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第2節 科學測量 第2課時教案課 題 第一章 第2節 科學測量 第2課時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掌握量筒的讀數規范。科學思維: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測量體積,會正確讀數;理解測量形狀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與原理。探究實踐:通過分組實驗操作,掌握液體體積的測量方法。態度責任:形成仔細、細致、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教學重點 知道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掌握量筒的讀數規范。教學難點 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測量體積,會正確讀數;理解測量形狀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與原理。教學方式 講授式、研討式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量筒、量杯、小石塊、石蠟、細線等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目的【演示PPT3-4】播放圖片提問:下列物體僅知道長度夠嗎?引出課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需要測量長度以外,常常需要測量物體的體積。引導:從長度的測量延伸出體積的測量。【演示PPT5-8】講解:體積是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符號V。引導:一瓶牛奶有多少毫升?一間教室有多大空間?一塊巖石占有空間多大?要想比較它們的體積大小,必須要有統一的體積單位。板書:1.2.2體積的測量一、體積的定義及單位1、體積的定義:體積是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符號V。講解:固體的體積的單位常用的是立方米(m3),較小的體積單位是立方厘米(cm3)。一間教室的體積約為180m3,那1立方厘米會有多大呢?事實上1立方厘米的體積大約就是4粒黃豆的體積。液體的體積單位常用的是升(L),毫升(mL),一瓶牛奶大概有250毫升,一大桶礦泉水有15升。板書:2、單位:固體單位:立方米(m3)、立方厘米(cm3)液體單位:升(L)、毫升(mL)講解:這邊液體體積和固體體積單位看似不一樣,實則是一回事,可以進行單位換算來相互轉化。出示記憶階梯和相應例題。板書:3、單位換算:1m3=1000L 1L=1dm3=1000cm3 1mL =1cm3 【演示PPT9-14】提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測量物體的體積。你知道如何測量嗎?出示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那這幾個固體有什么特征?都是形狀規則的固體,那液體的體積怎么測量呢?講解:液體的測量要使用的兩個儀器-量筒和量杯。出示儀器提問:這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不同點呢?又有那些共同點呢?講解:量筒的刻度均勻,而量杯的刻度不均勻并且是上疏下密的。而他們兩個的共同點就是均無“0”刻度線。提問:那在使用量筒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講解后播放視頻:首先要看清量程(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比如量取30mL的水時應該選擇多大的量筒?應該選擇50mL規格的量筒,量筒的選擇原則是“大而近”。其次量筒必須放在水平桌面上,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不估讀,記錄數據要帶單位。提問: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不相平,結果會怎樣?講解:仰視使讀數比實際值偏小,實際值大于測量值;俯視使讀數比實際值偏大,實際值小于測量值。板書:二、體積的測量1、測量儀器:量筒、量杯注意:讀數時,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演示PPT15、16】小組活動,引導學生進行長度的測量。提問:如何簡便準確地測量小石塊和塑料盒的體積?【演示PPT17-22】講解:小石塊浸沒在水中,占據了水的空間,水位上升。量筒讀數的增加值等于小石塊的體積。出示圖片和步驟:先量出一定的水V1;再把待測物放出水中浸沒,測出體積V2;V石 = V2 - V1,這種方法叫做排水法。小組活動:組織學生根據上述步驟測量小石塊的體積。講解:對于塑料盒這樣漂浮的固體,可以使用助沉法或者針壓法進行測量。板書:2、不規則固體體積測量:排水法、助沉法【演示PPT23-25】隨堂練習通過練習,加強對此章節的知識點強化。【演示PPT26】課堂小結【演示PPT27】布置作業 思考、討論、回答聽講、記錄聽講、記錄、思考聽講、記錄、思考思考、回答思考、回答觀察、思考思考、回答聽講、記錄聽講、記錄思考、回答聽講、思考、記錄 利用有趣的情景話題,可激活學生的一有認知,聚焦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迅速進入學習主題。以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入,用體積公式計算來得到規則形狀固體的體積,通過讀標簽活動來認識液體的體積單位,實現新知學習。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以任務為驅動,對差量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進行分析,建構起物體所占空間大小不變的觀念,并將類似的方法順利遷移到塑料盒體積的測量中。板書設計 第二節 科學測量 第2課時一、體積的定義及單位1、體積的定義:體積是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符號V。2、單位:固體單位:立方米(m3)、立方厘米(cm3)液體單位:升(L)、毫升(mL)3、單位換算:1m3=1000L 1L=1dm3=1000cm3 1mL =1cm3 二、體積的測量1、測量儀器:量筒、量杯注意:讀數時,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2、不規則固體體積測量:排水法、助沉法(共28張PPT)第一章 探索自然的科學第2課時第2節科學測量學習目標1.科學觀念:知道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掌握量筒的讀數規范。2.科學思維: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測量體積,會正確讀數,理解測量形狀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與原理。3.探究實踐:通過分組實驗操作,掌握液體體積的測量方法。4.