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二學期學業水平監測七年級科學考生須知1.本科目日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卡的密封區內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必須在答題卡對應位置上答題,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對應。4.全卷g取10牛/千克。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0-16Zn65試題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一樹玉蘭,半城春色”;杭州法喜寺500歲的古玉蘭每年吸引眾多游客駐足觀賞,玉蘭花花蜜豐富、香氣撲鼻。下列關于玉蘭花植株的說法正確的是A玉蘭花是風媒花,依靠風力傳粉B.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生長形成玉蘭花植株C玉蘭花植株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體D玉蘭花期極短,盛開到凋謝僅一周,唯有子房繼續發育成種子2張青蓮院士主持測定銦、銻、銥、鉺、鋅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被采用為國際新標準。關于元素鋼、銻的說法正確的是A.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4.8g49In51SbB.銻原子的電子數是49銦銻C兩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質子數不同114.8121.8D.兩種元素都屬于非金屬元素3杭州某校在五一假期期間開展勞動教育,組織學生走進廚房,準備并制作一頓晚餐。以下是同學們在開展活動中的一些場景,涉及到一些物態變化,對此解釋正確的是甲乙丙入A甲同學購買凍豆腐,一段時間后出現許多小孔,小孔是水先凝固后熔化造成的B.乙同學在蒸食物時打開蒸鍋,看到了“白氣”,這是汽化現象C丙同學將濕抹布掛起一段時間后變干了,這是升華現象D.丁同學去買魚時發現,商家會把魚埋在干冰中,這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熱來保鮮魚4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千年文脈,非遺項目眾多,是吳越文明生生不息的活態見證,下面是浙江各地的非物質文化的代表,其中主要利用化學變化的是A.杭州黃楊木雕B.嘉興海寧皮影戲C.紹興黃酒釀制D,樂清細紋刻紙5.生物通過生殖和發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生生不息。如圖是幾種生物生殖和發有的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水密桃毛桃乙A甲圖:接穗上所結果實的品種是毛桃B.乙圖:在家蠶發有過程中,若D表示受精卵,則C為蛹期C丙圖:卵細胞和精子相結合成為受精卵的部位是②D丁圖:菜豆種子萌發時,胚芽首先突破種皮發育成莖、葉6扎染是中國非遺的手工染色技術,在扎染工藝中若對染色效果不滿意,可以利用連二亞疏酸鈉(Na2S204)去除局部顏色。NaS20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A.-2B.+3C.+4D.+67概念之間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關系。若用如圖表示概念間的包含關系,則表中內容與圖示關系相符的是選項1234A上皮細胞保護組織皮膚(器官)動物B締管細胞輸導組織莖(器官)植物體2c胚根子葉胚種子D乳酸菌單細胞真菌真菌微生物8某學習小組展開了有關化學基本觀念的討論,以下同學的發言中觀點正確的是A,小明:分子的質量一定比原子的質量大B.小天:同一種原子只能構成同一種物質C小科: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也就是金屬鋁D小金:同一種分子的化學性質相同9地殼自形成以來,其結構和表面形態就在不斷發生變化,形成了很多自然奇觀。下列有關地殼結構和表面形態說法正確的是A內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山谷,使得地表趨于平坦B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是在風力侵蝕下形成C地殼變動一直進行得很劇烈、很迅速D,杭嘉湖平原是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形成這樣地形的主要外力是流水10如圖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鋁心6050403(甲A安裝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時,安裝順序為a→b→cB.在BC段,C點比B點吸收的熱更多C,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了15minD.該物質的熔點是45℃,所以此溫度下該物質一定為液態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