡皮筋,記錄下聲音的變化情況,并繪制成柱狀圖,以下符合實驗情況的是圖   (填“甲”或“乙”)。
(4) 調試皮筋時,小科想讓其中一根皮筋的聲音變高一些,應該怎么做
   。
(5) 小科在體驗樂器時,將木棒從甲位置移動到乙位置,如右圖,此時,用相同的力撥動橡皮筋①,觀察到橡皮筋①比原先(  )。
A.振動快 B.振動慢 C.振動不變
27.(2024四上·瑞安期中)下圖是同學們制作的吸管排簫:
(1) 為了能用它演奏出《小星星》,需要在吸管排簫中增加一個“6( la)”的音。請你直接在下圖中修改,讓排簫能發出 1~6 的音,并標出音階“1”“2”“3”“4”“5”“6”。(圖文結合)
(2) 吸管排簫是利用(  )振動來發出聲音的。
A.聲帶 B.空氣 C.吸管
(3)評價自制樂器時,最重要的評價指標是 (  )。
A.外觀是否精美 B.音高是否準確 C.設計圖是否整潔
28.(2024四上·瑞安期中)我們的呼吸。
(1)右圖是演示呼吸運動的模型,其中A模擬   ,B 模擬   , D 模擬   。(均選填“肺”、“膈肌”或“氣管”)
(2)實驗時,將底部的氣球皮往上頂,模擬的是   ,能觀察到   現象;把底部的氣球皮往外拉,模擬的是   ,能觀察到   現象。(填字母序號)
A.呼氣過程 B.吸氣過程 C.瓶子里的空間變大,氣球膨脹 D.瓶子里的空間變小,氣球變癟
(3)下列關于呼吸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一呼一吸算兩次呼吸
B.人平靜狀態下的呼吸大約為每分鐘60次
C.呼氣是交換后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過程
(4)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使   進入血液,同時排出   。(均填“氧氣”或“二氧化碳”)
29.(2024四上·瑞安期中)小科和小明對自己平靜狀態下和運動三分鐘后的呼吸做了記錄。
  平靜狀態每分鐘呼吸次數 運動三分鐘后每分鐘呼吸次數
小科 25 38
小明 21 29
(1) 他們在運動后呼吸次數增加的原因是 (  )。
A.人體緊張 B.耗氧量增加 C.心跳加快
(2) 根據表格數據,   先恢復正常呼吸速度,我們推測   的肺活量可能更大。
30.(2024四上·瑞安期中)小科和小明想測一測肺活量.
(1) 下面關于肺活量說法正確的是 (  )。
A.肺活量是吸入少量的空氣后,呼出來的氣體的量
B.男生的肺活量一定比女生大
C.肺活量是衡量身體發育是否健康的一個指標
(2) 測量肺活量時,以下操作步驟中錯誤的是(  )。
A.在呼氣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換氣,補吸一口氣再呼出
B.深吸一口氣,然后將氣體從通氣管呼入測量袋
C.測量前,先確定測量袋內的空氣已排盡
(3) 小科測試了三次肺活量, 第一次 2350 毫升, 第二次 2400 毫升, 第三次 2200毫升,小科的肺活量應該記錄為(  )。
A.2350毫升 B.2400毫升 C.2200毫升
(4) 增大肺活量的有效方法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耳朵的結構
【解析】【分析】 耳朵的解剖結構分外耳、中耳和內耳為三個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具有收集聲音的作用。紙喇叭最適合模擬耳郭。
2.【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物體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發出聲音,只有讓它振動才行。 敲擊音叉,音叉振動,能夠產生聲音。
3.【答案】A
【知識點】噪音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噪音是指音高和音強變化混亂、聽起來不諧和的聲音,是由發音體不規則的振動產生的。機器轟鳴聲、汽車喇叭聲尖銳、刺耳,對人來說是不舒服的,不可以用“動聽”來描述;而睡前的輕音樂比較悅耳,符合題意 。
4.【答案】A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 在聲音音量相同時,聲音離氣球皮越近,氣球皮的振動幅度越大 。這是因為聲音的響度與振動幅度和傳播距離有關,當聲音離氣球皮越近時,聲音的能量更集中,導致氣球皮的振動幅度增大 。
5.【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氣體、液體、固體都能傳播聲音,固體傳播聲音的能力最強;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火箭發射時,方圓10公里都能聽到火箭升空的“隆隆”聲,這說明的是聲音四面八方傳播。
6.【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 地震后,如果有人被困在有鋼鐵管道的建筑廢墟下面,向外界求救比較合理的方法是敲擊鋼鐵管道 。這是因為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快,而且鋼鐵管道能夠有效地傳遞聲音,使得救援人員更容易聽到被困者的呼救信號 。
7.【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個音叉,發出的聲音強弱不同,但音高相同 。這是因為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而音高則由振動的頻率決定,與振動的幅度無關 。
8.【答案】A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 吹口琴時,短、薄、窄的簧片發出的聲音最高 。這是因為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調來描述,音調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短、薄、窄的物體發出的聲音音調高,而長、厚、寬的物體發出的聲音音調低 。
