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練習題(考試時間 60 分鐘 滿分 100 分)注意事項1.本試題分為Ⅰ、Ⅱ卷,第Ⅰ卷為選擇題,40 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60 分。全卷滿分 100 分。2.將第Ⅰ卷的答案答在第Ⅱ卷卷首相應的答題欄內或涂在答題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做在試卷上。3.考試終了,只交第Ⅱ卷第Ⅰ卷 選擇題(40 分)一、選擇題(下列每小題所給的 4 個選項中,只有 1 個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 2 分,共 40 分)1.2024 年 12 月 5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 19 屆常會通過評審,決定將“黎族傳統紡染織銹技藝”“ ”“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3 個 產項目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逇產名錄轉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A.楊柳背木叛年畫 B.徑山茶宴 C.羌年 D.土家族織綿技藝2.2025 年 4 月 16 日出版的第 8 期《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設文化強國》。文章指出,我們要錨定 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堅持馬克思主義這一根本指導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順應信息技術發展潮流,不斷發展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人 2030 B. 2035 C. 2040 D. 20503.背脊洋溢著淤情與活力,也會有煩惱與困惑。下面情況與其對應的處理對策,不合理的是煩惱與困惑 處理的對策A.人臉上長了痘痘,真難看。 坦然接受,不因生理變化而煩。B.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誰都不理 順其自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C.喜歡上一個女孩兒,想要向她告白 慎重對待,理智處理這份情感D.沒有完成作業,被老師批評 自我反思,理解老師良苦用心4.沒有哥白尼的批判精神,就沒有神學大廈的坍塌,也就沒有我們所生活的星球的真相;沒有費爾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沒有對揭格爾哲學的揚棄,也就沒有馬克思主義的登場;設有共產黨人的批判精神,就不會有社會主義中國的撥亂反正,也就沒有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這啟示我們①要培養批判精神 ②對事情要有自己的看法③要摒棄一切傳統的觀點 ④要敢于向權威挑戰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 ② ③④5.在某校組織的辯論賽上,七年級(3)班有兩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參加,女生語言清晰、妙語連珠,男生思維活躍、語言幽默,他們配合默契、優勢互補,最終摘取了辯論賽的冠軍。這說明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①不利于男女同學自身個性的發展 ②能使自身個性得到充分得展示和發展③能夠充分發揮男女同學各自的優勢 ④有利于營造出和諧、合作的集體氛圍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今年 3 月 10 日,網民徐某強為博取流量,使用 AI 生成功能,制作了標題為“頂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賭輸光十億身價引發輿論海嘯”的謠言信息,并通過互聯網平臺對外發布,嚴重擾亂公共秩序。公安機關對徐某強處以行政拘留 8 日處罰。這給青少年的啟示是A.做自尊的人,需要知廉恥、明是非,做到行己有恥B.國家要依法打擊擾亂公共秩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C.面對詆毀要不顧一切予以回擊并各種方式維護權益D.做自強的人需要找到青春進取的方向,書寫青春篇章7.“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下面古文中與此相符的是A.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C.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D.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8.2024 年 9 月 29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榮譽稱號頒授儀式舉行。共和國波瀾壯闊的畫卷處處閃耀著英雄模范的榜樣風采。呼喚英雄、崇尚榜樣是因為①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而且是一面旗幟②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處理與榜樣的各種關系③好的榜樣啟發思考,給予我們自我完善的力量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能讓我們戰勝所有挫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人生路漫漫,有喜也有悲,我們要學會調節情緒,做情緒的主人。下列是小晨調節情緒的方法,對應正確的是A.期中考試前一天,為緩解壓力約同學一起看電影———認知調節B.被好朋友誤解,非常氣憤,大哭一場后心情舒暢多了----轉移注意C.遇到困難提醒自己“縱有千山萬水,帶著微笑面對”————合理宣泄D.走進考場很緊張,閉上眼睛深呼吸,就不那么緊張了——放松訓練10.在巴黎奧運會結束后,網球運動員鄭欽文堅定表示“在我們心中,國家的榮譽永遠超過個人”:勇奪男子 100 米自由泳冠軍后,潘展樂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我的這塊金牌,獻給偉大的祖國”。這些言行背后的赤子情懷是兒自強不息,獲得美好情感體驗 B.團結統一,堅定維護國家安全C.熱愛祖國,堅持國家利益至上 D.勤勞勇敢,關心國家社會發展11.小州在青春期階段,和父母因為一點小事發生爭吵后,氣得滿臉通紅,捙門而出,而且一整天都處于憤怒的情緒中,任誰勸說都難以緩解。