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章內能評價卷時間:40分鐘 滿分:100分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現代火箭用液態氫作燃料,是因為它具有( )A.較大的比熱容 B.較低的沸點C.較高的凝固點 D.較大的熱值2.水約占人體體重的60%~70%,有助于調節體溫,原因之一是水具有較大的( )A.熱值 B.密度 C.溫度 D.比熱容3.下列有關分子動理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破鏡難重圓”是因為固體分子間只存在著斥力B.霧霾天氣時空中懸浮大量細微的塵粒,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C.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有間隙D.將墨水滴入水中觀察擴散現象時,我們看不到墨水分子的運動4.如圖所示,其中利用熱傳遞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鉆木取火 B.煤爐燒水 C.壓縮空氣升溫 D.搓手取暖5.將冰塊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簡易“冰箱”,把一瓶飲料放入“冰箱”后,冰塊和飲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在兩者溫度達到相同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冰塊 B.乙吸收熱量C.甲內能增加 D.乙內能減少6.如圖是某物質的三種狀態的分子微觀模型,物質由甲圖所示狀態變成丙圖所示狀態的過程及內能的變化情況是( )甲:分子活動范圍較大 乙:分子只在小范圍內活動丙:分子可以自由運動A.汽化,內能增大B.液化,內能減小C.升華,內能增大D.凝華,內能減小7.關于溫度、內能、熱量、功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熱量B.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C.物體內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對它做了功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8.唐宋時期,蜀地工匠發明了獨具特色的省油燈,如圖所示。使用此燈時往上方容器中注油,往下方夾層中注水,“省油”的主要原因是可以減慢油的蒸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的比熱容比油大,吸收相同熱量,水升高的溫度比油高B.燈點燃后,油的溫度升高,含有的熱量逐漸增加C.燈點燃后,水的內能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D.燈點燃后,水吸收熱量,其內能一定比油的內能大9.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瑰寶,有的優美詞句還與我們物理知識有著聯系。下列詞句與對應的物理知識敘述正確的是( )A.“清寒小雪前”,雪的溫度很低,它的內能為零B.“沙暖睡鴛鴦”,與水相比,沙子的比熱容大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實際是固態,由水蒸氣凝華形成D.“大地陽和暖氣生”,大地內能的增加是太陽通過做功的方式實現的10.質量均為0.5 kg的水和另一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等,它們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c水=4.2×103 J/(kg·℃),c水>c液。下列說法中( )①甲物質是水②0~12 min乙的溫度降低了20 ℃③0~12 min甲放出了8.4×104 J的熱量④乙物質的比熱容為2.1×103J/(kg·℃)A.只有①②正確 B.只有②④正確C.只有①③正確 D.只有①④正確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4分)11.春天,空氣中處處飄溢著花香,當天氣晴朗,氣溫高時,香味更濃,這是因為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 (選填“劇烈”或“緩慢”)。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小,說明分子間存在 ,端面磨平的鉛棒壓緊后很難拉開,說明分子間存在 。 12.如圖所示,北方家里的暖氣片用水作循環物質,主要是應用了水的 較大的性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時放出 (選填“較多”或“較少”)的熱量。 13.麻辣燙是樂山頗受歡迎的美食,食物在麻辣燙湯鍋中溫度升高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其內能;麻辣燙香味撲鼻是 現象。 14.質量相同的銅和鉛吸收相同的熱量時,銅比鉛的溫度升高得 (選填“多”或“少”);質量相同的銅和鉛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熱量多的是 (選填“銅”或“鉛”)。[已知c銅=0.39×103J/(kg·℃),c鉛= 0.13×103 J/(kg·℃)] 15.如圖,“自熱火鍋”成為當下一種時尚快餐,很受年輕人喜愛。