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香洲區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義務教育階段質量監測四年級科學素養試卷第一部分:植物的生長變化情境一:小明在學習了《植物的生長變化》這一單元后,決定親手種植綠豆,并觀察記錄綠豆的生長過程。地選取了大小相似的綠豆種子,分別種在A、B兩個相同的花盆里,A盆放在陽光充足的陽臺上,B盆放在室內陰涼處,并保持土壤濕潤。地每隔幾天測量并記錄綠豆芽的高度,數據如下表:綠豆芽生長記錄表(A盆)日期觀察到的現象與測量數據植株高度(厘)5月1日播種綠豆05月3日種子膨大,部分種皮裂開,露出白色的小點05月5日幼芽鉆出土壤,淡黃色,彎曲1.55月7日幼芽變綠,向上生長,子葉展開45月9日長出真葉,莖變粗7.55月11日真葉增多,植株繼續長高115月13日子葉逐漸萎縮13.5請根據以上情境和圖表,選擇最合適的答案填在括號里。1.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從5月5日到5月11日,綠豆芽的生長速度特點是()。A越來越快B.越來越慢C.先快后慢2.小明記錄到5月13日“子葉逐漸萎縮”,你認為子葉萎縮的主要原因是()。A.被蟲子吃掉了B為真葉生長提供了養分,自身養分耗盡C.被風吹掉了3.如果小明想研究陽光對綠豆生長的影響,她在B盆的種植過程中,除了不提供陽光外,其他條件應該如何控制?()A.與A盆完全不同B.與A盆完全相同C.水分比A盆少,土壤與A盆相同4.小明發現,長大的植株的葉子大多是平展的,且相互錯開,這樣主要是為了()。A.減少水分蒸發B.更好地吸收陽光C.讓植株更美觀5.小明想讓綠豆植株生長得更健壯,除了適宜的陽光和水分,還需要關注什么?()A.每天給植株播放音樂B.提供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C.用飲料代替水澆灌四年級科學素養試卷第1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灌ADP情境二:小明在校園里觀察到幾種植物的果實和種子,她對種子的傳播方式產生了興趣。6.如圖所示,蒲公英的種子很輕,還有一簇白色的絨毛,它的傳播方式主要是依靠()。A.水力B.風力C.動物7.蒼耳的果實表面有許多小鉤刺,這種結構特點有助于它通過()方式傳播。A.彈力散播B.動物攜帶C.水流漂浮8.豌豆的豆莢成熟后會裂開,將種子彈射出去。這種傳播方式屬于()。A.風力傳播B.彈力傳播C人為傳播情境三: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根、莖、葉在水分的吸收和運輸中起著重要作用。9.在“觀察芹菜莖運輸水分”的實驗中(如圖),滴加紅墨水的主要目的是()。A.給芹菜補充營養B.使實驗現象更明顯,便于觀察C.殺死水中的細菌10.實驗后,橫切芹菜的莖,會發現有許多紅色的小點,這些小點是莖中的()。A.表皮細胞B運輸水分和養料的管道C.儲存營養的組織11.這個實驗主要證明了植物的莖具有什么功能?()A.支撐植物B.運輸水分和養料C.進行光合作用第二部分:電路情境四:小明對電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想用電池、導線、小燈泡和開關制作一個簡單的電路,并探究不同物體的導電性。12.要使圖中的小燈泡亮起來,小明需要()。A.再增加一節電池B.閉合開關C更換一個小燈泡13.在一個電路中,提供電能的裝置是()。A.導線B.小燈泡C.電池14.如果小明閉合開關后,小燈泡仍然不亮,可能的原因不包括()。A.電池沒電了B.導線斷了C.開關的材料是塑料四年級科學素養試卷第2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福APP參考答案參考答案第一部分 植物的生長變化情境一:1. A. 越來越快2. B. 為真葉生長提供了養分,自身養分耗盡3. B. 與 A 盆完全相同 (除了不提供陽光這個變量外,其他條件應保持一致,這是控制變量實驗的基本要求)4. B. 更好地吸收陽光5. B. 提供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情境二:6. B. 風力7. B. 