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 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時間:60 分鐘,滿分:100 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僅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使用 2B 鉛筆填涂答題卡上相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如 需改動,必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它答案。本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40 分)1.2025 年 1 月 19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 ,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教育事業發展綱領 性文件。文件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 有力支撐。A.《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 年)》 B.《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 年)》 C.《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D.《關于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實施意見》2.2025 年 5 月 13 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公開發布了一個由長城、橄欖枝、光輝、數字 “80”、時間“1945——2025”構成的紀念活動標識。該標識是為 80 周年紀念活動發布 的。A.遵義會議召開B.故宮博物院建院C.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D.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3.2025 年“3·15”晚會聚焦“共鑄誠信、提振消費”主題,關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數字經濟等 領域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為此,有人建議將“食品安全”寫進憲法。對此,你的看法是A.不贊成,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已詳細規定了食品安全問題B.贊成,將其寫進憲法可以增強全社會對這一問題的重視C.不贊成,憲法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D.贊成,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可以懲戒一切違法行為4.第九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全國總決賽于 2024 年 10 月 26 日正式啟動。各優秀選手結合身邊 生動、鮮活的案例,講述憲法與法治的故事。此活動旨在讓學生① 規范憲法條款,完善憲法內容 ② 理解認同憲法,自覺踐行憲法 ③ 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 ④ 堅持依憲治國,加強憲法監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 ,對下列微行為的點評正確的是選項 銀行為 點評① 四川百歲老人李朝蘭,共升參加 18 次人火代 表的選舉活動 洗華權加被洗柴權居公戶,的一項炭未救冶權 利② 工人劉某,林某將拖欠他們工資的公司告上 法庭,討回了工資③ 乘客手機被偷后,司機要求對車上人員進行 搜身 司機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④ 學生小王積極參加社區公益活動 參加公益活動是公民的基本義務A.①② B.①③ C,③G, D,236. 以下圖片內容共同體現A.我國公民享有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B.國家鼓勵公民開展科技創新工作C.我國公民享有通過勞動獲得報酬的權利D.國家保障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7.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AI 大模型技術正在為各行各業帶來發展新動力。今年“兩會”期間,AI 無疑成為兩會代表委員們建言獻策的重點領域,不少代表委員對 AI 安全、AI 人才培 育、AI 發展等方面帶來了多份建議提案。材料中提到的“兩會”是指A.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和世界互聯網大會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D.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和世界移動通信大會8.人民檢察院全面加強對立案、偵查、審判、執行等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維護司法公正。這體現了人 民檢察院依法行使A.審判權 B.檢察權 C.行政權 D.監察權9.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下列選項屬于正義行為的是A.違法亂紀 B.助人為樂 C.弄虛作假 D.恃強凌弱10.某縣人民法院積極探索解決涉老糾紛的新方式,為行動不便、居住偏遠的老年人提供上門立案、現場 調解、巡回審判、當場送達等“家門口”訴訟服務。這些措施① 保障了公民的政治自由 ② 是對不同情況的 差別對待 ③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④落實弱勢群體享有的特權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60 分) ·11.時代越是發展,社會越是進步,人們就越發感受到憲法的力量和溫度。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修訂反間諜法、保守國家秘密法 …… 翻開一部部法律,開宗明義指出“根據 憲法,制定本法”。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最根本的目的是維護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權益、增 進人民福祉。在 2024 年國家憲法日開展的“憲法晨讀”活動中,8000 多萬名師生同步參與,營造了尊崇憲法的儀 式感。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憲法的力量和溫度給你的啟示。(12 分)12.噪聲是日常生活的隱形“刺客” ,很多人被“刺痛”過。 【案例分析】某小區,張某和李某是樓上樓下的鄰居,因張某連續幾日深夜在家中大聲播放音樂,影響到樓 下李某休息,李某便上樓找張某協商,要求張某把音樂聲調小點兒。張某不聽勸告,還反駁:“這是 我家,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是我的權利” ,并對李某辱罵、毆打。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五條 … 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場所活動,應當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 效措施,防止噪聲污染。