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業水平質量監測四年級科學(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題號二四總分得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西安冬季暖氣片中流動的熱水,主要通過()傳遞熱量讓房間變暖。A.熱傳導B熱對流C.熱輻射D.魔法2.秦嶺大熊貓以竹子為食,體現了生物與環境的()關系。A.相互適應B.相互排斥C.毫無關聯D.人類影響3.下表是小紅對“水結冰前后體積變化”的實驗記錄。根據數據,下列結論正確的是()。狀態溫度(℃)量筒內液面刻度(ML)液態水250冰-555A.水結冰后質量變大B.水在0℃時密度最大C.冰的體積比水增加了10%D.溫度降低,水分子間空隙變小4.冬天,小紅發現爸爸將汽車水箱中的水換成防凍液,而不是直接加水。結合“熱脹冷縮”知識,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了)。A.防凍液比水便宜B.防凍液的凝固點比水低,不易結冰C.防凍液的沸點比水高,不易沸騰D.防凍液顏色鮮艷,便于觀察5.西安市民在陽臺種紅薯時,常將紅薯塊埋入土中,這種繁殖方式屬于()。A.種子繁殖B.莖繁殖C.根繁殖D.葉繁殖6某小組在教材“養蠶記錄”中統計了蠶各階段的時長,如下表所示。根據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發育階段卵幼蟲蛹成蟲時長10天25天12天5天四年級科學·第1頁(共4頁)A.幼蟲期是生長最快的階段B.蛹期持續時間最長C.成蟲期需要大量進食D.卵期發育速度最慢7.下列哪種昆蟲特征與“減少水分蒸發”功能最相似?()。A.蝗蟲的翅(用于飛行)B.蜜蜂的復眼(用于觀察)C.甲蟲的外骨骼(表面有蠟質層)D.蝴蝶的虹吸式口器(用于吸食花蜜)8.農歷八月十五西安的“超級月亮”,對應的月相是(A.新月B.上弦月C.滿月D.下弦月9.兵馬俑彩繪中發現的昆蟲圖案,其共同特征是()。A.有翅膀會飛B.身體分三節、三對足C.生活在水中D.用鰓呼吸10.秦嶺的銀杏樹通過“白果”繁殖,白果屬于()。A.果實B.種子C.根D.莖11.夏天喝冰鎮“冰峰”時,瓶外壁出現水珠,這是()現象。A.蒸發B.凝結C.融化D.沸騰12.小明觀察到紅薯藤上長出新的根和芽,這種繁殖方式屬于()A.種子繁殖B.根繁殖C.莖繁殖D.葉繁殖13.正午時大雁塔的影子最短,因為此時太陽()。A.高度角最大B.高度角最小C.距離地球最近D距離地球最遠14.西安小學生養蠶時發現,蠶寶寶吐絲結繭后會變成(。A.幼蟲B.蛹C.成蟲D.卵15.渭河平原種植小麥時,主要依靠()繁殖。A.根B莖C.種子D.葉16.登山時攜帶的礦泉水瓶在山頂變癟,可能是因為()。A.溫度降低B.空氣稀薄C.瓶子質量差D.水結冰17種子發芽實驗”中,甲組將種子完全浸泡在水中,乙組保持種子濕潤并暴露在空氣中。一周后甲組種子未發芽,乙組發芽。實驗說明種子發芽需要()。A.陽光B.土壤C.空氣D.肥料18.中國航天在月球發現的環形山,主要成因與()相似。A.秦嶺的山谷B.護城河的波浪C.隕石撞擊沙盤實驗D.人工挖掘19雷鳥冬季換羽為白色,這種現象體現了生物與環境的哪種關系?()A.生物影響環境B.環境影響生物C.生物適應環境D.環境依賴生物四年級科學·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