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監測試卷八年級科學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9頁,滿分16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3.答題時,請按照答題紙上“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土規范作答,在本試題卷上的作答一律無效。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016Na-23C1-35.5Ca-40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如圖所示為“磁懸浮抗震屋”,房屋的基座上增加了磁懸浮設備,當地震來臨時,短時間內房屋就會自動脫離地面懸浮在空中從而減小危害。據此分析房屋懸浮的磁感線分布情況為.........N第1題圖ABD2.2025年3月12日是我國第47個植樹節,某班開展春季義務植樹活動。下列做法與生物學原理不相符的是A.為植物施肥一一補充有機物B.剪掉部分葉片一減弱蒸騰作用C.根部帶土坨一保護根尖D.為植物松土一一促進根的呼吸作用3.一株植物缺鉀時,它最可能出現的癥狀是A.生長矮小,葉有褐斑B.生長矮小,葉色發黃C.葉色暗綠帶紅D.只開花不結果4.輔酶Q-10(化學式為CH0,)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功效。下列關于輔酶Q-10說法錯誤的是A.它由三種元素組成B.含有2個氧氣分子C.一個分子中含有153個原子D.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5.機械式電能表是家庭用電計量儀表。家庭電路中有電流通過時,電能表上的鋁制表盤能夠轉動。下列選項中,與該電能表原理相同的是第5密圖AB6.下列有關物質燃燒時觀察到的現象,敘述正確的是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熱,產生大量白霧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C.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八年級科學試卷第1頁共9頁7.如圖為證明土壤中含有無機鹽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土壤浸出液進行過濾,收集濾液后,放入蒸發皿中,用酒精燈加熱蒸干水分,蒸發皿上會殘留白色固體物質。對該實驗分析正確的是A,圖1裝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溶液外灑B,只用圖2裝置還可以用來測量土壤有機物的含量C.蒸發皿上殘留的白色固體是難溶于水的無機鹽D.蒸發皿上殘留的白色固體一定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圖1圖28.放射性元素钚目前被應用于核武器和核反應堆。如圖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钚原子的中子數為94B.钚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4克94 PuC.钚原子的質子數為94D.懷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244钚2449.人的膈肌收縮和舒張時在胸腔內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是A.膈肌從甲到乙時呼氣B.膈肌從甲到乙時吸氣C.呼氣完成的瞬間膈肌處于乙位置D.吸氣完成的瞬間膈肌處于甲位置10.關于生活中的質量守恒定律觀點正確的是A.水結冰體積變大,質量不變,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第9題圖B.5g蔗糖溶于95g水中,總質量為100g,符合質量守恒定律C.二氧化碳氣體變成“干冰”后質量保持不變,符合質量守恒定律D.鎂條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物的質量比鎂條的質量大,符合質量守恒定律11.關于下列四幅圖,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圖1: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磁鐵會靠近通電線圈B.圖2:蠟燭自下而上熄滅,因為二氧化碳能使燒杯中的溫度降到蠟燭的著火點以下C.圖3: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先用手握住試管底部,再把導管口下端浸入水中D.圖4:正確使用測電筆時,手應觸筆尾金屬筆卡圖1圖2圖3圖412.如圖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某植株一晝夜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下列分析錯誤的是強A.影響該植物呼吸作用變化的因素之一是溫度光合作用B.a-c段,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含量增多C.b~c段,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直在減弱,合成的有機物一直在減少C呼吸作用D,c點以后,植物體內有機物的含量減少時間h0612182413.將燃著的鎂帶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鎂帶繼續劇烈燃燒,第12題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g+C0,點巡2Mg0+C。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B.該反應中Mg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生改變C.該反應說明了燃燒不一定都需要有氧氣D.鎂著火時可以用二氧化碳滅火八年級科學試卷第2頁共9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