態度責任:形成仔細細致、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重點重點下列物體僅知道長度夠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測量物體的體積。回想一下,長度測量我們是如何開展學習的?長度單位常用單位及換算測量工具刻度尺的使用長度測量實驗體積單位常用單位及換算測量工具量筒的使用體積測量實驗體積如何測量?體積的定義及單位1、體積的定義體積是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符號V。一塊巖石占有空間多大?一瓶牛奶有多少毫升?一間教室有多大空間?要想比較它們的體積大小,必須要有統一的體積單位。體積的定義及單位2、體積的單位(1)固體體積①常用單位是②較小的體積單位是1cm3的體積一間教室體積約180m3立方米(m3)立方厘米(cm3)1cm3有多大?4粒黃豆的體積體積的定義及單位2、體積的單位(2)液體體積:還可以用升(L)和毫升(mL)一瓶牛奶有250毫升一大桶礦泉水有15L(1)固體體積①常用單位是②較小的體積單位是立方米(m3)立方厘米(cm3)單位換算體積的定義及單位2、單位換算1m3=1000L 1L =1 dm3 =1000 cm3 1mL =1cm3換算階梯憶X103X10-3(1)1m3= dm3= cm31×1031×106(2)3.6m3= cm33.6×106= 毫升3.6×106(3)200cm3= L0.2體積的測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測量物體的體積。你知道如何測量嗎?物體 正方體 長方體 圓柱體圖示公式abcaaaV=a3V=abc形狀規則的固體液體如何測量?體積的測量1、液體體積的測量(1)測量儀器——量筒和量杯量筒量杯刻度均勻刻度上疏下密均無“0”刻度線量筒的使用要注意什么呢?體積的測量1、液體體積的測量(2)量筒的使用方法①看清量程(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量筒的選擇原則是“大而近”如何選擇量筒量取30mL的水?知識講解體積的測量1、液體體積的測量(2)量筒的使用方法①看清量程(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②必須放在水平桌面上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④不估讀,記錄數據要帶單位50mL知識講解體積的測量知識講解體積的測量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不相平,結果會怎樣?仰視使讀數比實際值偏小,俯視使讀數比實際值偏大,實際值大于測量值;實際值小于測量值。俯視:仰視:探究實踐小組活動測量物體的長度和體積1、測量物體的長度(1)觀察各種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填入下表。儀器 量程 分度值米尺 學生用直尺45 三角尺60 三角尺卷尺 (2)估計待測物體的長度。探究實踐小組活動測量物體的長度和體積1、測量物體的長度(3)根據測量要求選擇合適的刻度尺,用刻度尺測量,并將結果填入表中。測量內容 估計值/cm 測量工具 測量值/cm橡皮的長、寬和厚 課桌的長、高如何簡便準確地測量小石塊和塑料盒的體積?體積的測量2、形狀不規則的物體小石塊浸沒在水中,占據了水的空間,水位上升。量筒讀數的增加值等于小石塊的體積。①不溶于水、不吸水且沉入水底的物體,如:小石塊的體積。體積的測量2、形狀不規則的物體排水法(1)先量出一定的水V1;(2)再把待測物放出水中浸沒,測出體積V2;(3)V石 = V2 - V1①不溶于水、不吸水且沉入水底的物體,如:小石塊的體積。步驟:V2代表什么?探究實踐小組活動2、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1)觀察量筒、量杯的量程和分度值,填入表中;儀器 量程 分度值量筒 量杯 V1/mL V2/mL 小石塊的體積/cm3 (2)用燒杯將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讀出水的體積V1,填入表中;測量物體的長度和體積探究實踐小組活動2、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4)計算小石塊的體積,填入上表中;(5)取出小石塊,將量筒內水倒回燒杯內,整理器材。(3)將小石塊用細線拴住,緩緩放入量筒內的水中。當小石塊沉到量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沒時,讀出此時水面所對應的刻度值V2,填入表中;V1/mL V2/mL 小石塊的體積/cm3 測量物體的長度和體積體積的測量2、形狀不規則的物體②漂浮的固體,如:塑料盒。①實驗中測出的塑料盒體積是 。②這種測量方法對你的啟示是 。6cm3漂浮的物體可用助沉法測量體積還有其它方法嗎?體積的測量2、形狀不規則的物體②漂浮的固體,如:石蠟。先量出一定的水V1后把兩者相減的差即為石蠟體積V= V2 - V1再把石蠟放出水中,用細鐵絲將石蠟壓入水中浸沒,測出體積V2針壓法生活處處是科學,留心觀察皆學問,下列估計不正確的是( )A.教室內空氣的體積約 200 立方米B.班級內課桌高度約為 750 毫米C.一只成年人鞋子的長度大約是 0.25 米D.一個茶杯的高度大約為 15 分米DA、教室的長、寬、高分別約為9米、8米、3米,體積約為(9×8×3)m3=216m3,A中約為200立方米正確,不符合題意;B、課桌高度約為750毫米,750毫米=0.75米,B正確,不符合題意;C、一只成年人鞋子的長達大約是0.25米,0.25米=25厘米,C正確,不符合題意;D、一個茶杯的高度大約為15分米,15分米=1.5米,D錯誤,符合題意。量筒內原有一定量的水,小樂采用仰視讀數讀出水的體積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樂又采用俯視讀數讀出水的總體積為20mL;則加入水的體積( )A.小于5mL B.等于5mL C.大于5mL D.無法確定A量筒內原有一定量的水,采用仰視讀數讀出水的體積為15mL,則讀出的示數偏小,而實際水的體積大于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采用俯視讀數讀出水的總體積為20mL,則讀出示數偏大,而實際水的體積小于20mL。根據V=V2-V1可知,則加入水的體積小于5mL。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小安采用下圖所示的方法。(1)A、B、C、D四幅圖中有必要的實驗測量是 。(2)這塊石蠟的體積是 。(3)若在D操作時仰視讀數,則會導致測得的石蠟的體積 。A(1)根據固體體積的測量過程判斷;(2)根據V=VD-VC計算石蠟的體積;(3)根據“俯視大仰視小”的規律分析解答。BD8cm3偏小科學測量(2)體積的單位及定義體積的定義: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體積的單位液體:量筒、量杯體積的測量固體體積:立方米,立方厘米液體體積:升,毫升單位換算:1m3=1000L 1L =1 dm31mL =1cm3形狀不規則的固體:排水法、助沉法讀數時視線要平視凹液面的最低處010203作業布置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預習“溫度測量”的相關內容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 科學測量 第2課時 教案.doc 1.2 科學測量 第2課時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