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年級暑假每日一練第三章合集(9-10天)-2025-2026學年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科學(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年級暑假每日一練第三章合集(9-10天)-2025-2026學年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科學(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
《暑假預(yù)習》每日一練 9
知識梳理
1、杠桿平衡條件實驗
(1)杠桿平衡: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杠桿保持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狀態(tài)。
(2)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3)實驗器材:杠桿和支架、彈簧測力計、鉤碼、刻度尺、線。
(4)實驗步驟:A. 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B. 如圖所示,在杠桿兩邊掛上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調(diào)節(jié)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時杠桿兩邊受到鉤碼的作用力的大小都等于鉤碼重力的大小。把支點右方的鉤碼的重力當成動力F1,支點左方的鉤碼的重力當成阻力F2;用刻度尺測量出杠桿平衡時的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F1、F2、L1、L2的數(shù)值填入實驗表格中。
C. 改變力和力臂的數(shù)值,再做兩次實驗,將結(jié)果填入人實驗表格中。
實驗序號 動力F1/牛 動力臂L1/厘米 動力×動力臂/(牛 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阻力×阻力臂/(牛 厘米)
1 0.5 20 10 1.0 10 10
2 1.5 20 30 1.0 30 30
3 2.0 20 40 4.0 10 40
(5)分析與論證: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杠桿平衡時,如果動力臂比阻力臂大,則動力比阻力小;動力臂比阻力臂小,則動力比阻力大。如果把每次實驗的動力與動力臂相乘,阻力與阻力臂相乘,雖然各次實驗的乘積不相同,但每次實驗中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跟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為F1×L1=F2×L2。
(6)杠桿平衡條件(或杠桿平衡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為F1×L1=F2×L2、。
2、最小動力作法:要實現(xiàn)最小動力,就是要找最大動力臂,最大動力臂就一般是連接支點與杠桿最遠處,然后垂直于動力臂做出動力。
3、杠桿的分類
名 稱 力臂關(guān)系 力的關(guān)系 特 點 應(yīng)用舉例
省力杠桿 L1>L2 F1<F2 省力但費距離 撬棒、鍘刀、起子等
費力杠桿 L1<L2 F1>F2 費力但省距離 釣魚竿、鑷子等
等臂杠桿 L1=L2 F1=F2 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天平、定滑輪
考點專練
1、如圖所示的杠桿已在水平位置平衡,鉤碼規(guī)格相同,杠桿上每小格均等長,圖中F為動力,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此時杠桿可視作一個省力杠桿
B.每個鉤碼的重力大小為2N
C.增大拉力與杠桿的夾角,拉力變小
D.保持動力大小方向不變,圖中減去一個鉤碼并右移一格時,杠桿仍保持平衡
【答案】D
【解析】A.設(shè)杠桿上每小格為L,由圖可知動力作用線與水平方向成30°角,則動力臂
阻力臂為3L>2L,則該杠桿為費力杠桿,故A錯誤;
B.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 G×L2=F×L1
即 G×3L=6N×2L
解得G=4N,則每個鉤碼的重力大小為1N,故B錯誤;
C.增大拉力與杠桿的夾角,動力臂先變大后變小,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拉力先變小后變大,故C錯誤;
D.圖中減去一個鉤碼并右移一格時 G×L2=3N×4L=6N×2L
所以保持動力大小方向不變,杠桿仍保持平衡,故D正確。
2、物理學的許多概念來自于生產(chǎn)生活,人們對力的認識也是從日常生活開始的。下列對力學知識認識正確的是(  )

A.微小壓強計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
B.雞蛋碰碗,蛋破了而碗不破,說明蛋受到碗施加的力大于碗受到蛋施加的力
C.探究“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時,使彈簧測力計的彈簧伸長的力與鉤碼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D.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點施加的最小力應(yīng)該沿BM方向
【答案】D
【解析】A.微小壓強計只有一端開口,不是連通器,故A錯誤;
B.雞蛋碰碗時,雞蛋和碗受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雞蛋破是因為碗比雞蛋硬,故B錯誤;
C.使彈簧測力計內(nèi)的彈簧伸長的力是鉤碼對彈簧的拉力,與鉤碼的重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錯誤;
D.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情況下,動力臂越大,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動力越小,根據(jù)圖示可知,當OB為動力臂時,動力臂是最大的,所以在B點施加的最小力應(yīng)該沿BM方向,故D正確。
故選D。