它里面的發熱包在將600 g水從10 ℃加熱至沸騰(1個標準氣壓下)的過程中,提供給水的熱量至少為 J。如果用酒精燈給600 g水加熱升高同樣溫度,至少需要 g酒精。[c水=4.2×103 J/(kg·℃),q酒精=3×107 J/kg] 16.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主要原因是沙石的比熱容較小。初溫為20 ℃、質量為50 kg的沙石吸收3.6×106 J的熱量后,溫度升高到 ℃。[沙石的比熱容為0.9×103J/(kg·℃)] 三、實驗探究題(17題8分,18題12分,19題10分,共30分)17.如圖所示,是我們學習分子動理論時做過的一些實驗。(1)圖甲中硫酸銅溶液與清水放置幾天之后,兩種液體混合均勻了,這是 現象。 (2)圖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觸水面,向上拉動時會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 玻璃板的重力。 (3)圖丙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總體積 混合前水和酒精的總體積。 (4)圖丁中兩個鉛塊緊壓后就會結合在一起,說明分子間存在。18.如圖甲所示,是“用傳感器比較不同物質的比熱容”的實驗裝置,兩試管分別裝有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個紅外加熱器給試管內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內的液體溫度可通過溫度傳感器采集,將溫度傳感器通過數據采集線與計算機相連,就可以在計算機上同步輸出試管內液體的溫度—時間實驗圖線,如圖乙所示。(1)實驗前,需控制兩個試管內液體的 和初溫相同。 (2)兩試管在此紅外加熱器中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的熱量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3)如圖乙所示,甲、乙兩種液體,在吸收相同熱量時, 液體的溫度變化大,可得出 液體的比熱容大。 (4)根據圖乙所示,若試管內乙液體的質量為200 g,比熱容為2.1×103 J/(kg·℃),則用該裝置把乙液體加熱8 min吸收的熱量為 J。 (5)停止加熱,若不計質量損失,甲、乙兩種液體溫度降低的過程中,甲液體放出的熱量與降低的溫度之比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體放出的熱量與降低的溫度之比。 19.在“比較酒精和碎紙片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的實驗中。(1)由于燃料充分燃燒放出熱量的多少不僅與燃料種類這一個因素有關,因此實驗時必須控制酒精和碎紙片的 相等;實驗中還需控制被加熱的水的質量和初溫均相同,以便 。 (2)如圖所示是小明安裝好的實驗裝置,其中存在的錯誤是 。 (3)小華糾正了小明的錯誤,又組裝了一套相同的實驗裝置,備好秒表。在兩燃燒皿中分別加入準備好的酒精和碎紙片,讀出水的初溫后,進行如下操作:①先點燃酒精,再點燃碎紙片。②保證酒精和碎紙片燃燒時間相同,讀取溫度計的示數。③待酒精和碎紙片充分燃燒結束,分別讀取溫度計的示數。小紅認為上述操作中,操作 是錯誤的。小明根據正確操作獲得的數據,算出了燃料的熱值,發現結果小于該燃料的實際熱值,原因是 。 四、計算題(20題6分,21題10分,共16分)20.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同時加熱質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種液體,二者初溫均為20 ℃。一段時間后,測得水的溫度為40 ℃,另一種液體的溫度為42.1 ℃,水的比熱容c=4.2×103 J/(kg·℃)。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是多少 21.太陽能熱水器是把太陽能轉化為內能的設備之一。某品牌太陽能熱水器每小時平均接收4.2×106 J的太陽能,在5 h的有效照射時間內,將熱水器中質量為100 kg、初溫為26 ℃的水的溫度升高到46 ℃。(1)求熱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熱量Q吸。[水的比熱容c=4.2×103J/(kg·℃)](2)求熱水器5 h有效照射時間內接收到的太陽能E。(3)熱水器5 h有效照射時間內接收到的太陽能,相當于完全燃燒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 (天然氣的熱值q=7.0×107 J/m3)第1章內能評價卷時間:40分鐘 滿分:100分班級: 學號: 姓名: 成績: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現代火箭用液態氫作燃料,是因為它具有(D)A.較大的比熱容 B.較低的沸點C.較高的凝固點 D.較大的熱值2.水約占人體體重的60%~70%,有助于調節體溫,原因之一是水具有較大的(D)A.熱值 B.密度 C.溫度 D.比熱容3.下列有關分子動理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D)A.“破鏡難重圓”是因為固體分子間只存在著斥力B.霧霾天氣時空中懸浮大量細微的塵粒,說明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C.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說明分子間有間隙D.將墨水滴入水中觀察擴散現象時,我們看不到墨水分子的運動4.