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2022年金華市婺城區畢業升學考試模擬測試科學1.(2022·婺城模擬)國家鼓勵大家踐行可持續生活方式,共同創造藍天白云、清潔永續的藍色未來。作為一名中學生,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選擇自行車和公交車作為出行工具B.節約用紙,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將廢紙、塑料瓶等收集起來,一起焚燒D.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用電子賀卡代替紙賀卡【答案】C【知識點】新能源及其開發與利用;低碳生活;環保與節能措施【解析】【分析】低碳生活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解答】ABD.這幾個選項都是通過節約能源和原材料的方式來實現低碳生活的C.焚燒后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故其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2022·婺城模擬)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一種叫做”干水”的粉末狀特殊物質,對CO2有較強的吸收能力。”干水”的每個顆粒外層是SiO2,內部含水95%。據此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干水屬于有機合成材料B.干水中的水分子停止運動C.干水吸收CO2的過程只發生物理變化D.干水是一種混合物【答案】D【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A.有機合成材料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大;B.構成物質的微粒是無時無刻都在進行不停地運動的;C.水和二氧化碳會發生反應,生成碳酸;D.混合物指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的物體。【解答】AD.干水是由SiO2和水組成的混合物,A錯誤、D正確。B.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著,B錯誤。C.干水吸收二氧化碳時,水會和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C錯誤。故答案為:D3.(2022·婺城模擬)如圖,格陵蘭睡鯊在”全球長壽動物排行榜”上始終是擁有排名的一種生物,它是世界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它們體型龐大,沒硬骨的背鰭被大大降低,吻部短而圓,相比其他種類的鯊魚,鰓狹縫也顯得較小。格陵蘭睡鯊在動物學的分類上屬于( )A.魚類 B.兩棲類 C.爬行類 D.哺乳類【答案】A【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解析】【分析】常見的脊椎動物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和鳥類。【解答】鯊魚屬于魚類,故其屬于魚類;故答案為:A4.(2022·婺城模擬)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從水循環角度分析,后句說的是哪種類型的水循環( )A.海陸間循環 B.陸上內循環 C.海上內循環 D.地下水循環【答案】A【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水循環包括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和海陸間循環。【解答】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海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又回到了陸地,因此,”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屬于海陸間循環。故答案為:A5.(2022·婺城模擬)下列光現象中,原理與其他選項不同的是( )A.江中的”萬佛塔”B.水中的”斑馬”C.用放大鏡看到的”字母”D.鏡子里的”人”【答案】C【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為光的反射,其成像特點為成正立,等大的虛像。【解答】江中的”萬佛塔”、水中的”斑馬”、鏡里的”人”都是光的反射現象。用放大鏡看到的”字母”是凸透鏡成像,屬于光的折射。故答案為:C。6.(2022·婺城模擬)汽車啟動器是一種螺線管,駕駛者轉動鑰匙發動汽車時,相當于給螺線管通電。為研究螺線管的性質,小科同學繪制了一張圖,你認為需要修改的一處是( )A.電源正負極 B.小磁針指向C.磁感線方向 D.螺線管的磁性【答案】B【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右手螺旋定則【解析】【分析】由安培定則可知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分布與條形磁鐵相似,四指與電流方向相同,大拇指的指向就是N極的指向。【解答】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得,應調換小磁針N、S極的指向。故答案為:B7.(2022·婺城模擬)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許多地方的習俗,粽葉是包棕子的材料之一。箬葉(如圖)是粽葉的一種,含多種氨基酸。用箬葉包制粽子,可提高粽子中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是人體合成下列哪種營養素的重要原料( )A.糖類 B.脂肪 C.纖維素 D.蛋白質【答案】D【知識點】食物與營養【解析】【分析】A.糖類物質是由葡萄糖組成的;B.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C.纖維素組成單體與糖類物質相似;D.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解答】蛋白質是由多種氨基酸構成的復雜的化合物。故答案為:D8.(2022·婺城模擬)科學實驗中,藥品和儀器的存放應符合一定的規范。某同學在實驗操作后把下列物質存放在對應的容器中,符合規范的是( )A.碳酸鈣固體 B.氫氧化鈉溶液C.氫氣 D.稀鹽酸【答案】D【知識點】常用儀器的名稱;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在考慮物質的存放時,應注意物質的密封性,見光性,是否與其他物質反應等性質。【解答】碳酸鈣固體應放在廣口瓶中。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瓶塞應用橡膠塞,不能用玻璃塞。盛滿氫氣的集氣瓶,應該將毛玻璃面向下蓋住瓶口,防止氫氣逸出。故答案為:D9.(2022·婺城模擬)金華”4·15”新冠肺炎疫情是由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的,相比德爾塔變異株,它的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我市快速開展大規模核酸采樣檢測、緊急排查密接者并將其隔離管控,精準高效快速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下列關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說法正確的是( )A.從傳染病角度分析,引起金華新冠肺炎疫情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為傳染源B.奧密克戎變異株有細胞膜和細胞質等細胞結構,無成形的細胞核C.奧密克戎變異株與德爾塔變異株性狀上的差異是由基因決定的D.新冠病毒產生德爾塔變異株和奧密克戎變異株的過程是定向的【答案】C【知識點】遺傳和變異現象;遺傳物質的傳遞【解析】【分析】A.傳染源指攜帶微生物等致病菌的生物體;B.病毒一般無細胞結構;C.細胞核中的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D.變異過程是不定向的。【解答】A.奧密克戎變異株是新冠肺炎的病原體,A錯誤。B.奧密克戎變異株屬于病毒,其結構簡單,無細胞結構,B錯誤。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因此,奧密克戎變異株與德爾塔變異株性狀上的差異是由基因決定的,C正確。D.變異是不定向的,D錯誤。故答案為:C10.(2022·婺城模擬)”竹神面”是我國傳統面點美食。如圖甲,在制作面團的過程中,讓一段毛竹的一端固定在繩扣中,人坐在另一端可以上下跳動,面團在毛竹不斷擠壓下變得更有韌性。如圖乙是它的原理圖,可以把毛竹視為一根杠桿。下列關于此杠桿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B是支點B.杠桿在B點受到的力大于F1C.杠桿在B點受到向下的力D.A點移動的距離小于B點移動的距離【答案】B【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杠桿的應用【解析】【分析】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x動力臂等于阻力x阻力臂。【解答】ABD.把毛竹視作一根杠桿,可知O點為支點,OB為阻力臂,OA為動力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毛竹為省力杠桿,則杠桿在B點受到的力大于F1,A點移動的距離大于B點移動的距離,故A、D錯誤,B正確。毛竹擠壓面團,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面團對于毛竹有向上的支持力,故C錯誤。故答案為:B11.(2022·婺城模擬)據美國《科學》雜志網站報道,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借助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其化學反應可表示為CO2+2XCH4+2O2。根據信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是置換反應B.反應物X的化學式為H2OC.該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D.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不變【答案】B【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解析】【分析】A.置換反應指一種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發生變化;C.該反應借助光促使該化學反應的進行;D.在單質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均為零。【解答】A.該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生成一種化合物和一種單質,不屬于置換反應,A錯誤。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可知X的化學式是H2O,B正確。C.該反應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C錯誤。D.反應前,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均為-2,反應后,氧氣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0,化合價發生了變化,D錯誤。故答案為:B12.(2022·婺城模擬)下列關于地球和太陽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系中,木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B.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C.太陽的色球層表面會出現一些相對較暗的區域,這就是黑子D.地球的巖石圈被海嶺、海溝和巨大的山脈分割成六大板塊【答案】D【知識點】板塊構造學說的要點;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A.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B.地球上板塊間的內力作用引發火山和地震;C.太陽光球層上存在著太陽黑子;D.地球被分為六大板塊。【解答】A.已知太陽系有八顆行星,按照距太陽遠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A錯誤;B.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B錯誤;C.太陽光球層表面常出現的一些黑斑點叫做太陽黑子,C錯誤;D.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地球的巖石圈被海嶺、海溝和巨大的山脈分割成六大板塊,D正確。故答案為:D13.(2022·婺城模擬)如圖是中國天眼的日常維護裝備_”微重力蜘蛛人”,該設備最主要部分是一個直徑超7m的氦氣球,下面懸吊著”蜘蛛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由于氦氣球受到了很大的浮力,所以減小了”蜘蛛人”的重力B.當”蜘蛛人”靜止在反射面板上時,”蜘蛛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蜘蛛人”的手腳上都有寬大的輕質板,是為了減小”蜘蛛人”對反射面板的壓強D.”蜘蛛人”的手輕碰面板后,往前運動,這是由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答案】C【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A.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B.二力平衡的條件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C.壓強大小由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決定;D.力的作用效果之一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解答】A.重力的大小與質量和重力常數有關,“蜘蛛人”在地球表面的質量和重力常數都沒有發生變化,所以”蜘蛛人”的重力不變,故A錯誤。B.當”蜘蛛人”靜止在反射面板上時,會受到氦氣球向上的拉力,所以”蜘蛛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不相等,故B錯誤。C.蜘蛛人”的手腳上都有寬大的輕質板,這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積來減小”蜘蛛人”對反射面板的壓強的,故C正確。D.”蜘蛛人”的手輕碰面板后,往前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D錯誤。故答案為:C14.(2022·婺城模擬)小金因疫情居家隔離,常常鍛煉身體控制體重,他利用某壓敏電阻R及相關電路元件設計身高體重測量儀(如圖甲所示)的測量電路,壓敏電阻的阻值隨壓力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現要求用電壓表、電流表分別顯示身高和體重的大小,且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分別隨身高、體重的增大而增大。下列電路設計最合理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人的身高的示數可以通過電壓表的并聯來實現,體重大小可以通過壓敏電阻的阻值變化來進行控制。【解答】A.A圖中,閉合開關,滑動變阻器與R并聯,電壓表測電源電壓,其示數不隨支路電阻的變化而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B.B圖中,閉合開關,滑動變阻器與R串聯,身高會影響電流表示數,故B不符合題意。C.C圖中,閉合開關,滑動變阻器與R并聯,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電流表測R所在支路的電流,身高越高,電壓表示數越大,體重越重,電流表示數越大,故C符合題意。D.D圖中,閉合開關,滑動變阻器與R串聯,身高會影響電流表示數,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5.(2022·婺城模擬)為測定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小金進行了如下探究:取該溶液50g于錐形瓶中,向錐形瓶中滴加一定濃度的稀鹽酸。實驗測得錐形瓶中溶液的總質量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m1的值無法確定B.理論上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可以求解C.加入m1g稀鹽酸后,才開始產生氣泡D.