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小學三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40分鐘)題號二三總分等級得分一、知識與技能(每題2分,共30分)(一)閱讀材料,完成后邊的題目。材料一:三年級(2)班開展手工課制作風箏活動。小林動手能力強,很快就扎好了風箏骨架;小美繪畫功底好,在風箏面上畫出了五彩斑斕的圖案;小宇總能想出新奇的創意,把風箏尾巴做成波浪形。制作過程中,小林發現小美畫錯了圖案位置,想偷偷修改;小宇不小心剪壞了風箏紙,擔心被批評而不敢承認。在試飛時,風箏總是飛不起來,大家開始互相指責。1.小林、小美和小宇在手工課上展現的不同能力,體現了()A.團隊中分工明確,各做各的能加快進度B.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合作能讓作品更有創意C.只要有一個人能力強,就能完成整個作品2.小林發現小美畫錯后,最恰當的做法是()A.悄悄用橡皮擦掉錯誤部分,重新畫上正確圖案B.等老師巡查時,讓老師指出小美的錯誤C.拿出設計圖紙對小美說:"這里的圖案方向好像和我們商量的不太一樣,我們一起調整看看?"3小宇剪壞風箏紙卻不敢承認,最可能導致的結果是()A.其他同學發現后主動幫忙修補,不影響最終效果B.破損處影響風箏結構,試飛時總是飛不起來C.老師最后才發現問題,但還是表揚了團隊的創意4.風箏試飛失敗后,同學們應該()A.快點找出問題,責怪別人B.跟老師說明誰的責任C.耐心一起分析原因,解決問題重新試飛5.從這次手工課經歷中,我們應該學到()①發揮自己的長處,為團隊貢獻力量小學道德與法治共4頁(第1頁)三年級道注②發現同伴的失誤,要用友好的方式提醒③不小心犯錯了,要勇敢承認并想辦法彌補④遇到困難時,互相埋怨能更快解決問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材料二:我的家鄉在山東濱州,這座“渤海明珠”滿是驚喜。脆甜的冬棗、酥脆的芝麻酥糖、鮮香的鍋子餅,都是家鄉的味道。登上黃河樓看黃河奔騰,去渤海灣賞日出金光。濱州文化魅力十足!鄰居王奶奶教我剪“濱州獅子”,惠民書會上山東快書熱鬧非凡。暴雨沖壞水管時,王奶奶的兒子還幫忙來維修,媽媽說這鄰里情比冬棗還甜。快來濱州,賞美景、品美食,感受暖暖的鄰里情!6.下列哪組美食全部屬于濱州特色小吃?()A.煎餅果子、周村燒餅B.冬棗、芝麻酥糖C.鍋子餅、驢肉火燒7.從“暴雨沖壞水管,鄰居主動維修”和“王奶奶教剪‘濱州獅子’”兩件事中,能共同反映出濱州社區的什么特點?()A.互幫互助與文化傳承的社區氛圍B.居民擅長解決生活難題C.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8.材料中將“鄰里情”比作“冬棗”,隱含了對家鄉哪方面的贊美?()A.自然物產的饋贈B.人際交往的質樸純粹C.傳統工藝的精湛9.若想向外地游客全面介紹濱州,結合材料中信息,以下哪組內容最能體現的濱州特色?()A.冬棗種植技術、黃河樓建筑圖紙、塑料袋包裝工藝B.鍋子餅制作過程、酥脆的芝麻酥糖、貝殼堤島保護政策C.王奶奶的剪紙作品、鍋子餅制作過程、山東快書經典曲目10.濱州惠民書會上,藝人們主動向游客展示山東快書、呂劇等表演,這反映了濱州家鄉人怎樣的品質?()A.單純為了吸引游客駐足圍觀B.只注重表演技巧而忽視文化內涵C.積極傳播家鄉文化,展現熱情好客材料三:現在人們出行和聯系的方式很多。小華爸爸騎共享單車上班,媽媽坐公交車。周末他們出去玩,有時自駕車,有時做大巴車。小華給爺爺奶奶打電話,和爸爸媽媽用微信聊天,和同學用電子手表發消息。11.小華爸爸選擇騎共享單車上班,主要原因可能是()A.爸爸上班路程短,共享單車更靈活便捷B.公交車太擁擠,共享單車更舒適C.共享單車的費用比公交車更低級道法小學道德與法治共4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