如圖所示,其中利用熱傳遞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是(B)A.鉆木取火 B.煤爐燒水 C.壓縮空氣升溫 D.搓手取暖5.將冰塊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簡易“冰箱”,把一瓶飲料放入“冰箱”后,冰塊和飲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在兩者溫度達到相同之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甲是冰塊 B.乙吸收熱量C.甲內能增加 D.乙內能減少6.如圖是某物質的三種狀態的分子微觀模型,物質由甲圖所示狀態變成丙圖所示狀態的過程及內能的變化情況是(A)甲:分子活動范圍較大 乙:分子只在小范圍內活動丙:分子可以自由運動A.汽化,內能增大B.液化,內能減小C.升華,內能增大D.凝華,內能減小7.關于溫度、內能、熱量、功的說法正確的是(B)A.物體溫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熱量B.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C.物體內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對它做了功D.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8.唐宋時期,蜀地工匠發明了獨具特色的省油燈,如圖所示。使用此燈時往上方容器中注油,往下方夾層中注水,“省油”的主要原因是可以減慢油的蒸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水的比熱容比油大,吸收相同熱量,水升高的溫度比油高B.燈點燃后,油的溫度升高,含有的熱量逐漸增加C.燈點燃后,水的內能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D.燈點燃后,水吸收熱量,其內能一定比油的內能大9.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瑰寶,有的優美詞句還與我們物理知識有著聯系。下列詞句與對應的物理知識敘述正確的是(C)A.“清寒小雪前”,雪的溫度很低,它的內能為零B.“沙暖睡鴛鴦”,與水相比,沙子的比熱容大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實際是固態,由水蒸氣凝華形成D.“大地陽和暖氣生”,大地內能的增加是太陽通過做功的方式實現的10.質量均為0.5 kg的水和另一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等,它們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c水=4.2×103 J/(kg·℃),c水>c液。下列說法中(D)①甲物質是水②0~12 min乙的溫度降低了20 ℃③0~12 min甲放出了8.4×104 J的熱量④乙物質的比熱容為2.1×103J/(kg·℃)A.只有①②正確 B.只有②④正確C.只有①③正確 D.只有①④正確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4分)11.春天,空氣中處處飄溢著花香,當天氣晴朗,氣溫高時,香味更濃,這是因為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 劇烈 (選填“劇烈”或“緩慢”)。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減小,說明分子間存在 間隙 ,端面磨平的鉛棒壓緊后很難拉開,說明分子間存在 引力 。 12.如圖所示,北方家里的暖氣片用水作循環物質,主要是應用了水的 比熱容 較大的性質,降低相同的溫度時放出 較多 (選填“較多”或“較少”)的熱量。 13.麻辣燙是樂山頗受歡迎的美食,食物在麻辣燙湯鍋中溫度升高是通過 熱傳遞 的方式改變其內能;麻辣燙香味撲鼻是 擴散 現象。 14.質量相同的銅和鉛吸收相同的熱量時,銅比鉛的溫度升高得 少 (選填“多”或“少”);質量相同的銅和鉛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熱量多的是 銅 (選填“銅”或“鉛”)。[已知c銅=0.39×103J/(kg·℃),c鉛= 0.13×103 J/(kg·℃)] 15.如圖,“自熱火鍋”成為當下一種時尚快餐,很受年輕人喜愛。它里面的發熱包在將600 g水從10 ℃加熱至沸騰(1個標準氣壓下)的過程中,提供給水的熱量至少為 2.268×105 J。如果用酒精燈給600 g水加熱升高同樣溫度,至少需要 7.56 g酒精。[c水=4.2×103 J/(kg·℃),q酒精=3×107 J/kg] 16.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主要原因是沙石的比熱容較小。初溫為20 ℃、質量為50 kg的沙石吸收3.6×106 J的熱量后,溫度升高到 100 ℃。[沙石的比熱容為0.9×103J/(kg·℃)] 三、實驗探究題(17題8分,18題12分,19題10分,共30分)17.如圖所示,是我們學習分子動理論時做過的一些實驗。(1)圖甲中硫酸銅溶液與清水放置幾天之后,兩種液體混合均勻了,這是 擴散 現象。 (2)圖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觸水面,向上拉動時會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 大于 玻璃板的重力。 (3)圖丙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總體積 小于 混合前水和酒精的總體積。 (4)圖丁中兩個鉛塊緊壓后就會結合在一起,說明分子間存在 引力 。18.如圖甲所示,是“用傳感器比較不同物質的比熱容”的實驗裝置,兩試管分別裝有甲、乙兩種液體,用同一個紅外加熱器給試管內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內的液體溫度可通過溫度傳感器采集,將溫度傳感器通過數據采集線與計算機相連,就可以在計算機上同步輸出試管內液體的溫度—時間實驗圖線,如圖乙所示。(1)實驗前,需控制兩個試管內液體的 質量 和初溫相同。 (2)兩試管在此紅外加熱器中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的熱量 相等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3)如圖乙所示,甲、乙兩種液體,在吸收相同熱量時, 乙 液體的溫度變化大,可得出 甲 液體的比熱容大。 (4)根據圖乙所示,若試管內乙液體的質量為200 g,比熱容為2.1×103 J/(kg·℃),則用該裝置把乙液體加熱8 min吸收的熱量為 1.68×104 J。 (5)停止加熱,若不計質量損失,甲、乙兩種液體溫度降低的過程中,甲液體放出的熱量與降低的溫度之比 大于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體放出的熱量與降低的溫度之比。 19.在“比較酒精和碎紙片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的實驗中。(1)由于燃料充分燃燒放出熱量的多少不僅與燃料種類這一個因素有關,因此實驗時必須控制酒精和碎紙片的 質量 相等;實驗中還需控制被加熱的水的質量和初溫均相同,以便 通過水升高的溫度來反映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 (2)如圖所示是小明安裝好的實驗裝置,其中存在的錯誤是 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完全浸入燒杯的水中 。 (3)小華糾正了小明的錯誤,又組裝了一套相同的實驗裝置,備好秒表。在兩燃燒皿中分別加入準備好的酒精和碎紙片,讀出水的初溫后,進行如下操作:①先點燃酒精,再點燃碎紙片。②保證酒精和碎紙片燃燒時間相同,讀取溫度計的示數。③待酒精和碎紙片充分燃燒結束,分別讀取溫度計的示數。小紅認為上述操作中,操作 ② 是錯誤的。小明根據正確操作獲得的數據,算出了燃料的熱值,發現結果小于該燃料的實際熱值,原因是 燃料不完全燃燒或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有一部分會散失到空氣中(合理即可) 。 四、計算題(20題6分,21題10分,共16分)20.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同時加熱質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種液體,二者初溫均為20 ℃。一段時間后,測得水的溫度為40 ℃,另一種液體的溫度為42.1 ℃,水的比熱容c=4.2×103 J/(kg·℃)。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是多少 解析: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同時加熱質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水和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即Q水吸=Q液吸,水吸收的熱量Q水吸=c水mΔt水,液體吸收的熱量Q液吸=c液mΔt液,則有c水mΔt水=c液mΔt液,則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c液==c水=×4.2×103 J/(kg·℃)≈3.8×103J/(kg·℃)。答案:3.8×103J/(kg·℃)21.太陽能熱水器是把太陽能轉化為內能的設備之一。某品牌太陽能熱水器每小時平均接收4.2×106 J的太陽能,在5 h的有效照射時間內,將熱水器中質量為100 kg、初溫為26 ℃的水的溫度升高到46 ℃。(1)求熱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熱量Q吸。[水的比熱容c=4.2×103J/(kg·℃)](2)求熱水器5 h有效照射時間內接收到的太陽能E。(3)熱水器5 h有效照射時間內接收到的太陽能,相當于完全燃燒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 (天然氣的熱值q=7.0×107 J/m3)解析:(1)熱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熱量為Q吸=cm(t-t0)=4.2×103J/(kg·℃)×100 kg×(46 ℃-26 ℃)=8.4×106J。(2)熱水器在5 h的有效照射時間內接收到的太陽能E=5×4.2×106 J=2.1×107 J。(3)根據題意知Q放=E=2.1×107 J,則需要完全燃燒的天然氣體積V===0.3 m3。答案:(1)8.4×106 J (2)2.1×107 J (3)0.3 m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章 內 能 評價卷 - 學生版.docx 第1章 內 能 評價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