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新課導入思考:漫畫中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的行為?需要承擔哪些責任?偷盜犯罪犯罪屬于刑事違法行為,將承擔刑事責任,受刑罰處罰。第四單元 生活在法治社會第11課 遠離違法犯罪11.2 犯罪與刑罰自主學習1、刑法的內容及作用 (P96)2、什么是犯罪 (P97-P98)3、犯罪的基本特征 (P97-P98)4、刑罰的含義 (P98)5、我國刑罰的種類 (P98)6、我們應該如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P98)瀏覽課本P96-98頁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將答案標記在課本上。活動探究一觀看視頻,思考問題:1.你如何理解《刑法》這部法律?我國刑法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2.談談《刑法》這部法律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有什么作用?刑法是規定什么行為是犯罪、應當承擔何種刑事責任和對犯罪人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1.刑法的內容及作用 (P96)刑法的內容:刑法是規定什么行為是犯罪、應當承擔何種刑事責任和對犯罪人處以何種刑罰的法律。刑法的作用:我國刑法是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總結歸納齊某撬開他人小轎車車門,盜竊車內筆記本電腦等貴重物品。活動探究二思考:根據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為的性質和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情境一性質:齊某撬開他人小轎車車門并盜竊車內筆記本電腦等貴重物品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構成盜竊罪。法律責任:齊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盜竊他人財務,數額較大,以盜竊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馬某要求中途下車被拒絕后,搶控公交車司機手中的方向盤,干擾公交車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活動探究二情境二性質: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行駛過程中搶奪方向盤、變速桿等操縱裝置;毆打、拉拽駕駛人員,有其他妨害安全駕駛行為,構成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法律責任: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思考:根據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為的性質和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汪某將一件禁止出口的青銅器出售給一個外國人。活動探究二情境三性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汪某的行為構成“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法律責任:要承擔刑事責任。思考:根據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為的性質和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2.什么是犯罪 (P97-P98)①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②犯罪是具有刑事違法性的行為。③犯罪是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總結歸納3.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97-98①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任何違法行為都有社會危害性,當危害性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就構成犯罪。②犯罪是具有刑事違法性的行為。刑事違法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現,即犯罪是觸犯了刑法的行為。刑事違法性是區分犯罪與其他違法行為的法律分界線。③犯罪是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人所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利為主要內容。我國的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總結歸納15歲的學生林某使用言語威脅、搜身、毆打等方式,多次強行向幾名中學生索要財物,一年內共索得三千余元。活動探究三思考:林某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應當如何處理?性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的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如果數額較大或者多次進行敲詐勒索,將構成敲詐勒索罪。所以林某的行為構成了犯罪。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的量刑規定,敲詐勒索罪的量刑根據犯罪情節的輕重而有所不同。如果敲詐勒索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補充思考:結合此案例論一論,什么是刑罰?刑罰有哪些類型?4.刑罰的含義和類型?P94含義:刑罰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人所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載,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利為主要內容。類型:我國的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總結歸納刑罰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死刑有期徒刑無期徒刑驅逐出境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總結歸納主刑只能單獨適用附加刑可以同時使用活動探究四思考:結合案例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趙某聽到女鄰居鄒某家中傳出謾罵和毆打聲,便前去查看,發現李某把鄒某摁倒在地,毆打其頭部。趙某立即上前制止并從背后拉拽李某,致李某倒地。李某起身后欲毆打趙某,趙某隨即將李某推倒,朝李某腹部猛踩一腳。看到李某無法起身后,趙某離開現場。經鑒定,李某腹部橫結腸破裂,傷情屬于重傷二級;鄒某面部挫傷,傷情屬于輕微傷。后經檢察機關審查認定,趙某屬于正當防衛,依法對趙某作出不起訴決定。刑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5.如何同犯罪行為作斗爭?P98①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②我們更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有勇有謀地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總結歸納教師寄語同學們,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課堂小結犯罪與刑罰刑法的作用刑罰的含義及分類含義: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特征:嚴重社會危害性(最本質特征)、刑事違法性(法律分界線)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有勇有謀應對犯罪行為犯罪的含義及特征敢于并善于斗爭課堂練習1.初中生小張在公交車上看到小偷在扒竊,遂在紙上寫下“你的錢包被偷了”,并悄悄給失主和公交車司機看,最終協助公安機關抓住了小偷。這啟示我們( )①面對犯罪行為,勇敢及時幫助受害者②善于斗爭,巧妙地借助他人力量應對犯罪③尊重和保護隱私權,維護社會的正義④機智靈活、有勇有謀地同犯罪行為作斗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課堂練習2.虞城縣人民法院宣判一起借媒體記者身份敲詐勒索的案件,被告人李某某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下列對李某某所受的刑罰的說法,認識不正確的有( )A.有主刑,也有附加刑B.有期徒刑屬于主刑C.罰金屬于附加刑D.李某某所受的刑罰都是附加刑D課堂練習3.某班開展“刑事案件模擬法庭”活動。以下案件可以作為該模擬法庭使用的是( )①周叔叔與鄰居發生糾紛,一時惱怒,把對方打成重傷 ②因單位拖欠工資,老張到單位追討,與單位負責人發生爭吵 ③中學生小何經常逃課上網,錢不夠花攔路搶劫被抓獲 ④在重點文物旅游景區里,小關不聽管理員的勸阻騎在文物上拍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A課堂練習4.安徽省劉某因虐待女童被判有期徒刑兩年。對案件理解正確的是( )①劉某的行為屬于犯罪,要受到刑罰處罰②有期徒刑屬于主刑③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④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2犯罪與刑罰.pptx 刑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