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豐潭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豐潭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豐潭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科學試題
1.(2024九下·杭州月考)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生活中所涉及到的變化中,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白熾燈通電發光 B.酵母粉發酵
C.鐵生銹 D.潔廁靈除垢
2.(2024九下·杭州月考)燃放爆竹時,在一旁觀看最好張開嘴,或閉嘴、堵耳,這樣做主要是為了
A.保持鼓膜兩側氣壓平衡,防止鼓膜受損
B.保護耳蝸的聽覺感受器
C.使咽鼓管張開保護聽小骨
D.防止聽覺中樞受到損傷
3.(2024九下·杭州月考)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過濾
B.檢查氣密性
C.CO2驗滿
D.測石灰水的pH
4.(2024九下·杭州月考)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學用語的表示中,正確的是
A.兩個氯原子:Cl2 B.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Mg2+
C.氯化鎂的化學式:MgCl D.氦氣:He
5.(2024九下·杭州月考)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能。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硒屬于金屬元素 B.硒原子核內有34個中子
C.硒的相對原子質量是78.96g D.硒原子核外有34個電子
6.(2024九下·杭州月考)地球在公轉時,太陽光的直射點會在地球表面有規律的南北移動。能表示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太陽光(圖中用箭頭表示)照射情況的是(  )
A. B.
C. D.
7.(2024九下·杭州月考)如圖中甲是顯微鏡結構圖,乙和丙是顯微鏡視野中人口腔上皮細胞和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將低倍鏡更換為高倍鏡后,需調節圖甲中結構②,使視野更清晰
B.要將圖乙中的左上角細胞移到視野正中央,需將裝片向右下方移動
C.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和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結構④
D.丙內的細胞比乙內細胞多的結構是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8.(2024九下·杭州月考)“白沙”是塘棲枇杷名種。要獲得優質高產的枇杷,需經過幼苗移栽、嫁接和合理密植等過程,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A.環切枝條樹皮后該枝條上的枇杷更甜,而環切樹干樹皮則樹會死
B.根毛是根尖的伸長區表皮細胞突出形成的
C.幼苗帶土移栽是為了使根能更好地從土壤中吸收有機物
D.嫁接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但繁殖速度慢
9.(2024九下·杭州月考)北京時間2024年4月3日,我國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7.3級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下列關于此次地震的描述錯誤的是
A.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
B.地震發生時,正在上課的學生可用書包護住頭部或躲在課桌下
C.地球內部的結構由內向外依次是地幔、地核、地殼
D.地震是地殼變動的表現形式之一,多發生在板塊交界地帶
10.(2024九下·杭州月考)下列敘述不能體現人體中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的是
A.呼吸道有骨或軟骨做支架,保證氣體順暢通過
B.小腸絨毛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于食物消化
C.心臟的左右心房之間及左右心室之間互不相通,可以防止動、靜脈血混合
D.腎小管細長而曲折,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這有利于腎小管的重吸收
11.(2024九下·杭州月考)關于下列四幅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圖甲實驗,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內能也不變
B.圖乙實驗中,通過熱傳遞方式增加了管內氣體的內能
C.圖丙是沿海地區晚上吹的風,風向是從陸地吹向海洋
D.圖丁所示是四沖程汽油機工作過程的壓縮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12.(2024九下·杭州月考)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以下關于平面鏡成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確定像的位置
B.選用的兩支蠟燭要完全一樣,目的是為了探究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C.圖乙所示的玻璃板中蠟燭A的像偏低且傾斜
D.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將變小
13.(2024九下·杭州月考)如圖甲所示,重為5N的鐵塊吸附在豎直放置的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在豎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鐵塊沿直線豎直向上運動,鐵塊運動過程中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若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2N。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磁性平板對鐵塊的吸引力等于5N
B.0~2s內拉力F等于7N
C.2~6s內拉力F等于5N
D.2~6s內拉力F做了84J的功
14.(2024九下·杭州月考)某小區門禁系統能識別本小區車牌,自動閉合“智能”開關,使電動機通電拾起道閘:也可以手動閉合“手動”開關,使電動機通電抬起道閘。光線較暗時“光控”開關自動閉合,提供照明。以下簡化電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5.(2024九下·杭州月考)科學研究中,人們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建立一個適當的模型來代替和反映客觀對象,并通過的這個模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征和本質。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①揭示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向光側生長素多,生長快
B.②用磁感線描述條形磁體周圍的磁場分布,越密表示磁場越強
C.③是原子結構模型,中央是原子核,核外是繞核高速運動的電子
D.④描述地球繞自轉,地軸始終是傾斜狀態,箭頭表示自轉方向
16.(2024九下·杭州月考)北京時間4月9日(農歷三月初一),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發生,全食帶掃過了整個北美洲,在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的眾多城市都能看到這次日全食。
(1)當天的月相是   。
(2)太陽是一顆   。(選填“恒星”或“行星”)
17.(2024九下·杭州月考)“二十四節氣”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1)預測氣候變化的“立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桃花盛開,微風中帶著醉人的香氣,請從微觀角度解釋花香四溢的原因   。
(2)“雨水”——“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水屬于混合物,可通過一系列凈化操作,使之達到飲用水標準。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采用的一種飲用水消毒劑。制備二氧化氯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ClO2=2X+2ClO2,則X的化學式為   。
(3)指導農事活動的“芒種”——“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為了使移栽的禾苗盡快返青,返青肥主要以硫酸銨和尿素[CO(NH2)2]為主,它們都屬于   肥。
18.(2024九下·杭州月考)青山湖風景區是一個典型的多樣化生態系統,生長著大量的水藻、魚、蝦、鳥類等生物。如圖是青山湖景區的部分食物網,回答下列問題:
(1)青山湖中的所有黃嘴白鷺可以看作是一個   (選填“種群”或“群落”)。
(2)請寫出其中相對于黃嘴白鷺能量損失最少的一條食物鏈   。
(3)圖中的生物與   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19.(2024九下·杭州月考)如圖為某品牌可騎行電動行李箱。
(1)行李箱的把手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其目的是通過增大   增大摩擦;
(2)箱體為AB材料,其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50000帕,人坐上行李箱上的接觸面積為0.02m2,則坐在該李箱上的人重不能超過   牛;
(3)行李箱帶動力裝置是電動機,下列各圖符合其工作原理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20.(2024九下·杭州月考)建筑工地上,工人利用杠桿提起重物。如圖所示,杠桿AOB在豎直拉力的作用下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OB=3∶1,物體的重力為1600N,若工人的重力為700N。備注:杠桿與繩的自重、轉軸上的摩擦均不計,求:
(1)此杠桿為   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
(2)物體抬高2米克服重力做的功   J;
(3)該工人最多能拉起物體的重力   N。
21.(2024九下·杭州月考)佛見喜梨是一種常見水果,其果型美觀、脆甜多汁,是北京地區特產。圖1中的A、B、C是佛見喜梨的某些生理過程,圖2是其葉肉細胞結構示意圖,圖3是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
(1)佛見喜梨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水和無機鹽被根吸收后,通過植物莖中的   運輸到植物所需要的部位。
(2)寫出圖1中C過程在葉肉細胞中產生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
(3)圖3中的Ⅱ表示植物的哪一生理過程?并說出你判斷的依據?   。
22.(2024九下·杭州月考)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和NaOH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為探究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則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
(2)取(1)濾出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鹽酸,沉淀全部溶解,并產生無色氣體。根據上述實驗,如果原白色粉末中含有BaCl2,則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的成分是   。
(3)為進一步確定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同時含有BaCl2和NaOH,在(1)的濾液中加入一種能一次性鑒別出來的試劑,這種試劑可能是   。
A.CO2  B.Na2SO4  C.CuSO4  D.FeCl3
23.(2024九下·杭州月考)酶是生物催化劑,具有高效、專一和易受溫度、pH的影響。某興趣小組欲探究酶的高效性,請根據實驗材料,提出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和結論。
【實驗材料】注射器、試管、試管架、橡膠塞、3%H2O2溶液,2%酵母液,2%FeCl3溶液,蒸餾水(已知酵母菌中含有過氧化氫酶,能催化分解過氧化氫)
實驗思路(其中實驗分組用表格形式表示)
①取三支相同的潔凈試管,編號甲、乙、丙,連接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在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3%H2O2溶液3mL,緊塞橡膠塞;
③用三個注射器分別抽取三種不同的試劑,同時加入到三支試管中(如圖);
④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數據;
組別 甲 乙 丙
3%H2O2溶液 3mL 3mL 3mL
試劑的種類 2mL2%酵母液 2mL2%FeCl3溶液 a:____。
收集10mL氣體所需要的時間/s 34 117 很長
(1)上述表格中a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
(2)檢查上述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
(3)實驗結果與結論:
結論:酶相對無機催化劑,能明顯加快反應的速度,即具有高效性。
反思:①本實驗利用注射器既可以方便添加試劑,還可以   。
②在實驗結束中繪制了三組產物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請解釋三組實驗氧氣最終的產量相等的原因   。
24.(2024九下·杭州月考)硫酸鋅可制備各種含鋅材料,在防腐、醫學上有很多應用。鋅礦石的主要成分是ZnCO3,還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鐵。以鋅礦石為原料制備ZnSO4·7H2O的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二氧化硅難溶于水,也不與稀硫酸反應)
回答下列問題:
(1)鋅礦石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酸浸”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3)濾液1中含有的陽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可多選)
A.“粉碎”是為了增大鋅礦石與酸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充分進行
B.在“轉化”中加入鋅粉,若無氣泡冒出,說明鋅粉已足量
C.濾渣甲、濾渣乙均能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氣體
D.濾液2的質量一定比濾液1的質量大
25.(2024九下·杭州月考)小豐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的電路來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電源電壓3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2.5V)。
(1)閉合開關時,發現兩電表指針處于圖2所示位置,此時燈泡   (選填“不發光”“微弱發光”或“比正常亮”);
(2)故障排除后,從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最大時開始記錄數據,得到小燈泡U﹣I圖象如圖3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
(3)他做完以上實驗后,又想測出一個未知電阻Rx的阻值,連接電路時發現電壓表已損壞,于是他又設計了如圖4所示的電路,也測出了電阻的阻值(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請你幫他完成下列步驟。
①只閉合開關S1,電流表的示數為I1;
②開關   ,電流表的示數為I2;
③請寫出未知電阻Rx的阻值表達式:Rx=   (用I1、I2和R0表示)。
26.(2024九下·杭州月考)某學習小組在用銅粉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用氧氣傳感器測定了氧氣含量的變化情況。如圖1裝置所示進行實驗,在50mL硬質玻璃管內加入足量銅粉,啟動氧氣傳感器,點燃酒精燈,反應結束后移走酒精燈。實驗中氧氣傳感器測得的數據如圖2所示。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2)CD段氧氣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3)DE段裝置內氣壓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充分加熱后,氧氣含量沒有降為“0”的原因可能是   。
27.(2024九下·杭州月考)隨著人們越來越追求高品質的生活,空氣凈化器逐漸走入家庭。如圖為某空氣凈化器工作原理示意圖。當臟空氣進入凈化器后,灰塵顆粒先經過高壓鎢絲而帶上正電荷,再通過帶負電荷的濾網時,被濾網捕獲,從而獲得潔凈空氣。
(1)霧霾天氣時光照嚴重不足,接近大氣底層的紫外線明顯減弱,使得大氣中的細菌很難被殺死,從而使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的   (填傳染病的類型)的發病率大大增加;
(2)臟空氣能進入凈化器,是因為風機工作使得凈化器內氣壓   。(選填“增大”、“不變”、“減小”);
(3)灰塵能被濾網捕獲的原因是   ;
(4)潔凈空氣量(CADR)是反映其凈化能力的性能指標,CADR值越大,其凈化效率越高。利用CADR值,可以評估其在運行一定時間后,去除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效果。按下列公式計算,(V-房間容積;t-空氣凈化器使房間污染物的濃度下降90%運行的時間)。此空氣凈化器CADR為120米3/時,某房間容積V為50米3,則使房間污染物濃度下降90%所用時間t為   小時。
28.(2024九下·杭州月考)興趣小組同學利用銅與溶質質量分數為2%硝酸銀溶液反應,比較銀與銅的活動性強弱,發現銅絲表面有黑色物質析出。
(1)反應前用砂紙對銅絲進行打磨,其目的是   。
(2)他們進一步猜想可能是溶液濃度太低或者時間過短,導致析出的銀顆粒較小,對光全部吸收所以呈黑色。為進一步探究此問題,請設計實驗方案并寫出實驗步驟:   。
建議:①實驗可設計3~6組;②實驗時每支試管取用硝酸銀溶3毫升;③實驗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實驗室提供燒杯、酒精燈、溫度計、銅絲、溶質質量分數為8%的硝酸銀溶液、蒸餾水及其它實驗所需的儀器。
29.(2024九下·杭州月考)智能家居已經悄然走入我們的生活,智能掃地機器人(如圖甲)可通過灰塵傳感器自動尋找灰塵清掃,通過電動機旋轉、產生高速氣流將灰塵等吸入集塵盒,圖乙為其自動開始掃地的工作原理圖,當地面灰塵增多,使空氣的透光程度減弱,使照射到光敏電阻上的光照強度減弱,改變電磁鐵的磁性,從而達到自動控制工作。控制電路電源電壓U為4.5伏,定值電阻R0=12Ω,R為光敏電阻,其阻值隨光強度E(單位cd)的變化如圖丙所示,下表為其部分工作參數(注:電池容量指工作電流與工作總時間的乘積)。
額定工作電壓 10伏
額定功率 48瓦
電池總容量 5000毫安 時
待機指示燈額定功率 5瓦
(1)地面灰塵增多,銜鐵B將與   (選填A、C)點連接;
(2)白天,當機器人光敏電阻上的光照強度為3cd時,它就會開始掃地,求此時控制電路中的電流   ;
(3)為了能使掃地機器人長時間掃地,電動機不會過熱。可通過其自帶的智能開關將工作電路設定為一個工作周期:掃地20分鐘、待機8分鐘,如此循環。則機器人充滿電后開始工作,最多可連續工作幾個周期   ?
