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抽測C.河外星系中沒有恒星六年級科學試卷12.人類對字宙的探索,下列工具使用順序正確的是(),學校A.肉眼→望遠鏡一航天器B.望遠鏡→肉眼一航天器一、單選題。(選擇正確答案填涂到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40分)1.工程與技術的關系是()。C.肉眼→航天器一望遠鏡13.不同的國家一開始對星座的劃分有所不同,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統一將全天A.技術決定工程B.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C.工程決定技術星空劃分為()個星座。2.建造房屋時,以下材料中,最適合做承重墻的是()。A.68B.78C.88A.泡沫板B.紙板C.磚塊14.為了減慢鐵生銹的速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班級密3.住房由多個系統組成,()不屬于住房系統。A.將鐵釘放在潮濕的土壤中封A.呼吸系統B.供水系統C.采光系統B.在鐵釘表面刷一層防銹漆線4.塔臺身上使用了三角形結構的設計,是為了讓塔臺更()。內C.把鐵釘放入鹽水中浸泡不A.美觀B.穩固C.廉價15.北斗七星是()星座的明顯標志。5.在制作塔臺模型時,發現設計錯誤應該()。A.大熊B.小熊C.獵戶答A.自己修改B.討論后修改C.不能修改愿16.下列物質的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姓6.下列屬于鳥類特征的是()。A.鐵釘生銹B.水果腐爛C.水結成冰A.用鰓呼吸B.胎生、哺乳C.體表有羽毛,卵生17.米飯在口腔中咀嚼后會變甜,這是因為()。7.下列行為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是()。A.米飯本身是甜的A.大量引進外來物種B.亂砍濫伐森林C.建立野生動物救助站B.口腔中唾液淀粉酶將淀粉分解成麥芽糖8.子代的木槿花與親代的木槿花的花瓣顏色不同,這屬于()現象。C.米飯吸收了口腔中的水分學號A.變異B.遺傳C.生長18.()不是人類探索宇宙的工具。9.揭示了遺傳和變異之間的秘密的科學家是(A.宇宙飛船B.磁懸浮列車C.天文望遠鏡A.達爾文B.孟德爾C.伽利略19.如圖所示的鐵釘生銹最嚴重的是(。10.影響動物的毛色、花紋的主要因素是()。A.動物的食物B.動物的運動情況C.動物親代的毛色、花紋11.下列關于河外星系的說法,正確的是()。A.河外星系就是銀河系A.干燥空氣中的鐵釘B.水中的鐵釘C.一半浸在水中的鐵釘B.河外星系與銀河系一樣,都是字宙的組成部分六年級科學第1頁共2頁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抽測四、實驗探究題。(共 15 分)六年級科學答案46.(1) 小蘇打 , 白醋 。(每空 1 分,共 2 分)姓名: 準 考 證 號學校: 班級: 正確填涂: 錯誤填涂 缺考 違紀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貼 處 碼 粘 條 形 (2)( C )。(2 分) (3)( B )。( 2 分) 47. (1) 地球 ; 木星 ; 天王星 。(每空 1 分,共 3 分) (2)( B )。(2 分) (3)( C )。( 2 分) (4)( A )。( 2 分)填涂要求 填涂時用 2B 鉛筆將選中項涂滿涂黑,黑度以蓋過框內字母為準。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注意題號順序。 保持答題卡整潔,不要折疊、污損。缺考標記與作弊標記由監考老師填涂。一、單選題。(1-20 題,每題 2 分,共 40 分)1 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 5 a b c 6 a b c 7 a b c 8 a b c 9 a b c 10 a b c 11 a b c 12 a b c 13 a b c 14 a b c 15 a b c 16 a b c 17 a b c 18 a b c 19 a b c 20 a b c二、判斷題。(21-40 題,每題 2 分,共 40 分)21 T F 22 T F 23 T F 24 T F 25 T F 26 T F 27 T F 28 T F 29 T F 30 T F 31 T F 32 T F 33 T F 34 T F 35 T F 36 T F 37 T F 38 T F 39 T F 40 T F三、填空題。(每空 1 分,共 5 分)41. 設計 。 42. 月球 。43. 遺傳 。44. 二歧分類法 。45. 物理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第 1 頁 共 1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六年級科學 六年級科學.docx 六年級科學 六年級科學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