這體現了青少年情緒的特點是A.情緒細膩 B.情緒反應強烈 C.情緒波動大 D.情緒穩定12.小峰參加歌唱比賽時,由于賽前焦慮,導致發揮失常。產生挫敗感的他很快調整好心態,鍛煉參賽技巧,唱歌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上述事例說明A.接納自身不足,就能成就更好的自己B:我們可以通過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來獲得積極情感體驗C.體驗負面情感未必是壞事,應對挫折考驗可以促進我們成長D.情感在生活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我們要在實踐中提升情感境界13.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斗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認為,衛星研制是一項脫離個人主義的團隊工程,沒有個人英雄,從北斗一號到北斗二號,再到北斗三號,北斗系統要成為“太空燈塔”,不斷提升導航、定位和時間基準能力,對團隊的技術水平要求越米越高,需要一個肯啃骨頭的集體.下列對集體認識正確的有①集體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②集體聯結斐越高,個體越能感知集體溫暖③個人可以離開集體,但集體離不開個人④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集體生活的情感需要λ. ①②③ 8.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4.在學校,我是學生,要遵守校規校紀,完成學習任務;外出旅游時,我是游客,要文明旅行,不亂刻亂畫……對于我們在集體中的資任和角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有①我們同時眉于多個集體,每個集體都有自己的旋律②在不同的集體中,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③我們要讓個人的節奏和不同集體的旋律相協調④當我們在集體中的角色不重要時,可以逃退該角色的責任L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5.籃球運動本身就是競爭十分欲烈的對抗運動,但是,籃球是一項集體運動。只有通力協作,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這告訴我們①集體生活既要競爭又要合作 ②競爭必然會傷害集體成員之間的友誼②在團隊活動中要有合作精神 ④團隊中成員之間合作比競爭更重要ん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16.2024 年 11 月 8 日,十四屆全國人民代發大會常務委員會招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這體現的法律的特征是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C.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D.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17.從嚴厲打擊“網絡詐騙”到嚴懲“侵犯知識產權”;從整頓“虛假廣告”到打擊“電信詐騙”……近年來,人民法院充分行使審判權,堅持違法必究,維護公平正義,嚴懲違法亂紀,構建和諧社會。由此可見①法律完全能夠均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②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③法律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④人民法院堅持以道德方式解決實際問題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18.《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條例規定了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促進未成年人網絡素養、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以及健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體制機制等內容。施行該條例①杜絕了未成年人網絡違法犯罪行為②加強了未成年人網絡合法權益保障③營造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良好氛圍④推進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治理工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9.自 2024 年 6 月起,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多部門啟動為期三年的“體重管理年”活動。下列對活動方案解讀正確的是序號 活動方案(摘要) 解讀① 校園內避免售賣高糖等食品 加強社會保護② 強化父母對兒童健康的責任 實施家庭保護③ 培養青少年動態測量體重習慣 學會愛護身體④ 保障學生每天兩小時運動時間 共建美好集體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0.2024 年 12 月 30 日,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宜判未成年人張某某、李某、馬某某故意殺人一案。被告人張某某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馬某某被進行專門矯治教育。該案例警示我們A.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護 B.違法行為要受到刑法的制裁C.要珍惜美好生活,遠離犯罪 D.有勇有謀,和犯罪斗爭到底第Ⅱ卷 非選擇題 (60 分)二、非選擇題21. (12 分)2025 年 5 月 16 日,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0 名自強模范用行動詮釋了“生命的閃耀不因身軀殘缺而黯淡”:牛鈺:汶川地震失去右腿,從自卑少女蛻變為四川省人大代表。她踩著閃光鋼腿亮相上海時裝周,拍攝公益短視頻鼓勵殘障群體:“假肢是活下來的勛章,我要成為自己的光!”屈萬平:患脆骨病屢遭骨折,仍自學創業。他躺炕上研究電商,將洛川蘋果年銷千萬元,并培訓 80名殘疾人開網店:“即使被命運打碎,也要一片片拼出精彩人生!