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七年級學業水平抽樣評估道德與法治試卷2025.7提示:1.本卷共6頁,1~3頁為選擇題,4~6頁為非選擇題。2.答題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考生只交回答題卡即可。一、選擇題。(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請選出,并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上無效。本題共24題,每題2分,共48分)有人說:“青春,是與七個自己相遇。一個明媚,一個憂傷,一個華麗,一個冒險,一個倔強,一個柔軟,最后那個在成長。”回答1-2題。01.這句話表明了①青春期青少年身心發展不平衡②不同個體的心理發育節奏不同③青春期既有驚喜也使我們迷茫④青春期要盡情享樂,不留遺憾A.①②B.13C.②④D.③④2.下列做法,有助于我們遇見“最好的自已”的是①事事順從師長②掩飾負面情緒③參加集體活動④運用積極思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七(2)班同學組織外出野餐活動時,男女同學合席而餐。男生們高談闊論,彬彬有禮;女生們則輕言細語,溫文爾雅。回答3-4題。3對此現象的正確解釋是①都萌發了對異性的朦朧情感②與異性交往有助完善自身③男女生各具特點,各有優勢④這是青春期正常生理現象A.①③B.①④C.2(3D.②④4.同學們在野餐活動中獲得的體驗與美好情感對應正確的是①小剛:雖是第一次和全班同學一起出游,但感覺特別踏實歸屬感②小莉:大家一起準備食物、收拾東西,都想著把事情做好責任感小明:同學們都多才多藝,而我啥也不會,真是太差勁了厭惡感④小紅:我不小心扭了腳,同學們一直照顧我,我太感動了勝任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回答5-6題。5.下列詩句與材料所表達的情緒一致的是A.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B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C,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6材料中的詩句啟示我們,調節情緒可以采取A,注意轉移法B.合理宣泄法C.認知調節法D.放松訓練法蘇軾少年聰慧,讀了一些書就在房門上貼了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后來一位老人拿著一部古書拜訪蘇軾,蘇軾不識書中的字,老人委婉地批評了他。于是蘇軾把對聯改為“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以此自勉。回答7-8題。7.蘇軾改對聯的故事體現了他①拼搏進取,提升個人修養②尊重他人,迎合一切建議③自尊知恥,勇于改正錯誤④自卑敏感,缺乏獨立思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蘇軾的做法啟示我們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②知難而退,敢于放棄③由義為榮,背義為辱④行己有恥,聞過即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