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旺蒼縣2025年春季學期學業水平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注意:1.試卷分值:6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本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答案全部答在答題卡上規定的地方。3.在答試題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考試科目等涂寫在答題卡指定的地方。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試題卷由學生保留。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8分)1.隨著身體的發育,我們逐漸走向性成熟。這時我們會對性產生好奇,也會產生困惑。這就要求我們了解性知識,樹立正確的性觀念。下面屬于了解性知識的正規途徑有①參觀青春期教育展覽 ②閱讀相關科普讀物③去網上隨意瀏覽信息 ④向父母、老師等咨詢相關問題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某校開設了豐富多彩的藝術課程,深受同學們喜愛。在戲劇課中,他們編寫劇本、上臺演出;在陶藝課上,他們制作自己喜歡的各種小動物;在繪畫課里,他們在井蓋上、墻角處繪出自己喜歡的圖案。參加藝術活動課有助于青少年①體驗美好生活,感悟生命真諦 ②豐富想象能力,培養創新思維③培養美好情感,杜絕負面情感 ④提升審美品味,陶冶高尚情操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我縣七年級某班開展了“尋找紅色記憶,立志報效祖國”的研學活動,在參觀了旺蒼紅軍城后,同學們被先輩們的英勇事跡深深感動,暗下決心努力學習,為將來建設更強大的祖國打下堅實基礎。這說明①情緒是比情感更為深刻、穩定的內心體驗②情感會影響人們的判斷和選擇,促使我們作出行動③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物質需求,能提升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④我們可以通過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獲得積極情感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4.“自立自強,非一日之功,然持之以恒,必有所成。”下列有關“自立自強”說法錯誤的是①自強,使人自立自主②有了自立自強的精神就能取得成功③自立自強精神的培養,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④有自強精神的人能知廉恥、明是非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5.電影《哪吒》中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努力突破“魔丸”身份束縛,從被排斥的“魔童”蛻變為守護陳塘關的英雄。這體現了A.人生難免有挫折,只要有勇氣就能成功B.成功完全靠自己,他人的評價毫無意義C.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不必顧及他人D.面對挫折要自強不息,勇于戰勝自我6.202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圍繞高質量推進立法工作,落實深化立法領域改革要求,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預安排審議34件法律案。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等多個方面。上述材料說明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②法律的制定適應社會生活發展需要③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行為 ④法律能確保公民享有和諧社會環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從“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到“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從“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到“綠色低碳生活,還自然以美麗”,我國在生態治理上汲取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思想,堅持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構建“美麗中國”。這體現了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 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散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影響深遠 ④中華民族鍥而不舍地追求改造自然規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百善孝為先,小晉同學下列日常表現體現了“孝”這一傳統美德的是A.主動幫助父母打掃衛生 B.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問好C.借閱同學資料及時歸還 D.拒絕向陌生網友提供家庭地址9.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奮力攀登,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創造。對我們中學生來說, 做自強不息的中國人①既關系個人的成長,又關系民族的命運和國家的未來②就要不怕吃苦、努力耕耘,確保前進路上事事成功③要立下報國之志,把個人命運與祖國發展結合起來④就要側重對待主要課程,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下列可以體現中華文化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的有①北宋畫家王希孟傳世作品《千里江山圖》②根據《千里江山圖》創編的舞蹈作品《只此青綠》③“時時只見龍蛇走”的草書作品④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西漢時期,劉德致力于搜求古書,身體力行,重金購求民間善書,組織群儒研討辨析、勘誤訂正,整理出大批儒家經典。班固在《漢書》中贊揚劉德對古代文化研究十分認真,從確切的事實根據中得出正確的結論。這啟示我們①要從具體的環境、條件出發探求真知 ②要有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③既要懷抱夢想,又要關注現實 ④應按照實際情況正確對待和處理事情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在七年級(1)班的家長會上,老師說,在青春期學會與異性交往,是人生的重要體驗,建議家長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鼓勵孩子與同齡異性廣泛交往。老師之所以這樣建議是因為①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不斷增強,不再依靠父母②與異性交往,有利于學習對方的優秀品質,完善自身③與異性交往,可以增進對異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④在與異性交往中,可以擴大交往范圍,提高交往能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3.近年來,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和信息傳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情緒價值”的關注逐漸增加。“情緒價值”主要用于描述給人帶來美好感受、引起正面情緒的能力。為他人提供“情緒價值”,我們可以通過①注重回報,增進美好情感 ②換位思考,增進相互理解③真誠關心,回應情感需求 ④欣賞他人,全面接納認可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民法典關于尊老愛幼、性別平等、人格尊嚴等內容樹立了鮮明的道德導向,發揮法律法規懲惡揚善功能。民法典中前后八個條文對公序良俗提出了明確規定,強調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背公序良俗,違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這說明①民法典注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民法典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③我國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治國理念 ④民法典彰顯中華傳統美德和社會公德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分享題。(6分)15.學校生活有溫馨友愛的一面,但也存在矛盾和摩擦。情景一 同學把你的隱私信息編成惡意段子,放在網上引起大量傳播,對你的生活造成了困擾。情景二 小林看到來參加活動的熟人小章,喊了一句: “你也來了啊,肥仔!”小章沒有理會,小林仍然在他身后喊,小章忍無可忍,回頭反駁了一句。小林感覺受到了傷害,兩個人便爭執起來。結合情景,請談一談如何做一個有自尊的人 (6分)三、辨析題(共8分)16.2025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一批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提到未成年人劉某明拉攏多名未成年人販賣并吸食含依托咪酯的“上頭電子煙”,被依法從重處罰。小華認為:“未成年人犯罪應該從輕處罰,因為他們的心智還不成熟,法律應該給予更多寬容。”請結合“遠離違法犯罪”的相關知識,對小華的觀點進行辨析。四、材料分析題(共9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班會上,三位同學分享了關于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滿臉的青春痘像雨后春筍,真是煩死了……自進入初中以后,有心里話不愿意對別人講,但我挺希望有人能夠理解我。在家我不喜歡爸爸媽媽干涉我的事情,可是,當我遇到麻煩時,還是渴望他們出現,非常煩惱。(1)根據材料一,談談我們應如何適應青春期身心變化,追求青春之美 (4分)材料二 一名七年級女生在作文中寫道:“……終于上中學了,一切對我而言都是嶄新的,看著周圍的同學一個個有說有笑的樣子,我真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可我太敏感、太內向了。我不知道怎樣與他們交流,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太奇怪了,我真討厭自己……”(2)請你指出材料二中這名女生的煩惱是什么,并為她推薦幾種克服煩惱的方法。(5分)五、實踐探究題(共9分)18.我縣某校七年級 2 班第二小組“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開展學習小結。【講求仁愛】(1)結合以上名言及所學知識,請你談談在生活中我們應如何踐行仁愛。(2分)【向上向善】新時代好少年王銳辰,愛好廣泛、多才多藝,憑借其對計算機編程的熱情,在藍橋杯全國軟件信息技術編程大賽中晉級國賽,榮獲三等獎。并且,王銳辰熱心公益,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榮獲“公益推廣小達人”的美譽。(2)結合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的知識,請談談王銳辰的事跡帶給你哪些思想啟迪。(3分)【學習美德】(3)請你分享一則展現中華傳統美德的人物故事。(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