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 12 個小題,1-10 小題每題 2 分,11-12 小題每題 3 分,共 26 分。)1.青春期的煩惱,或許我們都曾有,之所以敢這樣斷定是因為()A.青春期生理發育容易使這個時期的心理產生矛盾和困惑B.外表形象弱化了自己對外在美的追求C.反抗與依賴、閉鎖與開放、勇敢與怯懦,誰能逃脫青春期矛盾心理D.外在美與內在美的不可兼得會給一些人帶來煩惱2.青少年開始能夠運用邏輯思維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夠理解和發現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和邏輯關系,也能夠運用邏輯推理和歸納法則進行推理和判斷。這表明青春期的我們 ()A.認知能力得到提高 B.情感世界愈加豐富C.自我意識不斷增強 D.會產生困惑和煩惱3.近年來,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事件時有發生。為遏制此類不法行為,青少年應該( )①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識②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嚴厲打擊不法分子③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④配置完善監控設備并加強管理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某校舉辦的一場中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上,小明所在班級的表演節目在初賽時被淘汰了,同學們都很沮喪,有的甚至默默流淚。小明也很難過,但他很快調整情緒,安慰大家說:“這次失敗沒關系,我們從中學到了經驗,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小明調節情緒的方法是 ()A.合理宣泄法,通過流淚把難過情緒釋放出來B.轉移注意力法,將注意力從失敗轉移到下次努力上C.改變認知評價法,重新看待比賽結果,從中汲取經驗D.放松訓練法,自我安慰讓身體和精神得到放松5.積極的情感體驗,會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從而熱愛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下列同學的言行體現積極情感體驗的有 ()①小然不滿足現狀,勤奮學習,堅持不懈②小鵬對待學習總是好高騖遠,想不勞而獲③小冰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是向他人求助④小麗在比賽失利后,積極調整心態,認真分析原因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6.達克效應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就是一般能力越差的人越高估自己,能力越高的人越容易低估自己。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這啟示我們 ()①缺乏知識和技能有利于提升信心②他人評價是認識自己的唯一途徑③提高知識技能有利于增強自信④要全面、客觀地認識和對待自己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七年級學生小強說:“公交車上我給老人讓座,周圍人贊許的目光讓我覺得自己很棒。”小強的這一行為是的表現 ()A.自尊 B.知恥 C.自信 D.自強8.“禮之用,和為貴”“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予人攻瑰,手留余香”“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些名句展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包括 ()①講仁愛 ②守孝道 ③尚和合 ④求大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走過春夏秋冬,經歷風雨彩虹。辭舊迎新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二五年新年賀詞,講述不平凡的一年,溫暖奮斗者,鼓舞追夢人。根據以下新年賀詞內容,回答 9-10 題。9.我們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涌現,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 1000 萬輛,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領域取得新成果。這體現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有 ()①實事求是 ②革故鼎新 ③與時俱進 ④形神兼備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一年來,基礎養老金提高了,房貸利率下調了,直接結算范圍擴大方便了異地就醫,消費品以舊換新提高了生活品質……大家的獲得感又充實了許多。這體現了( )①守誠信的核心思想理念②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③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古訓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2025 年,我國一批新的法律正式施行。3 月 1 日,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開始施行,標志著我國文物保護進入依法治理新階段。3 月 15 日,《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違反規定造成古樹名木死亡的,最高可處 100 萬元罰款。這體現了我國( )A.已經實現了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B.不斷夯實法治基礎,法律體系已完善C.不斷完善法律體系,堅持有法可依D.積極維護社會穩定,捍衛司法公正12.2024 年 12 月 30 日,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邯鄲中學生殺人案一審宣判。主犯張某某被判無期徒刑,李某獲刑十二年,馬某某因未參與預謀與具體加害行為,依法不予刑事處罰,由相關部門對其進行專門矯治教育。這一案例傳遞的信號有( )①法不可違,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②未成年人不再受法律的特殊保護③要增強法治觀念,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④預防違法犯罪,人民法院是關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非選擇題 (本大題共 3 個小題, 13 題 8 分, 14 題 12 分, 15 題 14 分, 共 34 分)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 分)材料一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 30 年,帶領團隊研制出我國第一代核潛艇。