該方法測得的碳酸鈉質量分數可能偏小【答案】A【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鹽與化肥【解析】【分析】本實驗的原理為當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后,產生的二氧化碳會從錐形瓶中跑出去,使錐形瓶中的總質量減少,故其減少的質量即為二氧化碳的質量,通過二氧化碳的質量即可求得碳酸鈉的質量。【解答】A.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滴加稀鹽酸時,鹽酸會先與氫氧化鈉反應,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鹽酸才與碳酸鈉反應。結合溶液質量隨稀鹽酸質量變化的曲線可知,滴加稀鹽酸0~m1g時,溶液中發生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的反應;滴加稀鹽酸m1g時,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滴加稀鹽酸m1~100g時,溶液中發生碳酸鈉與稀鹽酸的反應;滴加稀鹽酸100g時,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繼續滴加稀鹽酸,稀鹽酸過量。根據質量守恒可知,m1g=100g-50g=50g,m1=50,A錯誤。B.根據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時放出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和消耗稀鹽酸的質量,可以求出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B正確。C.由前面分析可知C正確。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反應后錐形瓶中原有的空氣會被二氧化碳替代,使反應前后的質量差變小,即測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小,計算所得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偏小,D正確故答案為:A16.(2022·婺城模擬) 2022年1月15日(農歷臘月十三)湯加火山猛烈噴發,能量達“核彈”級別。請回答:(1)湯加火山處在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俯沖邊界上,所處的火山帶是 陸地和周圍海區。(2)火山猛烈噴發當天的月相與上圖中的 (選填字母)相近。【答案】(1)環太平洋(2)D【知識點】月相;陰歷與月相的關系【解析】【分析】(1)常見的地震火山帶為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火山帶;(2)農歷十三的月相接近于滿月。【解答】(1)湯加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國,所處的火山帶是環太平洋陸地和周圍海區。(2)農歷臘月十三接近滿月,故選D。17.(2022·婺城模擬)體育中考是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重要政策,其中包括長跑、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測試項目。請聯系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做引體向上動作時,受到神經傳來的興奮刺激, (填反射弧中某環節)做出處理,肱二頭肌收縮,牽引骨骼向上運動。(2)長跑過程中人體的呼吸和心跳加快,同時血管舒張,汗液分泌增加,以維持產熱和散熱的平衡。此過程是人體的 共同調節、協調作用的結果。【答案】(1)神經中樞(2)神經和激素【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解析】【分析】人體中的反射弧由感受器,效應器,傳入神經,傳出神經,神經中樞。【解答】(1)引體向上動作時,神經中樞做出處理;(2)人體的體溫調節是通過神經和激素共同協調作用的。18.(2022·婺城模擬) 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號飛船在東風著陸場平安降落,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安全順利出艙,重回地球的懷抱。請回答:(1)在進入大氣層的時候,返回艙以數千米每秒的速度與大氣層發生劇烈的摩擦,燃起2000多攝氏度的高溫火焰。在此過程中改變返回艙內能的方式是 。(2)在距離地面10公里的時候,返回艙的主傘會打開(如圖所示),使返回艙的速度慢慢降低。以降落傘為參照物,返回艙是 (填”靜止”或”運動”)的。【答案】(1)做功(2)靜止【知識點】內能;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解析】【分析】(1)改變內能的方式為做功和熱傳遞;(2)參照物指被選做標準的物體。【解答】(1)返回艙與大氣層摩擦,燃起2000多攝氏度的高溫火焰,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返回艙內能的。(2)降落傘和返回艙的速度大小一樣,故其為靜止。19.(2022·婺城模擬)”登高取物”游戲規則:梯子上下相鄰的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的,游戲者可以上升一格,最終登頂者可以獲得”足球”獎勵。甲同學根據規則能順利獲獎,乙同學根據規則從CaCO3、CuSO4、HNO3、BaCl2中選擇合適物質填入①、②兩處,也順利獲獎。(1)②是 (2)寫出圖中CuO與稀鹽酸反應的現象: 【答案】(1)BaCl2(2)黑色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酸、堿、鹽的鑒別;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鹽與化肥【解析】【分析】(1)2這種物質既能與硝酸銀反應,又能與1反應,故1為硫酸銅,2為氯化鋇;(2)氧化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解答】(1)能與硝酸銀反應的物質只有氯化鋇;(2)氧化銅為黑色固體,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氯化銅溶液呈藍色。20.(2022·婺城模擬)顯微鏡是觀察細胞形態結構的常用工具,因此我們要學會使用顯微鏡。小秋想通過利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來認識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請你指導小秋完成實驗。(1)下圖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操作順序是 (填圖中序號)。(2)調距時,先使鏡簡降至最低,再轉動粗準焦螺旋,直到鏡簡上升到最高點,還是沒有找到物像,接下來進行的操作是____(填字母)。A.來回轉動粗準焦螺旋,繼續尋找物像B.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繼續尋找物像C.眼睛看著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降至最低D.左眼看著目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繼續尋找物像【答案】(1)③④②①(2)C【知識點】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1)正確的裝片制作過程為:滴液,取材,展平,蓋片;(2)顯微鏡中尋找物像的方法為轉動粗準焦螺旋,直至看到物像。【解答】(1)裝片的正確制作過程為:滴水,取材,展平,蓋片。(2)調距時,先使鏡筒降至最低,再轉動粗準焦螺旋,直到鏡筒上升到最高點,還是沒有找到物像,說明操作時出現了失誤,此時應重新進行調距。因此接下來進行的操作是眼睛看著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降至最低,故選C。21.(2022·婺城模擬)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物體B、C的體積分別為20cm3和15cm3(如圖所示),當B浸沒在水中時,木塊A恰能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水的阻力及滑輪處的摩擦均忽略不計,已知ρ物=2g/cm3。請回答:(1)物體B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2)木塊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為 。【答案】(1)0.2N(2)水平向右【知識點】平衡狀態的判斷;平衡力的辨別;浮力大小的計算;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1)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大小;(2)對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做受力分析即可知摩擦力的方向。【解答】(1)B浸沒在水中,故B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g=1.0×103kg/m3×10N/kg×20×10-6m3=0.2N。(2)物體B受到的重力GB=mBg=ρ物VBg=2×103kg/m3×20×10-6m3×10N/kg=0.4N,物體C受到的重力GC=mCg=ρ物VCg=2×103kg/m3×15×10-6m3×10N/kg=0.3N,A受到B端的拉力FB=GB-F浮=0.4N-0.2N=0.2N,A受到C端的拉力為FC=GC=0.3N,故A受到的總的拉力水平向左,摩擦力方向為水平向右。22.(2022·婺城模擬)海水”曬鹽”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雜質,某興趣小組同學按圖中的步驟將粗鹽進行提純。(1)操作③為蒸發結晶,此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利用提純出的精鹽配制100克12%的食鹽溶液,但實際配制的食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12%,則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編號)。A.稱量食鹽時,砝碼放左盤,食鹽放右盤B.將稱量好的食鹽倒入燒杯時,有食鹽固體撒落燒杯外C.將量好的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D.量取水時,俯視讀數【答案】(1)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滴飛濺(2)C;D【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常用儀器的名稱;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 (1)根據玻璃棒作用分析;(2)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偏大,可能原因是溶質質量偏大或溶劑質量偏小分析。【解答】 (1)操作③為蒸發結晶,此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2)A、稱量食鹽時,砝碼放左盤,食鹽放右盤,則氯化鈉偏少,所配制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小;B、將稱量好的食鹽倒入燒杯時,有食鹽固體灑落燒杯外,則氯化鈉偏少,所配制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小;C、將量好的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使溶解時所加水的體積偏小,所配制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大;D、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使溶解時所加水的體積偏小,所配制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大;故選:CD。故答案為:(1)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2)CD。23.(2022·婺城模擬)如圖是”觀察種子的結構”實驗的示意圖,據圖回答:(1)圖甲所示為菜豆種子的結構,結構[③]將來發育成植物的 (2)玉米粒的⑤種皮和果皮緊貼在一起,不易分開,所以玉米粒在植物器官的分類上應該為 【答案】(1)莖和葉(2)果實【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 觀圖可知:①是胚軸、②是胚根、③是胚芽、④是子葉、⑤種皮、⑥是胚乳,【解答】 (1)菜豆種子萌發時,④子葉里的營養物質供給胚芽、胚軸、胚根利用;種子的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四部分組成,③胚芽將來發育成新植物的莖和葉,②胚根發育成新植物體的根,①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2)玉米粒的種皮和果皮緊貼在一起,不易分開,所以玉米粒在植物器官的分類上應該為果實。故答案為:(1)莖和葉。(2)果實。24.(2022·婺城模擬)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的阻值為20Ω,電源電壓不變。當S1、S2斷開,S3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45A;當S1斷開,S2,S3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75A。請回答:(1)電源電壓為 (2)當S2、S3斷開,S1閉合時,電路的總功率為 【答案】(1)9V(2)1.62W【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串、并聯電路的設計【解析】【分析】(1)當S1、S2斷開,S3閉合時,R2沒有連入電路,電路中只有R1,知道電路中電流,利用歐姆定律求電源電壓;(2)當S1斷開,S2、S3閉合時,R1、R2并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根據并聯電路中各支路互不影響和并聯電路電流規律求出通過R2的電流,根據并聯電路電壓特點和歐姆定律求出R2的阻值;當S2、S3斷開,S1閉合時,R1、R2串聯,根據P=算出電路的總功率。【解答】(1)當S1、S2斷開,S3閉合時,R2斷路,電路中只有R1,電路中電流I1=0.45A,由歐姆定律可得,電源電壓:U=I1R1=0.45A×20Ω=9V;(2)當S1斷開,S2、S3閉合時,R1、R2并聯,干路電流為0.75A,因并聯電路中各支路互不影響,因此通過R1的電流仍為0.45A,又因為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所以通過R2的電流:I2=I-I1=0.75A-0.45A=0.3A,因并聯電路兩端電壓相等,則由歐姆定律可得,R2的電阻:R2==30Ω;當S2、S3斷開,S1閉合時,R1、R2串聯,則電路中的總功率為:P==1.62W。故答案為:(1)9V;(2)1.62W。25.(2022·婺城模擬)現有一包固體樣品,可能由CaCO3、CaO、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確定其組成,進行了如下實驗:Ⅰ.取樣于燒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過濾得到白色沉淀A和濾液;Ⅱ.往濾液中加入過量的呈中性的氯化鋇溶液,發現有白色沉淀B生成。待濁液澄清后,往上層清液中滴加酚酞試液,發現溶液呈無色;Ⅲ.取白色沉淀B,加入足量稀硝酸,發現有無色氣體產生且沉淀全部消失。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白色沉淀B與稀硝酸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根據現象判斷,固體樣品中一定不存在的成分是 【答案】(1)BaCO3+2HNO3=Ba(NO3)2+H2O+CO2↑(2)CaO、NaOH、Na2SO4【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酸、堿、鹽的鑒別;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解析】【分析】 (1)根據物質溶解性分析回答此題;(2)根據實驗現象推斷此題。【解答】取樣溶解,過濾得到白色沉淀A和溶液,結合固體的可能成分可知白色沉淀A為碳酸鈣,可能是樣品中含有的碳酸鈣,也可能是由氫氧化鈣(氧化鈣與水反應后所得)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往濾液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發現有白色沉淀B生成。白色沉淀B可能是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的碳酸鋇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鋇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的硫酸鋇沉淀。