30.(2024九下·杭州月考)將12克NaCl和Na2CO3固體混合物充分完全溶于水中,再將75克CaCl2溶液分5次加入到該溶液中,充分反應,測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質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總質量/克 3 6 m 10 10
(1)表格中m的數值是   。
(2)反應后碳酸鈉有剩余的是哪幾次實驗?   ;
(3)求固體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   。(精確到0.1%)
31.(2024九下·杭州月考)學習了浮力知識后,學校開展自制潛水器比賽。
【產品設計】項目小組利用硬質塑料瓶制作潛水艇,塑料瓶厚度不計,兩個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水艙與注射器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可以實現潛水器的浮沉,模型如圖甲。
【檢驗產品】如表為該小組制定的自制潛水艇評價量表: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功能倉分區設計 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且總體積占比2/3以上 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但生活艙較小 生活艙和水艙沒有獨立分開
指標二:浮沉情況    。 水艙空氣體積精準度控制一般,基本能實現沉浮 浮沉控制不準確或不能實現沉浮
指標三:成品外形 成品簡潔美觀 成品較復雜美觀度一般 成品復雜不美觀
(1)請在上面表格指標二中填入“優秀”的相應評價內容;
(2)如圖乙所示,為使潛水艇完成從B到A的上浮過程,小組同學的操作是   (填“向外拉動”或“向內推動”)注射器活塞,從而排出水艙內的水,實現上浮;
(3)圖乙中潛水艇從A到B下沉的過程中,其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是   ;
(4)小組同學設計了如表所示的四種工作艙和水艙體積比的方案。已知該小組同學采用的材料總質量0.7kg,體積1000cm3,最終他們根據設計要求并通過計算說明選擇哪個方案進行實施。   
方案 生活艙總體積/cm3 水艙體積/cm3
1 720 280
2 700 300
3 680 320
4 650 350
32.(2024九下·杭州月考)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我國政府承諾:中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CO2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通過各種方式抵消排放CO2的量,重新實現碳平衡。體現了大國的擔當意識。根據如圖回答問題:
(1)下列符合碳中和這一主題的做法   (填序號)。
①大力植樹造林  ②減少用煤炭為燃料
③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  ④少開私家車,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要實現我國政府提出的目標,除圖1中策略外,還可用圖2中的化學方法人工捕獲二氧化碳,浙江大學研發的“一氧化碳煙氣微藻減排技術”,利用微型藻類吸收二氧化碳實現圖中反應①方式固碳。微型藻類是   (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其營養方式屬于   。(選填“自養”或“異養”)
(3)交通領域的“以電代油”可以來實現“減碳”目標。某純電動汽車與某燃油汽車的相關數據如下:
【電動汽車】:每100千米耗電20千瓦時,每發電1千瓦時平均排放二氧化碳0.7千克。
【燃油汽車】:每100千米耗油10L,每燃燒1千克汽油釋放二氧化碳約4千克。
請回答:
與燃油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每行駛100千米會向空氣減少排放   千克的二氧化碳。(ρ汽油=0.7×103kg/m3)
(4)從獲取電能的各種方式看,下列符合“減碳”理念的   發電。
A.煤炭  B.風力  C.水力  D.太陽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是變化過程中無新物質產生。
【解答】A、白熾燈通電后發光發熱,但無新物質產生,屬于物理變化,A符合題意;
BCD、發生了化學反應,變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A。
2.【答案】A
【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鼓膜內外兩側氣壓不平衡會使人感覺到脹耳、聽不清甚至疼痛。
【解答】A、張嘴時咽鼓管打開,將鼓膜內側與外界連通,同時鼓膜外側也與外界相通,即鼓膜內外兩側氣壓平衡,若閉嘴堵耳,則使鼓膜內外兩側都不與外界連通,也能保持鼓膜兩側氣壓平衡,A符合題意;
BCD、 張開嘴,或閉嘴、堵耳不影響聽覺感受器 、 聽小骨和聽覺中樞,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A。
3.【答案】B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常見實驗操作;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分析】pH試紙測定溶液pH值時,若將pH試紙潤濕,酸性溶液測得的pH值偏大,堿性溶液pH值偏小。【解答】A、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A錯誤;
B、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試管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故B正確;
C、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時,應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C錯誤;
D、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用水濕潤pH試紙,石灰水顯堿性,稀釋了待測溶液,使溶液的堿性減弱,測定結果偏小,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4.【答案】D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固態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金屬單質可以用元素符號直接表示。
【解答】A、應表示成2Cl,A不符合題意;
B、應表示成,B不符合題意;
C、應表示成MgCl2,C不符合題意;
D、氦氣是稀有氣體,可以直接用氦元素符號表示,D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D。
5.【答案】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周期表;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金屬元素中文名稱是“钅”字旁的,除了汞。【解答】A、硒帶“石”字旁,屬于固態非金屬元素,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4;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則該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34;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不是質子數的兩倍,則原子核內中子數不等于34,故B不符合題意;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C不符合題意;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4;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34,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6.【答案】A
【知識點】地球公轉;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解析】【分析】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冬至日(12月21日左右),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
春分(3月21日左右)和秋分(9月21日左右),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
【解答】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讀圖可知,A圖太陽直射北回歸線,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的太陽直射狀況與A圖相吻合。
故答案為:A。
7.【答案】C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
【解析】【分析】圖甲為顯微鏡結構示意圖,①目鏡、②粗準焦螺旋、③物鏡;圖乙為人口腔上皮細胞示意圖,圖丙為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示意圖,④細胞核、⑤細胞膜、⑥液泡、⑦細胞質。
將低倍鏡換成高倍鏡時,若物像不在視野中間,應先將物體移至視野中央,在轉動物鏡轉換器,整個過程中不需要調節粗準焦螺旋。
【解答】A、顯微鏡下的物像為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的倒像,物像在哪個方向就向那個方向移。因此要將圖乙中的左上角細胞移到視野正中央,需將裝片向左上方移動,故A錯誤;
B、細準焦螺旋能精準的調節焦距,換高倍物鏡后,若想使視野更清晰,應調節圖甲中結構細準焦螺旋,故B錯誤;
C、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和人口腔上皮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圖丙中的④細胞核,細胞核中有遺傳物質,控制細胞的生長、發育和遺傳,故C正確;
D、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有細胞壁、葉綠體(綠色部分)、液泡,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不具有葉綠體,因此丙細胞與乙細胞相比多有的結構是細胞壁、液泡,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8.【答案】A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莖的形態結構;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在幼苗移栽過程中要確保根尖無損壞和不缺少水分。
【解答】A、運輸有機物的結構——篩管在樹皮,環剝樹皮可以阻止有機物被向下運輸,可以使果實積累更多有機物,但如果是主干被環剝,會使根部得不到有機物的供給,致使樹死亡,A符合題意;
B、根毛位于成熟區而不是伸長區,B不符合題意;
C、帶土移栽可以保護脆弱的根尖,還可以幫助植物適應環境,C不符合題意;
D、嫁接屬于無性生殖,有繁殖速度快的優點,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A。
9.【答案】C
【知識點】地震
【解析】【分析】地震是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引發的比較劇烈的地質活動。
【解答】A、 地震是地球內力作用造成的,A不符合題意;
B、 學生用書包護住頭部或躲在課桌下可以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B不符合題意;
C、地球內部結構由內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殼,C符合題意;
D、在板塊交界處地殼變動活動頻繁激烈,容易發生地震,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C。
10.【答案】B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心臟和血管;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結構與功能存在相對應的關系就是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
【解答】A、 呼吸道有骨或軟骨做支架可以形成穩定的氣流通道,保證氣體順暢通過,A不符合題意;
B、小腸絨毛壁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物質進出,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B符合題意;
C、左右心房之間及左右心室之間在結構上被阻隔開,互不相通,可以防止動、靜脈血混合,C不符合題意;
D、腎小管細長而曲折,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增大了吸收面積,有利于腎小管的重吸收,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B。
11.【答案】C
【知識點】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比熱容;熱機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吸收或放出熱量,內能一定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內能一定改變。【解答】A、由于冰是晶體,在熔化時,持續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由于吸收熱量,所以內能是增加的,故A錯誤;
B、圖乙中,活塞壓縮空氣,將活塞的機械能轉化為空氣內能,所以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內能,故B錯誤;
C、由于水的比熱容比沙土的比熱容大,所以海洋在夜晚降溫會降得慢些,即海洋溫度高于陸地溫度,由于溫度低的地方,氣壓高,所以風從氣壓高的陸地吹向海洋,故C正確;
D、圖丁中火花塞點燃了燃氣,活塞向下運動,所以屬于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2.【答案】D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等大,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解答】A、由于玻璃板能透光,可以觀察到玻璃板背面的蠟燭,便于確定像在平面鏡后方的位置,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當玻璃板后方蠟燭能與像完全重合,則說明玻璃板后方蠟燭與像等大,選用兩只完全相同的蠟燭,可以通過玻璃板后方蠟燭間接地比較物與像的大小關系,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根據物與像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圖可知,此時對應的像位置偏低且傾斜,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平面鏡成像規律可知,像與物等大,所以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蠟燭的大小不變,則像的大小不變,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3.【答案】D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與運動的關系;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物體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力平衡,拉力等于摩擦力加鐵塊的重力。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解答】A、磁性平板對鐵塊的吸引力在水平方向,而鐵塊的重力在豎直方向,二者肯定不是平衡力,那么二者之間應該沒有關系,即暫時無法確定吸引力的大小,故A錯誤;
C.2~6s內鐵塊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受到向上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得到,拉力為
F=G+f=5N+2N=7N
故C錯誤;
B.0~2s內鐵塊做加速運動,此時它受到的合力向上,即拉力
F'>G+f
那么F'>7N,故B錯誤;
D.2~6s內鐵塊移動的距離為
s=vt=3m/s×4s=12m
則拉力對鐵塊做功為
W=Fs=7N×12m=84J
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4.【答案】A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自動閉合只能開關和手動閉合手動開關都能將門打開,說明兩個開關是并聯的,燈與電動機能單獨工作,說明燈與電動機是并聯的。
【解答】自動閉合“智能”開關,使電動機通電拾起道閘,也可以手動閉合“手動”開關,使電動機通電抬起道閘,這說明“智能”開關或“手動”開關都能獨立控制電動機,即兩個開關并聯;夜間光線較暗時,“光控開關”自動閉合,接通燈泡L提供照明;因燈泡與電動機在工作時互不影響,所以燈泡與電動機并聯;根據選項中的電路圖可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5.【答案】A
【知識點】植物激素;磁場和磁感線;原子的構成;地球自轉
