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浙派聯盟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學業水平監測 科學試題卷( 1-2章+7下第3章)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浙派聯盟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學業水平監測 科學試題卷( 1-2章+7下第3章)

資源簡介

浙江省浙派聯盟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學業水平監測 科學試題卷( 1-2章+7下第3章)
一、選擇題
1.(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果沒有大氣層,下列現象哪些可能在地球上發生 (  )
①地球上到處都是隕石坑 ②地球上的重力明顯減小 ③天空仍然是蔚藍色 ④生命都從地球上消失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2.(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
B.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才會產生力
C.孤立的一個物體也能產生力的作用
D.只要有物體,就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
3.(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下情景中沒有受到浮力的物體是(  )
A.海里下潛的“蛟龍”號 B.天空中上升的熱氣球
C.海上航行的“遼寧號” D.太空遨游的“天宮一號”
4.(2024八上·浙江期中)人用手抓住繩子將水桶提起,水桶受到繩子的拉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
A.水桶 B.繩子 C.地球 D.手
5.(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生活中的現象均與氣壓有關,其中一個利用的原理與另外三個不同的是 (  )
A.吸飲料
B.拔火罐
C.高壓鍋煮飯
D.吸盤貼在墻面
6.(2024八上·浙江期中)2024年8月3日晚,在巴黎奧運會網球女單決賽中,鄭欽文奪得冠軍,創造歷史成為了中國首位奧運網球單打冠軍。比賽過程中,有關網球運動和受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發球時,網球受到的力與球拍受到的力是一對平衡力
B.飛行時,網球受到推力、重力和空氣阻力
C.下落時,網球受到的重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下
D.靜止時,網球受到的支持力與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7.(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小球被豎直向上拋出,當小球由A點運動到B點(不是最高點)后,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運動狀態將是(  )
A.立即掉落下來 B.勻速向下運動
C.勻速向上運動 D.向上越來越快
8.(2024八上·浙江期中)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物體、使物體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人對物體的推力大于水平面對物體的摩擦力
B.若增大推力,物體所受摩擦力也將增大,物體仍做勻速直線運動
C.若撤去推力,物體的運動狀態不會發生改變
D.若撤去推力,物體在繼續運動過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變
9.(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現象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的是(  )
①如圖甲所示向兩張紙中間吹氣,紙張向中間靠攏
②如圖乙所示裝有液體的玻璃管,底部和側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
③如圖丙所示地鐵站臺邊,人必須站在安全黃線以外的區域候車
④如圖丁所示飛機升力的產生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10.(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足球運動員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計空氣阻力,下列選項中,能表示足球在空中“飛行時的受力情況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腳對球的作用力)(  )
A. B. C. D.
11.(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小科將自制氣壓計從山腳下帶到山頂的過程中,氣壓計的水柱和外界氣壓的變化分別是 (  )
A.上升、升高 B.上升、降低 C.下降、升高 D.下降、降低
12.(2024八上·浙江期中)小科同學的自行車比他爸爸的要小 但他爸爸的車子卻比小科同學的要輕、(車胎都是同款,車架不同)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爸爸的自行車車架體積更大,質量更小,密度更大
B.小科的自行車車架體積更小,質量更大,密度更大
C.自行車車架的材料不同,爸爸自行車車架的密度小
D.他們倆的自行車車架體積和質量都不相同,但還是可以比較密度大小
13.(2024八上·浙江期中)和諧號與復興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動車組,是現在很多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如圖所示,“復興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正在向東行駛。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可得出兩列火車的運動情況。下列關于兩列火車的運動情況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復興號”靜止,“和諧號”向東行駛
B.“和諧號”靜止,“復興號”向西行駛
C.“復興號”向東行駛,“和諧號”向西行駛
D.“和諧號”與“復興號”都向東行駛,但“復興號”的速度較慢
14.(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圖像的表述,正確的是 (  )
A.圖甲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s 和時間t的關系
