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題分第I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6頁??荚嚂r間60分鐘。共60分。2.答題前,考生務必先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和座號,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本人的姓名、準考證號和座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3.答第I卷時,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上相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如需改動,必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它答策。4.答第Ⅱ卷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務必在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域內作答。第I卷(選擇題共20分)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20分)1.2025年開學后,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意識,某校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七(1)班以“了解兒童性侵害,加強自我保護”為主題,在網絡上收集信息,制作成黑板報。下列適合放在“方法欄”中的有()①學會辨別并抵制性騷擾、性侵害等行為,勇敢說“不”@遭遇性侵害、性騷擾時,不要聲張,避免別人笑話③遠離異性成年人,避免任何接觸④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患于未然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2.寒假期間,不少中小學生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趕作業。近日,小華媽媽發現他用AI幫忙寫作業,就將這件事告訴了老師,老師對小華進行了批評教育。下列關于小華被批評后,情緒發生及其后果的推導中,合理的是()A.小華被批評后感到羞恥→將這種羞恥情緒轉化為憤怒→與媽媽激烈崢吵B.小華內心毫丞波瀾→能夠合理調節控制情緒→向父母闡釋用AI寫作業的優勢C.小華被批評后感到羞恥→反思自己并調節負面情緒→虛心改過不再“不勞而獲”D.小華壓抑內心情緒→回家后絕食以發米情緒→心情平復后保證少用A虹寫作業3.湖北楚天衛視發布了這樣一則廣告:面對紅包,老師對家長說“您在傷害我”;醫生對患者家屬說“您在侮辱我”;國家公務人員對企業主說“您在藐視我”;交警對車主說“請您尊重我”。這告訴我們()①自尊能幫助我們戰勝m有困難,獲得成功②要堅守行為底線,懂得自愛③要知廉恥,明是菲,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④每個人熟能做到自尊A.(2B.②③C.③④D.①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1頁共6頁4.對下列“微觀點”的點評,正確的有()序號微觀點微點評①小宇說:“我想挑戰一下數學競賽,我能行?!?br/>是自信的表現②小仲說:“不放縱、不逾矩,是青春的模樣?!?br/>具有“行己有恥”的品格③小婷說:“即便學習再緊張,我也不蓬頭垢面?!?br/>是愛慕虛榮的表現④小明說:“我永遠第一,別人干什么都不如我。”是正確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體現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5.“世界之大和合為尚,人間之美福祉共享?!毕铝忻怨耪Z與以上箴言表達的觀點相一致的是()①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一《增廣賢文》②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一一《中庸·第十三章》③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一一《孟子·滕文公下》④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一一《荀子·天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經典詠流傳》節目“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春曉》《長歌行》《游子吟》《將進酒》《送別》《使至塞上》.…在歌聲中我們能()①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②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的深層價值③體悟文以載道,歌以詠志,享受文化創新④知曉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堅定文化自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七年級二班的語文老師每逢節氣都會給學生寫寄語,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5月5日5月21日6月6日6月21日立夏小滿」芒種夏至立夏當立志,將滿末滿,人生可追忙有所獲,所有美好,奮斗正當時。半熟未熟,不負耕耘。終會如期而至。歲月可待,遍光的人,終會萬丈光芒。此舉體現了(①循循善誘,誨人不倦②因循守舊,故步自封③以文化人,潤心啟智④吾愛吾師,更愛真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6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1. B 2. C 3. B 4. A 5. A 6. D 7. B 8. C 9. C 10. B二、非選擇題(共 40 分)11.(6 分)成長煩惱指點迷津:身高焦慮:青春期身體發育存在個體差異,應接納身體變化,專注內在提升,如通過閱讀、運動充實自己。考試焦慮:可通過深呼吸、合理規劃復習時間緩解,如制定每日學習清單,避免熬夜。成長喜悅密碼:與異性同學協作獲獎,體現優勢互補,通過正常交往提升能力;參與公益活動傳遞積極情感,在奉獻中感受生命價值。12.(8 分)(1)維護人格尊嚴的做法:面對“啃老廢材”嘲諷,用行動反擊:閉門自學 16 小時/日,斬獲國際大獎,以成就證明自身價值;將外界質疑轉化為創作動力,如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角色設計,彰顯自尊自強。(3 分)(2)啟示:自信自強:王興興堅信“別人能做的事我也能”,持續學習機器人研發,體現自信激發潛能;專注熱愛:雖英語差但投身科技,說明揚長避短、聚焦興趣是成功關鍵;勇于嘗試:不斷試錯(如持續學習、不斷嘗試),在實踐中突破“不可能”。(5 分)13.(12 分)(1)結論:小虎從沉迷網絡、曠課到敲詐勒索、持刀傷人,說明違法犯罪往往從不良行為開始;缺少監管、結交不良青年是其走向犯罪的重要誘因,警示需防微杜漸。(4 分)(2)判決書錯誤修改:適用法律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處罰錯誤:“行政拘留六個月,罰金 5000 元”改為“有期徒刑(具體年限,如 3 年以下),并處罰金”。(4 分)(3)宣傳手冊要點:杜絕不良行為:如不沉迷網絡、不結交不良青年;增強法治意識:學習法律知識,知法懂法,如了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時求助:遇困難向家長、老師求助,避免獨自陷入困境。(4 分)14.(14 分)(1)思想理念與美德:思想理念:“國家需要就是理想”體現“重民本”“求大同”;傳統美德:一生為國奉獻體現“敬業樂群”“愛國愛民”;改學專業服從國家需要體現“公而忘私”。(4 分)(2)愛國古詩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保ǚ吨傺汀对狸枠怯洝罚?分)(3)倡議書內容:愛國奉獻:將個人理想與國家需求結合,如關注國家科技發展,立志投身航天等領域;敬業自強:學習王永志“一生干三件事”的堅持,在學業中刻苦鉆研,不輕易放棄;踐行美德:參與志愿服務(如社區紅色文化宣講),傳承“仁愛”“奉獻”精神。(6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七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pdf 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