【解析】【分析】磁場是真實存在的,磁感線是人為引入的、不是真實存在的,磁感線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場強度,磁感線的方向表示磁場方向。【解答】A、單側光引起背光側生長素分布多,生長快,向光側生長素分布少,生長慢,故A錯誤,故符合題意;
B、磁感線越疏的地方表示磁場強度越弱,磁感線越密的地方表示磁場強度越強,故B正確,故不符合題意;
C、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帶負電的電子圍繞帶正電的原子核分層高速旋轉,故C正確,故不符合題意;
D、地球繞日公轉時自西向東,而圖中的箭頭表示自轉方向,故D正確,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6.【答案】(1)新月
(2)恒星
【知識點】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是月球形態的圓缺變化,是地、月、日三者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形成的。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月相由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新月變化一個周期。滿月出現在農歷十五或十六,上弦月出現在農歷的初七、八日。
【解答】(1)4月9日,日全食橫穿北美,途經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由圖及所學知識知,日食當天的月相是新月,大約在每月的農歷初一左右。
(2)太陽是宇宙中能自身發光的星球,稱為“恒星”,“行星”自身不發光。
(1)4月9日,日全食橫穿北美,途經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由圖及所學知識知,日食當天的月相是新月,大約在每月的農歷初一左右。
(2)太陽是宇宙中能自身發光的星球,稱為“恒星”,“行星”自身不發光。
17.【答案】分子在不斷運動;NaCl;氮
【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鹽與化肥
【解析】【分析】(1)能聞到花香,屬于擴散現象,說明分子不斷的做無規則運動。
(2)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據此判斷X的化學式,注意前面的系數。
(3)由硫酸銨和尿素的化學式可知,屬于氮肥。【解答】(1)桃花盛開,微風中帶著醉人的香氣,從微觀角度分析聞到花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2)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等號左邊有2個鈉原子、4個氯原子、4個氧原子,等號右邊有2個氯原子和4個氧原子,則2X中含有2個鈉原子和2個氯原子,則X的化學式為NaCl。
(3)返青肥主要以硫酸銨[(NH4)2SO4]和尿素[CO(NH2)2]為主,(NH4)2SO4與CO(NH2)2均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因此它們都屬于氮肥。
18.【答案】種群;水藻→甲殼類→黃嘴白鷺;非生物的物質與能量和分解者
【知識點】種群的概念;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解析】【分析】(1)群落:一定范圍內所有生物的總和。
(2)能量隨食物鏈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可知能量損失最少,即為最短的食物鏈,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
(3)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其中生產者為主要成分。
【解答】(1)一個區域中同一物種的個體總和叫做種群,所以青山湖中的所有黃嘴白鷺可以看作是一個種群。
(2)食物鏈始于生產者,終于消費者,生藥系統中能量是沿是食物鏈逐級遞減的,所以食物鏈越短,損失的能量越少,所以其中相對于黃嘴白鷺能量損失最少的一條食物鏈:水藻→甲殼類→黃嘴白鷺。
(3)圖中的生物與非生物物質和能量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19.【答案】(1)接觸面粗糙程度
(2)1000
(3)D
【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接觸面之間的粗糙程度和增大壓力大小。
(2)根據的變式計算最大壓力的大小,最大重力等于最大壓力。
(3)電動機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電路中含有電源、磁鐵和線圈。
【解答】(1)行李箱的把手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其目的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2)坐在行李箱上人的重力。
(3)電動機是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A、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磁場,故A不符合題意;
B、圖中是電磁鐵,是根據電流的磁效應制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發電機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通電導體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電動機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行李箱的把手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其目的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2)坐在行李箱上人的重力
(3)電動機是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A.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磁場,故A不符合題意;
B.圖中是電磁鐵,是根據電流的磁效應制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發電機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通電導體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電動機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20.【答案】(1)省力
(2)3200
(3)2100
【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分類
【解析】【分析】(1)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為費力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為等臂杠桿。
(2)克服重力做功,等于重力與物體在豎直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
(3)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進行計算,注意人能施加的最大拉力等于人自身的重力。
【解答】(1)由圖知道,OA為動力臂,OB為阻力臂,此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
(2)克服重力做功W=Gh=1600N×2m=3200J。
(3)杠桿上A點產生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重力,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知道
解得
G物=2100N。
(1)由圖知道,OA為動力臂,OB為阻力臂,此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
(2)克服重力做功
W=Gh=1600N×2m=3200J
(3)杠桿上A點產生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重力,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知道
解得
G物=2100N
21.【答案】(1)導管
(2)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3)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一天24小時內均進行,不受光照影響
【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1)木質部中的導管自下而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韌皮部中的篩管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
(2)圖1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騰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D表示輸導作用。
圖2中,1是細胞膜、2是液泡、3是細胞核、4是葉綠體、5是線粒體。
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呼吸作用將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蒸騰作用散失水分。
(3)圖3中,Ⅰ表示光合作用、Ⅱ表示呼吸作用,因為光合作用只在有光照時才會進行,而呼吸作用24小時都在進行。
【解答】(1)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因此,佛見喜梨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水和無機鹽被根吸收后,通過植物莖中的導管運輸到植物所需要的部位。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氧氣和有機物;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3)圖3中的Ⅱ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理由是呼吸作用在一天24小時內均進行,不受光照影響;光合作用只在白天進行。
(1)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因此,佛見喜梨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水和無機鹽被根吸收后,通過植物莖中的導管運輸到植物所需要的部位。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氧氣和有機物;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3)圖3中的Ⅱ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理由是呼吸作用在一天24小時內均進行,不受光照影響;光合作用只在白天進行;
22.【答案】CuSO4;BaCl2、CaCO3;AC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物質的鑒別、推斷;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硫酸銅溶液呈藍色分析;
(2)碳酸鈣和硫酸鋇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是前者溶于酸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后者不溶于酸;
(3)根據各個選項中的物質與需要鑒別的兩種物質的反應產物分析判斷。
【解答】(1)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而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則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銅,
(2)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鹽酸后全部溶解,并產生無色氣體,說明白色沉淀只有碳酸鈣,沒有硫酸鋇。根據上述實驗,如果原白色粉末中含有BaCl2,那么肯定沒有硫酸鈉,則白色粉末的一定含有的是BaCl2、CaCO3;
(3)在(1)的濾液中加入二氧化碳,因為二氧化碳先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而后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鋇;
在(1)的濾液中加入硫酸銅,則分別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和藍色沉淀氫氧化銅;
故答案為:AC。
23.【答案】2mL蒸餾水;將注射器活塞向上拉動或向下推,一段時候后恢復到原來位置;收集試管內生成的氣體;三支試管中加入的3%H2O2溶液等量,所以產生的氧氣量相同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酶及其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1)丙是對照組,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添加的是3mL蒸餾水。
(2)有注射器的體系,在檢查氣密性時,可拉動或向內推動活塞,一段時間后松手,若活塞回到原位置,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注射器上有刻度,便于測量產生氧氣的體積。
催化劑只改變反應的速率,不會影響反應的最終結果。【解答】(1)上述表格中a處應填寫的內容是2mL蒸餾水,丙是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的一組。
(2)檢查上述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將注射器活塞向上拉動或向下推,一段時候后恢復到原來位置。
(3)反思:①本實驗利用注射器既可以方便添加試劑,還可以收集試管內生成的氣體,比較氣體產生的快慢和多少。
②在實驗結束中繪制了三組產物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三組實驗氧氣最終的產量相等的原因是:三支試管中加入的3%H2O2溶液等量,所以產生的氧氣量相同。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的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發生變化。
24.【答案】混合物;固體部分溶解,溶液中有氣泡產生,溶液顏色變為黃色;H+、Zn2+、Fe3+;AD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1)混合物中含有多種物質,純凈物中只含有一種物質。
(2)鐵的化合物與酸發生反應時,鐵元素化合價保持不變,鐵離子呈黃色,可知溶液將變黃,描述實驗現象是要總和考慮是否有固體溶解或生成、溶液顏色是否發生改變以及是否有氣泡產生。
(3)二氧化硅不與稀硫酸反應,且稀硫酸過量,可知一定有的陽離子有:H+、Zn2+、Fe3+。
(4)判斷反應后溶液質量變化,要根據方程式綜合考慮溶解的鋅和析出的氫氣或鐵的質量大小。【解答】(1)鋅礦石的主要成分是ZnCO3,還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鐵,屬于混合物。
(2)“酸浸”中,碳酸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則看到的現象為:固體部分溶解,溶液中有氣泡產生,溶液顏色變為黃。
(3)“酸浸”中加入了過量稀硫酸,碳酸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所以濾液1中含有的陽離子是H+、Zn2+、Fe3+。
(4)A、“粉碎”是為了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菱鋅礦在“酸浸”中與稀硫酸充分反應,故A正確;
B、在“轉化”中加入鋅粉,鋅先將硫酸鐵轉化為硫酸亞鐵,之后和過量的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加入鋅到無氣泡冒出說明硫酸鐵和硫酸完成轉化,但生成的硫酸亞鐵是否被鋅完全轉化為硫酸鋅無法通過無氣泡顯示判斷是否完成,所以不能說明鋅粉已足量,故B錯誤;
C、濾渣甲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與稀硫酸發生反應,濾渣乙含有鋅粉,能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氣體,故C錯誤;
D、加入鋅粉后,鋅和過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
加入鋅的質量比生成氫氣的質量大,溶液質量增加;鋅和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硫酸鋅,加入固體,無氣體、沉淀析出,溶液質量增加;鋅再繼續和硫酸亞鐵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鐵,
溶液質量增加;所以濾液2的質量一定比濾液1的質量大,故D正確。
故答案為:AD。
25.【答案】(1)不發光
(2)0.75
(3)S1、S2均關閉;
【知識點】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故障:電流表沒有示數,電壓表有示數時的故障一般為:電壓表測量對象斷路;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沒有示數時的故障一般為電壓表測量對象短路。
