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麗江市第一高級中學高2026屆高三適應性月考(一)物理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7小題)1.實驗觀察到,靜止在勻強磁場中A點的原子核發生β衰變,衰變產生的新核與電子恰在紙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運動方向和軌跡示意如圖所示,則 ( )A.軌跡1是電子的,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B.軌跡2是電子的,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外C.軌跡1是新核的,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D.軌跡2是新核的,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2.如圖所示,斜坡AB的傾角,將一個小球從距A點高的水平臺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拋出,小球運動到A點時的速度方向恰與斜坡AB平行。不計空氣阻力,g取,則初速度的大小為( )A. B. C. D.3.如圖所示,AB桿以恒定角速度繞A點轉動,并帶動套在水平桿OC上的小環運動,M表示環所處的位置.運動開始時,AB桿在豎直位置,則小環的加速度將 ( )A.逐漸增大B.先減小后增大C.先增大后減小D.逐漸減小4.設想人類開發月球,不斷把月球上的礦藏搬運到地球上,開采前,地球質量大于月球質量,假定經過長時間開采后,月球與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勻的球體,月球仍沿開采前的圓周軌道運動,則與開采前相比( )A.地球與月球間的萬有引力變大B.地球與月球間的萬有引力變小C.月球的公轉周期不變D.月球的公轉周期變大5.中國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1~4月中國快遞業務量達300億件,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快遞。圖甲為快遞物流配送分揀示意圖,水平傳送帶和傾斜傳送帶以相同的速率逆時針運行。現將一質量為的貨物(可視為質點),輕放在傾斜傳送帶上端處,圖乙為傾斜傳送帶段的數控設備記錄的貨物的速度一時間圖像,末貨物剛好到達下端處,隨后以不變的速率滑上水平傳送帶端。已知段的長度,最大靜摩擦力均與相應的滑動摩擦力相等,貨物與兩條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間距忽略不計,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貨物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B.傾斜傳送帶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C.貨物在水平傳動帶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時間為D.貨物從端運動到端的過程中,貨物與傳送帶間因摩擦產生的總熱量為6.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木質框架放在水平桌面上,框架上懸掛一勁度系數為k的輕質彈簧,彈簧下端拴接兩個質量均為m的鐵球(鐵球離框架下端足夠遠,兩球間用輕桿相連),系統處于靜止狀態.用手將兩鐵球向下拉一小段距離后釋放,兩鐵球便上下做簡諧運動(下端鐵球始終未與框架接觸),框架保持靜止,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鐵球在振動的過程中,速度相同時,彈簧的彈性勢能也相同B.若兩鐵球在最低點時,A、B之間輕桿斷開,則A球繼續做簡諧運動,振幅不變C.鐵球從最低點向平衡位置運動的過程中,回復力的功率一直增大D.在框架不離開桌面的前提下,兩鐵球的振幅最大為7.如圖所示,正方體,、、、分別是、、、的中點,點和點分別放置等量異種點電荷和,正方體不會對電場造成影響,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關于該電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點的電勢相同B. 、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C. 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從點沿直線到點電勢能不變化D. 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從點沿直線到點靜電力一直做負功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8.質量為M、半徑為R的圓柱形汽缸(上端有卡扣)用活塞封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如圖甲所示,活塞用細線連接并懸掛在足夠高的天花板上。初始時封閉氣體的熱力學溫度為,活塞與容器上、下部的距離分別為h和,現讓封閉氣體的溫度緩慢升高,氣體從初始狀態A經狀態B到達狀態C,其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外界大氣壓恒為,點O、A、C共線,活塞氣密性良好,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理想氣體在狀態( ) A.B的熱力學溫度為 B.B的壓強為C.C的壓強為 D.C的熱力學溫度為9.[河北邯鄲2025高二上月考](多選)如圖甲所示,一理想變壓器一端接入交流發電機,其中矩形線框在足夠大的勻強磁場中繞軸做勻速圓周運動,匝數為5匝,穿過線圈平面的磁通量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線框的電阻不計,理想變壓器的另一端接有燈泡、與二極管,燈泡上均標有“”的字樣,開關斷開時,燈泡正常發光,A為理想電流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 乙A.從圖示位置開始計時,線框內產生的交變電壓的瞬時值為B.