……第八十六條,受到噪聲侵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侵權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第八十七條違反本法規定,產生社會生活噪聲,經勸阻、調解和處理未能制止持續干擾他人正 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或者有其他擾亂公共秩序、妨害社會管理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 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結合材料,運用“權利與義務”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張某言行的看法。(12 分)(2)噪聲問題是影響鄰里關系和諧的障礙。為了大家有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減少家居噪聲擾鄰,營 造和諧鄰里關系,居民應該怎么做 (寫出兩條合理化建議,6 分)13.電影《第二十條》引發社會公眾廣泛關注。影片以檢察官韓明為縮影展現了當代檢察官為人民服 務,忠誠履職的鐵紀擔當。電影中涉及到的如正當防衛、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等各種社會問題,與 我們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讓老百姓絕望的,不只是黑惡勢力。”“法律,是讓壞人作惡的成本更高,而 不是讓好人出手的代價更大。”“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等成為街頭巷尾老百姓津津樂道的經典臺詞。根據材料,運用教材觀點,請你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提供依據。 (答出符合題意的四點即 可,16 分)1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民”始終貫穿于國家發展中。 【主題 一 :感悟幸福】(1)結合材料和所學,解鎖人民幸福的原因。(8 分)【主題二:擔當責任】推動法治中國建設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弘揚憲法精神,更需要我們每個人積極行動起來。活動主題 青春與憲法同行活動目的 ① ②活動形式 示例:模擬憲法宣誓活動 ③ ④活動要求 圍繞主題、重點突出 鼓勵創新、特色鮮明…… ……(2)請你將上面的憲法學習活動方案補充完整。(6 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40 分)1-5 ADCCA 6-10 ACBBC 二、非選擇題11. ①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的制定都必須以憲法為依據;② 憲法的制定 和實施旨在維護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權益,體現了憲法與人民的緊密聯系; ③ 開展憲法相關活動,有助 于增強人們的憲法意識,讓憲法精神深入人心; ④ 我們要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 運用憲法,將憲法精神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⑤ 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 ,我們要認同憲法的價 值,自覺踐行憲法;⑥憲法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要感受憲法的溫度,主動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權威。 (每點 2 分,共 12 分)12. (1) ①張某的言行是錯誤的,他沒有正確認識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②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 但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張某深夜大聲播 放音樂影響李某休息,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 ③ 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張某有 使用自家房屋的權利,但也有不擾亂他人正常生活的義務;④張某對李某辱罵、毆打,不僅違反了道德, 還違反了法律,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⑤ 權利與義務相統一 ,我們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⑥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張某的行為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每點 2 分,共 12 分)(2) ① 居民應增強法律意識,了解噪聲污染防治的相關法律規定,自覺控制家庭活動產生的噪聲;② 鄰里 之間應加強溝通理解,當產生噪聲影響他人時,及時聽取意見并改正,共同維護良好的居住環境。(每點3 分,共 6 分)13. ① 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不法行為必然會受到法律的制 裁; ② 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不能讓不法行為損害社會 和他人利益; ③ 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法律是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法向不法讓步會破壞正義,影響 社會穩定; ④ 法律的宗旨是保護人民、懲治犯罪,若法向不法讓步,會違背法律的初衷,損害人民的利益; ⑤ 公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當公民受到不法侵害時,法律應給予支持和保護,不能讓好人受委 屈; ⑥ 維護社會秩序需要法律的規范和保障,法向不法讓步會破壞社會秩序,影響社會和諧發展。(每點4 分,共 16 分,任答 4 點即可)14. (1) ① 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為人民謀福利,推動了濕地公園等 項目建設; ② 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村民通過村民議事廳參與本村建設決策,促進了鄉村和諧美 麗; ③ 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政協委員關注民生問題并提出建議,解決 了老年人“吃飯難”等問題; ④ 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帶動了村民脫 貧致富。(每點 2 分,共 8 分)(2) ① 增強學生的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② 讓學生理解憲法的重要性,自覺遵守和維護憲法。 ③ 舉辦 憲法知識競賽;④開展憲法主題演講比賽。 (每點 2 分,共 6 分,任答 3 點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