B.圖乙表示物體所受重力 G跟它的質量m的關系
C.圖丙表示液體內部壓強p隨深度h變化的關系
D.圖丁表示某液體的質量m與體積V 的關系
15.(2024八上·浙江期中)練習移動射擊時,豎直安裝并固定一圓形靶,靶的水平和豎直直徑將靶面分成四個區域,向左運動的車上的運動員槍口對準靶心并立即射擊,子彈可能落在(  )
A.Ⅰ區 B.Ⅱ區 C.Ⅲ區 D.Ⅳ區
二、填空題
16.(2024八上·浙江期中)利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探究浮力的方向。回答下列問題:
(1)隨著木板不斷被抬高,在水不溢出燒杯的前提下,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將   (選填“不斷改變”或“保持不變”);
(2)剪斷懸線,小氣球將   運動(填寫運動方向)。
17.(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為兩個趣味實驗,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甲所示,兩只“紙船”漂浮在水面上,要觀察到兩“船’靠近的現象,可用注射器對著圖中的   (選填字母)點處射水。
(2)如圖乙所示,往吸管D 中吹氣,可以看到的現象是   。
(3)以下現象中涉及的科學原理與圖乙原理不同的有   (選填序號)。
①在站臺上,人要與行駛的列車保持適當距離
②通過拍打窗簾,清除它上面的浮塵
③平行于岸邊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
18.(2024八上·浙江期中)將一只去蓋、去底的飲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直徑略大于瓶口直徑)放入瓶內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從瓶口流出,此時乒乓球靜止不上浮(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乒乓球靜止不上浮的原因是   ;
(2)想讓乒乓球浮起來,可進行的操作是:   。
19.(2024八上·浙江期中)取兩支試管(以小試管恰能在大試管內上下自由移動為宜),在較大的試管中裝滿水,將較小的試管插入大試管中,然后迅速把它們一起倒過來,如圖所示。
(1)隨著大試管里的水緩緩流出,你將觀察到的現象是   ;
(2)通過分析,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小試管受到   的作用。
20.(2024八上·浙江期中)在學習了測量物質密度后,小科想測出某種未知液體的密度,具體操作如下:
(1)測液體質量: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大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稱得燒杯和液體的質量. m為   g。
(2)測液體體積: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達到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該液體的體積為   mL。
(3)數據分析與處理:小科用測得的數據計算出了液體密度。他發現用上述方法測出的液體體積比它的實際值要    (選填“偏大”或“偏小”)。
(4)對測量方法進行修正后,測出了幾組實驗數據,并根據測量結果作出了“m-V”圖像,如圖丙所示,修正后測得則此未知液體的密度為   g/cm3。
21.(2024八上·浙江期中)物塊A 的重力為5 N,物塊B的重力為8N。將物塊A 放在物塊B上,如圖所示,用大小為40N的水平力 F將物塊B壓在豎直黑板表面保持靜止。回答下列問題。
(1)此時物塊B 受到的摩擦力為   N,方向為   。
(2)若增大水平壓力 F,則物塊B 受到的摩擦力如何變化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2.(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實心正方體A、B的材質與表面粗糙程度相同,且 ,A、B疊放于水平地面,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勻速直線運動。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種情況對地面的壓強p甲: p乙=   。
(2)兩種情況下,水平推力 =   。
23.(2024八上·浙江期中)用隔板將容器平均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中部有一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裝置如圖甲所示。小科想利用此裝置比較不同液體的密度。回答下列問題:
(1)向裝置右側加水至橡皮膜上方,橡皮膜會向左凸出。從力的作用效果分析,該現象說明力能   。
(2)向裝置兩側分別加入密度為ρ1ρ2的兩種液體,液面如圖乙所示(橡皮膜凹凸情況未畫出)。小科根據橡皮膜的凹凸情況得出ρ1一定大于ρ2,請推測他所看到的現象   。
三、實驗與探究題
24.(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小科利用王本完全相同的字典和海綿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時,通過觀察   來比較字典對海綿的壓力的作用效果,這種實驗方法叫作轉換法。
(2)對比(b)、(c)兩圖可知:當受力面積一定時,   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對比(d)、(e)兩圖,小科提出一個錯誤的觀點,認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無關。我們判斷其觀點錯誤的理由是
(4)通過實驗(b)和(d)對比,得到的結論可以解釋以下現象的有   。(填序號)
①書包的背帶為何做得又寬又太 ②壓路機的碾子很重更易壓平路面③用大木錘敲刀背來切冰凍硬肉 ④用切蛋器上的細鋼絲來切蛋
25.(2024八上·浙江期中)某校拓展研究小組同學想利用如下實驗方案一粗略測量某地大氣壓的值,裝置如圖甲所示:
步驟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步驟二:如圖甲所示,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針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步驟三: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
步驟四: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 L。
根據以上實驗步驟,研究小組同學發現測量結果誤差比較大,綜合分析后,找出了下列可能
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②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③所選注射器的規格不合適。.
