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3節 聲音的特性與應用(第1課時) (課件 26張ppt+教案+練習+視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3節 聲音的特性與應用(第1課時) (課件 26張ppt+教案+練習+視頻)

資源簡介

(共26張PPT)
第3節 聲音的特性與應用
(第1課時)
浙教版 八年級上
創設情境
這些聲音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聲音為什么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
悠揚、悅耳的歌聲,使人們感到心情愉悅。
尖銳的汽笛聲,嘈雜的機器轟隆聲,會讓人焦躁不安。
探究實踐
人們聽到的各種聲音中,有的聽起來調子高,有的聽起來調子低。
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
兩位歌手,哪位是高音?哪位是低音?
人們通常用“尖”“細”
“粗”等淺顯地描述音調。
女高音,男低音。
聲音聽起來“越尖”、“越細”,音調越高。
探究實踐
探索活動
將一把鋼尺壓緊在桌面上,用手撥動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重復上述實驗。仔細觀察鋼尺的振動快慢,聽聽它發出的聲音,你發現了什么?鋼尺伸出不同的長度,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鋼尺的振動
鋼尺振動快,發出聲音的音調高;
鋼尺振動慢,發出聲音的音調低。
可見,聲音音調的高低與發聲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短,鋼尺振動得快,發出聲音的音調高。
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長,鋼尺振動得慢,發出聲音的音調低。
探究實踐
1.科學上是如何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
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
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符號Hz。
頻率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量。
物體每秒鐘振動50次,頻率是50赫茲。
鋼尺的振動
2.物體振動快慢、振動頻率和音調之間有何關系
思考與討論
物體振動得越快,頻率就越大,音調就越高。
物體振動得越慢,頻率就越低,音調就越低。
物體的振動頻率決定著聲音音調的高低。
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短,鋼尺振動得快,振動頻率大,聲音的音調高。
探究實踐
1.取一套音叉。音叉上的數據表示該音叉所產生的聲音的頻率。敲擊不同的音叉會產生不同頻率的聲音。聽一聽,音叉發出的聲音音調的高低。
探索活動
2.把音又發出的聲音信號輸入計算機,觀察聲音的波形,比較不同音叉發出的聲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音叉
聲音的頻率越高,
波形就越密集。
聲音的頻率越低,波形就越稀疏。
通過計算機觀察聲波
探究實踐
唱歌或演奏樂器時,需要經常改變音調。
演奏樂器
唱歌
唱歌時,肺部的空氣向上流過氣管,使聲帶產生振動,形成聲波,發出聲音。
人唱歌時,C調“1“do”)的頻率是262Hz,D調“1”(“do”)的頻率是294Hz。
當演唱不同的音符時,人需要通過喉部的肌肉來改變聲帶振動的頻率,從而產生高低不同的音調。
探究實踐
一般來說,兒童說話的音調比成年人高,成年女性的音調比成年男性高。
人的發聲頻率大約在85Hz到1100Hz之間。
人的發聲頻率因性別、年齡和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
成年男性的音調在85-180Hz,女性在165255Hz,兒童則可能達到300Hz以上。
探究實踐
一只蜜蜂飛過耳邊時,我們能聽到它飛翔時所發出的聲音。可是一只蝴蝶飛過耳邊時,我們卻聽不見。這是為什么
思考與討論
蜜蜂與蝴蝶飛翔的聲音
蜜蜂振動頻率在人的聽覺范圍內,而蝴蝶振動頻率不在人的聽覺范圍內。
探究實踐
人對高音和低音的聽覺是有一定限度的:
蜜蜂與蝴蝶飛翔的聲音
多數人能夠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為 20~20000Hz。
蜜蜂翅膀振動頻率為約300~400Hz,在人的聽力范圍內,所以能聽到;
蝴蝶翅膀振動頻率為約5~6Hz,不在人的聽力范圍內,所以聽不到。
20Hz 20000Hz
正常人耳能夠聽到的
聲音頻率范圍
超聲波
次聲波
一般人是聽不到超聲波和次聲波的。
探究實踐
動物的聽覺范圍通常與人很不相同。
大多數哺乳動物能聽到比人類高得多的頻率的聲音。
探究實踐
我們聽到的聲音有強有弱。
震耳欲聾 輕聲細語
引吭高歌 聲如洪鐘
聲音的強弱
叫做響度。
響度是人們對聲音強弱的主觀感覺。
擊鼓越用力,聽到的鼓音越響亮,響度就越大。
調音器調節音響、喇叭、手機等的聲音響度。
決定聲音響度的因素是什么呢?