3、如圖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勻的輕質(zhì)杠桿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1)實驗前沒掛鉤碼時,杠桿靜止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yīng)將螺母向_______________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桿平衡后,小李在左右兩側(cè)分別掛上鉤碼,如圖乙所示,杠桿的____________端會下沉,要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變鉤碼懸掛點的位置和改變較少鉤碼的前提下,只需將__________即可。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別設(shè)計了兩種實驗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圖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圖丁所示。你認為__________的實驗方案更好,請說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中小王發(fā)現(xiàn):如果在杠桿的O點用彈簧測力計施加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在探究實驗時是否影響到杠桿的平衡?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右 (2)左 左端的鉤碼去掉一個 (3)小李 彈簧測力計在圖丙的力與杠桿垂直,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 (4)不影響,這個作用力在杠桿O點的力的力臂等于零
【解析】 (1)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右端偏高,左端的平衡螺母應(yīng)向右端移動。(2)設(shè)杠桿每個格的長度為L,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左l左=F右l右,即4G×2L>2G×3L,左端大,左端下沉;要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變懸掛點位置,只需要將左側(cè)的鉤碼去掉一個即可平衡。(3)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在圖丙的力與杠桿垂直,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圖丁的力不與杠桿垂直,力臂不方便測量,故小李的實驗方案更好。(4)杠桿在O點受到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與杠桿自身重力都過杠桿的支點,力臂為零,所以這個力在探究杠桿平衡時不會影響到杠桿的平衡。
《暑假預(yù)習》每日一練 10
知識梳理
1、滑輪是一種周邊有槽、可以繞著中心軸轉(zhuǎn)動的輪子。
2、滑輪的分類和作用
使用滑輪工作時,根據(jù)滑輪軸的位置是否移動,可將滑輪分成定滑輪和動滑輪兩類。
定 滑 輪 動 滑 輪
定 義 軸固定不動 軸隨物體一起移動
特 點 不省力,不省距離, 但能夠改變力的作用方向 省一半力, 費一倍距離, 并且不能改變力的作用方向
應(yīng) 用 旗桿頂部的滑輪 起重機的動滑輪
3、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實質(zhì)
(1)定滑輪可以看做一個變形的杠桿,如圖,滑輪的軸相當于支點,動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輪的半徑,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G,所以不省力。因此,定滑輪的實質(zhì)是一個等臂杠桿。
(2)動滑輪也可以看做一個變形的杠桿,如圖所示,支點O在滑輪的邊緣上,動力臂為阻力臂的2倍,故動力F是阻力F的二分之一,即動滑輪能夠省一半力。因此,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使用動滑輪費一倍的距離,如物體上升距離為h,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2h。
4、使用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幾種情況(圖中物體全部勻速運動,且繩與滑輪摩擦不計)
F:自由端拉力 G:單個滑輪的重力 S: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高度
定 滑 輪 動 滑 輪
圖示
表達式 F=G F=F摩,F(xiàn)摩物體與地面的摩擦力 F=(G+G輪)/2 S繩=2h物 v繩=2v物 F=F摩/ 2 S繩=2h物 v繩=2v物 F=2G+G輪 S輪=s物/2 v輪=v物/2 F=2F摩 S輪=s物/2 v輪=v物/2
考點專練
1、如圖所示為小江組裝的甲、乙兩種滑輪,用來提升同一物體,G物=200N(不計繩重、輪重和摩擦),要使物體豎直勻速提升2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甲=200N,并向上移動4m B.F甲=100N,并向上移動2m
C.F乙=200N,并向上移動1m D.F乙=400N,并向上移動1m
【答案】D
【解析】 動滑輪是指軸的位置隨被拉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實質(zhì)是動力臂等于2倍阻力臂的杠桿 。
【解答】AB.不計繩重、輪重和摩擦,圖甲是動滑輪,動滑輪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但是可以省一半的力,所以,拉力端移動的距離為,s=2h=2×2m=4m,故AB錯誤;
CD.不計繩重、輪重和摩擦,圖乙是動滑輪,拉力作用在動滑輪的軸上,拉力F乙=2G物=400N,拉力端移動的距離為,故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2、小李的質(zhì)量為40kg,可以舉起80kg的杠鈴;小胖的質(zhì)量為80kg,可以舉起40kg的杠鈴。他們兩人通過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比賽,雙方都竭盡全力,看誰能把對方拉起來。比賽結(jié)果應(yīng)是(  )
