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學科素養展示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期末綜合復習卷(四)一、選擇題。(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植物的根的作用不包括( )A.固定植物 B.吸收太陽光 C.吸收水分、養料2.大風吹植物而植物沒有倒,說明植物的莖具有( )作用。A.支撐 B.運輸 C.防風3.不需要風和昆蟲的幫忙,被稱為自花傳粉的是( )A.油菜花 B.小麥花 C.水稻花4.不屬于沙漠植物的共同特點的是( )A.耐旱 B.根系發達 C.抗病5.蓮的地下莖有許多孔洞,其主要作用是( )A.運輸水分 B.運輸氧氣 C.運輸無機鹽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振動幅度越大,發出的聲音越強B.敲擊大小不同的三角鐵,發出的聲音相同C.用相同的力敲擊長短不同的管子,長管音調高7.課間時,我們在操場上不可能聽到的是( )A.媽媽在家里說話的聲音 B.同學玩鬧時的說話聲音 C.籃球敲擊地面的聲音8.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藍靛果與乙醇汽油 B.貝母與化痰止咳藥 C.玉米與印染布9.下列通常靠聲帶的振動發聲的動物是( )A.蛇 B.兔子 C.狗10.在瓶中放一些水,在水面覆蓋一層植物油,把帶根的鳳仙花放進去,只把根浸入水中在水面處做一個記號,一段時間后可以觀察到( )A.瓶中的水減少了 B.瓶中的水增加了 C.瓶中的水沒有變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大小相同時,鐵塊比鋁塊更輕B.同時放進同一杯熱水中的鋁棒和銅棒,銅棒熱得更快C.同時放進同一杯熱水中的鋁棒和銅棒,鋁棒熱得更快12.用哨子感受空氣時,我們不能判斷空氣是否( )A.可以流動 B.可以發生聲音 C.有質量13.《晏子使楚》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古代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有這樣一句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積。”那么產生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氣候14.像石頭、水、空氣這樣的物體,我們分別稱它們為( )A.固體、液體、氣體 B.液體、固體、氣體 C.固體、氣體、液體15.下列哪句話是描述天氣的?( )A.昆明四季如春 B.昨天一直在下雨 C.海邊常年炎熱二、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云量多的情況下一定會下雨。 ( )2.雨林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 ( )3.有些科學問題和對比有關,可以通過實驗來尋找答案。 ( )4.為了研究不同紙的吸水性,我們可以在每種紙上滴一滴有顏色的水,觀察并比較水的擴散情況。 ( )5.觀察幼苗時,要每周測量一次幼苗的高度。 ( )6.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聽神經、耳蝸。 ( )7.敲擊水量不等的瓶子會發出音調高低不同的聲音。 ( )8.對別人的結論進行質疑時,不需要提出相應的證據。 ( )9.造房子只需要用到水泥這一種材料。 ( )10.塑料袋比紙袋更耐用。 ( )三、填空題。(每空2分,共10分)1.銅、鐵、鋁都具有導熱性。( )傳熱最快,( )傳熱最慢,( )居于二者之間。2.番茄喜歡生長在( )且潮濕的地方,要有充足的( )。四、把下列植物與其生長的環境連接起來。(6分)虎耳草荷花 沙漠椰子 高山雪松 石頭沙棘 海邊卷柏五、探究題。(19分)1.池塘里的植物會生長在不同的位置(如下圖所示),請你把正確選項填在對應的橫線上。(6分)生長在水底 、 生長在水面; 、 生長在水邊; 扎根在水底,從水中長到水面。A.水葫蘆 B.菱 C.金魚藻 D.香蒲 E.蘆葦 F.蓮2.看圖填空。(1)請根據提示填寫耳的各部分名稱:(填序號)(4分)(2)聲音進入外耳道會引起 的振動。(1分)3.氣象臺預報:某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西北風3-4級,明天白天最高氣溫為8℃,早上最低氣溫為零下3℃。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級4級,極易引起森林火災,注意控制野外用火。(1)氣象消息中說最高氣溫為8℃。這個氣溫應該出現在明天的( )時左右,預計明天氣溫的溫差在( )℃左右。(4分)(2)下圖中能表示明天是晴天的是()。(2分)(3)如果出現C圖的天氣時,說明( )。(2分)A.到室外曬曬太陽 B.出門要帶上雨具,以防下雨 C.適宜野外游玩科學三年級下冊期末綜合復習卷(四)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 2.A 3.B 4.C 5.B 6.A 7.A 8.B 9.C 10.A11.B 12.C 13.C 14.A 15.B二、判斷題。 1.× 2.×3.√ 4.√ 5.√ 6.× 7.√ 8.× 9.× 10.√三、填空題。 1.銅 鐵 鋁 2.溫暖 水分四、連線題。五、探究題。1.C A B D E F2.(1)(2)鼓膜3.(1)14 11 (2)A (3)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