面對西方技術封鎖,他寫下“花甲癡翁,志探龍宮”,親隨潛艇下潛至極限深度完成試驗。他說:“我們靠的不是外國圖紙,而是自力更生、百折不撓的民族骨氣!”材料二 中國科技企業深度求索 (DeepSeek)發布自主研制的“問天”大模型,其多模態推理能力超越 GPT-4,核心算法 100%國產化。團隊負責人表示:“從被西方斷供到自主創新,我們用了五年時間證明求索之路雖難,唯自強可破萬障!”(1)材料中的人物事跡體現了哪些精神品質 請試舉兩例。(2 分)(2)根據黃旭華和 DeepSeek 的故事,闡述自強不息精神對當代中國的價值。(2 分)(3)作為中學生,你如何用行動踐行“自強不息”,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 (4 分)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下面是同學們的生活片段,其中體現了哪些人文精神和傳統美德 讓我們一起探究。[片段一]七年級 (1)班就學習方法進行探究,以便大家提高學習效率,請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學習方法:A 同學:我先復習然后再寫作業。B 同學:我特別喜歡繪制思維導圖,這樣能把一個單元的知識進行鞏固復習。C 同學:我喜歡做習題,習題做多了,成績自然就上來了。……這次的探究活動同學們的收獲很大,雖然各自方法不同,但都起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1)這次探究活動體現了哪一中華人文精神 (2 分)[片段二]2024 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 11 月 12 日在湖北十堰市舉辦。上榜 2024 年第三季度的“中國好人”中,有三十多年堅守海上救援的“漁家子弟”董建海;有數九寒天跳入冰窟救人獻出生命的普通村民高元嶺;有自愿守護烈士英靈 43 載的退伍老兵顧平;有犧牲在防汛一線的“90 后”基層干部李東;有 21 年不離不棄照料患病親人的“好兒媳”王秀杰……這些“中國好人”,不僅是有形的道德模范,更是無形的榜樣力量。(2)“中國好人”的事跡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美德 (4 分)見賢思齊,我們應怎樣做 (2 分)[片段三]在學校食堂,我們看到了“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標語,同時又欣賞了古詩《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3)這 些 標 語 和 古 詩 體 現 了 哪 一 思 想 理 念 (2 分 )踐 行 這 一 思 想 理 念 有 什 么 意 義 (2 分 )15.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14 分)2024 年國慶假期期間,某校道德與法治興趣學習小組組織部分同學開展“走進法治社會 講述身邊的故事”活動,誠邀你的參與。[我的手提包]故事一 2024 年暑假期間,我在“光明商城”購物時,不慎將一個裝有貴重物品的手提包遺失。我通過商場監控發現,手提包被另一位顧客撿到。我多方打聽找到了這位撿到包的人,但他卻拒絕歸還我的手提包。(1)這位撿到手提包的“顧客”的行為是一種什么性質的違法行為 (1 分)(2)從個人的角度,簡單分析這位“顧客”產生這樣的行為的原因。(4 分)[迷失的表哥]故事二 表哥因學習成績差而早早輟學在家,后外出打工。時不時與社會游蕩人員交往,后沾染賭博惡習。隨著賭資增加,入不敷出,生活拮據。因一時貪念,與社會游蕩人員一起參與盜竊團伙。被警方抓獲后,追悔莫及。家人痛心不已,表哥最后被人民法院判處 3 年有期徒刑,為自己的違法行為付出了沉重代價,也迷失了人生方向。(3)請結合犯罪的基本特征,對“表哥”行為的性質加以闡釋。(3 分)(4)從“表哥”的故事中,你得到哪些啟示 (6 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12 個小題,1-10 小題每題 2 分,11-12 小題每題 3 分,共 26 分)1-5 AAACB 6-10 DABCD 11-12 C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個小題,13 題 8 分,14 題 12 分,15 題 14 分,共 34 分)13.(1)自強不息、愛國奉獻、勇于創新、堅韌不拔。(任舉兩例即可,2 分)(2)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為當代中國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助力我國突破技術封鎖,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2 分)(3)①樹立遠大理想,將個人目標與國家發展相結合;②在學習中刻苦努力,遇到困難不退縮,勇于克服;③培養創新精神,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提升自身能力;④傳承優良傳統,以榜樣為力量,在生活中磨礪意志。(每點 2 分,任答 2 點即可得 4 分)14.(1)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或博采眾長、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2 分)(2)中華傳統美德:見義勇為、敬業奉獻、誠實守信、孝老愛親。(每點 1 分,共 4 分)做法:向“中國好人”學習,從身邊小事做起,如關愛他人、孝敬父母、努力學習,踐行傳統美德。(2分)(3)思想理念:儉約自守、珍惜勞動成果。(2 分)意義:有利于培養節約習慣,弘揚傳統美德,促進社會文明進步,保障糧食安全。(2 分)15.(1)民事違法行為。(1 分)(2)①法律意識淡薄,不了解拾得遺失物應返還的法律規定;②道德修養欠缺,存在貪小便宜的心理;③缺乏責任感,沒有認識到行為的危害性。(每點 2 分,任答 2 點即可得 4 分)(3)表哥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1 分)犯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表哥參與盜竊團伙,損害他人財產安全和社會秩序;(1 分)觸犯刑法,盜竊行為違反了刑法相關規定;(1 分)應受刑罰處罰,被判處 3 年有期徒刑體現了這一特征。(4)①要珍惜受教育機會,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避免過早輟學;②謹慎交友,遠離不良社會人員,拒絕不良誘惑;③增強法治觀念,認識到違法犯罪的危害,做到遵紀守法;④防微杜漸,杜絕不良行為,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⑤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規劃好人生道路。(每點 2 分,任答 3 點即可得 6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