(2)燈泡兩端電壓等于額定電壓時,燈正常發光,通過P=UI計算額定功率。
(3)并聯電路中,某個支路上沒有用電器,該支路會將與之并聯的支路全部短路。
【解答】(1)由圖2知道,電流表示數為0,電路可能斷路,電壓表示數為電源電壓,電壓表與電源連通,則與電壓表并聯的燈之外的電路是連通的,則與電壓表并聯的燈斷路了,小燈泡不發光。
(2)故障排除后,從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最大時開始記錄數據,得到小燈泡I-U圖象如圖3所示,則燈額定電壓下的電流為0.3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3)實驗步驟:
①只閉合開關S1,兩電阻串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電流表的示數為I1。
②開關S1、S2閉合后,只有電阻R0工作,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電流表的示數為I2。
③兩次實驗中電源電壓為
未知電阻Rx的阻值表達式

(1)由圖2知道,電流表示數為0,電路可能斷路,電壓表示數為電源電壓,電壓表與電源連通,則與電壓表并聯的燈之外的電路是連通的,則與電壓表并聯的燈斷路了,小燈泡不發光。
(2)故障排除后,從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最大時開始記錄數據,得到小燈泡I-U圖象如圖3所示,則燈額定電壓下的電流為0.3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3)[3][4]實驗步驟:
①只閉合開關S1,兩電阻串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電流表的示數為I1。
②開關S1、S2閉合后,只有電阻R0工作,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電流表的示數為I2。
③兩次實驗中電源電壓為
未知電阻Rx的阻值表達式
26.【答案】紅色銅粉變黑,氣球先膨脹后變癟;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消耗了氧氣;變小;銅粉沒有充分鋪平(合理即可)
【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分析】(1)銅是紫紅色金屬,氧化銅是黑色固體。
(2)CD段反應的方程式為。
(3)DE段氧氣含量較低,說明裝置內氧氣被消耗,氣態減少,壓強減小。
(4)沒有降至零,說明有氧氣剩余,可能是因為有部分氧氣未與銅粉接觸。【解答】(1)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加熱過程中,溫度升高,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氣球脹大,待完全反應后,逐漸冷卻至室溫,由于消耗了氧氣,裝置內壓強減小,故氣球縮小。
(2)CD段氧氣含量下降的原因是: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消耗了氧氣。
(4)DE段反應結束,溫度逐漸恢復至室溫,由于消耗了氧氣,裝置內氣壓變小。
(5)銅粉足量充分加熱后,氧氣含量沒有降為“0”,說明氧氣沒有消耗完,則可能的原因是空氣不流通,不能充分反應或銅粉沒有鋪開,不能充分反應等。
27.【答案】呼吸道傳染病;減小;異種電荷相互吸引;1
【知識點】傳染病及其傳播;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解析】【分析】(1)根據“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可知,屬于呼吸道傳染病。
(2)根據流體流速大、壓強小可知,凈化器內壓強減小。
(3)由題中信息可知,濾網帶電,帶電體可以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
(4)根據題中所給公式進行計算,即可求得所需時間。【解答】(1)霧霾天氣時光照嚴重不足,接近大氣底層的紫外線明顯減弱,使得大氣中的細菌很難被殺死,從而使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增加。
(2)風機吸出內部氣體,內部氣壓減小,臟空氣能進入凈化器,是因為風機工作使得凈化器內氣壓減小。
(3)灰塵能被濾網捕獲的原因是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4)潔凈空氣量(CADR)是反映其凈化能力的性能指標,CADR值越大,其凈化效率越高。由知道
解得t=1h。
28.【答案】除去表面的雜質;①將質量分數為8%的硫酸銅溶液稀釋成2%、4%、6%的硫酸銅溶液備用;②取四支試管分別裝入3mL2%、4%、6%、8%的硝酸銀銅溶液,然后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將4根大小相同的銅絲同時放入4支試管內;③在30分鐘內觀察銀顆粒大小,每2分鐘記錄一次變化情況;④比較不同濃度的硝酸銀溶液,在相同時間內銀顆粒大小的變化,同時比較同一濃度硝酸銀溶液在不同時間的銀顆粒大小變化,得出溶液濃度和反應時間對銀顆粒大小的影響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銅絲表面有雜質,為防止干擾,可用砂紙將其除去。
(2)根據控制變量法和探究目的設計實驗,注意單一變量。【解答】(1)反應前用砂紙對銅絲進行打磨,其目的是除去表面的雜質。
(2)探究濃度對溶液顏色變化的影響,可以從改變濃度這一變量的角度進行實驗設計,配制不同濃度的硝酸銀溶液,加入相同銅絲,記錄其不同濃度下顏色變化。
另外探究時間對溶液顏色變化的影響時,選定某一濃度下的溶液,加入銅絲后,記錄不同時間的顏色變化,從而得出溶液濃度和反應時間的影響結論,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步驟為:①將質量分數為8%的硫酸銅溶液稀釋成2%、4%、6%的硫酸銀溶液備用;②取四支試管分別裝入3mL2%、4%、6%、8%的硝酸銀銅溶液,然后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將4根大小相同的銅絲同時放入4支試管內;③在30分鐘內觀察銀顆粒大小,每2分鐘記錄一次變化情況;④比較不同濃度的硝酸銀溶液,在相同時間內銀顆粒大小的變化,同時比較同一濃度硝酸銀溶液在不同時間的銀顆粒大小變化,得出溶液濃度和反應時間對銀顆粒大小的影響。
29.【答案】(1)A
(2)0.25A
(3)3
【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解答】(1)結合圖丙可知,灰塵變多,光照減弱,光敏電阻阻值增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減小,電磁鐵磁性減弱,不能將銜鐵吸下。
(2)根據圖丙讀出光敏電阻的阻值,串聯電路總電阻等于各用電器電阻之和。
(3)分別計算掃地20分鐘,待機8分鐘消耗的電能,總和即為一個周期消耗的電能,用總電能除以一個周期消耗的電能即為工作的周期數。
【解答】(1)由圖乙知道,控制電路中R與R0串聯,地面灰塵增多,使空氣的透光程度減弱,使照射到光敏電阻上的光照強度減弱,由圖丙知道,光敏電阻的阻值變大,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知道,控制電路總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知道,通過控制電路的電流變小,電磁鐵的磁性減弱,銜鐵被彈開,銜鐵B將與A點連接。
(2)由圖丙可知,當機器人光敏電阻上的光照強度為3cd時,光敏電阻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R=6Ω,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電路中的電流
(3)機器人充滿電時儲存的電能
掃地20min消耗的電能
待機8min消耗的電能
一次掃地20min和待機8min消耗的總電能
機器人充滿電后開始工作,最多可連續工作周期
(1)由圖乙知道,控制電路中R與R0串聯,地面灰塵增多,使空氣的透光程度減弱,使照射到光敏電阻上的光照強度減弱,由圖丙知道,光敏電阻的阻值變大,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知道,控制電路總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知道,通過控制電路的電流變小,電磁鐵的磁性減弱,銜鐵被彈開,銜鐵B將與A點連接。
(2)由圖丙可知,當機器人光敏電阻上的光照強度為3cd時,光敏電阻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R=6Ω,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電路中的電流
(3)機器人充滿電時儲存的電能
掃地20min消耗的電能
待機8min消耗的電能
一次掃地20min和待機8min消耗的總電能
機器人充滿電后開始工作,最多可連續工作周期
30.【答案】9;1、2、3;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尋找規律,每加入15g的C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是3g,可知m=9。
(2)加氯化鈣沉淀的質量按規律增多,說明氯化鈣被反應完,則碳酸鈉剩余,沉淀的質量不符合規律,說明碳酸鈉已經反應完。
(3)要用碳酸鈉完全反應的一組進行計算,即將碳酸鈣質量為10g代入方程式計算。【解答】(1)由表中的數據可知,每加入15g的C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是3g,第4次生成沉淀總質量是10g,則第3次生成沉淀的質量是9g,所以m=9。
(2)由表中的數可知,第四次加入的氯化鈣溶液若完全反應應生成沉淀的質量應為12g,而實際只產生了10g沉淀,說明了碳酸鈉已完全發生了反應,因此前幾次實驗中碳酸鈉均有剩余。
故答案為:第1、2、3次。
(3)設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
x=10.6g
固體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是:。
31.【答案】能精確控制水艙空氣體積,實現精確的浮沉;向內推動;先增大后不變;方案3;根據題意知道,潛水艇浸沒時受到的最大浮力潛水艇下沉時重力大于浮力,則重力G總>10N那么注水的最小重力那么水艙的體積要大于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設計要求進行解答;
(2)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從而實現上浮、下潛或者懸浮的;
(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進行解答;
(4)先通過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計算出潛水艇整個浸沒在水中時的浮力大小,要實現潛水艇下潛,需要水艙的水重力加上潛水艇自身重力大于浸沒時的浮力才行,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工作艙的體積要盡可能的大。
【解答】(1)根據表格知道,指標二的“合格”和“待改進”都是從控制氣體體積和能否實現浮沉兩個角度作為指標,那么“優秀”的評價內容應該為:能精確控制水艙空氣體積,實現精確的浮沉。
(2)如圖乙所示,為使潛水艇完成從B到A的上浮過程,需要不斷減小潛水艇的重力,即向外排水,因此操作為:向內推動注射器活塞,從而排出水艙內的水,實現上浮。
(3)圖乙中潛水艇從A到B下沉的過程中,潛水艇排開水的體積先變大后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則先增大后不變。
(4)根據題意知道,潛水艇浸沒時受到的最大浮力
潛水艇下沉時重力大于浮力,則重力
G總>10N
那么注水的最小重力
那么水艙的體積要大于
32.【答案】①②④;真核;自養;14千克;BCD
【知識點】代謝的多樣性;密度公式的應用;低碳生活
【解析】【解答】(1)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均是符合碳中和專題的做法。
(2)藻類屬于植物,有細胞核和葉綠體,可知是自養的真核生物。
(3)根據密度公式計算油的質量,分別通過題中的相關數據計算排放二氧化碳的質量,差值即為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質量。
(4)煤炭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不符合減碳理念。【解答】(1)①大力植樹造林,使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符合碳中和;
②減少用煤炭為燃料,會減小大量二氧化碳的產生,利于減少碳排放;
③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會造成大量砍伐森林,不利于減少碳排放;
④少開私家車,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減少尾氣排放,有利于減少碳排放。
故答案為:①②④。
(2)微型藻類是是植物,屬于真核生物,營養方式為自養。
(3)10L升汽油的質量m=10×10-3m3×0.7×103kg/m3=7kg,每燃燒1千克汽油釋放二氧化碳約4千克,則7kg汽油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7kg=28kg。
每100千米耗電20千瓦時,每發電1千瓦時平均排放二氧化碳0.7千克,20千瓦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為:0.7kg×20=14kg;
與燃油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每行駛100千米會向空氣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為:28kg-14kg=14kg。
(4)風力、水力、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故BCD符合“減碳”理念。
故答案為:BCD。
1 / 1浙江省杭州市豐潭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科學試題
1.(2024九下·杭州月考)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生活中所涉及到的變化中,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白熾燈通電發光 B.酵母粉發酵
C.鐵生銹 D.潔廁靈除垢
【答案】A
【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
【解析】【分析】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是變化過程中無新物質產生。
【解答】A、白熾燈通電后發光發熱,但無新物質產生,屬于物理變化,A符合題意;
BCD、發生了化學反應,變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A。
2.(2024九下·杭州月考)燃放爆竹時,在一旁觀看最好張開嘴,或閉嘴、堵耳,這樣做主要是為了
A.保持鼓膜兩側氣壓平衡,防止鼓膜受損
B.保護耳蝸的聽覺感受器
C.使咽鼓管張開保護聽小骨
D.防止聽覺中樞受到損傷
【答案】A
【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鼓膜內外兩側氣壓不平衡會使人感覺到脹耳、聽不清甚至疼痛。
【解答】A、張嘴時咽鼓管打開,將鼓膜內側與外界連通,同時鼓膜外側也與外界相通,即鼓膜內外兩側氣壓平衡,若閉嘴堵耳,則使鼓膜內外兩側都不與外界連通,也能保持鼓膜兩側氣壓平衡,A符合題意;
BCD、 張開嘴,或閉嘴、堵耳不影響聽覺感受器 、 聽小骨和聽覺中樞,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A。
3.(2024九下·杭州月考)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過濾
B.檢查氣密性
C.CO2驗滿
D.測石灰水的pH
【答案】B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常見實驗操作;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分析】pH試紙測定溶液pH值時,若將pH試紙潤濕,酸性溶液測得的pH值偏大,堿性溶液pH值偏小。【解答】A、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A錯誤;
B、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試管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故B正確;
C、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時,應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C錯誤;
D、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用水濕潤pH試紙,石灰水顯堿性,稀釋了待測溶液,使溶液的堿性減弱,測定結果偏小,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4.(2024九下·杭州月考)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學用語的表示中,正確的是
A.兩個氯原子:Cl2 B.鎂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Mg2+
C.氯化鎂的化學式:MgCl D.氦氣:He
【答案】D
【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固態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金屬單質可以用元素符號直接表示。
【解答】A、應表示成2Cl,A不符合題意;
B、應表示成,B不符合題意;
C、應表示成MgCl2,C不符合題意;