9.【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夠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魚被岸上人說話的聲音嚇跑,說明聲音能夠在液體中傳播。
10.【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 在凳子的腳上加軟墊可以減弱凳腳與地面碰撞產生的振動,從而減少移動家具時產生的噪音。 具體來說,加軟墊的作用是通過減少凳腳與地面之間的直接碰撞,從而降低振動和噪音的傳播。這種方法在家庭環境中特別有效,能夠幫助樓上住戶在移動家具時減少對樓下住戶的影響 。
11.【答案】B
【知識點】耳朵的結構
【解析】【分析】聲波傳入外耳道后,會引起鼓膜的振動。鼓膜是一層薄而有彈性的膜,能將聲波的能量轉化為機械振動,這是聲音傳導的第一步。聽小骨的作用是將鼓膜的振動傳遞至內耳;耳蝸內含聽覺感受器,能將振動轉化為神經沖動。因此,直接將聲波轉化為振動的結構是鼓膜,故選 B。
12.【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 在改變尺子伸出桌面長度來探究音高變化的實驗中,恰當的做法是保持撥動尺子的力度不變,同時確保每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 。這樣做可以排除其他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
13.【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
【解析】【分析】 在觀察鼓面振動時,在鼓面上放一些鹽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直觀地觀察到鼓面振動 。鹽粒的作用與在鼓面上放米粒或紙屑的作用類似,都是通過將鼓面的微小振動放大,使得振動更加明顯,便于觀察 。
14.【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小科和小明使用自制的土電話,當小科用手觸摸棉線,發現棉線在振動,捏住棉線,使其不再振動時,聲音會消失,因為棉線振動消失,聲音也就消失。
15.【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而在真空環境中,沒有聲音傳播的介質,因此鐘發出的聲音無法傳播,我們就無法聽到聲音 。
16.【答案】B
【知識點】聲音的強弱
【解析】【分析】聲音在各種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樣的,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把耳朵貼在桌子的一端,聽一聽其它同學在桌子另一端輕輕抓撓桌面的聲音,這樣聽到的聲音比耳朵不貼在桌面上聽到的聲音更強。
17.【答案】C
【知識點】聲音的傳播
【解析】【分析】 用擊打后的音叉輕觸水面,觀察到的現象是水面產生波紋,并向外擴散 。這是因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音叉在擊打后會振動,這種振動會傳遞到水面,導致水面產生波紋,并且這些波紋會向外擴散 。
18.【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的分類,我們分類食物的目的是便于我們研究食物。
19.【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的分類,青菜牛肉面里有青菜、牛肉、面,是三種食物。
20.【答案】C
【知識點】食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分類的知識,米飯屬于主食,是植物類食物,是熟食。
21.【答案】B
【知識點】食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根據食物的來源,食物可以分為植物類和動物類。雞蛋屬于動物類食物,而卷心菜和豆腐則屬于植物類食物 。
22.【答案】B
【知識點】食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鯧魚和牛肉都屬于動物類食物,不適合生吃,葡萄屬于水果,可以生吃。
23.【答案】C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 冬天用被子蓋住頭部睡覺會對人體產生多種不良影響 。這種做法會導致人體無法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因為被窩內的氧氣會逐漸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從而影響人體的氣體交換,可能導致缺氧和二氧化碳中毒 。
24.【答案】C;A;B;D
【知識點】制作樂器
【解析】【分析】自制小樂器分為四個步驟, 依次是設計、制作、演奏和改進。首先要明確設計并制作樂器任務,然后再頭腦風暴,設計樂器制作最優方案,接下來要團隊協作,根據方案加工制作樂器,最后再演奏自制樂器并反思方案,進行改進。
25.【答案】(1)B
(2)慢;低;快;高
(3)B
(4)C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耳朵的結構
【解析】【分析】(1)聲音會引起耳朵鼓膜的振動,此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它組織傳給聽覺神經,再傳給大腦,所以人最后會聽到聲音。聲音傳播過程中,途徑是耳郭一外耳道—鼓膜—耳蝸—聽覺神經。
(2) 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 。因此,鋼條伸出木塊的長度越短,振動得越快,聲音越高;鋼條伸出木塊的長度越長,振動得越慢,聲音越低。
(3)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用力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的幅度大,發出的聲音強;輕輕撥動鋼尺,鋼尺振動的幅度小,發出的聲音弱。
(4)停止對鋼條進行彈撥后,鋼條仍有余音,這是因為鋼條仍在振動。
26.【答案】(1)B
(2)低;高
(3)乙
(4)換一根細一些的橡皮筋或利用旋鈕把橡皮筋調緊一些