(1)注射器頂端裝針頭處空氣無法排盡,這將會使測量結果偏小。同學們聯想到去醫院打針時的情景,改進方法將注射器內空氣排盡。他們的方法是 。
(2)方案一測量過程中活塞與注射器簡壁間有摩擦,會使測得的大氣壓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在實際操作中,同學們發現除上述幾個原因會引起測量結果出現誤差外,我們還很難準確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于是他們對測量方案進行了改進,設計了實驗方案二,其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
①按改進方法將注射器內空氣排盡,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向燒杯中緩慢加水,當活塞向左勻速滑動時,測得燒杯和水的總重為1;
③然后 ☆ ,當活塞向右勻速滑動時,測得燒杯和水的總重為
④測得活塞面積為S;
⑤計算大氣壓值p。
(3)將方案二中的實驗步驟③補充完整:   。
(4)利用方案二,本次測量的大氣壓值    (用方案二步驟中的字母表示)。
26.(2024八上·浙江期中)小明和小科在實驗室里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體積較大的礦石的密度。
(1)因礦石體積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小明利用一只燒杯,按圖甲所示方法進行測量,礦石的體積是   cm3。
(2)用托盤天平測得礦石的質量是175g,則礦石的密度是   kg/m3。
(3)從A 到 B 的操作會引起密度測量值比真實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和同學討論后,小科同學用如圖乙裝置,不用量筒很巧妙地解決了上述誤差問題也測出了這塊礦石的密度。其操作步驟如下:①他先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測出總質量為m1,②再將石頭放入燒杯中,水面處做標記,測出總質量為m2,③另取的相同燒杯加水直至與第②步中的標記處齊平,測出總質量為: (如圖乙)。
(4)不用量筒,小科同學測得石頭的密度為   (用 表示)。
27.(2024八上·浙江期中)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中,小科同學選用斜面、帶有傳感器的小車、毛巾、棉布、木板進行實驗(如圖甲所示),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水平面鋪上毛巾;
②讓小車從斜面某一高度靜止下滑;
③小車下滑至斜面底端、并在水平面繼續滑行至靜止,用傳感器采集數據;
④把毛巾換成棉布、木板,重復上述實驗,小車速度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
(1)為了探究不同阻力對運動的影響,保持小車受到不同阻力之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認為這個實驗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
(2)通過實驗可得出“阻力越小,運動速度減小得越慢”的結論,獲得此結論的相應證據是   ;
(3)在上述實驗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可以推測:如果阻力為零,水平面足夠長,小車將做   ,此處用到了   (填“控制變量”“科學推理”或“轉換”)法。
28.(2024八上·浙江期中)山東某市文旅局發起抓金磚挑戰,承諾倘若有人能夠抓起25公斤價值1000多萬元的純金金磚,就將其贈送。金磚的形狀如圖甲所示,其側面A為梯形。小科動手模擬了單手抓金磚的情境、探究抓起物體能力的影響因素。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
實驗中,小科設置好變量后,向沙桶內慢慢裝入沙子,直到輕質物塊掉落,得到如下數據:
實驗次數 1 2 3 4
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 粗糙 粗糙 粗糙 較光滑
輕質物塊底角α度數 80° 75° 70° 80°
掉落時加入沙子的質量 200g 180g 165g 160g
(1)實驗過程中,改變金磚質量的具體操作為   。
(2)比較第1、2、3次實驗的數據可知,抓起物塊能力的太小與   有關。
(3)比較第   次實驗的數據可知,抓起物塊能力的大小與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有關。
(4)小明覺得小科可用質量為50g的鉤碼代替沙桶,還可以省去稱量沙子質量的步驟。你贊同小明的看法嗎 說明你的理由   。
四、綜合題
29.(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是小科進行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的實驗
實驗前小科提出如下假設:
①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深度有關;
②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
(1)實驗前,小科用手指按壓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如圖甲),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是否存在高度差,該操作的目的是   ;
(2)為了驗證假設①,請將下列方案補充完整:將金屬盒放入同一液體中,金屬盒方向不變,   ;
(3)在乙圖中,小科保持壓強計的橡皮膜到燒杯底部的高度不變,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并充分攪拌(設液面高度不變),發現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與原來相比增加了,小科設計此步驟想探究的問題是   。
30.(2024八上·浙江期中)為響應“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號召,質量為48kg的小科同學堅持每天騎自行車上學。他所騎自行車相關數據見下表:(已知
車架材料 合金
車架體積/cm3 1 200
整車質量/ kg 12
單輪觸地面積/cm2 20
(1)若小科勻速騎行600m,所用時間為2min,求在此期間自行車行駛的速度;
(2)若小科在水平路面上勻速騎行時,自行車所受阻力為總重力的0.02倍,求自行車受到的水平牽引力。
(3)如果該車車架用同體積的鐵材制成,則車的質量會增加多少千克
31.(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塊質量為100 kg、底邊為 高40 cm的長方體木塊。小金用水平推力 F把木塊向前推動,此過程中,推力 F和木塊前進的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分別如圖2甲、乙所示。
(1)木塊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有多大
(2)在0~6秒范圍內,木塊的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的時間段有   。
32.(2024八上·浙江期中)高壓鍋在廚房里是一種常見的烹飪工具。現測得某品牌高壓鍋鍋蓋直徑20cm,鍋蓋上的豎直排氣孔的橫截面積/ ,限壓閥的質量100g,鍋內的壓強每增加. 液體的沸點增加 標準大氣壓( 下水的沸點為
(1)高壓鍋原理與下列哪幅圖的原理一致,請選擇   (選填“甲”或“乙”)。
(2)若它在標準大氣壓的地區使用,水的沸點可以達到多少攝氏度
(3)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針對普通高壓鍋不能調節溫度的缺點,對普通高壓鍋進行了技術改造,其結構如丙圖所示,調節螺絲可上下旋轉。請分析改進后,該結構能調節高壓鍋溫度的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大氣層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氣層 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占78.1%;氧氣占20.9%;氬氣占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和水蒸氣。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
【解答】 大部分落向地球的隕石都在通過大氣層的時候與空氣摩擦燃燒了,如果沒有大氣層,隕石直接落地;故①符合題意。
地球上的重力大小與向心力有關,與大氣層無關,故②不符合題意。
沒有了大氣層,光線照射地球不發生反射與折射,因此天空背景是黑色的,故③不符合題意。
大氣層保證地球處在一個溫度適宜的環境,如果沒有大氣層,白天溫度可能超過100度,晚上溫度低于零下70-80度,另外大氣層吸收紫外線和一些宇宙射線,保證生物不受輻射;如果沒有大氣層,生命都從地球上消失;故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答案】A
【知識點】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物體不接觸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
【解答】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故A正確;
B.物體不接觸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如重力、磁力等,故B錯誤;
D.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但有物體,不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故D錯誤.