往上層清液中滴加酚酞試液,發現溶液呈無色,說明溶液中不含氫氧化鈉,同時可知白色沉淀A是固體中含有的碳酸鈣,不是由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的,所以固體樣品中不含氧化鈣。取白色沉淀B,加入足量稀硝酸,有無色氣體產生且沉淀全部消失,說明白色沉淀B是碳酸鋇,可知固體樣品中不含硫酸鈉。綜上分析可知,樣品中一定不存在氧化鈣、氫氧化鈉和硫酸鈉。26.(2022·婺城模擬)夏季的夜晚,人們常受到蟻蟲叮咬的困擾。某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不同的驅蟻植物提取液的驅蚊效果做了以下實驗:步驟1:選取15只個體大小、健康狀況基本相同的小鼠。分別隨機蘸取等量的5%天竺葵葉提取液5%薄荷葉提取液、5%西紅柿葉提取液、10%薄荷葉提取液、清水涂抹在小鼠背部,每種溶液涂抹3只小鼠,用不同顏色的記號筆標記,以作區分;步驟2:將小鼠全部放人裝有一定數量蚊子的密閉空間中,3人分別觀察每只小鼠身上停留的蚊子數量并記錄,記錄數據以小時為單位,取3人記錄數據的平均數,共觀察、記錄5小時;步驟3:計算有效保護時間、有效驅蚊率并記錄表格,如表所示。不同植物提取液的有效保護時間(h)及各時段的驅蚊率(%)組別 樣品 有效保護時間 第1時間 第2時間 第3時間 第4時間 第5時間1 5%天竺葵葉提取液 2 100 100 85.7 71.4 66.72 5%薄荷葉提取液 4 100 100 85.7 71.4 3 5%西紅柿葉提取液 2 100 100 71.4 60 504 10%薄荷葉提取液 4 100 100 100 100 805 清水 0 0 0 0 0 0[備注:有效保護時間是指從涂抹液體開始到有第1只蚊子叮咬的間隔時間;有效驅蚊率=(對照組蚊子叮咬數-涂植物提取液組蚊子吁咬數)/對照組蟻子吁咬數×100%}(1)設置清水組的作用是 。(2)本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科學研究方法有很多,如”控制變量法”“模型法”“類比法”“轉換法”和”等效替代法”等,本實驗運用了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下列實驗中采用與本實驗相同的兩種科學方法的有 (填字母)。A.比較不同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B.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C.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D.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答案】(1)形成對照(2)質量分數相同時,薄荷葉提取液的驅蚊效果最好,西紅柿葉提取液的驅蚊效果最差;薄荷葉提取液質量分數越高,驅蚊效果越好(3)A、B、C【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控制變量法【解析】【分析】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2)設置對照組的必要性;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解答】(2)根據第1、2、3、5組的實驗結果可知,質量分數相同時,薄荷葉提取液的有效保護時間最長,相同時間內的有效驅蚊率最高,驅蚊效果最好;天竺葵葉提取液和西紅柿葉提取液的有效保護時間最短,并且相同時間內西紅柿葉提取液的有效驅蚊率最低,因此西紅柿葉提取液的驅蚊效果最差。根據第2、4、5組的實驗結果可知,薄荷葉提取液質量分數越高,其有效保護時間越長,有效驅蚊率越高,驅蚊效果越好。(3)比較不同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實驗中:用轉換法通過對比不同食物燃燒前后試管內水的溫度變化來反映不同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用控制變量法使不同食物的質量、試管中水的容量等保持一致,故A符合題意。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和用轉換法通過觀察吸引大頭針的個數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故B符合題意。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通過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變化來反映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的多少,這是轉換法;電流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大小、電阻的大小、通電時間有關,探究電流與其中某個因素的關系時控制其他因素不變,這是控制變量法,故C符合題意。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多次測量得到數據,然后分析數據得出平衡條件,采取的是歸納法,故D不符合題意。27.(2022·婺城模擬)某項目化學習小組同學制作”浮漂器”,成功地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選材制作]選取溢水杯、泡沫塊、托盤和粗鐵絲、細鐵絲等材料制作成”浮漂器”。”浮漂器”的支撐桿由粗鐵絲制成,下托盤由細鐵絲制成。[驗證步驟]①將”浮漂器”置于裝有適量水的溢水杯中,取一小石塊放在上托盤,在支撐桿上標出水位刻度線;②將小石塊改放在下托盤,往上托盤加砝碼,同時用空燒杯接收溢出的水,直到水位刻度線與水面相平;③取下砝碼,把燒杯中的水全部倒入上托盤。[結果分析]由步驟①②得出小石塊所受浮力F浮=G砝碼,由步驟②③得出燒杯中水的重力G排=G砝碼。因此,F浮=G排,即小石塊所受浮力等于其所排開的水受到的重力,從而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1)泡沫塊是制作”浮漂器”的關鍵材料之一,”浮漂器”與密度計的原理相同,在液體中都處于 狀態(F浮=G總)。(2)步驟①中將”浮漂器”置于溢水杯中,判斷杯中水為”適量”的依據是 (3)完成步驟②③后,該組同學得出結論:燒杯中所收集水的重力等于砝碼的總重力,即G排=G砝碼。推測在步驟③中其觀察到的現象為: 【答案】(1)漂浮(2)將小石塊放入上托盤時,有少量水溢出(3)溢水杯中的水剛好到溢水口處,水位刻度線與水面相平【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 (1)密度計的使用原理:密度計在使用時始終處于漂浮狀態,即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浮力不變;(2)杯中水為“適量”的依據是泡沫塊可以浸沒水中但又不會使水溢出;(3)兩重力相等直觀的現象是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解答】 (1)密度計的使用原理:密度計在使用時始終處于漂浮狀態,即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浮力不變,所以“浮漂器”的原理為:使用時在液體中始終處于漂浮狀態;(2)判斷杯中水為“適量”的依據是泡沫塊可以浸沒水中但又不會使水溢出;(3)兩重力相等直觀的現象是有相同的作用效果,即水位刻度線與水面相平。故答案為:(1)漂浮;(2)泡沫塊可以浸沒水中但又不會使水溢出;(3)水位刻度線與水面相平。28.(2022·婺城模擬)呼吸面具和潛水艇中可用過氧化鈉(Na2O2)作為供氧劑,反應原理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相關實驗,驗證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請回答:(1)過氧化鈉中氧元素的化合價是 (2)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檢驗C裝置收集到氣體的實驗操作及現象是 (3)興趣小組的同學取反應后B裝置中的固體加水充分溶解,并在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發現溶液先變紅后褪色。[提出問題]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查閱資料]①Na2O2和H2O反應會生成NaOH和H2O2,反應放出的熱量使H2O2部分或全部分解為H2O和O2;②滴加酚酞呈現紅色的溶液遇到H2O2時,H2O2可以破壞酚酞的分子結構,使酚酞在堿性溶液中不能再顯紅色;③酚酞在稀堿性溶液中穩定顯紅色,而在濃氫氧化鈉等溶液中顯紅色后又褪色。[建立猜想]猜想A: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猜想B:反應后的溶液中存在H2O2;猜想C:生成的氫氧化鈉溶液可能太濃。①有同學認為猜想A不正確,理由是 [方案設計]②為驗證猜想C,請將下列實驗操作補充完整。猜想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C 取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的溶液放入試管中, 溶液變紅,一會紅色消失 猜想C錯誤③小組同學繼續實驗,最終確定猜想B正確。【答案】(1)-1(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觀察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3)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溶液呈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加入水稀釋,再滴加酚酞【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2)根據氧氣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分析;(3)根據碳酸鈉溶液的酸堿性分析回答此題;根據氧氣的助燃性分析回答此題;根據猜想C改變溶液的濃度設計實驗。【解答】 (1)過氧化鈉中鈉元素化合價為+1,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氧元素的化合價是-1;(2)根據資料2Na2O2+2H2O=4NaOH+O2↑,故C中收集到的氣體為氧氣,氧氣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檢驗C裝置收集到氣體的實驗操作及現象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3)①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呈堿性,也能使酚酞變紅,紅色不會褪去;②猜想C錯誤,說明顏色是否褪去,不是因為生成的氫氧化鈉溶液太濃,所以取反應后的溶液,加入蒸餾水稀釋,若一直不褪色,說明是生成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高,稀釋后一直保持紅色,而稀釋后若還褪色,說明不是氫氧化鈉溶液濃度不同造成的褪色。故取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的溶液放入試管中,向試管內加入足量蒸餾水稀釋溶液,觀察到溶液變紅,一會紅色消失,說明溶液變紅,一會紅色消失。故答案為:(1)-1;(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3)①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呈堿性,也能使酚酞變紅,紅色不會褪去;②向試管內加入足量蒸餾水稀釋溶液。29.(2022·婺城模擬)小科同學在探究”小燈泡發光時的亮度與電功率的關系”的實驗中,所用的電源電壓是4V,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小燈泡兩端允許的最大電壓為額定電壓的1.2倍。請回答:次數 1 2 3 4 5電阻R(Ω) 5 10 15 20 電壓U(V) 2.0 3.0 3.6 4.0 5.0(1)請將圖甲的實驗電路連接完整。(2)小科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并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繪制成圖乙所示的圖像。根據圖像信息,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瓦。(3)繼續實驗.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兩端電壓分別等于額定電壓的0.8和1.2倍,同時觀察到小燈泡亮度分別比正常發光時暗一些和亮一些,結合圖乙數據可知,小燈泡的亮度是由 決定的。(4)小明換用另一未知電壓的新電源和一些定值電阻(替換小燈泡)利用圖甲所示的同樣的電路又做了幾次實驗,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在某一位置不變,記錄了上表數據,于是有了新的發現:可以將電壓表改成直接讀出電阻值的歐姆表,且5.0V處應標 Ω。【答案】(1)(2)0.5(3)實際功率(4)50【知識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測定小燈泡的功率;小燈泡電功率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 (1)電壓表與小燈泡并聯測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根據燈泡兩端所允許加的最大電壓確定電壓表的量程,滑動變阻器采用一上一下與小燈泡串聯,據此連接電路;(2)根據圖乙,找到額定電壓下的電流,根據P=UI求出小燈泡的功率;(3)根據圖乙中電流隨電壓的變化關系,利用P=UI分析電功率的變化,進而分析燈泡亮度的決定因素;(4)根據滑動變阻器的阻值不變結合歐姆定律及串聯電路的電流、電壓特點得出5.0V時的電阻值。【解答】(1)(2)由題圖乙可知,當電壓為2.5V時,電流為0.2A,小燈泡的額定功率P=U額I=2.5V×0.2A=0.5W。(3)根據題圖乙可知,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逐漸減小時,通過它的電流也隨之減小,電功率也減小,燈泡的亮度變暗,說明小燈泡的亮度取決于它的實際功率。(4)電源電壓U'=U+Rp,代入兩組數據解得U'=6V,Rp=10Ω,故當U=5.0V時,R=50Ω。30.(2022·婺城模擬)在燃燒正旺的炭火盆上,不小心酒上兒滴水,會看到有火苗竄起。這是什么氣體在燃燒?小軍、小虎、小明和小梅組成的合作學習小組對此問題展開了探究。[組內交流,形成共識]火焰是氣體物質燃燒產生的現象既然有火苗,那么水與熾熱的炭反應肯定產生了可燃性氣體,同時應該還有未反應的水蒸氣。[提出猜想]小軍:可能含有CO;小梅:可能含有H2;小明:也可能是CO和H2的混合物;小虎:不排除有非可燃性氣體生成,有可能含有少量的CO2。[查閱資料]無水硫酸銅遇水由白色變為藍色。[設計實驗]合作學習小組成員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圖,并進行了實驗。(1)請將下圖甲、乙丙裝置按一定順序連接后放入上圖方框中,正確的連接順序是 。(2)已知試管內棉花不參與反應,它的作用是制造水蒸氣。裝置甲、丙的作用分別是 。(3)小明認為上述實驗設計存在兩處不足需要改進,分別是 。[實驗現象](改進后)實驗中觀察到裝置乙、C中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B中黑色粉末變紅,D中無水硫酸銅由白色變為藍色。(4)[實驗結論]熾熱的炭和水蒸氣反應生成的氣體有 。【答案】(1)乙丙甲(2)吸收水蒸氣、吸收二氧化碳(3)裝置CD互換位置、尾氣處理(4)H2、CO和CO2【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常用儀器的名稱;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由題意“水與熾熱的碳反應肯定產生了可燃性氣體,同時應該還有未反應的水蒸氣”,驗證各成分的順序依次:實驗室中常用無水硫酸銅遇水由白色變為藍色來驗證水,澄清的石灰水來驗證二氧化碳,實驗室常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用濃硫酸來干燥氣體;通過黑色的氧化銅轉變成紅色的銅來驗證由還原性的物質存在;從裝置B出來的氣體先由D檢驗水分,再用C檢驗是否生成二氧化碳;因為一氧化碳是一種有毒的氣體,尾氣一般要收集或點燃。【解答】 由題意“水與熾熱的碳反應肯定產生了可燃性氣體,同時應該還有未反應的水蒸氣”,驗證各成分的順序依次:實驗室中常用無水硫酸銅遇水由白色變為藍色來驗證水,澄清的石灰水來驗證二氧化碳,實驗室常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用濃硫酸來干燥氣體;通過黑色的氧化銅轉變成紅色的銅來驗證由還原性的物質存在;從裝置B出來的氣體先由D檢驗水分,再用C檢驗是否生成二氧化碳;因為一氧化碳是一種有毒的氣體,尾氣一般要收集點燃。