(5)A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右圖的弦樂器發出的聲音是由橡皮筋振動產生的。
(2) 彈撥橡皮筋時,較粗的橡皮筋發出的聲音低,較細的橡皮筋發出的聲音高。音高指聲音的高低,音高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越粗,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物體越細,振動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因此,彈撥橡皮筋時,較粗的橡皮筋發出的聲音低,較細的橡皮筋發出的聲音高 。
(3) 用相同的力氣依次從“①~⑤”撥動橡皮筋,記錄下聲音的變化情況,并繪制成柱狀圖,以下符合實驗情況的是圖乙。
(4)要讓皮筋發出更高的聲音,小科應該將皮筋拉緊。 這是因為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反之,振動得越慢,聲音就越低。因此,拉緊橡皮筋可以增加其振動頻率,從而使聲音變高。
(5)小科在體驗樂器時,將木棒從甲位置移動到乙位置,如右圖,此時,用相同的力撥動橡皮筋①,觀察到橡皮筋①比原先振動快。
27.【答案】(1)
(2)B
(3)B
【知識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高低;聲音的高低的影響因素;制作樂器
【解析】【分析】(1)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長短、粗細、松緊等有關。據此可以把6做最短,1做最長。
(2) 吸管排簫是利用空氣振動來發出聲音的 。當氣流進入音管時,空氣柱振動產生聲音。音管長度不同,氣流振動的頻率也不同,導致音調的高低變化。音管越長,振動的頻率越低,聲音的音調就越低;音管越短,振動的頻率越高,聲音的音調就越高 。
(3)評價自制樂器時,最重要的評價指標是音高是否準確。
28.【答案】(1)氣管;肺;膈肌
(2)A;D;B;C
(3)C
(4)氧氣;二氧化碳
【知識點】呼吸的形成;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呼吸次數;呼吸系統
【解析】【分析】(1)右圖是演示呼吸運動的模型,其中A模擬氣管,B 模擬肺, D 模擬膈肌。在呼吸過程中,肺部進行氣體交換。
(2)將底部的氣球皮往上頂,模擬的是呼氣過程,能觀察到瓶子里的空間變小,氣球變癟這一個現象;把底部的氣球皮往外拉,模擬的是吸氣,能觀察到瓶子里的空間變大,氣球變大這一現象。
(3) 呼吸是指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氣體交換的過程,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一呼一吸才算一次呼吸 。
(4) 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過程包括三個相互銜接的環節:肺通氣、肺換氣和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
29.【答案】(1)B
(2)小明;小明
【知識點】呼吸次數;測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 運動后呼吸次數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耗氧量增加 。在運動過程中,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來支持肌肉活動,因此呼吸頻率會增加,以滿足身體的需求 。
(2)肺活量大的人運動后恢復平靜的速度更快,根據表格數據,小明先恢復正常呼吸速度,我們推測小明的肺活量可能更大。
30.【答案】(1)C
(2)A
(3)B
(4)堅持體育鍛煉
【知識點】測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1)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時間的情況下,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氣體量,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機能活動量,是反映人體生長發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 。肺活量因性別和年齡而異,男性明顯高于女性,成年男子肺活量約為3500毫升,女子約為2500毫升 。健康狀況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因此肺活量越大越好 。
(2)肺活量是指在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量。在測量肺活量時,正確的操作步驟包括: 測量前,先確定測量袋內的空氣已排盡 。 深吸一口氣,然后將氣體從通氣管呼入測量袋 。 呼氣的時候要捏緊袋口,避免漏氣 。 在測量下一次之前,將測量袋往充氣的方向卷,直到排出所有氣體 。
(3)小科測試了三次肺活量, 第一次 2350 毫升, 第二次 2400 毫升, 第三次 2200毫升,小科的肺活量應該記錄為2400毫升,肺活量取值要取最大值。
(4)可以通過深呼吸訓練、增加有氧運動、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擴胸運動和伸展運動、腹式呼吸等方式來提高肺活量。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大竹县| 英德市| 锦州市| 芮城县| 留坝县| 芷江| 高唐县| 平江县| 南丹县| 芜湖县| 格尔木市| 苍梧县| 榆社县| 绵阳市| 岳普湖县| 太和县| 昭通市| 珠海市| 高平市| 周口市| 疏勒县| 江达县| 温宿县| 上林县| 永新县| 大埔区| 涡阳县| 绵竹市| 龙海市| 汶川县| 武强县| 光泽县| 阿坝县| 融水| 华亭县| 盈江县| 连平县| 东兴市| 烟台市| 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