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時 認識社會生活教學 分析 《認識社會生活》所依據的課程標準內容是“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具體對應的課程標準內容是“遵守基本的社交禮儀,理性維護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會成員”。本課時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感受社會生活,二是社會生活的特點,三是青少年如何參與社會生活。教學 目標 1.通過“生活觀察”“探究與分享”等活動了解參與社會生活的感受,培育健全人格。 2.通過視頻賞析、圖片感悟等活動知道社會生活的特點。 3.通過“生活觀察”中“小志的故事”,懂得青少年如何參與社會生活,增強責任意識。重點 難點 重點:社會生活的特點。 難點:社會生活的公共性特點。教法 學法 以體驗式、案例式教學為主,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設置問題進行探究。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導 與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方式一:對話導入 讓同學們分享暑假生活:你在暑假中做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你最喜歡的地方是哪里 讓同學們感受社會生活的精彩。由此導入新課。 方式二:視頻導入 播放視頻《中國24小時》。(見課件) 點撥:讓同學們感悟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姿,引出社會生活的話題,由此導入新課。 教師隨筆二、問題導學 基本要求:閱讀教材,思考下列問題,并在教材上畫出問題要點。 1.參與社會生活的感受有哪些 2.社會生活有哪些特點 3.青少年應如何參與社會生活 三、探究平臺 1.展示教材第2~3頁的生活觀察。(見課件) 思考:(1)結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生活經驗,說說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 (2)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點撥:(1)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社會調查;閱讀報紙、收看電視節目、上網查詢、旅游;等等。 (2)感受生活環境越來越好;感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等等。 2.展示有關社會生活的圖片。(見課件) 思考:當你看到這些生活情境或投入到這些社會生活中去的時候,會有哪些感受 點撥:(1)走進農村,我們看到農民在田間辛勤勞動。(2)來到工廠,我們看到工人在有條不紊地工作。(3)步入商場,琳瑯滿目的商品映入眼簾。(4)參觀博物館,豐富的展品令人震撼。(5)觀看升旗儀式,我們感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等等。導 與 學 過 程 3.展示教材第3頁相關鏈接。(見課件) 點撥: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從事著各種活動。這些活動既有不同的功能,又密切聯系在一起,共同構成了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 4.播放視頻《不一樣的暑假打開方式》。(見課件) 思考:視頻說明了社會生活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點撥: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5.展示教材第4頁的探究與分享。(見課件) 思考:你還了解社會生活哪些方面的變化 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點撥:生產工具的變革、科學技術的進步、思想觀念的更新。這些變化說明社會生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6.展示教材第5頁的探究與分享。(見課件) 思考: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為什么要共同建設和維護好公共空間 點撥:社會生活具有公共性。 知識總結:社會生活有哪些特點 (1)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2)社會生活是不斷變化發展的。(3)社會生活具有公共性。 7.展示小志參加暑假生活的片段。(見課件) 思考:小志的“暑假生活”給我們青少年什么啟發 點撥:面對豐富多彩、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青少年要熱愛生活,積極融入社會,將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起來,共創共享美好生活。 知識總結:青少年應如何參與社會生活 面對豐富多彩、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青少年要熱愛生活,積極融入社會,將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起來,共創共享美好生活。 教師隨筆要點 梳理 認識社會生活課堂 練習 見同步課件中對應的課堂練習教學 反思 本課時以“社會中的我”為核心概念實施教學,通過生活觀察、探究與分享等活動,讓學生體會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變化發展,調動了學生對探索社會生活的興趣和積極性。本節課既符合教材內容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貼合學生實際,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體現人文性、開放性、綜合性、實踐性,引導學生將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緊密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