D、氦氣是稀有氣體,可以直接用氦元素符號表示,D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D。
5.(2024九下·杭州月考)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能。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硒屬于金屬元素 B.硒原子核內有34個中子
C.硒的相對原子質量是78.96g D.硒原子核外有34個電子
【答案】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周期表;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金屬元素中文名稱是“钅”字旁的,除了汞。【解答】A、硒帶“石”字旁,屬于固態非金屬元素,故A不符合題意;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4;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則該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34;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不是質子數的兩倍,則原子核內中子數不等于34,故B不符合題意;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C不符合題意;
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4;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34,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6.(2024九下·杭州月考)地球在公轉時,太陽光的直射點會在地球表面有規律的南北移動。能表示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太陽光(圖中用箭頭表示)照射情況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地球公轉;陽歷和地球公轉的關系
【解析】【分析】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冬至日(12月21日左右),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
春分(3月21日左右)和秋分(9月21日左右),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
【解答】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讀圖可知,A圖太陽直射北回歸線,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的太陽直射狀況與A圖相吻合。
故答案為:A。
7.(2024九下·杭州月考)如圖中甲是顯微鏡結構圖,乙和丙是顯微鏡視野中人口腔上皮細胞和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將低倍鏡更換為高倍鏡后,需調節圖甲中結構②,使視野更清晰
B.要將圖乙中的左上角細胞移到視野正中央,需將裝片向右下方移動
C.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和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結構④
D.丙內的細胞比乙內細胞多的結構是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答案】C
【知識點】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
【解析】【分析】圖甲為顯微鏡結構示意圖,①目鏡、②粗準焦螺旋、③物鏡;圖乙為人口腔上皮細胞示意圖,圖丙為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示意圖,④細胞核、⑤細胞膜、⑥液泡、⑦細胞質。
將低倍鏡換成高倍鏡時,若物像不在視野中間,應先將物體移至視野中央,在轉動物鏡轉換器,整個過程中不需要調節粗準焦螺旋。
【解答】A、顯微鏡下的物像為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的倒像,物像在哪個方向就向那個方向移。因此要將圖乙中的左上角細胞移到視野正中央,需將裝片向左上方移動,故A錯誤;
B、細準焦螺旋能精準的調節焦距,換高倍物鏡后,若想使視野更清晰,應調節圖甲中結構細準焦螺旋,故B錯誤;
C、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和人口腔上皮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圖丙中的④細胞核,細胞核中有遺傳物質,控制細胞的生長、發育和遺傳,故C正確;
D、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有細胞壁、葉綠體(綠色部分)、液泡,而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不具有葉綠體,因此丙細胞與乙細胞相比多有的結構是細胞壁、液泡,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8.(2024九下·杭州月考)“白沙”是塘棲枇杷名種。要獲得優質高產的枇杷,需經過幼苗移栽、嫁接和合理密植等過程,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A.環切枝條樹皮后該枝條上的枇杷更甜,而環切樹干樹皮則樹會死
B.根毛是根尖的伸長區表皮細胞突出形成的
C.幼苗帶土移栽是為了使根能更好地從土壤中吸收有機物
D.嫁接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但繁殖速度慢
【答案】A
【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莖的形態結構;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在幼苗移栽過程中要確保根尖無損壞和不缺少水分。
【解答】A、運輸有機物的結構——篩管在樹皮,環剝樹皮可以阻止有機物被向下運輸,可以使果實積累更多有機物,但如果是主干被環剝,會使根部得不到有機物的供給,致使樹死亡,A符合題意;
B、根毛位于成熟區而不是伸長區,B不符合題意;
C、帶土移栽可以保護脆弱的根尖,還可以幫助植物適應環境,C不符合題意;
D、嫁接屬于無性生殖,有繁殖速度快的優點,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A。
9.(2024九下·杭州月考)北京時間2024年4月3日,我國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7.3級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下列關于此次地震的描述錯誤的是
A.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
B.地震發生時,正在上課的學生可用書包護住頭部或躲在課桌下
C.地球內部的結構由內向外依次是地幔、地核、地殼
D.地震是地殼變動的表現形式之一,多發生在板塊交界地帶
【答案】C
【知識點】地震
【解析】【分析】地震是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引發的比較劇烈的地質活動。
【解答】A、 地震是地球內力作用造成的,A不符合題意;
B、 學生用書包護住頭部或躲在課桌下可以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B不符合題意;
C、地球內部結構由內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殼,C符合題意;
D、在板塊交界處地殼變動活動頻繁激烈,容易發生地震,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C。
10.(2024九下·杭州月考)下列敘述不能體現人體中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的是
A.呼吸道有骨或軟骨做支架,保證氣體順暢通過
B.小腸絨毛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于食物消化
C.心臟的左右心房之間及左右心室之間互不相通,可以防止動、靜脈血混合
D.腎小管細長而曲折,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這有利于腎小管的重吸收
【答案】B
【知識點】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心臟和血管;泌尿系統
【解析】【分析】結構與功能存在相對應的關系就是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
【解答】A、 呼吸道有骨或軟骨做支架可以形成穩定的氣流通道,保證氣體順暢通過,A不符合題意;
B、小腸絨毛壁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物質進出,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B符合題意;
C、左右心房之間及左右心室之間在結構上被阻隔開,互不相通,可以防止動、靜脈血混合,C不符合題意;
D、腎小管細長而曲折,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增大了吸收面積,有利于腎小管的重吸收,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B。
11.(2024九下·杭州月考)關于下列四幅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圖甲實驗,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內能也不變
B.圖乙實驗中,通過熱傳遞方式增加了管內氣體的內能
C.圖丙是沿海地區晚上吹的風,風向是從陸地吹向海洋
D.圖丁所示是四沖程汽油機工作過程的壓縮沖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答案】C
【知識點】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比熱容;熱機的工作原理
【解析】【分析】吸收或放出熱量,內能一定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內能一定改變。【解答】A、由于冰是晶體,在熔化時,持續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由于吸收熱量,所以內能是增加的,故A錯誤;
B、圖乙中,活塞壓縮空氣,將活塞的機械能轉化為空氣內能,所以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內能,故B錯誤;
C、由于水的比熱容比沙土的比熱容大,所以海洋在夜晚降溫會降得慢些,即海洋溫度高于陸地溫度,由于溫度低的地方,氣壓高,所以風從氣壓高的陸地吹向海洋,故C正確;
D、圖丁中火花塞點燃了燃氣,活塞向下運動,所以屬于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2.(2024九下·杭州月考)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以下關于平面鏡成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確定像的位置
B.選用的兩支蠟燭要完全一樣,目的是為了探究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C.圖乙所示的玻璃板中蠟燭A的像偏低且傾斜
D.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將變小
【答案】D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等大,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解答】A、由于玻璃板能透光,可以觀察到玻璃板背面的蠟燭,便于確定像在平面鏡后方的位置,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當玻璃板后方蠟燭能與像完全重合,則說明玻璃板后方蠟燭與像等大,選用兩只完全相同的蠟燭,可以通過玻璃板后方蠟燭間接地比較物與像的大小關系,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根據物與像關于平面鏡對稱作圖可知,此時對應的像位置偏低且傾斜,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由平面鏡成像規律可知,像與物等大,所以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蠟燭的大小不變,則像的大小不變,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3.(2024九下·杭州月考)如圖甲所示,重為5N的鐵塊吸附在豎直放置的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在豎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鐵塊沿直線豎直向上運動,鐵塊運動過程中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若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2N。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磁性平板對鐵塊的吸引力等于5N
B.0~2s內拉力F等于7N
C.2~6s內拉力F等于5N
D.2~6s內拉力F做了84J的功
【答案】D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與運動的關系;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物體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力平衡,拉力等于摩擦力加鐵塊的重力。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解答】A、磁性平板對鐵塊的吸引力在水平方向,而鐵塊的重力在豎直方向,二者肯定不是平衡力,那么二者之間應該沒有關系,即暫時無法確定吸引力的大小,故A錯誤;
C.2~6s內鐵塊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受到向上的拉力,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根據平衡力的知識得到,拉力為
F=G+f=5N+2N=7N
故C錯誤;
B.0~2s內鐵塊做加速運動,此時它受到的合力向上,即拉力
F'>G+f
那么F'>7N,故B錯誤;
D.2~6s內鐵塊移動的距離為
s=vt=3m/s×4s=12m
則拉力對鐵塊做功為
W=Fs=7N×12m=84J
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4.(2024九下·杭州月考)某小區門禁系統能識別本小區車牌,自動閉合“智能”開關,使電動機通電拾起道閘:也可以手動閉合“手動”開關,使電動機通電抬起道閘。光線較暗時“光控”開關自動閉合,提供照明。以下簡化電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自動閉合只能開關和手動閉合手動開關都能將門打開,說明兩個開關是并聯的,燈與電動機能單獨工作,說明燈與電動機是并聯的。
【解答】自動閉合“智能”開關,使電動機通電拾起道閘,也可以手動閉合“手動”開關,使電動機通電抬起道閘,這說明“智能”開關或“手動”開關都能獨立控制電動機,即兩個開關并聯;夜間光線較暗時,“光控開關”自動閉合,接通燈泡L提供照明;因燈泡與電動機在工作時互不影響,所以燈泡與電動機并聯;根據選項中的電路圖可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5.(2024九下·杭州月考)科學研究中,人們通過一定的科學方法,建立一個適當的模型來代替和反映客觀對象,并通過的這個模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征和本質。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①揭示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向光側生長素多,生長快
B.②用磁感線描述條形磁體周圍的磁場分布,越密表示磁場越強
C.③是原子結構模型,中央是原子核,核外是繞核高速運動的電子
D.④描述地球繞自轉,地軸始終是傾斜狀態,箭頭表示自轉方向
【答案】A
【知識點】植物激素;磁場和磁感線;原子的構成;地球自轉
【解析】【分析】磁場是真實存在的,磁感線是人為引入的、不是真實存在的,磁感線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場強度,磁感線的方向表示磁場方向。【解答】A、單側光引起背光側生長素分布多,生長快,向光側生長素分布少,生長慢,故A錯誤,故符合題意;
B、磁感線越疏的地方表示磁場強度越弱,磁感線越密的地方表示磁場強度越強,故B正確,故不符合題意;
C、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帶負電的電子圍繞帶正電的原子核分層高速旋轉,故C正確,故不符合題意;
D、地球繞日公轉時自西向東,而圖中的箭頭表示自轉方向,故D正確,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16.(2024九下·杭州月考)北京時間4月9日(農歷三月初一),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發生,全食帶掃過了整個北美洲,在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的眾多城市都能看到這次日全食。
(1)當天的月相是   。
(2)太陽是一顆   。(選填“恒星”或“行星”)
