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道德與法治試題2025.06本試卷共 8 頁。滿分 100 分。考試用時 90 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 0.5 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和座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規定的位置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3.非選擇題必須用 0.5 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 多年來,黨和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材料表明A.我國憲法保護的人權內容很廣泛B.我國是世界上人權狀況最好的國家C.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D.我國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脫貧攻堅2. 在新中國的發展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著領導核心作用,引領我國逐步建立起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一法律體系不僅體現了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也充分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據此,可以判斷我國憲法A.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B.詳細規定了公民的所有權利和義務C.確立了黨對國家一切事務的直接管理D.是調整國際關系的根本法律規范3.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堅持黨的領導是其關鍵所在。為切實發揮黨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核心引領作用,黨必須①領導立法,確保法律體現黨民意愿②監督執法過程,保障執法嚴格公正規范③創新治理模式,提升社會綜合治理效能④踐行法治理念,成為守法用法的好表率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 騎手工作走街串巷,是挖掘基層治理死角與盲區的“千里眼”“順風耳”。某區黨委通過聯動各方,發揚黨員騎手、最美騎手的“主人翁”精神,引導他們積極擔當文明宣傳員。以上做法體現了A.黨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奮斗 B.行政機關致力于打造服務型政府C.快遞員享有物質幫助權 D.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基本的人權5. 2024 年 12 月 4 日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全國各地紛紛舉行憲法宣傳活動。這是因為①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②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③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所有問題④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 從右圖中可以看出,在我國A.國家機構依據憲法行使權力B.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C.國家權力機關居于主導地位D.人民處于當家作主地位7. 50 多歲的村民李某,自幼家貧,受到各方資助,完成了從小學到初中的全部學習。25 年前,他在鎮上開了一家農機維修店,賺了一些錢,他總是不忘定時足額繳納稅款。富裕了,有人邀他在鎮上合伙開一家野味酒店,可他說: “野生動物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我們也要依法保護!”在家里,他是一名好父親,把兒子撫養長大,培養成了一名優秀的公務員。下列表格中匹配錯誤的是材料的內容 履行的義務李某完成了從小學到初中的全部學習。 ①受教育不忘定時足額繳納稅款。 ②依法納稅野生動物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我們也要依法保護。 ③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他是一名好父親,把兒子撫養長大。 ④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A. ① B. ② C. ③ D. ④8. 下列選項中,在我國依法享有選舉權的是A.甲,25 歲,中國公民,曾經因交通肇事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 2 年。B.乙,17 歲,在高中就讀。C.丙,60 歲,新加坡籍華人,現居住在秦皇島。D.丁,22 歲,中國公民,去年因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 3 年。9. 下列圖示錯誤的是10.根據小華和小力的談話內容,判斷他們分別在哪個國家機關工作。①小華:我所在的單位通過行使檢察權,追訴犯罪,維護公平正義②小力:我所在的單位對民事、行政、刑事案件進行審理A.①權力機關②審判機關 B.①檢察機關②審判機關C.①行政機關②檢察機關 D.①檢察機關②監察機關11.某區行政服務中心定期梳理政務服務事項,將與群眾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政務服務網址并提供在線申請服務,進行動態管理。此舉①能杜絕失職、瀆職的現象②是行政機關為人民服務的體現③有利于加強對檢察權的監督制約④有利于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2.我國根據憲法建立起來的一整套國家機關體系,是人民意志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其中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B.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國務院C.國家監察機關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3.為了更好地規范 AI 智能工具,助力美好生活,某市民給相關國家機關提了一些意見和建議。下列意見和建議中,應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職權的是A.對運用 AI 智能工具進行侵權的案件提起公訴B.直接打擊運用 AI 智能工具進行侵權的違法犯罪行為C.進一步加強規范 AI 智能工具方面的立法工作D.公開審理運用 AI 智能工具進行侵權的案件14.右圖中的法律:沒錯!不用糾結“扶不扶”和“救不救”了,有我為見義勇為的你們“撐腰”!這有利于①使見義勇為成為每一個公民的必然選擇②尊重社會公眾良知,提升公民的科學文化素養③凝聚正能量,為正風揚善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④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某網絡“名人”直播帶貨,因其售賣的產品存在質量及產品與產地不符等問題被舉報。為此,該網絡“名人”及其所屬公司負責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此認識不正確的是A.對網絡“名人”及其他人作出的判處,體現了同等情況差別對待B.法院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守護社會正義C.用法治手段維護網絡秩序、保障人們的合法權利D.對網絡售假行為進行打擊,有利于營造公平的營商環境16.