(1)由題意可知,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實驗室常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用濃硫酸來干燥氣體;則正確的連接順序依次是:乙丙甲;(2)由于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裝置丙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裝置甲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氣或干燥氣體;(3)上述實驗設計存在兩處不足需要改進,分別是①從裝置B出來的氣體先由C檢驗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從石灰水中出來,帶出水蒸氣,不能檢驗水,即不能說明產生的氣體中一定存在H2.應該將裝置C和裝置D交換;②因為一氧化碳是一種有毒的氣體,尾氣一般要收集或點燃,故該缺陷是缺少尾氣處理裝置;(4)實驗中觀察到裝置乙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中黑色粉末變紅,D中無水硫酸銅由白色變為藍色,說明有一氧化碳和氫氣。熾熱的炭和水蒸氣反應生成的氣體有H2、CO和CO2。故答案為:(1)乙丙甲;(2)除去水蒸氣或干燥氣體、除去二氧化碳;(3)①從裝置B出來的氣體先由C檢驗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從石灰水中出來,帶出水蒸氣,不能檢驗水,即不能說明產生的氣體中一定存在H2;②缺少尾氣處理裝置;(4)H2、CO和CO2。31.(2022·婺城模擬)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與水結緣的千年古城金華,依托流經全市的8條干流搭建起一條連接江河最觀和沿岸綠道的浙中生態廊道。許多河道內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長的平臺——生態浮島(如圖1所示),它們是由混凝土高分子材料等做成的”人工浮床”,將植物種植在浮床上,利用植物凈化水體。請回答:(1)圖2中的甲乙、丙、丁表示某生態浮島的生態系統成分,則①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2)圖3是部分生物之間的營養結構關系,若A、B、C、D表示河道中的四種魚,則A、B、C、D對應的是圖2中的 (填“甲”“乙”“丙”或”丁”)。(3)生態浮島上所有的微生物 (填”能”或”不能”)作為一個生物群落。(4)建設生態浮島可以豐富水體生態結構,增強水體生態系統的 能力。【答案】(1)光合作用(2)丙(3)不能(4)自動調節【知識點】生態系統及其多樣性;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解析】【分析】 觀圖可知:甲是無機環境、乙是生產者、丙是消費者、丁是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表示捕食關系、④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AB是初級消費者、CD是次級消費者,解答即可。【解答】(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生產者能從無機環境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同時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能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回到無機環境中,因此,圖2中甲是非生物部分,乙是生產者。①表示的生理過程是光合作用。(2)乙、丙都能被丁分解為無機物回到甲中,因此,丁是分解者,丙是消費者。A、B、C、D表示河道中的四種魚,河道中的魚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以生產者為食,屬于消費者,對應的是圖2中的丙。(3)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環境中的所有生物種群的總和,而生態浮島上所有的微生物不是生態浮島上所有生物種群的總和,因此不能作為一個生物群落。(4)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的成分越復雜,生物種類越多,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越高。建設生態浮島可以豐富水體生態結構,增強水體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32.(2022·婺城模擬)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示范運行了超1000輛氫能源汽車,配備30多個加氫站,是全球最大的一次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氫能被視為未來的理想清沽能源,在一次進行氫能源汽車測試時得知:某新型氫能源公交車總質量為5t,一共有四個輪胎,每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1m2,車勻速行駛時所受阻力是車總重的0.06,公交車在牽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3min內行駛了1800m(忽略司機的質量)。(1)新型公交車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多少?(2)這輛公交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時?(3)3min內牽引力所做的功及功率各是多少?【答案】(1)解:公交車重力G=mg=5×103kg×10N/kg=5×104NF壓=G=5×104N壓強p==1.25×105Pa(2)解:v==10m/s=36km/h(3)解:F阻=0.06G=0.06×5×104N=3×103NF牽=F阻=3×103N牽引力所做的功W=F牽s=3×103N×1800m=5.4×106J牽引力的功率P==3×104W【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功率【解析】【分析】(1)根據G=mg得出新型公交車的重力,根據F=G得出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根據p=得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2)根據速度公式得出這輛公交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速度;(3)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根據F′=f=0.06G得出公交車勻速行駛時所受的牽引力;根據W=F′s得出3min內牽引力所做的功,根據P=得出牽引力做功的功率。【解答】(1)新型公交車的重力:G=mg=5×103kg×10N/kg=5×104N,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5×104N,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1.25×105Pa;(2)這輛公交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速度v===10m/s=36km/h;(3)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公交車勻速行駛時的牽引力:F′=f=0.06G=0.06×5×104N=3000N;3min內牽引力所做的功:W=F′s=3000N×1800m=5.4×106J,牽引力做功的功率:P===3×104W。答:(1)新型公交車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1.25×105Pa;(2)這輛公交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速度是36km/h;(3)3min內牽引力所做功及功率各是5.4×106J、3×104W。33.(2022·婺城模擬)科學興趣小組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假定:石灰石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余物質不與稀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且為了反應充分,盡可能地將石灰石粉碎)。不同的小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是他們都成功測定了所取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第一組]Ⅰ.稱取mg樣品放入燒杯;Ⅱ.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體時,過濾、洗滌、干燥后稱量剩余質量為ng;Ⅲ.(1)根據剩余固體的質量求出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用含m、n的代數式表示)。(2)[第二組]稱取6g樣品放入燒杯中(燒杯質量為10g),將50g稀鹽酸分5次加入,每次加入稀鹽酸后,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然后對燒杯(包括溶液和殘余固體)進行了稱最,記錄如下表: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加入稀鹽酸的總質量/g 10 20 30 40 50燒杯和藥品的總質量/g 25.56 35.12 44.68 54.24 64.24分析數據:第 次稀鹽酸已過量;(3)計算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請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精確到0.1%)。【答案】(1)×100%(2)5(3)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50g+10g+6g-64.24g=1.76g。設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1.76gx=4g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100%≈66.7%答: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約為66.7%。【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第一組】(1)依據剩余固體即為石灰石中的雜質求出碳酸鈣的質量,進而可知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第二組】(2)依據表中的數據分析;(3)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計算生成氣體的質量,進而可求相關問題。【解答】(1)碳酸鈣和鹽酸反應可以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鈣的溶液,所以剩余固體即為雜質的質量,故固體中碳酸鈣的質量是(m-n)g,故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100%%;(2)由表中數據可知,稀鹽酸的總質量為10g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6g+10g+10g-25.56g=0.44g;稀鹽酸的總質量為20g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6g+10g+20g-35.12g=0.88g;稀鹽酸的總質量為30g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6g+10g+30g-44.68g=1.32g;稀鹽酸的總質量為40g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6g+10g+40g-54.24g=1.76g;稀鹽酸的總質量為50g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6g+10g+50g-64.24g=1.76g。說明第4次恰好完全反應,第5次稀鹽酸已加過量;(3)設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是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1.76gx=4g故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100%≈66.7%答: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66.7%。故答案為:【第一組】(1)×100%;(2)5;(3)66.7%。34.(2022·婺城模擬)小明家有一臺額定電壓為220V的加濕器,說明書上的電路圖為圖甲,R1、R2為發熱電阻,且R2=3R1,S為旋轉型開關。1、2、3、4為觸點,通過旋轉開關s可實現”關”“低擋”“高擋”之間的轉換(低擋為小功率加熱,高擋為大功率加熱),其高擋功率為440W。(1)高擋工作時,電路中的電流為多大?(2)加濕器處于低擋時的電功率為多大?(3)加濕器的P-t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加濕器工作30分鐘消耗的電能為多少?【答案】(1)解:高擋工作時,電路中的電流I==2A(2)解:R1==110ΩR2=3R1=3×110V=330Ω加濕器處于低擋時,電阻R1、R2串聯接在電路中,此時的電功率.P低==110W(3)解:從圖乙可以看到,0~10min內加濕器處于高擋,10~30min內加濕器處于低擋,加濕器工作30min消耗的電能,W總=P高t1+P低t2=440W×600s+110W×1200s=3.96×105J【知識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與熱量的綜合計算;電功率;常用電熱器【解析】【分析】(1)已知加濕器的高擋功率,根據P=UI求出高擋工作時,電路中的電流;(2)由電路圖可知,旋轉開關接2、3觸點時,R1與R2串聯,此時電路的總電阻最大,根據P=UI=可知,電源的電壓一定時,電路的總功率最小,加濕器處于低擋;當旋轉開關接3、4觸點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此時電路的總電阻最小,根據P=UI=可知,電源的電壓一定時,電路的總功率最大,加濕器處于高擋;根據P=UI=求出R1的阻值,進一步求出R2的阻值,再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和P=UI=求出加濕器處于低擋時的電功率;(3)由圖乙可知,加濕器工作30min內高擋工作的時間和低擋工作的時間,根據P=求出加濕器工作30分鐘消耗的電能。35.(2022·婺城模擬)雞蛋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也是極易變質的食品,夏季常溫下保鮮期為3天左右,冬季室內常溫下保鮮期為15天左右。但將新鮮雞蛋浸泡在飽和石灰水中,一般可保鮮5-7個月。材料一:雞蛋變質主要原因是在細菌等微生物作用下,雞蛋的營養成分會被分解。材料二:雞蛋能進行呼吸作用;雞蛋殼上約有7000多個肉眼看不見的小孔,它是氣體進出雞蛋的通道,也是細菌等微生物進入雞蛋的通道。材料三:微生物繁殖需要適宜的pH,大多數微生物能在pH為5~9之間的環境中大量繁殖,酸性過強或堿性過強都會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結合上面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請對雞蛋浸泡在飽和石灰水中可延長保鮮時間作出解釋。【答案】細菌等微生物可以通過雞蛋殼上的小孔進入雞蛋中,雞蛋中富含營養物質,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雞蛋變質;雞蛋能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過氣孔從蛋殼表面出來,與氫氧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碳酸鈣不溶于水,附著在蛋殼表面;蛋殼表面的氣孔被堵塞,細菌等微生物無法進入雞蛋中;飽和石灰水堿性較強,會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減少石灰水中細菌等微生物的含量;蛋殼周圍是溶液,可以阻隔外界微生物進入雞蛋內。【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根據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分析;【解答】 雞蛋進行呼吸作用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覆蓋在雞蛋殼表面,抑制雞蛋呼吸,從而延長保鮮時間,另外飽和石灰水顯堿性,可以抑制細菌繁殖,也可以增加保鮮時間;故答案為:雞蛋呼吸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覆蓋在雞蛋殼表面,抑制雞蛋呼吸,同時堿性保存條件,抑制細菌繁殖,從而延長保鮮時間。1 / 1浙江省2022年金華市婺城區畢業升學考試模擬測試科學1.