【答案】(1)新月
(2)恒星
【知識點】月相
【解析】【分析】月相是月球形態的圓缺變化,是地、月、日三者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形成的。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月相由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新月變化一個周期。滿月出現在農歷十五或十六,上弦月出現在農歷的初七、八日。
【解答】(1)4月9日,日全食橫穿北美,途經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由圖及所學知識知,日食當天的月相是新月,大約在每月的農歷初一左右。
(2)太陽是宇宙中能自身發光的星球,稱為“恒星”,“行星”自身不發光。
(1)4月9日,日全食橫穿北美,途經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由圖及所學知識知,日食當天的月相是新月,大約在每月的農歷初一左右。
(2)太陽是宇宙中能自身發光的星球,稱為“恒星”,“行星”自身不發光。
17.(2024九下·杭州月考)“二十四節氣”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1)預測氣候變化的“立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桃花盛開,微風中帶著醉人的香氣,請從微觀角度解釋花香四溢的原因   。
(2)“雨水”——“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水屬于混合物,可通過一系列凈化操作,使之達到飲用水標準。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采用的一種飲用水消毒劑。制備二氧化氯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ClO2=2X+2ClO2,則X的化學式為   。
(3)指導農事活動的“芒種”——“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為了使移栽的禾苗盡快返青,返青肥主要以硫酸銨和尿素[CO(NH2)2]為主,它們都屬于   肥。
【答案】分子在不斷運動;NaCl;氮
【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鹽與化肥
【解析】【分析】(1)能聞到花香,屬于擴散現象,說明分子不斷的做無規則運動。
(2)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保持不變,據此判斷X的化學式,注意前面的系數。
(3)由硫酸銨和尿素的化學式可知,屬于氮肥。【解答】(1)桃花盛開,微風中帶著醉人的香氣,從微觀角度分析聞到花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2)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等號左邊有2個鈉原子、4個氯原子、4個氧原子,等號右邊有2個氯原子和4個氧原子,則2X中含有2個鈉原子和2個氯原子,則X的化學式為NaCl。
(3)返青肥主要以硫酸銨[(NH4)2SO4]和尿素[CO(NH2)2]為主,(NH4)2SO4與CO(NH2)2均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因此它們都屬于氮肥。
18.(2024九下·杭州月考)青山湖風景區是一個典型的多樣化生態系統,生長著大量的水藻、魚、蝦、鳥類等生物。如圖是青山湖景區的部分食物網,回答下列問題:
(1)青山湖中的所有黃嘴白鷺可以看作是一個   (選填“種群”或“群落”)。
(2)請寫出其中相對于黃嘴白鷺能量損失最少的一條食物鏈   。
(3)圖中的生物與   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答案】種群;水藻→甲殼類→黃嘴白鷺;非生物的物質與能量和分解者
【知識點】種群的概念;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解析】【分析】(1)群落:一定范圍內所有生物的總和。
(2)能量隨食物鏈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可知能量損失最少,即為最短的食物鏈,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
(3)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其中生產者為主要成分。
【解答】(1)一個區域中同一物種的個體總和叫做種群,所以青山湖中的所有黃嘴白鷺可以看作是一個種群。
(2)食物鏈始于生產者,終于消費者,生藥系統中能量是沿是食物鏈逐級遞減的,所以食物鏈越短,損失的能量越少,所以其中相對于黃嘴白鷺能量損失最少的一條食物鏈:水藻→甲殼類→黃嘴白鷺。
(3)圖中的生物與非生物物質和能量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19.(2024九下·杭州月考)如圖為某品牌可騎行電動行李箱。
(1)行李箱的把手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其目的是通過增大   增大摩擦;
(2)箱體為AB材料,其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50000帕,人坐上行李箱上的接觸面積為0.02m2,則坐在該李箱上的人重不能超過   牛;
(3)行李箱帶動力裝置是電動機,下列各圖符合其工作原理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答案】(1)接觸面粗糙程度
(2)1000
(3)D
【知識點】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
【解析】【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接觸面之間的粗糙程度和增大壓力大小。
(2)根據的變式計算最大壓力的大小,最大重力等于最大壓力。
(3)電動機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電路中含有電源、磁鐵和線圈。
【解答】(1)行李箱的把手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其目的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2)坐在行李箱上人的重力。
(3)電動機是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A、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磁場,故A不符合題意;
B、圖中是電磁鐵,是根據電流的磁效應制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發電機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通電導體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電動機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1)行李箱的把手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其目的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2)坐在行李箱上人的重力
(3)電動機是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作用的原理制成的。
A.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磁場,故A不符合題意;
B.圖中是電磁鐵,是根據電流的磁效應制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發電機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通電導體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電動機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20.(2024九下·杭州月考)建筑工地上,工人利用杠桿提起重物。如圖所示,杠桿AOB在豎直拉力的作用下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OB=3∶1,物體的重力為1600N,若工人的重力為700N。備注:杠桿與繩的自重、轉軸上的摩擦均不計,求:
(1)此杠桿為   杠桿;(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
(2)物體抬高2米克服重力做的功   J;
(3)該工人最多能拉起物體的重力   N。
【答案】(1)省力
(2)3200
(3)2100
【知識點】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分類
【解析】【分析】(1)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為費力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為等臂杠桿。
(2)克服重力做功,等于重力與物體在豎直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
(3)根據杠桿平衡條件進行計算,注意人能施加的最大拉力等于人自身的重力。
【解答】(1)由圖知道,OA為動力臂,OB為阻力臂,此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
(2)克服重力做功W=Gh=1600N×2m=3200J。
(3)杠桿上A點產生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重力,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知道
解得
G物=2100N。
(1)由圖知道,OA為動力臂,OB為阻力臂,此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
(2)克服重力做功
W=Gh=1600N×2m=3200J
(3)杠桿上A點產生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重力,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知道
解得
G物=2100N
21.(2024九下·杭州月考)佛見喜梨是一種常見水果,其果型美觀、脆甜多汁,是北京地區特產。圖1中的A、B、C是佛見喜梨的某些生理過程,圖2是其葉肉細胞結構示意圖,圖3是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
(1)佛見喜梨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水和無機鹽被根吸收后,通過植物莖中的   運輸到植物所需要的部位。
(2)寫出圖1中C過程在葉肉細胞中產生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
(3)圖3中的Ⅱ表示植物的哪一生理過程?并說出你判斷的依據?   。
【答案】(1)導管
(2)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3)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一天24小時內均進行,不受光照影響
【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
【解析】【分析】(1)木質部中的導管自下而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韌皮部中的篩管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
(2)圖1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騰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D表示輸導作用。
圖2中,1是細胞膜、2是液泡、3是細胞核、4是葉綠體、5是線粒體。
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呼吸作用將氧氣轉化為二氧化碳,蒸騰作用散失水分。
(3)圖3中,Ⅰ表示光合作用、Ⅱ表示呼吸作用,因為光合作用只在有光照時才會進行,而呼吸作用24小時都在進行。
【解答】(1)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因此,佛見喜梨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水和無機鹽被根吸收后,通過植物莖中的導管運輸到植物所需要的部位。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氧氣和有機物;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3)圖3中的Ⅱ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理由是呼吸作用在一天24小時內均進行,不受光照影響;光合作用只在白天進行。
(1)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因此,佛見喜梨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水和無機鹽被根吸收后,通過植物莖中的導管運輸到植物所需要的部位。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氧氣和有機物;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3)圖3中的Ⅱ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理由是呼吸作用在一天24小時內均進行,不受光照影響;光合作用只在白天進行;
22.(2024九下·杭州月考)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和NaOH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為探究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則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
(2)取(1)濾出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鹽酸,沉淀全部溶解,并產生無色氣體。根據上述實驗,如果原白色粉末中含有BaCl2,則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的成分是   。
(3)為進一步確定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同時含有BaCl2和NaOH,在(1)的濾液中加入一種能一次性鑒別出來的試劑,這種試劑可能是   。
A.CO2  B.Na2SO4  C.CuSO4  D.FeCl3
【答案】CuSO4;BaCl2、CaCO3;AC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物質的鑒別、推斷;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根據硫酸銅溶液呈藍色分析;
(2)碳酸鈣和硫酸鋇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是前者溶于酸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后者不溶于酸;
(3)根據各個選項中的物質與需要鑒別的兩種物質的反應產物分析判斷。
【解答】(1)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而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則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銅,
(2)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鹽酸后全部溶解,并產生無色氣體,說明白色沉淀只有碳酸鈣,沒有硫酸鋇。根據上述實驗,如果原白色粉末中含有BaCl2,那么肯定沒有硫酸鈉,則白色粉末的一定含有的是BaCl2、CaCO3;
(3)在(1)的濾液中加入二氧化碳,因為二氧化碳先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而后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鋇;
在(1)的濾液中加入硫酸銅,則分別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和藍色沉淀氫氧化銅;
故答案為:AC。
23.(2024九下·杭州月考)酶是生物催化劑,具有高效、專一和易受溫度、pH的影響。某興趣小組欲探究酶的高效性,請根據實驗材料,提出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和結論。
【實驗材料】注射器、試管、試管架、橡膠塞、3%H2O2溶液,2%酵母液,2%FeCl3溶液,蒸餾水(已知酵母菌中含有過氧化氫酶,能催化分解過氧化氫)
實驗思路(其中實驗分組用表格形式表示)
①取三支相同的潔凈試管,編號甲、乙、丙,連接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在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3%H2O2溶液3mL,緊塞橡膠塞;
③用三個注射器分別抽取三種不同的試劑,同時加入到三支試管中(如圖);
④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數據;
組別 甲 乙 丙
3%H2O2溶液 3mL 3mL 3mL