探究實踐
1.如圖 1.3-5 所示,將乒乓球用細線懸吊起來,用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乒乓球,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
2.再敲擊音叉使其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重做上面的實驗。從觀察到的現象,能否發現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3.在距離音叉較近處與較遠處聽音叉發出聲音,聽到的聲音強弱有什么不同?能發現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探索活動
音叉的響度
對于同一聲源發出的聲音,其響度與聲源的振動幅度有關,
聲源的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
距離音叉較近處,聽到的聲音響度大;
距離音叉較遠處,聽到的聲音響度小。
響度與人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距離聲源越遠,聲音的響度越小。
探究實踐
為什么距離聲源越遠,聲音的響度也就越小?
聲波散播開來,
聲音就越分散。
思考與討論
離聲源不同距離的聲波強度
當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能量會逐漸擴散,單位面積上接收到的能量減少,振幅逐漸減小,從而使得響度降低。
探究實踐
科學上,人們通常用分貝來計量聲音的強弱。
分貝的符號為 dB。
0dB 是人剛能聽到的最微弱的聲音。
30dB~40dB 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
70dB 會干擾人們談話、影響工作效率。
長時間處于大于100dB 的環境中對耳的聽力會造成損傷。
大于 120 dB 的聲音則會導致耳疼痛、失聰。
分貝數越大,表示聲音響度越大。
探究實踐
保證休息、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聲音響度:
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dB。
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
為了保護人們的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
在嘈雜的環境中工作的人們,應戴上聽力防護設備。
探究實踐
不同的樂器同時演奏時,僅憑聽覺我們也可以把它們區分開來。
聲音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征,那就是音色。
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
我們閉上雙眼,能聽出誰在說話,為什么?
不同物體所發出的聲音,音色是不同的。
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以及發聲方式等因素決定的。
探究實踐
借助示波器,可以觀察到音色不同的聲音的波形。
不同樂器發出的音調相同的聲音的波形,比較各個波形有何異同。
音叉 鋼琴 長笛
音調相同
相同:
頻率相同
相同時間內
振動次數相同
不同:
振動幅度不同
波的形狀不同
音色不同
人們常常將響度、音調和音色叫做聲音的三要素。
探究實踐
樂器的音調
各種樂器看上去千差萬別,演奏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它們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通過振動發出聲音。樂器可以分為三種主要的類型:弦樂器、管樂器和打擊樂器。
科學閱讀
弦樂器:像吉他、二胡、小提琴等弦樂器都是通過弦的振動而發聲的。短而細的弦振動的頻率高,發出聲音的音調就高;長而粗的弦振動的頻率低,發出聲音的音調就低。演奏者演奏時,通過手指在弦上不同位置的按壓來改變弦振動的頻率,從而改變音調高低。弦的振動幅度越大,發出的聲音越響。
探究實踐
管樂器:有銅管樂器和木管樂器之分。如小號和長號等銅管樂器,演奏者對著樂器的吹口吹氣,使樂器內空氣柱振動,通過按壓活瓣或移動拉管來調整空氣柱的長度,從而改變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調。長笛等木管樂器,演奏時管中的空氣柱會發生振動而發聲,演奏者通過堵住和放開特定的音孔改變空氣柱的長度,從而使長笛產生不同的音調。空氣柱越長,音調就越低。
打擊樂器:如鼓、鑼等打擊樂器受到打擊時發生振動而產生聲音。鼓皮張得越緊,鼓面會振動得越快,音調就越高。擊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動的幅度就越大,聲音就越響亮。
科學閱讀
探究實踐
制作打擊樂器和管樂器。在相同的瓶子中裝不同量的水,分別敲打瓶子和向瓶中吹氣,音調分別如何變化?
