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六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題號三四五六總分等級得分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1.尊重他人是一項基本的,也是一個人的體現。2.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3.2025年3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全球和平發展倡議》,中國提出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理念獲得廣泛認同。這再次證明: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終將取代戰爭。4.2025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宣布在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新發現大型祭祀坑群,出土青銅器、玉器等珍貴文物200余件。殷墟是我國代晚期的都城遺址。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文明對話大會"上特別引用中國古語倡導文明互鑒:“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天下大同”。善于發現和欣賞其他文化之美,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智慧。6.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災害有旱災、、泥石流和病蟲害等。7.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航海日,十五世紀初期和末期,世界曾經歷了兩次偉大航行一中國的和歐洲的8.地球為人類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和等。聯合國發布《全球資源展望》報告指出,全球75%的土地和66%的海洋生態系統已遭破壞。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1.尊重他人只需要尊重比自己優秀的人。(2.科技的發展只會造福人類,不會帶來問題。(3.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4.故宮、長城屬于世界文化遺產,我們應當自覺保護。(5.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成員國,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6.蒙古袍成為蒙古族人民的傳統服飾,與當地的自然環境、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無關7.面對校園欺凌行為,我們應該勇敢地說“不”。(8.寬容就是無限度地縱容和姑息遷就。(9.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這太麻煩了,完全不需要。(10.我國發生的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廣。(三、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1.俄烏戰爭已經打了三年多,一些國家到處拱火,中國極力促和。血與火的戰爭喚醒了全世界人民,制止戰爭、渴求和平是世界各國人民生存和發展的頭等大事。這說明()A.20世紀以來,世界己發生過三次世界大戰B.和平是當前國際社會的主要趨勢C戰爭是解決國際爭端的唯一途徑,各國應加強軍備競賽D.中國應當像某些國家一樣向沖突地區輸送武器2.聯合國是當代最具有()的政府間國際組織。①普遍性②代表性③權威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3.我國C919大型客機批量生產、嫦娥六號月球背面采樣、航天員太空出差六個月…這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取得說明()。①我國科技在一些重要領域已走在世界前列②科技只會造福人類③科技能讓夢想成為現實④我國堅持科教興國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2025年1月,我國某地發生6.2級地震,當地學校師生按照平時演練迅速采取正確避險措施,無一人傷亡。面對地震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①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②暫時躲在小房間的墻角③遠離高大建筑A.①③B.①②③C.①②D.②5.2025年3月,生態環境部通報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督查情況。下列行為中,與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相違背的是()。①隨意砍伐森林②瘋狂采挖煤炭③廢水直接向長江排放A.①②③B.②③C.①D.①②四、連線題(共10分)聯合國東南亞國家聯盟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世界貿易組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