試劑的種類 2mL2%酵母液 2mL2%FeCl3溶液 a:____。
收集10mL氣體所需要的時間/s 34 117 很長
(1)上述表格中a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
(2)檢查上述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
(3)實驗結果與結論:
結論:酶相對無機催化劑,能明顯加快反應的速度,即具有高效性。
反思:①本實驗利用注射器既可以方便添加試劑,還可以   。
②在實驗結束中繪制了三組產物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請解釋三組實驗氧氣最終的產量相等的原因   。
【答案】2mL蒸餾水;將注射器活塞向上拉動或向下推,一段時候后恢復到原來位置;收集試管內生成的氣體;三支試管中加入的3%H2O2溶液等量,所以產生的氧氣量相同
【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酶及其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1)丙是對照組,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添加的是3mL蒸餾水。
(2)有注射器的體系,在檢查氣密性時,可拉動或向內推動活塞,一段時間后松手,若活塞回到原位置,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3)注射器上有刻度,便于測量產生氧氣的體積。
催化劑只改變反應的速率,不會影響反應的最終結果。【解答】(1)上述表格中a處應填寫的內容是2mL蒸餾水,丙是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的一組。
(2)檢查上述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將注射器活塞向上拉動或向下推,一段時候后恢復到原來位置。
(3)反思:①本實驗利用注射器既可以方便添加試劑,還可以收集試管內生成的氣體,比較氣體產生的快慢和多少。
②在實驗結束中繪制了三組產物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三組實驗氧氣最終的產量相等的原因是:三支試管中加入的3%H2O2溶液等量,所以產生的氧氣量相同。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的速度,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發生變化。
24.(2024九下·杭州月考)硫酸鋅可制備各種含鋅材料,在防腐、醫學上有很多應用。鋅礦石的主要成分是ZnCO3,還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鐵。以鋅礦石為原料制備ZnSO4·7H2O的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二氧化硅難溶于水,也不與稀硫酸反應)
回答下列問題:
(1)鋅礦石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酸浸”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3)濾液1中含有的陽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可多選)
A.“粉碎”是為了增大鋅礦石與酸之間的接觸面積,使反應充分進行
B.在“轉化”中加入鋅粉,若無氣泡冒出,說明鋅粉已足量
C.濾渣甲、濾渣乙均能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氣體
D.濾液2的質量一定比濾液1的質量大
【答案】混合物;固體部分溶解,溶液中有氣泡產生,溶液顏色變為黃色;H+、Zn2+、Fe3+;AD
【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酸的化學性質;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1)混合物中含有多種物質,純凈物中只含有一種物質。
(2)鐵的化合物與酸發生反應時,鐵元素化合價保持不變,鐵離子呈黃色,可知溶液將變黃,描述實驗現象是要總和考慮是否有固體溶解或生成、溶液顏色是否發生改變以及是否有氣泡產生。
(3)二氧化硅不與稀硫酸反應,且稀硫酸過量,可知一定有的陽離子有:H+、Zn2+、Fe3+。
(4)判斷反應后溶液質量變化,要根據方程式綜合考慮溶解的鋅和析出的氫氣或鐵的質量大小。【解答】(1)鋅礦石的主要成分是ZnCO3,還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鐵,屬于混合物。
(2)“酸浸”中,碳酸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則看到的現象為:固體部分溶解,溶液中有氣泡產生,溶液顏色變為黃。
(3)“酸浸”中加入了過量稀硫酸,碳酸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所以濾液1中含有的陽離子是H+、Zn2+、Fe3+。
(4)A、“粉碎”是為了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菱鋅礦在“酸浸”中與稀硫酸充分反應,故A正確;
B、在“轉化”中加入鋅粉,鋅先將硫酸鐵轉化為硫酸亞鐵,之后和過量的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加入鋅到無氣泡冒出說明硫酸鐵和硫酸完成轉化,但生成的硫酸亞鐵是否被鋅完全轉化為硫酸鋅無法通過無氣泡顯示判斷是否完成,所以不能說明鋅粉已足量,故B錯誤;
C、濾渣甲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與稀硫酸發生反應,濾渣乙含有鋅粉,能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氣體,故C錯誤;
D、加入鋅粉后,鋅和過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
加入鋅的質量比生成氫氣的質量大,溶液質量增加;鋅和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硫酸鋅,加入固體,無氣體、沉淀析出,溶液質量增加;鋅再繼續和硫酸亞鐵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鐵,
溶液質量增加;所以濾液2的質量一定比濾液1的質量大,故D正確。
故答案為:AD。
25.(2024九下·杭州月考)小豐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的電路來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電源電壓3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2.5V)。
(1)閉合開關時,發現兩電表指針處于圖2所示位置,此時燈泡   (選填“不發光”“微弱發光”或“比正常亮”);
(2)故障排除后,從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最大時開始記錄數據,得到小燈泡U﹣I圖象如圖3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
(3)他做完以上實驗后,又想測出一個未知電阻Rx的阻值,連接電路時發現電壓表已損壞,于是他又設計了如圖4所示的電路,也測出了電阻的阻值(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請你幫他完成下列步驟。
①只閉合開關S1,電流表的示數為I1;
②開關   ,電流表的示數為I2;
③請寫出未知電阻Rx的阻值表達式:Rx=   (用I1、I2和R0表示)。
【答案】(1)不發光
(2)0.75
(3)S1、S2均關閉;
【知識點】電流表、電壓表在判斷電路故障中的應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測定小燈泡的功率
【解析】【分析】(1)故障:電流表沒有示數,電壓表有示數時的故障一般為:電壓表測量對象斷路;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沒有示數時的故障一般為電壓表測量對象短路。
(2)燈泡兩端電壓等于額定電壓時,燈正常發光,通過P=UI計算額定功率。
(3)并聯電路中,某個支路上沒有用電器,該支路會將與之并聯的支路全部短路。
【解答】(1)由圖2知道,電流表示數為0,電路可能斷路,電壓表示數為電源電壓,電壓表與電源連通,則與電壓表并聯的燈之外的電路是連通的,則與電壓表并聯的燈斷路了,小燈泡不發光。
(2)故障排除后,從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最大時開始記錄數據,得到小燈泡I-U圖象如圖3所示,則燈額定電壓下的電流為0.3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3)實驗步驟:
①只閉合開關S1,兩電阻串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電流表的示數為I1。
②開關S1、S2閉合后,只有電阻R0工作,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電流表的示數為I2。
③兩次實驗中電源電壓為
未知電阻Rx的阻值表達式

(1)由圖2知道,電流表示數為0,電路可能斷路,電壓表示數為電源電壓,電壓表與電源連通,則與電壓表并聯的燈之外的電路是連通的,則與電壓表并聯的燈斷路了,小燈泡不發光。
(2)故障排除后,從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阻值最大時開始記錄數據,得到小燈泡I-U圖象如圖3所示,則燈額定電壓下的電流為0.3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3)[3][4]實驗步驟:
①只閉合開關S1,兩電阻串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電流表的示數為I1。
②開關S1、S2閉合后,只有電阻R0工作,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電流表的示數為I2。
③兩次實驗中電源電壓為
未知電阻Rx的阻值表達式
26.(2024九下·杭州月考)某學習小組在用銅粉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用氧氣傳感器測定了氧氣含量的變化情況。如圖1裝置所示進行實驗,在50mL硬質玻璃管內加入足量銅粉,啟動氧氣傳感器,點燃酒精燈,反應結束后移走酒精燈。實驗中氧氣傳感器測得的數據如圖2所示。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2)CD段氧氣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3)DE段裝置內氣壓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充分加熱后,氧氣含量沒有降為“0”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紅色銅粉變黑,氣球先膨脹后變癟;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消耗了氧氣;變小;銅粉沒有充分鋪平(合理即可)
【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分析】(1)銅是紫紅色金屬,氧化銅是黑色固體。
(2)CD段反應的方程式為。
(3)DE段氧氣含量較低,說明裝置內氧氣被消耗,氣態減少,壓強減小。
(4)沒有降至零,說明有氧氣剩余,可能是因為有部分氧氣未與銅粉接觸。【解答】(1)銅和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加熱過程中,溫度升高,裝置內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氣球脹大,待完全反應后,逐漸冷卻至室溫,由于消耗了氧氣,裝置內壓強減小,故氣球縮小。
(2)CD段氧氣含量下降的原因是: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消耗了氧氣。
(4)DE段反應結束,溫度逐漸恢復至室溫,由于消耗了氧氣,裝置內氣壓變小。
(5)銅粉足量充分加熱后,氧氣含量沒有降為“0”,說明氧氣沒有消耗完,則可能的原因是空氣不流通,不能充分反應或銅粉沒有鋪開,不能充分反應等。
27.(2024九下·杭州月考)隨著人們越來越追求高品質的生活,空氣凈化器逐漸走入家庭。如圖為某空氣凈化器工作原理示意圖。當臟空氣進入凈化器后,灰塵顆粒先經過高壓鎢絲而帶上正電荷,再通過帶負電荷的濾網時,被濾網捕獲,從而獲得潔凈空氣。
(1)霧霾天氣時光照嚴重不足,接近大氣底層的紫外線明顯減弱,使得大氣中的細菌很難被殺死,從而使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的   (填傳染病的類型)的發病率大大增加;
(2)臟空氣能進入凈化器,是因為風機工作使得凈化器內氣壓   。(選填“增大”、“不變”、“減小”);
(3)灰塵能被濾網捕獲的原因是   ;
(4)潔凈空氣量(CADR)是反映其凈化能力的性能指標,CADR值越大,其凈化效率越高。利用CADR值,可以評估其在運行一定時間后,去除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效果。按下列公式計算,(V-房間容積;t-空氣凈化器使房間污染物的濃度下降90%運行的時間)。此空氣凈化器CADR為120米3/時,某房間容積V為50米3,則使房間污染物濃度下降90%所用時間t為   小時。
【答案】呼吸道傳染病;減小;異種電荷相互吸引;1
【知識點】傳染病及其傳播;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解析】【分析】(1)根據“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可知,屬于呼吸道傳染病。
(2)根據流體流速大、壓強小可知,凈化器內壓強減小。
(3)由題中信息可知,濾網帶電,帶電體可以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
(4)根據題中所給公式進行計算,即可求得所需時間。【解答】(1)霧霾天氣時光照嚴重不足,接近大氣底層的紫外線明顯減弱,使得大氣中的細菌很難被殺死,從而使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增加。
(2)風機吸出內部氣體,內部氣壓減小,臟空氣能進入凈化器,是因為風機工作使得凈化器內氣壓減小。
(3)灰塵能被濾網捕獲的原因是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4)潔凈空氣量(CADR)是反映其凈化能力的性能指標,CADR值越大,其凈化效率越高。由知道
解得t=1h。
28.(2024九下·杭州月考)興趣小組同學利用銅與溶質質量分數為2%硝酸銀溶液反應,比較銀與銅的活動性強弱,發現銅絲表面有黑色物質析出。
(1)反應前用砂紙對銅絲進行打磨,其目的是   。
(2)他們進一步猜想可能是溶液濃度太低或者時間過短,導致析出的銀顆粒較小,對光全部吸收所以呈黑色。為進一步探究此問題,請設計實驗方案并寫出實驗步驟:   。
建議:①實驗可設計3~6組;②實驗時每支試管取用硝酸銀溶3毫升;③實驗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實驗室提供燒杯、酒精燈、溫度計、銅絲、溶質質量分數為8%的硝酸銀溶液、蒸餾水及其它實驗所需的儀器。
【答案】除去表面的雜質;①將質量分數為8%的硫酸銅溶液稀釋成2%、4%、6%的硫酸銅溶液備用;②取四支試管分別裝入3mL2%、4%、6%、8%的硝酸銀銅溶液,然后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將4根大小相同的銅絲同時放入4支試管內;③在30分鐘內觀察銀顆粒大小,每2分鐘記錄一次變化情況;④比較不同濃度的硝酸銀溶液,在相同時間內銀顆粒大小的變化,同時比較同一濃度硝酸銀溶液在不同時間的銀顆粒大小變化,得出溶液濃度和反應時間對銀顆粒大小的影響
【知識點】金屬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銅絲表面有雜質,為防止干擾,可用砂紙將其除去。
(2)根據控制變量法和探究目的設計實驗,注意單一變量。【解答】(1)反應前用砂紙對銅絲進行打磨,其目的是除去表面的雜質。
(2)探究濃度對溶液顏色變化的影響,可以從改變濃度這一變量的角度進行實驗設計,配制不同濃度的硝酸銀溶液,加入相同銅絲,記錄其不同濃度下顏色變化。
另外探究時間對溶液顏色變化的影響時,選定某一濃度下的溶液,加入銅絲后,記錄不同時間的顏色變化,從而得出溶液濃度和反應時間的影響結論,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步驟為:①將質量分數為8%的硫酸銅溶液稀釋成2%、4%、6%的硫酸銀溶液備用;②取四支試管分別裝入3mL2%、4%、6%、8%的硝酸銀銅溶液,然后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將4根大小相同的銅絲同時放入4支試管內;③在30分鐘內觀察銀顆粒大小,每2分鐘記錄一次變化情況;④比較不同濃度的硝酸銀溶液,在相同時間內銀顆粒大小的變化,同時比較同一濃度硝酸銀溶液在不同時間的銀顆粒大小變化,得出溶液濃度和反應時間對銀顆粒大小的影響。
29.(2024九下·杭州月考)智能家居已經悄然走入我們的生活,智能掃地機器人(如圖甲)可通過灰塵傳感器自動尋找灰塵清掃,通過電動機旋轉、產生高速氣流將灰塵等吸入集塵盒,圖乙為其自動開始掃地的工作原理圖,當地面灰塵增多,使空氣的透光程度減弱,使照射到光敏電阻上的光照強度減弱,改變電磁鐵的磁性,從而達到自動控制工作。控制電路電源電壓U為4.5伏,定值電阻R0=12Ω,R為光敏電阻,其阻值隨光強度E(單位cd)的變化如圖丙所示,下表為其部分工作參數(注:電池容量指工作電流與工作總時間的乘積)。
額定工作電壓 10伏
額定功率 48瓦
電池總容量 5000毫安 時
待機指示燈額定功率 5瓦
(1)地面灰塵增多,銜鐵B將與   (選填A、C)點連接;
(2)白天,當機器人光敏電阻上的光照強度為3cd時,它就會開始掃地,求此時控制電路中的電流   ;
(3)為了能使掃地機器人長時間掃地,電動機不會過熱。可通過其自帶的智能開關將工作電路設定為一個工作周期:掃地20分鐘、待機8分鐘,如此循環。則機器人充滿電后開始工作,最多可連續工作幾個周期   ?