敲打瓶子時,水量越多,音調越低。
向瓶中吹氣時,水量越多,音調越高。
請回家自己實驗,并將結果與同學交流。
實踐活動
遷移應用
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描述的是聲音的 (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速度
A
2.會場里的擴音設備是用來( )
A. 增大聲音的響度 B. 提高聲音的音調
C. 改變聲音的音色 D. 加快聲音的速度
A
3.一種新型保險柜安裝有聲紋鎖,只有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語才能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鎖。這種聲紋鎖能辨別主人的聲音,是根據聲音的 (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聲速
B
遷移應用
4.如圖,用小錘敲擊音叉,音叉振動發出聲音。
(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音叉,音叉發出聲音的響度 (選填“相同”或“不同”),聲音的響度越大,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越 (選填“大”或“小”)。
(2)實驗中通過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來顯示 (選填“乒乓球”或“音叉”)振動幅度的大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 (選填“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
(3)得出結論:響度與發聲體振動的幅度
(選填“有關”或“無關”),振幅越大,響度越 (選填“大”或“小”)。
不同

音叉
轉換法
有關

板書設計
第3節 聲音的特性與應用(第1課時)
聲音的三個要素
音調:指聲音的高低。
←物體振動頻率←物體振動快慢
響度:指聲音的強弱。
←振動幅度、聲源距離、不同的人
音色
←發聲體的性質、形狀、發聲的方法
超聲波:頻率>20000Hz
次聲波:頻率<20Hz
(分貝)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3節 聲音的特性與應用(第1課時)
核心概念聚焦
1.有經驗的養蜂人聽聲音就可以判斷出,蜜蜂是剛出去要采蜜,還是采完蜜回來了,這是因
為帶花蜜的蜜蜂比不帶花蜜的蜜蜂(  )
A.翅膀振動發出聲音的音調高 B.翅膀振動發出聲音的音調低
C.翅膀振動發出聲音的響度大 D.翅膀振動發出聲音的響度小
2.關于超聲和次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超聲就是頻率小于20000Hz的聲波 B.超聲在水中比空氣中傳得快、傳得遠
C.次聲就是沒有傳聲介質,使人聽不到的聲音 D.超聲可以越過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傳播
3.如圖是“探究影響音調高低因素”的實驗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過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來改變鋼尺振動的頻率
B.多次實驗中,保持鋼尺振動的振幅相同,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C.鋼尺伸出桌面越長,振動越快
D.物體振動的快、頻率高,發出的聲音音調高
4.在公共場所“輕聲”說話是文明的表現,在課堂上“大聲”回答問題才能讓老師和同學們
都能聽清楚。這里的“輕聲”和“大聲”是指聲音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
5.如圖,在探究響度與振幅關系的實驗中,小明將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細繩栓在橫桿上,當鼓
槌敲擊鼓面時的力度越大時,乒乓球跳動高度越高,該實驗中使用乒乓球的目的是( )
A.研究乒乓球的發聲是由于乒乓球的跳動產生
B.研究乒乓球發聲的響度與其跳動高度的關系
C.研究乒乓球的跳動高度與敲擊鼓面力度大小關系
D.顯示鼓面振動幅度
6.如圖所示,分別是音叉和鋼琴發出的兩列聲波在同一示波器上顯示的
波形,則這兩列聲波( )
A.音調不同 B.響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調、響度、音色均不同
7.有一種新型鎖——聲紋鎖,只要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語就能把鎖打開,別人即使說出暗
語也打不開。這種聲紋鎖辨別聲音的主要依據是(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速
8.往保溫瓶里灌開水時,聽聲音就能判斷壺里的水位高低,因為( )
A.隨著水位升高,音調升高 B.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逐漸降低
C.灌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響度增大 D.灌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響度減小
9.人憑聽覺能發現飛行的蜜蜂,而不能發現飛行的蝴蝶,是因為它們飛行時發出的聲音( )
A.振幅不同 B.音色不同 C.響度不同 D.頻率不同
10.相對于同一個聲源不同距離的人,聽到聲音的( )
A.音色不同 B.音調不同 C.響度不同 D.音調、響度和音色都不同
11.吉他演奏中,樂手一會兒輕撫琴弦,一會兒用力彈撥,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頻率
創新素養提升
12.如圖所,是示醫生為病人診病所使用的聽診器,醫生用聽診器診病是因為( )
A.聽診器能使振動的幅度增大,是響度增大
B.聽診器能改變發聲體的頻率,是音調變高
C.聽診器能減小聲音的分散,使傳入人耳的響度更大些
D.聽診器能縮短聽者距發聲體間的距離,使傳入人耳的響度更大些
13.如圖所示,相同的水下錄音裝置A、B錄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鯨發出的同一段聲音。A錄