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小李拉起
C.兩個都拉不起 D.兩個都拉起
【答案】B
【解析】 1. 定滑輪和動滑輪使用滑輪時,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稱為定滑輪,軸的位置隨被拉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稱為動滑輪。2. 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⑴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 ⑵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費距離,且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⑶定滑輪相當于一個等臂杠桿。
【解答】小李和小胖雖然他們能舉起的杠鈴重力不一樣,但向下拉動定滑輪上的繩子的拉力與他們的胳膊的舉力無關(guān);由于對繩子的拉力是靠自身的重力產(chǎn)生的,所以對繩子的拉力最大能達到自身的重力的大小,由于裝置是定滑輪,只改變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所以繩子上的作用力最大只能等于重力較小的
小李的重力,則繩子上的作用力小于小胖的重力,即小胖把小李拉起。
故答案為:B
3、如圖為動滑輪,相當于一個_______杠桿,若用它將總重為1牛的鉤碼勻速提高2米,不計輪和繩重以及滑輪與繩子之間摩擦,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_______牛。
【答案】省力 0.5
【解析】[1]動滑輪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屬于省力杠桿。
[2]不計輪和繩重以及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
4、如圖所示實驗裝置,甲重18N、乙重12N,甲、乙和彈簧測力計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不計彈簧測力計、繩子的自重及一切摩擦,則繩子對甲的拉力為________N;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________N。
【答案】12 12
【解析】[1]圖中兩個滑輪均為定滑輪,根據(jù)定滑輪的工作特點可知,若不計彈簧測力計、繩子的自重及一切摩擦,則繩子對甲的拉力等于乙對繩子的拉力,等于乙的重力,大小為12N。
[2]乙對繩子的拉力等于乙的重力,大小為1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繩子的拉力,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2N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
《暑假預(yù)習》每日一練 9
知識梳理
1、杠桿平衡條件實驗
(1)杠桿平衡: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杠桿保持 或 。
(2)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3)實驗器材:杠桿和支架、彈簧測力計、鉤碼、刻度尺、線。
(4)實驗步驟:A. 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
B. 如圖所示,在杠桿兩邊掛上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調(diào)節(jié) 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時杠桿兩邊受到鉤碼的作用力的大小都等于鉤碼重力的大小。把支點右方的鉤碼的重力當成動力F1,支點左方的鉤碼的重力當成阻力F2;用刻度尺測量出杠桿平衡時的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F1、F2、L1、L2的數(shù)值填入實驗表格中。
C. 改變力和力臂的數(shù)值,再做兩次實驗,將結(jié)果填入人實驗表格中。
實驗序號 動力F1/牛 動力臂L1/厘米 動力×動力臂/(牛 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阻力×阻力臂/(牛 厘米)
1 0.5 20 10 1.0 10 10
2 1.5 20 30 1.0 30 30
3 2.0 20 40 4.0 10 40
(5)分析與論證: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杠桿平衡時,如果動力臂比阻力臂大,則動力比阻力小;動力臂比阻力臂小,則動力比阻力大。如果把每次實驗的動力與動力臂相乘,阻力與阻力臂相乘,雖然各次實驗的乘積不相同,但每次實驗中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跟阻力與阻力臂的乘積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為F1×L1=F2×L2。
(6)杠桿平衡條件(或杠桿平衡原理): ,用公式表示為 、。
2、最小動力作法:要實現(xiàn)最小動力,就是要找最大動力臂,最大動力臂就一般是連接支點與杠桿最遠處,然后垂直于動力臂做出動力。
3、杠桿的分類
名 稱 力臂關(guān)系 力的關(guān)系 特 點 應(yīng)用舉例
省力杠桿 F1<F2
費力杠桿 L1<L2 釣魚竿、鑷子等
等臂杠桿 L1=L2 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天平、定滑輪
考點專練
如圖所示的杠桿已在水平位置平衡,鉤碼規(guī)格相同,杠桿上每小格均等長,圖中F為動力,則下列判
斷正確的是(  )
A.此時杠桿可視作一個省力杠桿
B.每個鉤碼的重力大小為2N
C.增大拉力與杠桿的夾角,拉力變小
D.保持動力大小方向不變,圖中減去一個鉤碼并右移一格時,杠桿仍保持平衡
第1題 第2題
物理學的許多概念來自于生產(chǎn)生活,人們對力的認識也是從日常生活開始的。下列對力學知識認識正
確的是(  )

A.微小壓強計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