(2022·婺城模擬)國家鼓勵大家踐行可持續生活方式,共同創造藍天白云、清潔永續的藍色未來。作為一名中學生,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選擇自行車和公交車作為出行工具B.節約用紙,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將廢紙、塑料瓶等收集起來,一起焚燒D.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用電子賀卡代替紙賀卡2.(2022·婺城模擬)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一種叫做”干水”的粉末狀特殊物質,對CO2有較強的吸收能力。”干水”的每個顆粒外層是SiO2,內部含水95%。據此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干水屬于有機合成材料B.干水中的水分子停止運動C.干水吸收CO2的過程只發生物理變化D.干水是一種混合物3.(2022·婺城模擬)如圖,格陵蘭睡鯊在”全球長壽動物排行榜”上始終是擁有排名的一種生物,它是世界上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它們體型龐大,沒硬骨的背鰭被大大降低,吻部短而圓,相比其他種類的鯊魚,鰓狹縫也顯得較小。格陵蘭睡鯊在動物學的分類上屬于( )A.魚類 B.兩棲類 C.爬行類 D.哺乳類4.(2022·婺城模擬)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從水循環角度分析,后句說的是哪種類型的水循環( )A.海陸間循環 B.陸上內循環 C.海上內循環 D.地下水循環5.(2022·婺城模擬)下列光現象中,原理與其他選項不同的是( )A.江中的”萬佛塔”B.水中的”斑馬”C.用放大鏡看到的”字母”D.鏡子里的”人”6.(2022·婺城模擬)汽車啟動器是一種螺線管,駕駛者轉動鑰匙發動汽車時,相當于給螺線管通電。為研究螺線管的性質,小科同學繪制了一張圖,你認為需要修改的一處是( )A.電源正負極 B.小磁針指向C.磁感線方向 D.螺線管的磁性7.(2022·婺城模擬)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許多地方的習俗,粽葉是包棕子的材料之一。箬葉(如圖)是粽葉的一種,含多種氨基酸。用箬葉包制粽子,可提高粽子中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是人體合成下列哪種營養素的重要原料( )A.糖類 B.脂肪 C.纖維素 D.蛋白質8.(2022·婺城模擬)科學實驗中,藥品和儀器的存放應符合一定的規范。某同學在實驗操作后把下列物質存放在對應的容器中,符合規范的是( )A.碳酸鈣固體 B.氫氧化鈉溶液C.氫氣 D.稀鹽酸9.(2022·婺城模擬)金華”4·15”新冠肺炎疫情是由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的,相比德爾塔變異株,它的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我市快速開展大規模核酸采樣檢測、緊急排查密接者并將其隔離管控,精準高效快速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下列關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說法正確的是( )A.從傳染病角度分析,引起金華新冠肺炎疫情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為傳染源B.奧密克戎變異株有細胞膜和細胞質等細胞結構,無成形的細胞核C.奧密克戎變異株與德爾塔變異株性狀上的差異是由基因決定的D.新冠病毒產生德爾塔變異株和奧密克戎變異株的過程是定向的10.(2022·婺城模擬)”竹神面”是我國傳統面點美食。如圖甲,在制作面團的過程中,讓一段毛竹的一端固定在繩扣中,人坐在另一端可以上下跳動,面團在毛竹不斷擠壓下變得更有韌性。如圖乙是它的原理圖,可以把毛竹視為一根杠桿。下列關于此杠桿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B是支點B.杠桿在B點受到的力大于F1C.杠桿在B點受到向下的力D.A點移動的距離小于B點移動的距離11.(2022·婺城模擬)據美國《科學》雜志網站報道,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可借助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其化學反應可表示為CO2+2XCH4+2O2。根據信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是置換反應B.反應物X的化學式為H2OC.該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D.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不變12.(2022·婺城模擬)下列關于地球和太陽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系中,木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B.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C.太陽的色球層表面會出現一些相對較暗的區域,這就是黑子D.地球的巖石圈被海嶺、海溝和巨大的山脈分割成六大板塊13.(2022·婺城模擬)如圖是中國天眼的日常維護裝備_”微重力蜘蛛人”,該設備最主要部分是一個直徑超7m的氦氣球,下面懸吊著”蜘蛛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由于氦氣球受到了很大的浮力,所以減小了”蜘蛛人”的重力B.當”蜘蛛人”靜止在反射面板上時,”蜘蛛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蜘蛛人”的手腳上都有寬大的輕質板,是為了減小”蜘蛛人”對反射面板的壓強D.”蜘蛛人”的手輕碰面板后,往前運動,這是由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14.(2022·婺城模擬)小金因疫情居家隔離,常常鍛煉身體控制體重,他利用某壓敏電阻R及相關電路元件設計身高體重測量儀(如圖甲所示)的測量電路,壓敏電阻的阻值隨壓力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現要求用電壓表、電流表分別顯示身高和體重的大小,且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分別隨身高、體重的增大而增大。下列電路設計最合理的是( )A. B.C. D.15.(2022·婺城模擬)為測定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小金進行了如下探究:取該溶液50g于錐形瓶中,向錐形瓶中滴加一定濃度的稀鹽酸。實驗測得錐形瓶中溶液的總質量與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m1的值無法確定B.理論上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可以求解C.加入m1g稀鹽酸后,才開始產生氣泡D.該方法測得的碳酸鈉質量分數可能偏小16.(2022·婺城模擬) 2022年1月15日(農歷臘月十三)湯加火山猛烈噴發,能量達“核彈”級別。請回答:(1)湯加火山處在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俯沖邊界上,所處的火山帶是 陸地和周圍海區。(2)火山猛烈噴發當天的月相與上圖中的 (選填字母)相近。17.(2022·婺城模擬)體育中考是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重要政策,其中包括長跑、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測試項目。請聯系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做引體向上動作時,受到神經傳來的興奮刺激, (填反射弧中某環節)做出處理,肱二頭肌收縮,牽引骨骼向上運動。(2)長跑過程中人體的呼吸和心跳加快,同時血管舒張,汗液分泌增加,以維持產熱和散熱的平衡。此過程是人體的 共同調節、協調作用的結果。18.(2022·婺城模擬) 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號飛船在東風著陸場平安降落,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安全順利出艙,重回地球的懷抱。請回答:(1)在進入大氣層的時候,返回艙以數千米每秒的速度與大氣層發生劇烈的摩擦,燃起2000多攝氏度的高溫火焰。在此過程中改變返回艙內能的方式是 。(2)在距離地面10公里的時候,返回艙的主傘會打開(如圖所示),使返回艙的速度慢慢降低。以降落傘為參照物,返回艙是 (填”靜止”或”運動”)的。19.(2022·婺城模擬)”登高取物”游戲規則:梯子上下相鄰的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的,游戲者可以上升一格,最終登頂者可以獲得”足球”獎勵。甲同學根據規則能順利獲獎,乙同學根據規則從CaCO3、CuSO4、HNO3、BaCl2中選擇合適物質填入①、②兩處,也順利獲獎。(1)②是 (2)寫出圖中CuO與稀鹽酸反應的現象: 20.(2022·婺城模擬)顯微鏡是觀察細胞形態結構的常用工具,因此我們要學會使用顯微鏡。小秋想通過利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來認識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請你指導小秋完成實驗。(1)下圖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操作順序是 (填圖中序號)。(2)調距時,先使鏡簡降至最低,再轉動粗準焦螺旋,直到鏡簡上升到最高點,還是沒有找到物像,接下來進行的操作是____(填字母)。A.來回轉動粗準焦螺旋,繼續尋找物像B.轉動物鏡轉換器,換用高倍鏡繼續尋找物像C.眼睛看著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降至最低D.左眼看著目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繼續尋找物像21.(2022·婺城模擬)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物體B、C的體積分別為20cm3和15cm3(如圖所示),當B浸沒在水中時,木塊A恰能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水的阻力及滑輪處的摩擦均忽略不計,已知ρ物=2g/cm3。請回答:(1)物體B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2)木塊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為 。22.(2022·婺城模擬)海水”曬鹽”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雜質,某興趣小組同學按圖中的步驟將粗鹽進行提純。(1)操作③為蒸發結晶,此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利用提純出的精鹽配制100克12%的食鹽溶液,但實際配制的食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12%,則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編號)。A.稱量食鹽時,砝碼放左盤,食鹽放右盤B.將稱量好的食鹽倒入燒杯時,有食鹽固體撒落燒杯外C.將量好的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D.量取水時,俯視讀數23.(2022·婺城模擬)如圖是”觀察種子的結構”實驗的示意圖,據圖回答:(1)圖甲所示為菜豆種子的結構,結構[③]將來發育成植物的 (2)玉米粒的⑤種皮和果皮緊貼在一起,不易分開,所以玉米粒在植物器官的分類上應該為 24.(2022·婺城模擬)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的阻值為20Ω,電源電壓不變。當S1、S2斷開,S3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45A;當S1斷開,S2,S3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75A。請回答:(1)電源電壓為 (2)當S2、S3斷開,S1閉合時,電路的總功率為 25.(2022·婺城模擬)現有一包固體樣品,可能由CaCO3、CaO、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確定其組成,進行了如下實驗:Ⅰ.取樣于燒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過濾得到白色沉淀A和濾液;Ⅱ.往濾液中加入過量的呈中性的氯化鋇溶液,發現有白色沉淀B生成。待濁液澄清后,往上層清液中滴加酚酞試液,發現溶液呈無色;Ⅲ.取白色沉淀B,加入足量稀硝酸,發現有無色氣體產生且沉淀全部消失。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白色沉淀B與稀硝酸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根據現象判斷,固體樣品中一定不存在的成分是 26.(2022·婺城模擬)夏季的夜晚,人們常受到蟻蟲叮咬的困擾。某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不同的驅蟻植物提取液的驅蚊效果做了以下實驗:步驟1:選取15只個體大小、健康狀況基本相同的小鼠。分別隨機蘸取等量的5%天竺葵葉提取液5%薄荷葉提取液、5%西紅柿葉提取液、10%薄荷葉提取液、清水涂抹在小鼠背部,每種溶液涂抹3只小鼠,用不同顏色的記號筆標記,以作區分;步驟2:將小鼠全部放人裝有一定數量蚊子的密閉空間中,3人分別觀察每只小鼠身上停留的蚊子數量并記錄,記錄數據以小時為單位,取3人記錄數據的平均數,共觀察、記錄5小時;步驟3:計算有效保護時間、有效驅蚊率并記錄表格,如表所示。不同植物提取液的有效保護時間(h)及各時段的驅蚊率(%)組別 樣品 有效保護時間 第1時間 第2時間 第3時間 第4時間 第5時間1 5%天竺葵葉提取液 2 100 100 85.7 71.4 66.72 5%薄荷葉提取液 4 100 100 85.7 71.4 3 5%西紅柿葉提取液 2 100 100 71.4 60 504 10%薄荷葉提取液 4 100 100 100 100 805 清水 0 0 0 0 0 0[備注:有效保護時間是指從涂抹液體開始到有第1只蚊子叮咬的間隔時間;有效驅蚊率=(對照組蚊子叮咬數-涂植物提取液組蚊子吁咬數)/對照組蟻子吁咬數×100%}(1)設置清水組的作用是 。(2)本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科學研究方法有很多,如”控制變量法”“模型法”“類比法”“轉換法”和”等效替代法”等,本實驗運用了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下列實驗中采用與本實驗相同的兩種科學方法的有 (填字母)。A.比較不同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B.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C.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D.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27.(2022·婺城模擬)某項目化學習小組同學制作”浮漂器”,成功地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選材制作]選取溢水杯、泡沫塊、托盤和粗鐵絲、細鐵絲等材料制作成”浮漂器”。”浮漂器”的支撐桿由粗鐵絲制成,下托盤由細鐵絲制成。[驗證步驟]①將”浮漂器”置于裝有適量水的溢水杯中,取一小石塊放在上托盤,在支撐桿上標出水位刻度線;②將小石塊改放在下托盤,往上托盤加砝碼,同時用空燒杯接收溢出的水,直到水位刻度線與水面相平;③取下砝碼,把燒杯中的水全部倒入上托盤。[結果分析]由步驟①②得出小石塊所受浮力F浮=G砝碼,由步驟②③得出燒杯中水的重力G排=G砝碼。因此,F浮=G排,即小石塊所受浮力等于其所排開的水受到的重力,從而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1)泡沫塊是制作”浮漂器”的關鍵材料之一,”浮漂器”與密度計的原理相同,在液體中都處于 狀態(F浮=G總)。(2)步驟①中將”浮漂器”置于溢水杯中,判斷杯中水為”適量”的依據是 (3)完成步驟②③后,該組同學得出結論:燒杯中所收集水的重力等于砝碼的總重力,即G排=G砝碼。推測在步驟③中其觀察到的現象為: 28.