【答案】(1)A
(2)0.25A
(3)3
【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電功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解答】(1)結合圖丙可知,灰塵變多,光照減弱,光敏電阻阻值增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減小,電磁鐵磁性減弱,不能將銜鐵吸下。
(2)根據圖丙讀出光敏電阻的阻值,串聯電路總電阻等于各用電器電阻之和。
(3)分別計算掃地20分鐘,待機8分鐘消耗的電能,總和即為一個周期消耗的電能,用總電能除以一個周期消耗的電能即為工作的周期數。
【解答】(1)由圖乙知道,控制電路中R與R0串聯,地面灰塵增多,使空氣的透光程度減弱,使照射到光敏電阻上的光照強度減弱,由圖丙知道,光敏電阻的阻值變大,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知道,控制電路總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知道,通過控制電路的電流變小,電磁鐵的磁性減弱,銜鐵被彈開,銜鐵B將與A點連接。
(2)由圖丙可知,當機器人光敏電阻上的光照強度為3cd時,光敏電阻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R=6Ω,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電路中的電流
(3)機器人充滿電時儲存的電能
掃地20min消耗的電能
待機8min消耗的電能
一次掃地20min和待機8min消耗的總電能
機器人充滿電后開始工作,最多可連續工作周期
(1)由圖乙知道,控制電路中R與R0串聯,地面灰塵增多,使空氣的透光程度減弱,使照射到光敏電阻上的光照強度減弱,由圖丙知道,光敏電阻的阻值變大,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知道,控制電路總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知道,通過控制電路的電流變小,電磁鐵的磁性減弱,銜鐵被彈開,銜鐵B將與A點連接。
(2)由圖丙可知,當機器人光敏電阻上的光照強度為3cd時,光敏電阻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R=6Ω,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電路中的電流
(3)機器人充滿電時儲存的電能
掃地20min消耗的電能
待機8min消耗的電能
一次掃地20min和待機8min消耗的總電能
機器人充滿電后開始工作,最多可連續工作周期
30.(2024九下·杭州月考)將12克NaCl和Na2CO3固體混合物充分完全溶于水中,再將75克CaCl2溶液分5次加入到該溶液中,充分反應,測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質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總質量/克 3 6 m 10 10
(1)表格中m的數值是   。
(2)反應后碳酸鈉有剩余的是哪幾次實驗?   ;
(3)求固體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   。(精確到0.1%)
【答案】9;1、2、3;
【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
【解析】【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尋找規律,每加入15g的C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是3g,可知m=9。
(2)加氯化鈣沉淀的質量按規律增多,說明氯化鈣被反應完,則碳酸鈉剩余,沉淀的質量不符合規律,說明碳酸鈉已經反應完。
(3)要用碳酸鈉完全反應的一組進行計算,即將碳酸鈣質量為10g代入方程式計算。【解答】(1)由表中的數據可知,每加入15g的C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是3g,第4次生成沉淀總質量是10g,則第3次生成沉淀的質量是9g,所以m=9。
(2)由表中的數可知,第四次加入的氯化鈣溶液若完全反應應生成沉淀的質量應為12g,而實際只產生了10g沉淀,說明了碳酸鈉已完全發生了反應,因此前幾次實驗中碳酸鈉均有剩余。
故答案為:第1、2、3次。
(3)設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
x=10.6g
固體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分數是:。
31.(2024九下·杭州月考)學習了浮力知識后,學校開展自制潛水器比賽。
【產品設計】項目小組利用硬質塑料瓶制作潛水艇,塑料瓶厚度不計,兩個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水艙與注射器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可以實現潛水器的浮沉,模型如圖甲。
【檢驗產品】如表為該小組制定的自制潛水艇評價量表:
評價指標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功能倉分區設計 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且總體積占比2/3以上 生活艙和水艙獨立分開,生活艙不進水,但生活艙較小 生活艙和水艙沒有獨立分開
指標二:浮沉情況    。 水艙空氣體積精準度控制一般,基本能實現沉浮 浮沉控制不準確或不能實現沉浮
指標三:成品外形 成品簡潔美觀 成品較復雜美觀度一般 成品復雜不美觀
(1)請在上面表格指標二中填入“優秀”的相應評價內容;
(2)如圖乙所示,為使潛水艇完成從B到A的上浮過程,小組同學的操作是   (填“向外拉動”或“向內推動”)注射器活塞,從而排出水艙內的水,實現上浮;
(3)圖乙中潛水艇從A到B下沉的過程中,其受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是   ;
(4)小組同學設計了如表所示的四種工作艙和水艙體積比的方案。已知該小組同學采用的材料總質量0.7kg,體積1000cm3,最終他們根據設計要求并通過計算說明選擇哪個方案進行實施。   
方案 生活艙總體積/cm3 水艙體積/cm3
1 720 280
2 700 300
3 680 320
4 650 350
【答案】能精確控制水艙空氣體積,實現精確的浮沉;向內推動;先增大后不變;方案3;根據題意知道,潛水艇浸沒時受到的最大浮力潛水艇下沉時重力大于浮力,則重力G總>10N那么注水的最小重力那么水艙的體積要大于
【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設計要求進行解答;
(2)潛水艇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從而實現上浮、下潛或者懸浮的;
(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進行解答;
(4)先通過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計算出潛水艇整個浸沒在水中時的浮力大小,要實現潛水艇下潛,需要水艙的水重力加上潛水艇自身重力大于浸沒時的浮力才行,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工作艙的體積要盡可能的大。
【解答】(1)根據表格知道,指標二的“合格”和“待改進”都是從控制氣體體積和能否實現浮沉兩個角度作為指標,那么“優秀”的評價內容應該為:能精確控制水艙空氣體積,實現精確的浮沉。
(2)如圖乙所示,為使潛水艇完成從B到A的上浮過程,需要不斷減小潛水艇的重力,即向外排水,因此操作為:向內推動注射器活塞,從而排出水艙內的水,實現上浮。
(3)圖乙中潛水艇從A到B下沉的過程中,潛水艇排開水的體積先變大后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則先增大后不變。
(4)根據題意知道,潛水艇浸沒時受到的最大浮力
潛水艇下沉時重力大于浮力,則重力
G總>10N
那么注水的最小重力
那么水艙的體積要大于
32.(2024九下·杭州月考)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我國政府承諾:中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CO2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通過各種方式抵消排放CO2的量,重新實現碳平衡。體現了大國的擔當意識。根據如圖回答問題:
(1)下列符合碳中和這一主題的做法   (填序號)。
①大力植樹造林  ②減少用煤炭為燃料
③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  ④少開私家車,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要實現我國政府提出的目標,除圖1中策略外,還可用圖2中的化學方法人工捕獲二氧化碳,浙江大學研發的“一氧化碳煙氣微藻減排技術”,利用微型藻類吸收二氧化碳實現圖中反應①方式固碳。微型藻類是   (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其營養方式屬于   。(選填“自養”或“異養”)
(3)交通領域的“以電代油”可以來實現“減碳”目標。某純電動汽車與某燃油汽車的相關數據如下:
【電動汽車】:每100千米耗電20千瓦時,每發電1千瓦時平均排放二氧化碳0.7千克。
【燃油汽車】:每100千米耗油10L,每燃燒1千克汽油釋放二氧化碳約4千克。
請回答:
與燃油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每行駛100千米會向空氣減少排放   千克的二氧化碳。(ρ汽油=0.7×103kg/m3)
(4)從獲取電能的各種方式看,下列符合“減碳”理念的   發電。
A.煤炭  B.風力  C.水力  D.太陽能
【答案】①②④;真核;自養;14千克;BCD
【知識點】代謝的多樣性;密度公式的應用;低碳生活
【解析】【解答】(1)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均是符合碳中和專題的做法。
(2)藻類屬于植物,有細胞核和葉綠體,可知是自養的真核生物。
(3)根據密度公式計算油的質量,分別通過題中的相關數據計算排放二氧化碳的質量,差值即為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的質量。
(4)煤炭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不符合減碳理念。【解答】(1)①大力植樹造林,使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符合碳中和;
②減少用煤炭為燃料,會減小大量二氧化碳的產生,利于減少碳排放;
③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會造成大量砍伐森林,不利于減少碳排放;
④少開私家車,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減少尾氣排放,有利于減少碳排放。
故答案為:①②④。
(2)微型藻類是是植物,屬于真核生物,營養方式為自養。
(3)10L升汽油的質量m=10×10-3m3×0.7×103kg/m3=7kg,每燃燒1千克汽油釋放二氧化碳約4千克,則7kg汽油燃燒釋放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7kg=28kg。
每100千米耗電20千瓦時,每發電1千瓦時平均排放二氧化碳0.7千克,20千瓦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為:0.7kg×20=14kg;
與燃油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每行駛100千米會向空氣減少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為:28kg-14kg=14kg。
(4)風力、水力、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故BCD符合“減碳”理念。
故答案為:BCD。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瓮安县| 中超| 东乡| 樟树市| 高州市| 田林县| 永福县| 竹溪县| 称多县| 石门县| 曲阳县| 海丰县| 府谷县| 山西省| 九江县| 垫江县| 集贤县| 万安县| 南丰县| 德江县| 德格县| 临高县| 邹城市| 绥化市| 马公市| 景洪市| 富顺县| 陵川县| 汝城县| 时尚| 蕉岭县| 迭部县| 颍上县| 德化县| 冷水江市| 甘谷县| 额敏县| 金华市| 永清县|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