當今社會,越來越多人的生活被“短視頻化”,無論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人們總會不自覺地掏出手機刷短視頻。但是我們在短視頻上的言論也必須建立在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基礎之上,否則同樣要承擔法律責任。這表明A.短視頻擴大了公民的言論自由權B.法律是對自由權利的限制和約束C.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D.違反法定義務就要承擔刑事責任I7.根據以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可以推斷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六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于 2024 年 12 月 25 日通過,現予公布,自 2025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2024 年 12 月 25 日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表決權 ②國家主席行使決定權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擁有立法權 ④國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發布命令的職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8.2025 年 3 月 4 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大會發言人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對此,說法正確的是①廣大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②我國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③人民代表大會由國家行政機關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④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9.在法治領域有一個“100-1=0”的公式,說的是 1 個錯案的負面影響,足以摧毀 99 個公平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這揭示了司法不公造成的嚴重后果和破壞性影響。為此,司法機關應①依法辦案,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公平、公正②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不需要其他國家機關的監督③堅持以法律為根據、以事實為準繩④公平、公正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20.下面是初中三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點摘錄,你認為應該糾正的有①公民的人格尊嚴包括公民享有的姓名權、肖像權、物質幫助權、隱私權等②我國各級人大代表選舉都采取直接選舉的方式產生③我國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⑤維護公平正義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⑥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是對立統一的A. 3 個 B. 4 個 C. 5 個 D. 6 個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4 小題,共 60 分。21. (12 分)“雙擎”驅動 賦能發展【探索制度優勢】高鐵在大地馳騁,飛船于星海探索,特高壓電網點亮千家燈火,集體化經營引領共富之路,公有制經濟筑牢發展根基;從街邊小店的煙火日常到科技企業的創新浪潮,從新能源汽車實現換道超車,到《黑神話:悟空》、DeepSeek 接力海外“出圈”,再到人形機器人亮相春晚,眾多民營企業正迸發強勁創新活力……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兩者相得益彰,共同繪就了經濟發展的壯麗畫卷,彰顯了我國的制度優勢。(1)你如何理解這里的“制度優勢” (6 分)【把準政策利好】2025 年 2 月 17 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不能變,也不會變。2025 年 4 月 30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出臺,充分彰顯黨中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堅定決心。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民營經濟發展綜合服務平臺上線運行,民營經濟發展政策體系正加快構建。在“變”與“不變”的精準把握中,民營企業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大顯身手正當其時。(2)民營經濟應如何把握“變”與“不變” (6 分)22. (16 分)為落實教育部關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要求,引導學生認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提升綜合素質,著力發展核心素養,特別是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模擬法庭社會實踐活動。【活動案例】陽光中學初中三年級模擬法庭活動方案一、活動標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活動目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三、活動時間: 2025 年 5 月 31 日 (星期六) 8:30-11:00四、準備與保障工作:略。五、活動過程階段舉例:庭審環節,第一小組展示如下情境劇:王女士乘坐公交車,不慎丟失貴重金手鐲,第一時間報警求助民警幫忙,警方調取周邊監控發現劉女士撿拾了王女士遺失的金手鐲。王女士對此上門所求,但劉女士以自己拾獲為由拒不歸還。王女士無奈,訴諸法院。刑事法庭開庭,判決劉女士無條件歸還王女士所丟失金手鐲。【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條 【拾得遺失物的返還】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第三百一十五條 【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的處理】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的,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第三百一十六條 【拾得人及有關部門妥善保管遺失物義務】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1)請為陽光中學本次模擬法庭活動設計一條恰當的活動標語,并簡單闡明本次活動目的。 (6 分)(2)你認為陽光中學模擬法庭庭審階段有無不妥 請提出修改意見,并簡要說明理由。(6 分)(3)通過參與本次模擬法庭活動,你得到哪些啟示 (4 分)23. (17 分)邊界與限制自由是珍貴的,同時也受到法治的限制,無限制的自由只能產生混亂。某校八年級學生圍繞“尊重自由 珍視自由”進行研究性學習,下面是同學們搜集整理的資料。資料包 1 自由之“邊界”◎2024 年 6 月 30 日,河北省廊坊市網民龔某通過網絡平臺相繼發布視頻,謠言稱“沈陽一位媽媽,因女兒被人侵害,駕車撞人”,全網瀏覽量 46.6 萬余次。