C.力的產生必須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孤立的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故C錯誤;
故選C。
3.【答案】D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都會受到向上的托力,這就是浮力,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A.海里下潛的“蛟龍”號,浸在水中受到浮力,故A不合題意;
B.天空中上升的熱氣球,浸在空氣中受到浮力,故B不合題意;
C.海上航行的“遼寧號”,浸在水中受到浮力,故C不合題意;
D.太空遨游的“天宮一號”,周圍沒有空氣和液體,因此不受浮力,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4.【答案】B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生力的作用時,至少要有兩個物體,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體叫受力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加了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
【解答】水桶受到繩子的拉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繩子。
故答案為:B。
5.【答案】C
【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拔火罐時,罐內的氣壓小于罐外的大氣壓,大氣壓就將罐緊緊地壓在皮膚上;先趕出吸盤內的空氣,使吸盤內的氣壓小于吸盤外的大氣壓,外界大氣壓將吸盤緊緊壓在墻壁上;用吸管吸飲料時,嘴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嘴中;高壓鍋是根據氣壓越高沸點越高來工作的。
【解答】拔火罐、吸飲料、吸盤緊貼在墻面這三項都是利用了大氣壓來完成的,高壓鍋密封好,鍋內氣壓高于外面大氣壓,而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所以高壓鍋內水的沸點高于100℃,高壓鍋不是利用大氣壓,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6.【答案】C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別;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條直線上;相互作用力是指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施力物和受力物正好相反。
【解答】A.發球時球拍與網球的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而非平衡力,平衡力需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故A錯誤;
B. 網球飛行時僅受重力與空氣阻力,不存在"推力",推力僅在擊球瞬間由球拍提供 ,故B錯誤;
C. 重力是由地球引力產生的,方向恒為豎直向下,與運動狀態無關,故C正確;
D.靜止時支持力與重力是平衡力(同體等大反向),相互作用力應作用于不同物體(如球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球的支持力),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7.【答案】C
【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慣性
【解析】【分析】由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可知,物體不受外力時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
【解答】小球被豎直向上拋出,當小球由A點運動到B點時,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則小球的運動狀態不會改變,即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即勻速向上運動。
故答案為:C。
8.【答案】D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 A.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物體受到的力平衡,大小相等;
BD.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不變。
C.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物體運動方向的改變、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的變化。
【解答】 A.用水平方向的力推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則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力是平衡力,摩擦力和推力的大小相等,故A錯誤;
BD.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在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時,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故B錯誤,D正確;
C.撤去推力后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作用,會慢慢停下來,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故C錯誤;
故選D。
9.【答案】D
【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流速越小,壓強越大。據此對照各選項逐一進行分析即可作答。
【解答】①對著兩張平行的紙吹氣,兩紙中間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而兩紙的外部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兩紙受到兩邊向內的壓力差,所以兩張紙被壓到一起,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①符合題意;
②如圖所示裝有液體的玻璃管,底部和側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是因為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有壓強,不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②不合題意;
③當列車駛進站臺時,會帶動人和車之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此時人外側的空氣流動速度慢,根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人外側空氣流速慢壓強大,而內側流速快壓強小,會產生一個向內側的壓強差,將人推向火車,易出現危險。所以人必須站在安全黃線以外的區域候車。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③符合題意;
④相等的時間內,空氣經過機翼上面的路程大于下面的路程,機翼上面的空氣流速大于下面的流速,機翼上面的壓強小于下面的壓強,出現壓強差,出現了壓力差,這個壓力差就是機翼向上的升力;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④符合題意。
故選:D。
10.【答案】A
【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
【解析】【分析】對空中的足球進行受力分析,然后沿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即可。
【解答】當足球在空中飛行時,不計空氣阻力,由于足球與腳分開,那么足球不受人的踢力,只受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A正確,而B、C、D錯誤。
故選A。
11.【答案】B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
