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教學目標】1.通過對廚房里的常見物質(如水、食鹽、鐵鍋等)進行觀察、描述,知道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不同物質具有各自的基本特征,且能根據物質特征推測其用途。2.通過觀察教科書中提供的物質變化的圖片和回憶生活中的物質變化的現象,充分收集、觀察、分析廚房中常見物質變化的現象,認識到物質的變化無處不在,而且物質的變化是不同的,同時發現有些物質變化較快,有些物質變化較慢。3.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發現物質的變化是不同的,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等,而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知道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化學變化。4.通過對廚房物質及其變化的觀察、研討過程,充分感受到身邊的物質變化在不斷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并進一步激發探究身邊物質變化現象的興趣。【教學重難點】重點:觀察廚房中的常見物質,描述其特征、用途及發生的變化。難點:能用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方法,尋找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證據,對物質的變化進行分類。【教學準備】教師:1.教學課件;2.課前對廚房中常見的物質變化進行拍攝,輔助學生觀察物質變化的過程。學生:1.水、食鹽、玻璃杯、鐵鍋、蘋果等廚房中常見的物質;2.觀察記錄單。【教學過程】激發興趣、聚焦問題(預設5分鐘)材料準備:課件1.課件出示課本、桌椅、食物、動植物等圖片。提問:這些都是什么?它們是由什么構成的?2.講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物質,上課使用的課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種食物,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各種動植物,包括我們的身體,也是由物質構成的。3.課件出示廚房圖片。提問:你留意過廚房里的物質嗎?它們都是什么樣的?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講述:今天我們就走進廚房,學習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板書課題)【設計意圖】通過例證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到,身邊一些觸覺所感知到的實在物體是由物質構成的。引導學生觀察廚房里的物質,并試著描述其特征和變化,激發學生觀察物質及其變化的興趣。二、觀察、描述廚房中的物質(預設8分鐘)材料準備:水、食鹽、玻璃杯、鐵鍋、蘋果等廚房中的常見物質、觀察記錄單1.過渡: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觀察、描述廚房中的這幾種物質?預設:顏色、形狀、軟硬、狀態、傳熱性能、易碎性能等。小結:我們可以借助感官認識和已掌握的科學知識,從材料特征、狀態特點等方面去觀察和描述物質。2.課件出示觀察記錄單。教師引導:(1)多角度觀察廚房里常見物質的特征并記錄;(2)根據特征推測物質可能的用途并記錄;(3)完成后組內輕聲交流,做好匯報的準備。3.小組觀察、記錄。4.全班交流、匯總。5.小結:原來,廚房中的物質有這么多特征和用途。【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和描述活動,引導學生歸納廚房中常見物質的典型特征,并根據特征推測可能的用途,滲透物質特征決定著物質用途的規律。三、發現廚房中的物質變化(預設8分鐘)材料準備:水、食鹽、玻璃杯、鐵鍋、蘋果等廚房中的常見物質1.過渡:這些物質是一成不變的嗎?你們觀察過它們發生哪些變化?預設:水會沸騰、食鹽會溶解、玻璃會裂開、鐵會生銹……2.提問:廚房里你還觀察過哪些物質變化?這些變化都相同嗎?3.講述:物質在不斷地變化,物質的變化是不同的,有些物質變化的較快,有些物質變化的較慢。【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材料、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到廚房中的物質都在變化,并在大量的實例中對物質的不同變化有所感觸。四、比較廚房中不同的物質變化(預設10分鐘)材料準備:廚房里常見物質變化的過程視頻1.談話:我們已經發現物質變化的速度不一樣,除此之外物質變化還有什么不同?2.課件出示燒開的水、冰融化、鐵生銹、蘋果氧化的視頻。提問:觀察物質變化的過程,每種物質變化前后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這幾種物質變化前后有產生新的物質嗎?預設:水在燒開的變化過程中,溫度在升高但水本身這種物質沒有變;冰融化成水的過程中,冰和水仍是同種物質;鐵生銹的過程中,產生了容易脫落的鐵銹,是新物質;咬過后久置的蘋果,顏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有新的物質生成。2.小結: 燒開的水和慢慢融化的冰塊這兩種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溫度、大小、狀態等,沒有產生新物質,像這樣沒有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我們叫物理變化。鐵生銹,咬過后久置的蘋果,這兩種變化都產生了新的物質,像這樣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我們叫化學變化。【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高清視頻觀察4個典型物質的變化過程,比較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認識到物質的變化是不同的,有的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等,沒有產生新物質,而有些變化則產生了新的物質,進而提出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概念。五、關注生活中的物質變化(預設9分鐘)材料準備:課件課件出示燃放的煙花、生銹的銅獅、泡沫滅火器滅火的圖片。提問:這些變化改變的是什么?是否有新物質產生?2.出示這三個變化的文字資料,學生自主閱讀、理解、概括。3.講述:這三種變化都產生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4.提問: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5.小結: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物質的變化是不同的,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等,沒有產生新的物質,叫物理變化,而有些變化則產生了新物質,叫化學變化。6.課后探究:尋找身邊的物質變化,并根據是否產生新物質對物質的變化進行分類。【設計意圖】把廚房中常見的物質變化延伸到生活中的物質變化,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以及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來解釋它們分別發生了什么變化,在學生解釋的基礎上用文字資料加以補充和完善,幫助學生獲取與化學變化有關的信息,并激發繼續觀察和探索的興趣。六、板書設計1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水沸騰 只改變了物質大冰融化 小、形態等 物理變化物質總是在 物質變化 沒有產生新物質不斷變化 是不同的(化學變化) (產生了新物質)鐵生銹咬過后久置的蘋果【疑難解答】1.學生在比較廚房里不同物質的變化時,生活經驗不足,無法獲取物質變化現象的信息時,怎么辦?利用視頻快進剪輯的方式,先用手機拍攝某物質的變化過程,然后通過剪映等視頻剪輯軟件,對視頻進行快進處理,可以適當標注物質變化過程中的主要現象。讓學生親眼觀察到物質變化的全過程,幫助學生搜集物質變化的相關信息,更全面地比較每種物質變化前后的相同和不同。2.學生對生活中的物質變化情況經驗不足時,怎么辦?燃放的煙花、生銹的銅獅、泡沫滅火器滅火等生活中的這些物質變化解釋不清時,教師可以提供文字、視頻等資料,幫助學生搜集物質變化的相關信息,以便學生分析、概括物質變化的不同,明確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化學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