公安機關經調查,沈陽市從未發生此類案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龔某涉嫌尋釁滋事,現已對糞某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025 年 3 月 10 日,網民徐某強為博取流量、謀取非法利益,使用 AI 智慧生成功能,制作標題為“頂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賭輸”的謠言信息,并通過互聯網平臺對外發布,造成謠言迅速傳播擴散,引發大量網民議論,他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 8 日處罰。◎張某與鄰居王某因宅基地問題素有矛盾。一日,張某為報復王某,在村里四處散布王某盜竊他人財物的謠言。王某的生活和名譽遭受極大損害,遂將其告上法庭。法院判決張某公開向王某道歉,并賠償王某精神損失費 5000 元。(1)根據資料包 1 的信息,簡單說說你對“網絡自由之‘邊界’”的認識。 (5 分)資料包 2 自由之“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有同學認為,真正的自由就應該不受法治的限制。請結合以上兩個資料包的內容和所學知識,對該觀點進行評析。 (8 分)(3)同學們撰寫了題為“珍視自由 從我做起”的研究性學習報告。請你談談同學們平時在“珍視自由”方面的具體做法。 (4 分)24. (15 分)品味政治制度 發揚人民民主我國的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國的政黨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它主要規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同產生它的人民的關系,規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同由它產生的“一府兩院”等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規定了中國共產黨同人民代表大會及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層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1)運用所學知識,從以上三個制度角度說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如何實現的。(7 分)(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以“我國政治制度的優勢”為主題撰寫一篇短評。 (8 分)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總字數在 200 字左右。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40 分)1-5 CABAB 6-10 DCADB 11-15 DACDA 16-20 CDADB二、非選擇題21. (1) ①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②公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為國家發展提供堅實支撐;③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創新、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④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每點 2 分,共 6 分,任答 3 點即可)(2) ①“不變”:堅持黨的領導,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誠信經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②“變”: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加大創新投入,提升核心競爭力,拓展發展領域,利用好國家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機遇。(每點 3 分,共 6 分)22. (1) 標語:模擬法庭進校園,法治精神入人心。(2 分)目的:①幫助學生了解法庭審判流程,增強法治觀念;②提高學生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每點 2 分,共 4 分)(2) 有不妥。修改意見:應在民事法庭開庭審理,而非刑事法庭。(2 分)理由:劉女士拒不歸還拾得的金手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規定,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應通過民事法庭審理。(4 分)(3) ①要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治意識;②要尊重法律權威,自覺遵守法律;③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④要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每點 1 分,共 4 分)23. (1) ①網絡自由不是絕對的,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②公民在網絡上發布信息要遵守法律法規,不得編造、傳播謠言;③違反網絡自由邊界,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等;④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要自覺維護網絡秩序。(每點 1 分,共 5 分,任答 4 點即可)(2) 該觀點錯誤。(2 分)①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③資料包 1 中龔某、徐某強等人因濫用網絡自由受到法律制裁,說明無限制的自由會導致混亂;④真正的自由是在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受法治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每點 2 分,共 6 分,任答 3 點即可)(3) ①在網絡上發表言論時,遵守法律法規,不造謠、不傳謠;②尊重他人權利和自由,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③遇到問題時,通過合法途徑解決,不采取違法方式;④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治觀念,規范自身行為。(每點 1 分,共 4 分)24. (1)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其他國家機關由人大產生,對其負責,受其監督,保障人民當家作主;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通過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集中民智、凝聚共識,實現人民民主;③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村民、居民通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直接行使民主權利,體現人民當家作主。(每點 2 分,共 7 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3 分,其他兩個制度各 2 分)(2) 我國政治制度具有顯著優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凝聚各方力量,促進科學民主決策;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讓人民直接參與基層治理,體現民主的廣泛性。這些制度符合我國國情,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推動了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8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