B.雞蛋碰碗,蛋破了而碗不破,說明蛋受到碗施加的力大于碗受到蛋施加的力
C.探究“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時,使彈簧測力計的彈簧伸長的力與鉤碼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D.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點施加的最小力應(yīng)該沿BM方向
3、如圖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勻的輕質(zhì)杠桿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1)實驗前沒掛鉤碼時,杠桿靜止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yīng)將螺母向_______________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桿平衡后,小李在左右兩側(cè)分別掛上鉤碼,如圖乙所示,杠桿的____________端會下沉,要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變鉤碼懸掛點的位置和改變較少鉤碼的前提下,只需將__________即可。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別設(shè)計了兩種實驗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圖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圖丁所示。你認為__________的實驗方案更好,請說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中小王發(fā)現(xiàn):如果在杠桿的O點用彈簧測力計施加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在探究實驗時是否影響到杠桿的平衡?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暑假預(yù)習》每日一練 10
知識梳理
1、滑輪是一種周邊有槽、可以繞著 轉(zhuǎn)動的輪子。
2、滑輪的分類和作用
使用滑輪工作時,根據(jù)滑輪軸的位置是否移動,可將滑輪分成 和 兩類。
定 滑 輪 動 滑 輪
定 義 軸隨物體一起移動
特 點 不省力,不省距離, 但能夠改變力的作用方向 省一半力, 費一倍距離, 并且不能改變力的作用方向
應(yīng) 用 旗桿頂部的滑輪 起重機的動滑輪
3、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實質(zhì)
(1)定滑輪可以看做一個變形的杠桿,如圖,滑輪的軸相當于 ,動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輪的半徑,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 ,所以 省力。因此,定滑輪的實質(zhì)是一個 杠桿。
(2)動滑輪也可以看做一個變形的杠桿,如圖所示,支點O在滑輪的邊緣上,動力臂為阻力臂的2倍,故動力F是阻力F的二分之一,即動滑輪能夠省一半力。因此,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 倍的省力杠桿,使用動滑輪費一倍的距離,如物體上升距離為h,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
4、使用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幾種情況(圖中物體全部勻速運動,且繩與滑輪摩擦不計)
F:自由端拉力 G:單個滑輪的重力 S: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高度
定 滑 輪 動 滑 輪
圖示
表達式 F=G F=F摩,F(xiàn)摩物體與地面的摩擦力 F=(G+G輪)/2 S繩=2h物 v繩=2v物 F=F摩/ 2 S繩=2h物 v繩=2v物 F=2G+G輪 S輪=s物/2 v輪=v物/2 F=2F摩 S輪=s物/2 v輪=v物/2
考點專練
1、如圖所示為小江組裝的甲、乙兩種滑輪,用來提升同一物體,G物=200N(不計繩重、輪重和摩擦),要 使物體豎直勻速提升2m。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甲=200N,并向上移動4m B.F甲=100N,并向上移動2m
C.F乙=200N,并向上移動1m D.F乙=400N,并向上移動1m
2、小李的質(zhì)量為40kg,可以舉起80kg的杠鈴;小胖的質(zhì)量為80kg,可以舉起40kg的杠鈴。他們兩人通過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比賽,雙方都竭盡全力,看誰能把對方拉起來。比賽結(jié)果應(yīng)是(  )
A.小李把小胖拉起 B.小胖把小李拉起
C.兩個都拉不起 D.兩個都拉起
3、如圖為動滑輪,相當于一個_______杠桿,若用它將總重為1牛的鉤碼勻速提高2米,不計輪和繩重以及滑輪與繩子之間摩擦,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_______牛。
第3題 第4題
4、如圖所示實驗裝置,甲重18N、乙重12N,甲、乙和彈簧測力計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不計彈簧測力計、繩子的自重及一切摩擦,則繩子對甲的拉力為________N;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________N。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驻马店市| 孟津县| 淮南市| 镇巴县| 津南区| 普陀区| 濉溪县| 响水县| 济南市| 务川| 仁化县| 永丰县| 黔东| 永新县| 隆德县| 乐至县| 山西省| 霞浦县| 共和县| 墨江| 工布江达县| 东乌珠穆沁旗| 牡丹江市| 始兴县| 那坡县| 酉阳| 灵寿县| 图们市| 泸水县| 吴旗县| 贞丰县| 昂仁县| 汉中市| 孝感市| 阳泉市| 巴东县| 大港区| 长垣县| 蓝山县| 天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