(2022·婺城模擬)呼吸面具和潛水艇中可用過氧化鈉(Na2O2)作為供氧劑,反應原理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相關實驗,驗證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請回答:(1)過氧化鈉中氧元素的化合價是 (2)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檢驗C裝置收集到氣體的實驗操作及現象是 (3)興趣小組的同學取反應后B裝置中的固體加水充分溶解,并在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發現溶液先變紅后褪色。[提出問題]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查閱資料]①Na2O2和H2O反應會生成NaOH和H2O2,反應放出的熱量使H2O2部分或全部分解為H2O和O2;②滴加酚酞呈現紅色的溶液遇到H2O2時,H2O2可以破壞酚酞的分子結構,使酚酞在堿性溶液中不能再顯紅色;③酚酞在稀堿性溶液中穩定顯紅色,而在濃氫氧化鈉等溶液中顯紅色后又褪色。[建立猜想]猜想A: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猜想B:反應后的溶液中存在H2O2;猜想C:生成的氫氧化鈉溶液可能太濃。①有同學認為猜想A不正確,理由是 [方案設計]②為驗證猜想C,請將下列實驗操作補充完整。猜想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結論C 取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的溶液放入試管中, 溶液變紅,一會紅色消失 猜想C錯誤③小組同學繼續實驗,最終確定猜想B正確。29.(2022·婺城模擬)小科同學在探究”小燈泡發光時的亮度與電功率的關系”的實驗中,所用的電源電壓是4V,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小燈泡兩端允許的最大電壓為額定電壓的1.2倍。請回答:次數 1 2 3 4 5電阻R(Ω) 5 10 15 20 電壓U(V) 2.0 3.0 3.6 4.0 5.0(1)請將圖甲的實驗電路連接完整。(2)小科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并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繪制成圖乙所示的圖像。根據圖像信息,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瓦。(3)繼續實驗.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兩端電壓分別等于額定電壓的0.8和1.2倍,同時觀察到小燈泡亮度分別比正常發光時暗一些和亮一些,結合圖乙數據可知,小燈泡的亮度是由 決定的。(4)小明換用另一未知電壓的新電源和一些定值電阻(替換小燈泡)利用圖甲所示的同樣的電路又做了幾次實驗,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在某一位置不變,記錄了上表數據,于是有了新的發現:可以將電壓表改成直接讀出電阻值的歐姆表,且5.0V處應標 Ω。30.(2022·婺城模擬)在燃燒正旺的炭火盆上,不小心酒上兒滴水,會看到有火苗竄起。這是什么氣體在燃燒?小軍、小虎、小明和小梅組成的合作學習小組對此問題展開了探究。[組內交流,形成共識]火焰是氣體物質燃燒產生的現象既然有火苗,那么水與熾熱的炭反應肯定產生了可燃性氣體,同時應該還有未反應的水蒸氣。[提出猜想]小軍:可能含有CO;小梅:可能含有H2;小明:也可能是CO和H2的混合物;小虎:不排除有非可燃性氣體生成,有可能含有少量的CO2。[查閱資料]無水硫酸銅遇水由白色變為藍色。[設計實驗]合作學習小組成員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圖,并進行了實驗。(1)請將下圖甲、乙丙裝置按一定順序連接后放入上圖方框中,正確的連接順序是 。(2)已知試管內棉花不參與反應,它的作用是制造水蒸氣。裝置甲、丙的作用分別是 。(3)小明認為上述實驗設計存在兩處不足需要改進,分別是 。[實驗現象](改進后)實驗中觀察到裝置乙、C中澄清石灰水均變渾濁,B中黑色粉末變紅,D中無水硫酸銅由白色變為藍色。(4)[實驗結論]熾熱的炭和水蒸氣反應生成的氣體有 。31.(2022·婺城模擬)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與水結緣的千年古城金華,依托流經全市的8條干流搭建起一條連接江河最觀和沿岸綠道的浙中生態廊道。許多河道內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長的平臺——生態浮島(如圖1所示),它們是由混凝土高分子材料等做成的”人工浮床”,將植物種植在浮床上,利用植物凈化水體。請回答:(1)圖2中的甲乙、丙、丁表示某生態浮島的生態系統成分,則①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2)圖3是部分生物之間的營養結構關系,若A、B、C、D表示河道中的四種魚,則A、B、C、D對應的是圖2中的 (填“甲”“乙”“丙”或”丁”)。(3)生態浮島上所有的微生物 (填”能”或”不能”)作為一個生物群落。(4)建設生態浮島可以豐富水體生態結構,增強水體生態系統的 能力。32.(2022·婺城模擬)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示范運行了超1000輛氫能源汽車,配備30多個加氫站,是全球最大的一次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氫能被視為未來的理想清沽能源,在一次進行氫能源汽車測試時得知:某新型氫能源公交車總質量為5t,一共有四個輪胎,每個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1m2,車勻速行駛時所受阻力是車總重的0.06,公交車在牽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3min內行駛了1800m(忽略司機的質量)。(1)新型公交車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多少?(2)這輛公交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時?(3)3min內牽引力所做的功及功率各是多少?33.(2022·婺城模擬)科學興趣小組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假定:石灰石樣品中除碳酸鈣外,其余物質不與稀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且為了反應充分,盡可能地將石灰石粉碎)。不同的小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是他們都成功測定了所取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第一組]Ⅰ.稱取mg樣品放入燒杯;Ⅱ.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體時,過濾、洗滌、干燥后稱量剩余質量為ng;Ⅲ.(1)根據剩余固體的質量求出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用含m、n的代數式表示)。(2)[第二組]稱取6g樣品放入燒杯中(燒杯質量為10g),將50g稀鹽酸分5次加入,每次加入稀鹽酸后,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然后對燒杯(包括溶液和殘余固體)進行了稱最,記錄如下表: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加入稀鹽酸的總質量/g 10 20 30 40 50燒杯和藥品的總質量/g 25.56 35.12 44.68 54.24 64.24分析數據:第 次稀鹽酸已過量;(3)計算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請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精確到0.1%)。34.(2022·婺城模擬)小明家有一臺額定電壓為220V的加濕器,說明書上的電路圖為圖甲,R1、R2為發熱電阻,且R2=3R1,S為旋轉型開關。1、2、3、4為觸點,通過旋轉開關s可實現”關”“低擋”“高擋”之間的轉換(低擋為小功率加熱,高擋為大功率加熱),其高擋功率為440W。(1)高擋工作時,電路中的電流為多大?(2)加濕器處于低擋時的電功率為多大?(3)加濕器的P-t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加濕器工作30分鐘消耗的電能為多少?35.(2022·婺城模擬)雞蛋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也是極易變質的食品,夏季常溫下保鮮期為3天左右,冬季室內常溫下保鮮期為15天左右。但將新鮮雞蛋浸泡在飽和石灰水中,一般可保鮮5-7個月。材料一:雞蛋變質主要原因是在細菌等微生物作用下,雞蛋的營養成分會被分解。材料二:雞蛋能進行呼吸作用;雞蛋殼上約有7000多個肉眼看不見的小孔,它是氣體進出雞蛋的通道,也是細菌等微生物進入雞蛋的通道。材料三:微生物繁殖需要適宜的pH,大多數微生物能在pH為5~9之間的環境中大量繁殖,酸性過強或堿性過強都會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結合上面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請對雞蛋浸泡在飽和石灰水中可延長保鮮時間作出解釋。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新能源及其開發與利用;低碳生活;環保與節能措施【解析】【分析】低碳生活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解答】ABD.這幾個選項都是通過節約能源和原材料的方式來實現低碳生活的C.焚燒后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故其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答案】D【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A.有機合成材料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大;B.構成物質的微粒是無時無刻都在進行不停地運動的;C.水和二氧化碳會發生反應,生成碳酸;D.混合物指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的物體。【解答】AD.干水是由SiO2和水組成的混合物,A錯誤、D正確。B.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著,B錯誤。C.干水吸收二氧化碳時,水會和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C錯誤。故答案為:D3.【答案】A【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解析】【分析】常見的脊椎動物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和鳥類。【解答】鯊魚屬于魚類,故其屬于魚類;故答案為:A4.【答案】A【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水循環包括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和海陸間循環。【解答】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海水通過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又回到了陸地,因此,”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屬于海陸間循環。故答案為:A5.【答案】C【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為光的反射,其成像特點為成正立,等大的虛像。【解答】江中的”萬佛塔”、水中的”斑馬”、鏡里的”人”都是光的反射現象。用放大鏡看到的”字母”是凸透鏡成像,屬于光的折射。故答案為:C。6.【答案】B【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右手螺旋定則【解析】【分析】由安培定則可知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分布與條形磁鐵相似,四指與電流方向相同,大拇指的指向就是N極的指向。【解答】根據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得,應調換小磁針N、S極的指向。故答案為:B7.【答案】D【知識點】食物與營養【解析】【分析】A.糖類物質是由葡萄糖組成的;B.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C.纖維素組成單體與糖類物質相似;D.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解答】蛋白質是由多種氨基酸構成的復雜的化合物。故答案為:D8.【答案】D【知識點】常用儀器的名稱;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在考慮物質的存放時,應注意物質的密封性,見光性,是否與其他物質反應等性質。【解答】碳酸鈣固體應放在廣口瓶中。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瓶塞應用橡膠塞,不能用玻璃塞。盛滿氫氣的集氣瓶,應該將毛玻璃面向下蓋住瓶口,防止氫氣逸出。故答案為:D9.【答案】C【知識點】遺傳和變異現象;遺傳物質的傳遞【解析】【分析】A.傳染源指攜帶微生物等致病菌的生物體;B.病毒一般無細胞結構;C.細胞核中的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D.變異過程是不定向的。【解答】A.奧密克戎變異株是新冠肺炎的病原體,A錯誤。B.奧密克戎變異株屬于病毒,其結構簡單,無細胞結構,B錯誤。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因此,奧密克戎變異株與德爾塔變異株性狀上的差異是由基因決定的,C正確。D.變異是不定向的,D錯誤。故答案為:C10.【答案】B【知識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動態平衡分析;杠桿的應用【解析】【分析】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x動力臂等于阻力x阻力臂。【解答】ABD.把毛竹視作一根杠桿,可知O點為支點,OB為阻力臂,OA為動力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毛竹為省力杠桿,則杠桿在B點受到的力大于F1,A點移動的距離大于B點移動的距離,故A、D錯誤,B正確。毛竹擠壓面團,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面團對于毛竹有向上的支持力,故C錯誤。故答案為:B11.【答案】B【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解析】【分析】A.置換反應指一種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均不發生變化;C.該反應借助光促使該化學反應的進行;D.在單質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均為零。【解答】A.該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生成一種化合物和一種單質,不屬于置換反應,A錯誤。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可知X的化學式是H2O,B正確。C.該反應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C錯誤。D.反應前,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均為-2,反應后,氧氣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0,化合價發生了變化,D錯誤。故答案為:B12.【答案】D【知識點】板塊構造學說的要點;太陽系的組成【解析】【分析】A.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B.地球上板塊間的內力作用引發火山和地震;C.太陽光球層上存在著太陽黑子;D.地球被分為六大板塊。【解答】A.已知太陽系有八顆行星,按照距太陽遠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A錯誤;B.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B錯誤;C.太陽光球層表面常出現的一些黑斑點叫做太陽黑子,C錯誤;D.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地球的巖石圈被海嶺、海溝和巨大的山脈分割成六大板塊,D正確。故答案為:D13.【答案】C【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A.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B.