作為新時代的音少年,我們要學習自強模范的精神,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結合所學,說一說你從以上人物的事跡中看到了哪些青春飛翔的力量 (12 分)22. (24 分)材料一: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來源于航天人“探索浩瀚宇宙、建設航天強國”的堅定信念與共同目標;來源于科研人員數十年如一日的潛心鉆研、精益求精;來源于工程師們在試驗場、發射場不畏艱險、一絲不茍的操作;來源于生產制造工人“毫厘不差”的精湛技藝;來源于后勤保障、測控通信、氣象水文等各系統人員的默默堅守與協同配合;來源于整個團隊團結攻關的堅韌意志和共同追求。材料二: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江新林在執行中國空間站維修任務時,為確保艙外設備更換萬無一失,他主動加練 200 小時失重操作,甚至磨破手套仍堅持訓練;任務前夕,父親病重住院,他委托家人照料,自己按計劃進駐發射場;艙外作業時,他發現外國遺留設備碎片可能威脅空間站安全,立即制定緊急處置方案并成功排除風險;歸國后,他拒絕媒體個人專訪要求,強調:“所有智慧都來自團隊協作,榮譽屬于中國航天人。”他曾說:“從開坦克到駕飛船,個人能力在集體熔爐中淬煉升華。”(1)一個優秀的集體閃耀著無數的光環,請根據你現在班級的特點和愿景,給自己所在的班級設計一個班訓,并說明理由。(6 分)(2)結合所學,分析江新林的行為對“建設美好集體”有何啟示 (18 分)23. (24 分)【警鐘長鳴】2024 年 8 月,2024 年中國音少年研究會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座談會在貴州省未成年犯管救所(貴定監獄)召開。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呈現新特征,未成年罪犯的救育改造面臨新的形勢和要求。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全社會更加關心少年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保護常在】2024 年 9 月,民政部等 21 個部門聯合印發《加強流動兒童關愛保護行動方案》。該行動方案是國家層面首個面向流動兒童群體專門制定的關愛保護政策文件,對更好保護兒童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1)結合所學,說說黨和國家為什么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 (12 分)(2)諸號召全校學生圍繞“青春之我助力法治中國建設”,寫一封倡議書,告誡同學們應如何筑牢預防和守法防線 (12 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40 分)1-5 CBBCD 6-10 ADBDC 11-15 BCCAA 16-20 BDDCC二、非選擇題21. ①自強,他們在身體有殘缺的情況下,依然努力拼搏,不斷克服困難,體現了自強不息的精神;②自信,牛鈺認為假肢是活下來的勛章,要成為自己的光,屈萬平想拼出精彩人生,都展現了對自己的認可和信心;③勇于面對挫折,他們沒有被身體的殘缺或困境打倒,而是積極面對,戰勝挫折;④勇于承擔責任,他們不僅努力實現自身價值,還鼓勵他人、幫助殘疾人,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⑤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即使身處逆境,也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創造美好人生;⑥堅持不懈的努力,屈萬平自學創業,多年堅持將洛川蘋果年銷千萬元,體現了持之以恒的精神。(每點 2 分,共 12 分)22. (1) 班訓:團結奮進,篤學善思理由:團結奮進能夠讓班級成員凝聚力量,共同面對困難和挑戰,形成良好的集體氛圍;篤學善思有助于同學們認真學習,積極思考,提升自身素養,實現班級的學習目標,符合班級追求共同進步的愿景。(每點 3 分,共 6 分)(2) ①要樹立集體榮譽感,將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江新林在父親病重時仍堅持完成任務,體現了對集體利益的重視;②要為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主動承擔責任,江新林主動加練 200 小時,確保任務完成,展現了強烈的責任意識;③要注重團隊協作,認識到集體的榮譽和成就來自團隊的共同努力,江新林強調榮譽屬于中國航天人,體現了對團隊協作的重視;④要具備敬業精神,在集體工作中精益求精,一絲不茍,江新林在訓練和執行任務時都認真負責;⑤要時刻維護集體的安全和利益,江新林發現外國遺留設備碎片可能威脅空間站安全時,及時處置,保障了集體的安全;⑥要在集體中不斷提升個人能力,江新林認為個人能力在集體熔爐中淬煉升華,說明要在集體中鍛煉和成長。(每點 3 分,共 18 分)23. (1) 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④在現實生活中,未成年人面臨著各種風險和挑戰,需要國家給予特殊保護以保障其健康成長;⑤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⑥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是為了讓未成年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培養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每點 2 分,共 12 分)(2) ①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治觀念,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和相關規定;②遵守法律法規,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遵守校規校紀、社會公德等;③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面對不法侵害時,要機智應對;④積極參與法治宣傳活動,向身邊的人宣傳法律知識,帶動更多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⑤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誘惑,如拒絕網絡謠言、遠離違法犯罪行為;⑥發現違法犯罪行為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為建設法治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每點 2 分,共 12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