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侯馬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開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6頁,滿分75分,考試時間7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提交答題卡。第I卷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下列各題,都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將其字母標號填入相應題號的空格內。多選者,該題不給分。每小題2分,共24分)1.近日,七(1)班女同學小梅總是心神不寧,原來小梅喜歡上班里一名籃球打的很好,并且長得很帥的男生,小梅每天都會偷偷看他在做什么。如果發現他笑了,小梅就高興,如果發現他不高興,小梅就會心情低落。對此,你會說A.這種“早戀”會影響學習B.異性交往不可取,男女授受不親C.這是青春期心理萌動,是正常的D.面對愛情,要慎重對待,理智處理2.脾氣人人有,拿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是本事。下列管理情緒的方法中屬于恰當運用注意轉移法的是A.小美在班級活動中上臺表演非常緊張,她深呼吸使情緒感到了緩解B.小麗因幫他人而遲到,雖有些生氣,但她轉念一想,這也是一種成長C.下課鈴響了老師還在拖堂,小剛當堂大聲喊起來,“老師,下課了”D.小凡心情不好,但看了媽媽錄的一段搞笑舞蹈視頻,笑得前仰后合3.詩詞是表達情感的重要載體。北宋文學家范仲淹被貶滴時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南宋末年名臣文天祥被囚禁時仰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說明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6頁A.我們都能在實踐中提升情感境界B.消極情感影響我們生活質量和生命寬度C.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觀念D.我們要有意識的增加自己的積極情感體驗4.閱讀下列微行為的微點評。其中,需要糾正的是A.數學課上,小明的解題思路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小明感到非常自豪一說明自尊的人能自我肯定自己的價值B.小光在學校參加科技創新社團活動,他每天查閱資料,反復試驗。遇到困難不斷請教老師和同學,最終成功完成項目一這告訴我們要,求學問,練本領,努力實現自我價值C.著名量子光學專家王育竹始終懷揣“科技報國”信念,不斷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我國原子鐘和冷原子物理研究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一告訴我們把個人命運和祖國發展結合起來,砥礪前行D.“別人與我比父母,我與別人比明天”—說明自強,使人奮發向上5.隨著Deep seek的爆火,其創始人梁文峰也逐漸被人們所熟知。他和團隊研發的量化投資技術和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不僅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提升了中國在全球科技領域的競爭力和自信心。他的一句“我的算法只服務五星紅旗”說出了萬千國人的心聲。這①說明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②能堅定民族自信,做自信的中國人③反映了自信體現在個人成長的努力中④表明人工智能是我們自信的唯一根本來源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6.2025年2月3日,立春。以立春為首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把握自然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是古代農耕社會生產生活的智慧結晶,這體現了A.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C.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D.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7.“和合”是中華民族崇尚的精神追求和交往方式。在處理國際關系中,能體現這一理念的是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6頁初一道德與法治參考期末 2025 年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24 分)1-5 C D C A B 6-10 B C D B A 11-12 D B二、簡答題(共 20 分)13、(1)消極的情緒在一定條件下會有積極作用;正視消極情緒,有助于我們克服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符合題意一方面可給 2 分)(2)隨意發泄情緒,很容易影響周圍的人,既不顧及他人感受,也不注意場合和方式,會加劇同學間矛盾和沖突;不利于活動的開展,也會給他人造成不良影響。(符合題意兩方面可給 4 分)要學會在合適場合,用合理方式表達情緒,注意關照他人的感受,管理好情緒,做情緒的主人。(2分)14、能夠知廉恥,明是非;有羞恥心,能夠做到行己有恥;能夠明白是非對錯,能夠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主動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行;能夠積極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不做有損人格的事。(符合題意兩方面可給 4 分)15、(1)經典一體現了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2 分)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訴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2分)經典二體現了“儉約自首,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2 分)有利于培養我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2分)三、分析說明題(共 9 分)16、在他們身上體現了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具體如下:首先,地震中不顧自己安危,也要背扶腿腳不便同學的小花的行為體現了“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使他人處在困境時,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正是有了這種美德,班級才能成是一個充滿愛心和溫情的文明班級。這啟示我們,當他人處于困境時,我們要主動伸出援助之手,做扶危濟困的人。其次,小林同學的行為體現了“他是一個自強不息的人”。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倒的精神動力。面對學校活動,他能夠做到自立自強,剛健有為,以頑強意志和不屈的精神,達到目的。這啟示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面對困難和挑戰,要自立自強,不斷開辟人生的新天地。再次,雯雯的行為體現了她積極踐行“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她有“孝”的榮辱觀念。這榮辱觀念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我們日用而不覺的道德標準。這種行為體現了孝敬老人、愛護老人,可以增進家庭愛的情感和責任感。這啟示我們在成長中要做到百善孝為先,要孝敬老人,愛護親人。(符合題意三方面可給 9 分)四、實踐探究題(共 22 分)17、(1)民法典確立守法、公序良俗、綠色等基本原則;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發展。(符合題意三方面可給 6 分)(2)案例一,李某按照自己的意愿處分財產,其孫女按照遺囑繼承全部遺產,這種遺囑繼承的方式是合法有效的。(3分);案例二,法律保護當事人的財產權;(2分)案例三,她可以撥打電話求助消協幫助;她可以聯系商家追回多付的錢款。(4分)(3)民法典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法律,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民法典是人們從事日常民事活動的行為準則,融入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的規范和保護。(符合題意兩方面可給 4分)(4)寫出違反民法典的具體案例;展示民法典的相關法律規定;個人維護合法權益的具體做法。(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展示。符合題意的可給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道法答案.pdf 山西省侯馬市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PDF版,含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