二力平衡的條件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C.壓強大小由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決定;D.力的作用效果之一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解答】A.重力的大小與質量和重力常數有關,“蜘蛛人”在地球表面的質量和重力常數都沒有發生變化,所以”蜘蛛人”的重力不變,故A錯誤。B.當”蜘蛛人”靜止在反射面板上時,會受到氦氣球向上的拉力,所以”蜘蛛人”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不相等,故B錯誤。C.蜘蛛人”的手腳上都有寬大的輕質板,這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積來減小”蜘蛛人”對反射面板的壓強的,故C正確。D.”蜘蛛人”的手輕碰面板后,往前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D錯誤。故答案為:C14.【答案】C【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歐姆定律及其應用;電路的動態分析【解析】【分析】人的身高的示數可以通過電壓表的并聯來實現,體重大小可以通過壓敏電阻的阻值變化來進行控制。【解答】A.A圖中,閉合開關,滑動變阻器與R并聯,電壓表測電源電壓,其示數不隨支路電阻的變化而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B.B圖中,閉合開關,滑動變阻器與R串聯,身高會影響電流表示數,故B不符合題意。C.C圖中,閉合開關,滑動變阻器與R并聯,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電流表測R所在支路的電流,身高越高,電壓表示數越大,體重越重,電流表示數越大,故C符合題意。D.D圖中,閉合開關,滑動變阻器與R串聯,身高會影響電流表示數,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5.【答案】A【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鹽與化肥【解析】【分析】本實驗的原理為當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后,產生的二氧化碳會從錐形瓶中跑出去,使錐形瓶中的總質量減少,故其減少的質量即為二氧化碳的質量,通過二氧化碳的質量即可求得碳酸鈉的質量。【解答】A.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滴加稀鹽酸時,鹽酸會先與氫氧化鈉反應,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后,鹽酸才與碳酸鈉反應。結合溶液質量隨稀鹽酸質量變化的曲線可知,滴加稀鹽酸0~m1g時,溶液中發生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的反應;滴加稀鹽酸m1g時,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滴加稀鹽酸m1~100g時,溶液中發生碳酸鈉與稀鹽酸的反應;滴加稀鹽酸100g時,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繼續滴加稀鹽酸,稀鹽酸過量。根據質量守恒可知,m1g=100g-50g=50g,m1=50,A錯誤。B.根據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時放出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和消耗稀鹽酸的質量,可以求出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B正確。C.由前面分析可知C正確。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反應后錐形瓶中原有的空氣會被二氧化碳替代,使反應前后的質量差變小,即測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偏小,計算所得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偏小,D正確故答案為:A16.【答案】(1)環太平洋(2)D【知識點】月相;陰歷與月相的關系【解析】【分析】(1)常見的地震火山帶為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火山帶;(2)農歷十三的月相接近于滿月。【解答】(1)湯加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島國,所處的火山帶是環太平洋陸地和周圍海區。(2)農歷臘月十三接近滿月,故選D。17.【答案】(1)神經中樞(2)神經和激素【知識點】內分泌腺和激素;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解析】【分析】人體中的反射弧由感受器,效應器,傳入神經,傳出神經,神經中樞。【解答】(1)引體向上動作時,神經中樞做出處理;(2)人體的體溫調節是通過神經和激素共同協調作用的。18.【答案】(1)做功(2)靜止【知識點】內能;物體內能的改變方法【解析】【分析】(1)改變內能的方式為做功和熱傳遞;(2)參照物指被選做標準的物體。【解答】(1)返回艙與大氣層摩擦,燃起2000多攝氏度的高溫火焰,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返回艙內能的。(2)降落傘和返回艙的速度大小一樣,故其為靜止。19.【答案】(1)BaCl2(2)黑色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酸、堿、鹽的鑒別;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鹽與化肥【解析】【分析】(1)2這種物質既能與硝酸銀反應,又能與1反應,故1為硫酸銅,2為氯化鋇;(2)氧化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解答】(1)能與硝酸銀反應的物質只有氯化鋇;(2)氧化銅為黑色固體,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氯化銅溶液呈藍色。20.【答案】(1)③④②①(2)C【知識點】細胞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1)正確的裝片制作過程為:滴液,取材,展平,蓋片;(2)顯微鏡中尋找物像的方法為轉動粗準焦螺旋,直至看到物像。【解答】(1)裝片的正確制作過程為:滴水,取材,展平,蓋片。(2)調距時,先使鏡筒降至最低,再轉動粗準焦螺旋,直到鏡筒上升到最高點,還是沒有找到物像,說明操作時出現了失誤,此時應重新進行調距。因此接下來進行的操作是眼睛看著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降至最低,故選C。21.【答案】(1)0.2N(2)水平向右【知識點】平衡狀態的判斷;平衡力的辨別;浮力大小的計算;浮力的變化【解析】【分析】(1)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大小;(2)對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做受力分析即可知摩擦力的方向。【解答】(1)B浸沒在水中,故B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g=1.0×103kg/m3×10N/kg×20×10-6m3=0.2N。(2)物體B受到的重力GB=mBg=ρ物VBg=2×103kg/m3×20×10-6m3×10N/kg=0.4N,物體C受到的重力GC=mCg=ρ物VCg=2×103kg/m3×15×10-6m3×10N/kg=0.3N,A受到B端的拉力FB=GB-F浮=0.4N-0.2N=0.2N,A受到C端的拉力為FC=GC=0.3N,故A受到的總的拉力水平向左,摩擦力方向為水平向右。22.【答案】(1)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滴飛濺(2)C;D【知識點】物質除雜或凈化;常用儀器的名稱;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 (1)根據玻璃棒作用分析;(2)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偏大,可能原因是溶質質量偏大或溶劑質量偏小分析。【解答】 (1)操作③為蒸發結晶,此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2)A、稱量食鹽時,砝碼放左盤,食鹽放右盤,則氯化鈉偏少,所配制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小;B、將稱量好的食鹽倒入燒杯時,有食鹽固體灑落燒杯外,則氯化鈉偏少,所配制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小;C、將量好的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使溶解時所加水的體積偏小,所配制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大;D、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使溶解時所加水的體積偏小,所配制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偏大;故選:CD。故答案為:(1)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2)CD。23.【答案】(1)莖和葉(2)果實【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 觀圖可知:①是胚軸、②是胚根、③是胚芽、④是子葉、⑤種皮、⑥是胚乳,【解答】 (1)菜豆種子萌發時,④子葉里的營養物質供給胚芽、胚軸、胚根利用;種子的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四部分組成,③胚芽將來發育成新植物的莖和葉,②胚根發育成新植物體的根,①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2)玉米粒的種皮和果皮緊貼在一起,不易分開,所以玉米粒在植物器官的分類上應該為果實。故答案為:(1)莖和葉。(2)果實。24.【答案】(1)9V(2)1.62W【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串、并聯電路的設計【解析】【分析】(1)當S1、S2斷開,S3閉合時,R2沒有連入電路,電路中只有R1,知道電路中電流,利用歐姆定律求電源電壓;(2)當S1斷開,S2、S3閉合時,R1、R2并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根據并聯電路中各支路互不影響和并聯電路電流規律求出通過R2的電流,根據并聯電路電壓特點和歐姆定律求出R2的阻值;當S2、S3斷開,S1閉合時,R1、R2串聯,根據P=算出電路的總功率。【解答】(1)當S1、S2斷開,S3閉合時,R2斷路,電路中只有R1,電路中電流I1=0.45A,由歐姆定律可得,電源電壓:U=I1R1=0.45A×20Ω=9V;(2)當S1斷開,S2、S3閉合時,R1、R2并聯,干路電流為0.75A,因并聯電路中各支路互不影響,因此通過R1的電流仍為0.45A,又因為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所以通過R2的電流:I2=I-I1=0.75A-0.45A=0.3A,因并聯電路兩端電壓相等,則由歐姆定律可得,R2的電阻:R2==30Ω;當S2、S3斷開,S1閉合時,R1、R2串聯,則電路中的總功率為:P==1.62W。故答案為:(1)9V;(2)1.62W。25.【答案】(1)BaCO3+2HNO3=Ba(NO3)2+H2O+CO2↑(2)CaO、NaOH、Na2SO4【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酸、堿、鹽的鑒別;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解析】【分析】 (1)根據物質溶解性分析回答此題;(2)根據實驗現象推斷此題。【解答】取樣溶解,過濾得到白色沉淀A和溶液,結合固體的可能成分可知白色沉淀A為碳酸鈣,可能是樣品中含有的碳酸鈣,也可能是由氫氧化鈣(氧化鈣與水反應后所得)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往濾液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發現有白色沉淀B生成。白色沉淀B可能是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的碳酸鋇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鋇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的硫酸鋇沉淀。往上層清液中滴加酚酞試液,發現溶液呈無色,說明溶液中不含氫氧化鈉,同時可知白色沉淀A是固體中含有的碳酸鈣,不是由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的,所以固體樣品中不含氧化鈣。取白色沉淀B,加入足量稀硝酸,有無色氣體產生且沉淀全部消失,說明白色沉淀B是碳酸鋇,可知固體樣品中不含硫酸鈉。綜上分析可知,樣品中一定不存在氧化鈣、氫氧化鈉和硫酸鈉。26.【答案】(1)形成對照(2)質量分數相同時,薄荷葉提取液的驅蚊效果最好,西紅柿葉提取液的驅蚊效果最差;薄荷葉提取液質量分數越高,驅蚊效果越好(3)A、B、C【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控制變量法【解析】【分析】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2)設置對照組的必要性;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解答】(2)根據第1、2、3、5組的實驗結果可知,質量分數相同時,薄荷葉提取液的有效保護時間最長,相同時間內的有效驅蚊率最高,驅蚊效果最好;天竺葵葉提取液和西紅柿葉提取液的有效保護時間最短,并且相同時間內西紅柿葉提取液的有效驅蚊率最低,因此西紅柿葉提取液的驅蚊效果最差。根據第2、4、5組的實驗結果可知,薄荷葉提取液質量分數越高,其有效保護時間越長,有效驅蚊率越高,驅蚊效果越好。(3)比較不同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實驗中:用轉換法通過對比不同食物燃燒前后試管內水的溫度變化來反映不同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用控制變量法使不同食物的質量、試管中水的容量等保持一致,故A符合題意。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和用轉換法通過觀察吸引大頭針的個數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故B符合題意。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通過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變化來反映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的多少,這是轉換法;電流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大小、電阻的大小、通電時間有關,探究電流與其中某個因素的關系時控制其他因素不變,這是控制變量法,故C符合題意。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多次測量得到數據,然后分析數據得出平衡條件,采取的是歸納法,故D不符合題意。27.【答案】(1)漂浮(2)將小石塊放入上托盤時,有少量水溢出(3)溢水杯中的水剛好到溢水口處,水位刻度線與水面相平【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 (1)密度計的使用原理:密度計在使用時始終處于漂浮狀態,即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浮力不變;(2)杯中水為“適量”的依據是泡沫塊可以浸沒水中但又不會使水溢出;(3)兩重力相等直觀的現象是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解答】 (1)密度計的使用原理:密度計在使用時始終處于漂浮狀態,即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浮力不變,所以“浮漂器”的原理為:使用時在液體中始終處于漂浮狀態;(2)判斷杯中水為“適量”的依據是泡沫塊可以浸沒水中但又不會使水溢出;(3)兩重力相等直觀的現象是有相同的作用效果,即水位刻度線與水面相平。故答案為:(1)漂浮;(2)泡沫塊可以浸沒水中但又不會使水溢出;(3)水位刻度線與水面相平。28.