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跟蹤練習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我會選擇。(每一題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請你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目后面的括號里)。1.“高山流水覓知音”是有關朋友的歷史故事。你覺得真正的朋友會做到( )。①當朋友有困難時,盡力幫助 ②朋友有需要時,能主動分享③信守承諾,保守朋友的秘密 ④朋友犯錯誤時,能用恰當的方式指出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2.“任何一項勞動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業只有勞動。”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A.勞動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B.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是社會大眾需要的勞動C.現代社會中腦力勞動比體力勞動更重要D.不同職業的勞動方式存在著差別,但勞動者之間是平等的。3.大米的生產過程是( )。①育秧 ②碾米 ③收割 ④田間管理 ⑤插秧A.①→②→③→④→⑤B.①→⑤→④→③→②C.②→①→⑤→④→③D.④→①→⑤→③→②4.在高科技領域,“中國創造”有了一席之地。下列高科技產品屬于“中國創造”的是( )。①中國高鐵 ②嫦娥四號探測器 ③神舟十六號 ④中國“天眼”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5.我國將每年 日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A.秋分 B.夏至 C.立冬 D.春分6.下面哪個行為我們應該點贊( )。A.同學們都去上體育課了,小玲看到教室里的燈沒關,她隨手關了燈B.小亮寫作文沒有思路,把只寫了幾個字的好幾張白紙揉成團扔到了垃圾桶C.小強每次吃飯都要搶著把好吃的夾到自己碗里,最后吃不了剩下不少飯菜D.小紅老是弄丟紅領巾,天天買新的7.下列法律中,規定消費者有權索要發票的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8.產生沖突并不可怕,采用正確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化解沖突。下列方法正確的是( )。①控制情緒,保持冷靜 ②交換意見,講清道理③換位思考,理解他人 ④商議方法,和諧相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下列民間藝術與地域分布對應正確的有哪幾項?( )①浙江杭州——二人轉 ②四川——川劇變臉 ③江西景德鎮——瓷器 ④天津——阿詩瑪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0.下列習俗中,屬于端午節習俗的是( )。①吃粽子 ②賽龍舟 ③紀念逝去的親人 ④吃月餅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下列屬于工業產品的是( )。A.小麥 B.玩具C.大米 D.蜂蜜12.下列行為表現出對勞動者尊重和感謝的是( )。A.隨意亂丟垃圾 B.不停地打電話催促快遞員快點C.對小區門口的保安叔叔微笑 D.在飯店吃飯時大聲批評菜不好吃13.文化休閑設施的建設給人們帶來了( )。A.購物的方便 B.出行的方便C.勞動的方便 D.精神層次的方便14.對于方便快捷的網上購物,以下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A.質量肯定差不多,只要便宜就可以買B.要參考銷售量C.要參考顧客評價D.要合理消費,只買適合自己的15.下列對有些地方禁止放鞭炮這種風俗的變遷看法正確的是( )①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風俗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就需要淘汰,或加以變革。②我認為現在禁止放鞭炮是正確,我贊成這樣的做法③雖然放鞭炮,增加了節日的氣氛,但是長遠看,不利于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生存環境。④每年放鞭炮引發的各類傷害事件層出不窮,燃放的煙霧引發霧霾天氣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我會判斷。(正確的在括號里填“T”,不正確的在括號里填“F” )16.重陽節又叫“雙九節”“老人節”“茱萸節”,因為“九九”與“久久”諧音,也包含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 )17.生活環境不同,人們的風俗也會不一樣。( )18.麗麗的母親是清潔工,她覺得母親的職業讓自己抬不起頭來。( )19.民間藝術由勞動者創造,用來滿足生活和審美的需求,表達人們的美好愿望。( )20.中國有許多重要的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 )21.買東西不知節制,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反正花的是自己的錢,不算浪費。( )22.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洗衣機、空調等家電誕生,極大提升了生活的便利與舒適。( )23.當沖突雙方無法自己解決問題時,可以請別人來幫助調解。( )24.風俗是一個地方從古至今傳承而來的,不應該去改變。( )25.家鄉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我們的汗水和智慧。(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學情跟蹤作業道德與法治四年級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每小題2分,共30分)1. C 2. C 3. B 4. A 5. A 6. A 7. A 8. D 9. B 10. A11. B 12. C 13. D 14. A 15. D二、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6. T 17. T 18. F 19. T 20. T 21. F 22. T 23. T 24. F 25. T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