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C.開關閉合時,發電機的輸出功率變為原來的倍D.開關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是10.(多選)在茶葉生產過程中有道茶葉茶梗分離的工序,可通過電暈放電、感應極化等方式讓茶葉茶梗都帶上正電荷,且茶葉的比荷小于茶梗的比荷,之后兩者通過靜電場便可分離.如圖所示,圖中、分別為帶電荷量不同的兩個帶電球,之間產生非勻強電場,茶葉、茶梗通過電場分離,并沿光滑絕緣分離器落入小桶.假設有一茶梗電荷量為,質量為,以的速度離開球表面點,最后落入桶底,點電勢為,距離桶底高度為,桶底電勢為零.不計空氣阻力、茶葉茶梗間作用力及一切碰撞能量損失,重力加速度取,則( )A.處電場強度大于處電場強度B.茶葉落入左桶,茶梗落入右桶C.茶梗落入桶底速度大小為D.茶梗落入桶底速度大小為三、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11.在“用單擺測當地重力加速度”實驗中,甲、乙兩同學為一小組.(1) 兩同學利用手機中的磁力計來測單擺的周期.如圖甲,先將小球磁化,小球上、下分別為、極,將手機放在小球靜止位置的下方,并讓小球做簡諧運動,手機測出其所在空間中磁感應強度大小隨時間變化,其中軸磁力計顯示如圖乙.該單擺的振動周期為點與_____(填“”“”“”或“”)點之間的時間差.甲 乙(2) 兩同學在測單擺的擺長時,將繩長加小球直徑作為擺長,測量了多組、數據,并分別處理數據.① 甲同學利用計算法進行處理,其計算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表示);② 乙同學利用圖像法進行處理,畫圖像,其圖像應該是圖丙中的____(填“”“”或“”);丙③ 甲同學的測量值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實值,乙同學的測量值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實值;④ 利用乙同學的圖像,可求小球半徑_____(用或表示).12.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來測量電源電動勢E和內阻r。其中電壓表是理想電壓表(量程大于電源電動勢),定值電阻。實驗時先將電阻箱阻值調到最大,再閉合開關S,多次調節電阻箱,讀出多組電阻箱示數R和電壓表的示數U,由測得數據畫出的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如圖丁所示)。(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電路圖在圖乙中連接成實物圖 。(2)若某次電阻箱讀數如圖丙,則其示數為 。(3)利用圖像求得的電動勢 ,內阻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13.如圖所示,一塊玻璃磚的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ABC與半圓的組合體,半圓的半徑為R,三角形的斜邊AC正好是半圓的半徑的三倍,O點為圓心,θ=30°.一束單色光從P點射向圓心O,∠POA=60° ,已知玻璃磚的折射率n=,求:(1)該光束在AB面上能否發生全反射;(2)該光束從玻璃磚射出后的光線與入射光線PO間的夾角.14.如圖所示,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磁場中的水平絕緣薄板與磁場的左、右邊界分別垂直相交于M、N,MN=L,粒子打到板上時會被反彈(碰撞時間極短),反彈前后水平分速度不變,豎直分速度大小不變、方向相反.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速度一定,可以從左邊界的不同位置水平射入磁場,在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的半徑為d,且d(1)求粒子運動速度的大小v;(2)欲使粒子從磁場右邊界射出,求入射點到M的最大距離dm;(3)從P點射入的粒子最終從Q點射出磁場,PM=d,QN=,求粒子從P到Q的運動時間t.15.(17分)如圖所示,兩平行的光滑金屬導軌安裝在一傾角為α的光滑絕緣斜面上,導軌間距為L,電阻忽略不計且足夠長,以寬度為d的有界勻強磁場垂直于斜面向上,磁感應強度為B,另有一長為2d的絕緣桿將一導體棒和一邊長為d(d<L)的正方形線框連在一起組成的固定裝置,總質量為m,導體棒中通有大小恒為I的電流.將整個裝置置于導軌上,開始時導體棒恰好位于磁場的下邊界處.由靜止釋放后裝置沿斜面向上運動,當線框的下邊運動到磁場的上邊界MN處時裝置的速度恰好為零,重力加速度為g(1)求剛釋放時裝置加速度的大小;(2)求這一過程中線框中產生的熱量;(3)之后裝置將向下運動,然后再向上運動,經過若干次往返后,最終整個裝置將在斜面上作穩定的往復運動.求穩定后裝置運動的最高位置與最低位置之間的距離。參考答案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B5.【答案】B6.【答案】D 7.【答案】C8.【答案】BD9.【答案】AD10.【答案】BD11.【答案】(1)(2) ①②③ 大于;等于④12.【答案】見解析;;2V ;13.【答案】(1)能 (2)105°14.【答案】(1);(2);(3)A.當時, ,B.當時,【詳解】(1)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由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由題可得:解得;(2)如圖所示,粒子碰撞后的運動軌跡恰好與磁場左邊界相切由幾何關系得dm=d(1+sin60°)解得(3)粒子的運動周期設粒子最后一次碰撞到射出磁場的時間為t',則A.當時,粒子斜向上射出磁場解得B.當時,粒子斜向下射出磁場解得.15.【答案】(1) (2)BILd-4mgdsinα (3)【詳解】(1)剛釋放時有BIL- mgsinα=ma解得(2)裝置由靜止釋放到線框的下邊運動到磁場的上邊界MN過程中線框中產生的焦耳熱為Q,由能量守恒BIL·d-mgsinα·4d-Q=0解得Q=BILd-4mgdsinα (3) 裝置往復運動的最高位置:線框的上邊位于磁場的下邊界,此時金屬棒據磁場上邊界為d;裝置往復運動到最低位置時:金屬棒在磁場內,設其距離上邊界為x,則有mgsinα·(x+d)=BIL·x 解得最高位置與最低位置之間的距離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