【答案】(1)-1(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觀察到帶火星的木條復燃(3)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溶液呈堿性,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加入水稀釋,再滴加酚酞【知識點】鹽的性質及用途;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1)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分析;(2)根據氧氣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分析;(3)根據碳酸鈉溶液的酸堿性分析回答此題;根據氧氣的助燃性分析回答此題;根據猜想C改變溶液的濃度設計實驗。【解答】 (1)過氧化鈉中鈉元素化合價為+1,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氧元素的化合價是-1;(2)根據資料2Na2O2+2H2O=4NaOH+O2↑,故C中收集到的氣體為氧氣,氧氣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檢驗C裝置收集到氣體的實驗操作及現象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3)①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呈堿性,也能使酚酞變紅,紅色不會褪去;②猜想C錯誤,說明顏色是否褪去,不是因為生成的氫氧化鈉溶液太濃,所以取反應后的溶液,加入蒸餾水稀釋,若一直不褪色,說明是生成氫氧化鈉溶液濃度高,稀釋后一直保持紅色,而稀釋后若還褪色,說明不是氫氧化鈉溶液濃度不同造成的褪色。故取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的溶液放入試管中,向試管內加入足量蒸餾水稀釋溶液,觀察到溶液變紅,一會紅色消失,說明溶液變紅,一會紅色消失。故答案為:(1)-1;(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3)①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呈堿性,也能使酚酞變紅,紅色不會褪去;②向試管內加入足量蒸餾水稀釋溶液。29.【答案】(1)(2)0.5(3)實際功率(4)50【知識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測定小燈泡的功率;小燈泡電功率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 (1)電壓表與小燈泡并聯測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根據燈泡兩端所允許加的最大電壓確定電壓表的量程,滑動變阻器采用一上一下與小燈泡串聯,據此連接電路;(2)根據圖乙,找到額定電壓下的電流,根據P=UI求出小燈泡的功率;(3)根據圖乙中電流隨電壓的變化關系,利用P=UI分析電功率的變化,進而分析燈泡亮度的決定因素;(4)根據滑動變阻器的阻值不變結合歐姆定律及串聯電路的電流、電壓特點得出5.0V時的電阻值。【解答】(1)(2)由題圖乙可知,當電壓為2.5V時,電流為0.2A,小燈泡的額定功率P=U額I=2.5V×0.2A=0.5W。(3)根據題圖乙可知,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逐漸減小時,通過它的電流也隨之減小,電功率也減小,燈泡的亮度變暗,說明小燈泡的亮度取決于它的實際功率。(4)電源電壓U'=U+Rp,代入兩組數據解得U'=6V,Rp=10Ω,故當U=5.0V時,R=50Ω。30.【答案】(1)乙丙甲(2)吸收水蒸氣、吸收二氧化碳(3)裝置CD互換位置、尾氣處理(4)H2、CO和CO2【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常用儀器的名稱;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由題意“水與熾熱的碳反應肯定產生了可燃性氣體,同時應該還有未反應的水蒸氣”,驗證各成分的順序依次:實驗室中常用無水硫酸銅遇水由白色變為藍色來驗證水,澄清的石灰水來驗證二氧化碳,實驗室常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用濃硫酸來干燥氣體;通過黑色的氧化銅轉變成紅色的銅來驗證由還原性的物質存在;從裝置B出來的氣體先由D檢驗水分,再用C檢驗是否生成二氧化碳;因為一氧化碳是一種有毒的氣體,尾氣一般要收集或點燃。【解答】 由題意“水與熾熱的碳反應肯定產生了可燃性氣體,同時應該還有未反應的水蒸氣”,驗證各成分的順序依次:實驗室中常用無水硫酸銅遇水由白色變為藍色來驗證水,澄清的石灰水來驗證二氧化碳,實驗室常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用濃硫酸來干燥氣體;通過黑色的氧化銅轉變成紅色的銅來驗證由還原性的物質存在;從裝置B出來的氣體先由D檢驗水分,再用C檢驗是否生成二氧化碳;因為一氧化碳是一種有毒的氣體,尾氣一般要收集點燃。(1)由題意可知,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實驗室常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用濃硫酸來干燥氣體;則正確的連接順序依次是:乙丙甲;(2)由于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裝置丙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裝置甲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氣或干燥氣體;(3)上述實驗設計存在兩處不足需要改進,分別是①從裝置B出來的氣體先由C檢驗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從石灰水中出來,帶出水蒸氣,不能檢驗水,即不能說明產生的氣體中一定存在H2.應該將裝置C和裝置D交換;②因為一氧化碳是一種有毒的氣體,尾氣一般要收集或點燃,故該缺陷是缺少尾氣處理裝置;(4)實驗中觀察到裝置乙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C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中黑色粉末變紅,D中無水硫酸銅由白色變為藍色,說明有一氧化碳和氫氣。熾熱的炭和水蒸氣反應生成的氣體有H2、CO和CO2。故答案為:(1)乙丙甲;(2)除去水蒸氣或干燥氣體、除去二氧化碳;(3)①從裝置B出來的氣體先由C檢驗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從石灰水中出來,帶出水蒸氣,不能檢驗水,即不能說明產生的氣體中一定存在H2;②缺少尾氣處理裝置;(4)H2、CO和CO2。31.【答案】(1)光合作用(2)丙(3)不能(4)自動調節【知識點】生態系統及其多樣性;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解析】【分析】 觀圖可知:甲是無機環境、乙是生產者、丙是消費者、丁是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表示捕食關系、④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AB是初級消費者、CD是次級消費者,解答即可。【解答】(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生產者能從無機環境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同時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能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回到無機環境中,因此,圖2中甲是非生物部分,乙是生產者。①表示的生理過程是光合作用。(2)乙、丙都能被丁分解為無機物回到甲中,因此,丁是分解者,丙是消費者。A、B、C、D表示河道中的四種魚,河道中的魚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以生產者為食,屬于消費者,對應的是圖2中的丙。(3)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環境中的所有生物種群的總和,而生態浮島上所有的微生物不是生態浮島上所有生物種群的總和,因此不能作為一個生物群落。(4)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的成分越復雜,生物種類越多,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越高。建設生態浮島可以豐富水體生態結構,增強水體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32.【答案】(1)解:公交車重力G=mg=5×103kg×10N/kg=5×104NF壓=G=5×104N壓強p==1.25×105Pa(2)解:v==10m/s=36km/h(3)解:F阻=0.06G=0.06×5×104N=3×103NF牽=F阻=3×103N牽引力所做的功W=F牽s=3×103N×1800m=5.4×106J牽引力的功率P==3×104W【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功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功率【解析】【分析】(1)根據G=mg得出新型公交車的重力,根據F=G得出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根據p=得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2)根據速度公式得出這輛公交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速度;(3)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根據F′=f=0.06G得出公交車勻速行駛時所受的牽引力;根據W=F′s得出3min內牽引力所做的功,根據P=得出牽引力做功的功率。【解答】(1)新型公交車的重力:G=mg=5×103kg×10N/kg=5×104N,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5×104N,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1.25×105Pa;(2)這輛公交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速度v===10m/s=36km/h;(3)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公交車勻速行駛時的牽引力:F′=f=0.06G=0.06×5×104N=3000N;3min內牽引力所做的功:W=F′s=3000N×1800m=5.4×106J,牽引力做功的功率:P===3×104W。答:(1)新型公交車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1.25×105Pa;(2)這輛公交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速度是36km/h;(3)3min內牽引力所做功及功率各是5.4×106J、3×104W。33.【答案】(1)×100%(2)5(3)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總質量為50g+10g+6g-64.24g=1.76g。設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1.76gx=4g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100%≈66.7%答: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約為66.7%。【知識點】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第一組】(1)依據剩余固體即為石灰石中的雜質求出碳酸鈣的質量,進而可知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第二組】(2)依據表中的數據分析;(3)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計算生成氣體的質量,進而可求相關問題。【解答】(1)碳酸鈣和鹽酸反應可以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鈣的溶液,所以剩余固體即為雜質的質量,故固體中碳酸鈣的質量是(m-n)g,故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100%%;(2)由表中數據可知,稀鹽酸的總質量為10g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6g+10g+10g-25.56g=0.44g;稀鹽酸的總質量為20g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6g+10g+20g-35.12g=0.88g;稀鹽酸的總質量為30g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6g+10g+30g-44.68g=1.32g;稀鹽酸的總質量為40g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6g+10g+40g-54.24g=1.76g;稀鹽酸的總質量為50g時,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6g+10g+50g-64.24g=1.76g。說明第4次恰好完全反應,第5次稀鹽酸已加過量;(3)設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是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1.76gx=4g故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100%≈66.7%答: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66.7%。故答案為:【第一組】(1)×100%;(2)5;(3)66.7%。34.【答案】(1)解:高擋工作時,電路中的電流I==2A(2)解:R1==110ΩR2=3R1=3×110V=330Ω加濕器處于低擋時,電阻R1、R2串聯接在電路中,此時的電功率.P低==110W(3)解:從圖乙可以看到,0~10min內加濕器處于高擋,10~30min內加濕器處于低擋,加濕器工作30min消耗的電能,W總=P高t1+P低t2=440W×600s+110W×1200s=3.96×105J【知識點】電功率計算公式的應用;電功與熱量的綜合計算;電功率;常用電熱器【解析】【分析】(1)已知加濕器的高擋功率,根據P=UI求出高擋工作時,電路中的電流;(2)由電路圖可知,旋轉開關接2、3觸點時,R1與R2串聯,此時電路的總電阻最大,根據P=UI=可知,電源的電壓一定時,電路的總功率最小,加濕器處于低擋;當旋轉開關接3、4觸點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此時電路的總電阻最小,根據P=UI=可知,電源的電壓一定時,電路的總功率最大,加濕器處于高擋;根據P=UI=求出R1的阻值,進一步求出R2的阻值,再根據串聯電路電阻規律和P=UI=求出加濕器處于低擋時的電功率;(3)由圖乙可知,加濕器工作30min內高擋工作的時間和低擋工作的時間,根據P=求出加濕器工作30分鐘消耗的電能。35.【答案】細菌等微生物可以通過雞蛋殼上的小孔進入雞蛋中,雞蛋中富含營養物質,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雞蛋變質;雞蛋能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過氣孔從蛋殼表面出來,與氫氧化鈣反應產生碳酸鈣,碳酸鈣不溶于水,附著在蛋殼表面;蛋殼表面的氣孔被堵塞,細菌等微生物無法進入雞蛋中;飽和石灰水堿性較強,會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減少石灰水中細菌等微生物的含量;蛋殼周圍是溶液,可以阻隔外界微生物進入雞蛋內。【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 根據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分析;【解答】 雞蛋進行呼吸作用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覆蓋在雞蛋殼表面,抑制雞蛋呼吸,從而延長保鮮時間,另外飽和石灰水顯堿性,可以抑制細菌繁殖,也可以增加保鮮時間;故答案為:雞蛋呼吸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覆蓋在雞蛋殼表面,抑制雞蛋呼吸,同時堿性保存條件,抑制細菌繁殖,從而延長保鮮時間。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2022年金華市婺城區畢業升學考試模擬測試科學(學生版).docx 浙江省2022年金華市婺城區畢業升學考試模擬測試科學(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