動物攜帶8. B. 彈力傳播情境三:9. B. 使實驗現象更明顯,便于觀察10. B. 運輸水分和養料的管道 (即導管)11. B. 運輸水分和養料第二部分 電路情境四:12. B. 閉合開關 (圖中開關處于斷開狀態)13. C. 電池14. C. 開關的材料是塑料 (塑料是絕緣體,作為開關的組成部分是正常的,不會導致燈泡不亮;而 A 和 B 是電路故障的常見原因)15. A. 容易導電16. B. 鐵釘、銅鑰匙、鉛筆芯17. 2-4 斷路 (根據 1-3 通路,1-4 通路,3-4 通路,可以推斷 1、3、4 是連通的。如果 2-4 通路,則 1、2、3、4 全部連通,那么 1-2 也應該通路,與表格中1-2 斷路矛盾。因此 2-4 最可能是斷路。)18. 可能的連接方式 (多種可能性,以下為其中一種符合邏輯的畫法):第三部分 巖石與土壤的奧秘情境五:19. B. 硬度20. C.21. C. 石灰巖 (滴加稀鹽酸劇烈起泡是石灰巖的典型特征)22. C. 花崗巖 (由多種顏色礦物顆粒組成是花崗巖的特征)情境六:23. C. ②③④ (土壤的種類是實驗中要研究的變量,所以不能保持不變)24. A. 樣品 X (滲水時間最短,滲出水量最多)25. A. 樣品 X (花生喜歡透氣性好、不容易積水的土壤,樣品 X 滲水性最好,符合這個特點)26. B. 動植物的遺體經過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形成第四部分 綜合與應用情境七:27. B. 作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的能量來源28. A. 電能轉化為機械能29. B. 銅是導體,橡膠和塑料是絕緣體,可以安全用電30. B. 摻入適量的黏土或有機肥以改善土壤結構31. B. 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幼苗的健壯程度32. A. 種子 (稻谷是水稻的種子,外面通常還包裹著果皮和種皮,嚴格來說是穎果,但在小學階段通常理解為種子)33. C. 立即停止使用,請專業電工修理或更換電線34. B. 為了提高產量,可以無限制地使用化肥和農藥。 (無限制使用化肥和農藥是不合理的,會破壞環境和土壤)35. (主觀題) (1) 參考答案: 用冰冷的河水長時間持續灌溉可能導致水稻長勢變差,原因可能包括: * 影響根系生理活動/降低根系活力:突然的低溫會抑制水稻根系的呼吸作用和新陳代謝等生理活動,導致根系活力下降。 * 降低養分和水分吸收效率:低溫會影響土壤中養分的有效性(如溶解度、微生物活性降低),同時降低根系細胞膜的通透性,使得根系對水分和礦物質養分的吸收、運輸能力減弱,導致植株養分供應不足。 * 可能造成生理性干旱或冷害:盡管土壤中有水,但根系因低溫活力不足,吸收水分困難,可能出現生理性干旱;同時,低溫直接對根系細胞造成傷害,即冷害。 * 影響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中許多有益微生物的活動也需要適宜的溫度,低溫會抑制它們的活動,從而影響土壤養分的轉化和供給。(2) 參考答案: 建議農民伯伯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 適當升溫灌溉水/避免溫差過大:可以將河水先引入蓄水池、溝渠或在田邊暫存,利用日照等方式讓水溫自然升高一部分,減少與土壤和水稻根系的溫差后再進行灌溉。 * 選擇合適的時間灌溉:盡量選擇在一天中氣溫較高、水溫相對也較高的時候(如中午或午后)進行灌溉。 * 分次、間歇灌溉/避免長時間持續灌溉:如果必須使用冷水,可以分多次、少量進行,或者進行間歇灌溉,給土壤和水稻根系一定的緩沖和恢復時間,避免長時間處于低溫脅迫狀態。 * 淺水勤灌:在保證水稻需水的前提下,采用淺水層灌溉,并適當增加灌溉頻率,淺水層受光照和氣溫影響更容易升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珠海市香洲區2024-2025第二學期四年級科學試卷及答案、 4參考答案.docx 珠海市香洲區2024-2025第二學期四年級科學試卷及答案、 珠海市香洲區2024-2025第二學期期末四年級科學.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