到的有高、低音,B 錄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測:在海洋中能傳播較遠距離的聲音
是(  )
A.頻率較低的 B.音調較高的
C.能量較小的 D.響度較小的
14.如圖所示,你認為不能夠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實驗是( )
A.圖①,硬紙板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 B.圖②,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
C.圖③,改變薄塑料尺滑過梳子的速度 D.圖④,改變吹筆帽的力度
15.海洋動物質量越大,其叫聲越是有力而低沉,即響度較 ,音調較 。甲、乙兩
曲線為科考船聲吶系統收錄的500kg的海豚和100t的藍鯨叫聲
的波形 (填“甲”或“乙”)是藍鯨發出的。
16.小麗同學“探究聲音的產生”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將系在
細線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當小麗用錘敲擊音叉的時候,既聽到音叉發出的
聲音,又觀察到乒乓球會彈開。通過這個實驗可
以得出的結論是 。
(2)乒乓球將音叉的振動放大或將音叉微小的振動顯示
出來,這種研究方法叫做 。
(3)用小錘敲擊音叉的叉股,第一次輕敲,第二次重敲,分別用懸掛著的乒乓球去接觸
正在發聲的音叉時,觀察前后兩次敲擊后,乒乓球彈開的高度不同。這是用來探究

(4)如將上述裝置右側再放一個音叉,組成乙圖的裝置,并由宇航員帶到月球表面做實
驗,則敲擊右側的音叉時,會看到乒乓球不動,這說明了 。
創新素養應用
17.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能演奏出音調高低。
(1)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音調最
高的是 。由圖可知音調的高低與空氣柱長
度的關系是 。
(2)若用相同的力敲擊,則音調最高的是 。
參考答案
核心概念聚焦
1.B 2.B 3.C 4.B 5.D 6.A 7.C 8.A 9.D 10.C 11.A
核心素養提升
12.C 13.A 14.D
15.大 低 甲
16.(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轉換法 (3)響度是否與振幅有掛 (4)真空不能傳聲
創新素養應用
17.(1)丁;在其他條件相同時空氣柱越短,音調越高;(2)丙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3節 聲音的特性與應用(第1課時)
【核心概念】
3.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
【學習內容與要求】
3.3 聲音與光的傳播。
知道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
【教學目標】
1.科學觀念:了解聲音的特性及影響因素;知道音調與頻率關系。
2.科學思維:分析聲波的波形反映的聲音的特性。
3.探究實踐:通過小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研究物理學問題的方法。
4.態度責任:激發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初步形成學以致用、聯系實際的良好學習品質。
【教材分析】本節課主要介紹聲音的三個特性,在對聲音的特性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列舉關于聲音三個特性的例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討論交流的熱情和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自己去體驗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尋求答案、獲得知識。。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明確問題 悠揚、悅耳的歌聲,使人們感到心情愉悅。尖銳的汽笛聲,嘈雜的機器轟隆聲,會讓人焦躁不安。 視頻和音頻 這些聲音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聲音為什么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 引入課題
聲音的音調 引入問題:人們聽到的各種聲音中,有的聽起來調子高,有的聽起來調子低。兩位歌手,哪位是高音?哪位是低音?什么是音調? 觀看視頻: 思考討論: 歸納提升: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人們通常用“尖”“細” “粗”等淺顯地描述音調。聲音聽起來“越尖”、“越細”,音調越高。 探索活動 將一把鋼尺壓緊在桌面上,用手撥動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重復上述實驗。仔細觀察鋼尺的振動快慢,聽聽它發出的聲音,你發現了什么?鋼尺伸出不同的長度,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問題回答: 鋼尺振動快,發出聲音的音調高;鋼尺振動慢,發出聲音的音調低。 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短,鋼尺振動得快,發出聲音的音調高。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長,鋼尺振動得慢,發出聲音的音調低。 歸納提升:聲音音調的高低與發聲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思考與討論 1.科學上是如何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 頻率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量。