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道法與法治綜合素養(yǎng)測評8.對于非義務勞動者提供的服務不必言謝(下冊)9.我們小學生要養(yǎng)成節(jié)約水電、節(jié)約糧食的好習慣。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10.羽絨服里的羽絨來自畜牧業(yè)一、快樂填一填。(每空2分,共20分)1.民間藝術由創(chuàng)造,用來滿足生活和審美的需求,表達人們的11.書店收銀員對小強說,不要發(fā)票,買書打八折,小強就答應了。美好愿望。12.被譽為“中國天眼”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說明“中國創(chuàng)2.我們都渴望獲得,但我們應該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造”在高科技領域有了一席之地。三、選擇大樂園。(將正確的選項填在括號里(每題2分,共24分)3.農業(yè)是我們的我們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行的,樣樣離不1為防止吳到過期食品,我們要關注食品包裝袋上的C、心信息。開農業(yè)。A廠名、廠址B.營養(yǎng)成分C.生產日期和保質期4.說到做到是一個人的重要標志。在平時生活中,我們要逐漸養(yǎng)成說到做到的良好習慣。2.下列名言是關于勤儉節(jié)約的是5.伴隨我們成長的很多風俗體現了愛納的傳統(tǒng),相應地,也有很多風俗體現A人無信,無以立的美德。B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C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6.合理開支并不意味著我們既要精打細算、量入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3.農業(yè)生產就是人們從事栽培植物和飼養(yǎng)動物的生產活動,包括7.人們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只有不同,沒有①種植業(yè)②林業(yè)③畜牧業(yè)④漁業(yè)之分A.①②3B.②③④c.①②③④二、聰明小判官,對的打“V”,錯的打“×”。(每題2分,共24分)4.下列關于風俗的說法,你認為正確的是1.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的秋分日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A.風俗就是過時的東西,都要拋棄2.一旦發(fā)現有人不守承諾,我們就永遠不能原諒他。B風俗就是文化,一定要堅守3.買東西時應該貨比三家,選擇質優(yōu)價廉的商品。C好的風俗要堅守,不好的要拋棄4.當我們在校外受到欺負時,可以先妥協,但要記住對方的特征,以便5.下列對消費者的認識,正確的是事后報警A顧客就是上帝,顧客提出的一切要求都應該得到滿足5.對民間藝木的保護,我們少年兒童不能貢就力量。B.消費者都很會無理取鬧,我們一定不可以慣著他們C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保護6.我們以“中國制造”為榮,不需要“中國創(chuàng)造”。7新生兒出生后,長鑒們把雞蛋染成紅色送給親朋好友的“報喜活動”,6加果老師不個心給你的試卷多打了兩分,你會一米A告訴老師,讓他重新打分B.高興自得C假裝什么也沒有發(fā)生寄托了他們對新生兒的美好祝愿。四年級道德與法治綜合素養(yǎng)測評第1頁共4頁四年級道德與法治綜合素養(yǎng)測評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