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 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符號Hz。 2.物體振動快慢、振動頻率和音調之間有何關系 物體振動得越快,頻率就越大,音調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頻率就越低,音調就越低。 物體的振動頻率決定著聲音音調的高低。 探索活動 1.取一套音叉。音叉上的數據表示該音叉所產生的聲音的頻率。敲擊不同的音叉會產生不同頻率的聲音。聽一聽,音叉發出的聲音音調的高低。 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2.把音又發出的聲音信號輸入計算機,觀察聲音的波形,比較不同音叉發出的聲音的波形有什么不同。 唱歌或演奏樂器時,需要經常改變音調。 唱歌時,當演唱不同的音符時,人需要通過喉部的肌肉來改變聲帶振動的頻率,從而產生高低不同的音調。 引入問題:人的發生頻率跟哪些因素有關? 思考討論: 歸納提升:人的發聲頻率因性別、年齡和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兒童說話的音調比成年人高,成年女性的音調比成年男性高。 成年男性的音調在85-180Hz,女性在165255Hz,兒童則可能達到300Hz以上。人的發聲頻率大約在85Hz到1100Hz之間。 思考與討論 一只蜜蜂飛過耳邊時,我們能聽到它飛翔時所發出的聲音。可是一只蝴蝶飛過耳邊時,我們卻聽不見。這是為什么 參考:蜜蜂振動頻率在人的聽覺范圍內,而蝴蝶振動頻率不在人的聽覺范圍內。 引出問題:人的聽覺頻率的范圍是多少? 思考討論: 歸納提升:人對高音和低音的聽覺是有一定限度的:多數人能夠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為 20~20000Hz。 一般人是聽不到超聲波和次聲波的。 引出問題:動物的聽覺范圍通常與人相同嗎。 讀表回答: 歸納提升:動物的聽覺范圍通常與人很不相同。多數哺乳動物能聽到比人類高得多的頻率的聲音。 在視覺上激發動手探索的欲望。 運用實驗的方法,有利于學生認識頻率與音調的關系。 體會不同音調的聲 音有什么不同。 結合實驗看聲波的波形 通過“思考與討論”引出聽覺頻率。
響度 音色 引入問題:我們人聽到的聲音有強弱,是如何描述的? 響度是人們對聲音強弱的主觀感覺。 引出問題:決定聲音響度的因素是什么呢? 探索活動 1.如圖 1.3-5 所示,將乒乓球用細線懸吊起來,用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乒乓球,觀察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 2.再敲擊音叉使其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重做上面的實驗。從觀察到的現象,能否發現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對于同一聲源發出的聲音,其響度與聲源的振動幅度有關,聲源的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 3.在距離音叉較近處與較遠處聽音叉發出聲音,聽到的聲音強弱有什么不同?能發現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距離音叉較近處,聽到的聲音響度大;距離音叉較遠處,聽到的聲音響度小。 響度與人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距離聲源越遠,聲音的響度越小。 思考與討論 為什么距離聲源越遠,聲音的響度也就越小? 聲波散播開來,聲音就越分散。當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能量會逐漸擴散,單位面積上接收到的能量減少,導致振幅逐漸減小,從而使得響度降低。 問題引入:科學上如何來計量聲音的響度?響度對學習、休息、工作、生活有哪些影響? 思考討論: 歸納提升:科學上,人們通常用分貝來計量聲音的強弱。分貝的符號為 dB。分貝數越大,表示聲音響度越大。 問題引入:我們閉上雙眼,能聽出誰在說話,為什么?不同的樂器同時演奏時,僅憑聽覺我們也可以把它們區分開來。 觀看視頻: 思考討論: 歸納提升:聲音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征,那就是音色。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不同物體所發出的聲音,音色是不同的。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以及發聲方式等因素決定的。 借助示波器,可以觀察到音色不同的聲音的波形。 問題引入:不同樂器發出的音調相同的聲音的波形,比較各個波形有何異同。 思考討論: 歸納提升: 人們常常將響度、音調和音色叫做聲音的三要素。 科學閱讀:樂器的音調 弦樂器:短而細的弦振動的頻率高,發出聲音的音調就高;長而粗的弦振動的頻率低,發出聲音的音調就低。演奏者演奏時,通過手指在弦上不同位置的按壓來改變弦振動的頻率,從而改變音調高低。弦的振動幅度越大,發出的聲音越響。 管樂器:通過按壓活瓣或移動拉管來調整空氣柱的長度,從而改變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調。空氣柱越長,音調就越低。 打擊樂器:鼓皮張得越緊,鼓面會振動得越快,音調就越高。 實踐活動 制作打擊樂器和管樂器。在相同的瓶子中裝不同量的水,分別敲打瓶子和向瓶中吹氣,音調分別如何變化? 敲打瓶子時,水量越多,音調越低。向瓶中吹氣時,水量越多,音調越高。 結合實際,如一些成語、擊鼓、調音量等。 可以聯系聲波具有能量,傳播過程中能量分散。 請回家自己實驗,并將結果與同學交流。培養動手能力,學以致用。
板書設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孝义市| 顺昌县| 两当县| 手机| 忻州市| 延川县| 葵青区| 金门县| 北海市| 昆明市| 远安县| 遂昌县| 甘孜| 菏泽市| 容城县| 安龙县| 房产| 富民县| 陈巴尔虎旗| 广平县| 上犹县| 灵山县| 宜宾县| 堆龙德庆县| 塘沽区| 呼玛县| 清苑县| 财经| 龙南县| 依安县| 五大连池市| 双牌县| 浙江省| 盘锦市| 贺州市| 道真| 太仓市| 古丈县| 来凤县| 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