【解析】【分析】把氣壓計從山腳帶到山頂時,發生變化的是海拔高度,而大氣壓隨海拔的升高而減小,因此可從瓶內外的氣壓差來分析。
【解答】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所以從山腳到山頂大氣壓會降低,又因瓶內空氣的壓強不變,所以在瓶內氣壓的作用下,會有一部分水被壓入玻璃管,使管內水柱上升。故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2.【答案】A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題目描述,結合速度公式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
【解答】 由密度公式知,體積越大,質量越小,密度越小;密度等于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A.爸爸的車架體積更大,質量更小,密度更小,故A錯誤符合題意;
B.自行車車架的材料不同,爸爸自行車車架的密度小,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小皓同學的自行車車架的體積小,質量大,密度更大,故C正確不合題意;
D.他們倆的自行車車架體積和質量都不相同,可以比較它們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可以比較密度大小,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
13.【答案】C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分析】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選擇一個參照物,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如果發生位置的變化,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否則是靜止的。
【解答】A.復興號靜止,和諧號向東行駛時,復興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向東行駛,故A不符合題意;
B.和諧號靜止,復興號向西行駛,復興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向東行駛,故B不符合題意;
C.復興號向東行駛,“和諧號”向西行駛,復興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向西行駛,故C符合題意;
D.兩車都向東行駛,但“復興號”的速度較慢,復興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向東行駛,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4.【答案】B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速度與物體運動;重力的大小;液體的壓強
【解析】【分析】在s-t圖象中,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圖象為一正比例函數圖象;
對同一種物質,物體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同種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相同深度的液體,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物質的種類、所處的狀態有關,而與質量、體積大小無關;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解答】 A、圖中為s-t圖像,表示隨著時間t的增加,路程s不變,說明物體保持靜止,故A錯誤;
B、物體的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為定值,物體所受重力G與其質量m成正比,故為過原點的直線,故B正確;
C、由p=ρgh可知,液體密度一定,液體內部的壓強p與深度h成正比,故C錯誤;
D、同一種物質,密度一定,由ρ=可知,物體的質量m與體積V成正比,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5.【答案】C
【知識點】慣性;力與運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物體具有慣性,有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的能力,子彈將繼續向左運動。慣性是物體的屬性,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解答】汽車向左平行于靶面運動,車上的運動員槍口對準靶心并立即射擊,子彈射出后由于慣性繼續向左運動,又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向下運動,所以子彈會射向靶面的左下方,即Ⅲ區,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6.【答案】(1)保持不變
(2)豎直向上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1)浮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上,可知懸線始終豎直向上,則夾角不變。
(2)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剪去懸線,浮力大于重力,小球將豎直向上運動,直至漂浮。【解答】(1)細線因小氣球受到浮力的作用而被拉直,隨著木板不斷被抬高,小氣球受到的方向不變,則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不變。
(2)細線被拉直,說明小氣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因此剪斷懸線,小氣球將豎直向上運動。
(1)細線因小氣球受到浮力的作用而被拉直,隨著木板不斷被抬高,小氣球受到的方向不變,則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不變。
(2)細線被拉直,說明小氣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因此剪斷懸線,小氣球將豎直向上運動。
17.【答案】(1)B
(2)吸管E中的水面上升
(3)②
【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流動的氣體和液體都稱為流體,流體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①火車站臺人和列車保持一定距離,是利用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來分析,②拍打塵土是利用慣性,③平行行駛的船不能靠的太近,是利用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來分析。
【解答】(1)兩只“紙船”漂浮在水面上,當兩只“紙船”中間(B處)打氣,中間流速變大,壓強減小,兩“船”會被壓在一起,相互靠近;
(2)往吸管B中吹氣,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是因為往吸管B吹氣,導致吸管A上方的空氣流速增大壓強減小,水在大氣壓作用下升高。
(3)①火車站臺人和列車保持一定距離,是因為人和列車之間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容易把人壓向列車,出現交通事故;
②窗簾和塵土是靜止的,拍打窗簾時,窗簾受到力的作用運動,塵土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塵土和窗簾脫離,所以拍打塵土是利用慣性;
③平行行駛的船之間水的流速大壓強小,兩只船容易靠近發生事故。
故答案為: ③。
18.【答案】(1)乒乓球不受浮力作用(乒乓球只有上部受到水向下的壓力)(合理即可)
(2)擰上瓶蓋(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合理即可)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浮力指的是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下表面沒有水,則乒乓球不受浮力,類似的還有橋墩,也不受水的浮力。
(2)由(1)可知,若乒乓球下表面與水接觸,則會產生浮力,所以可用瓶蓋將瓶口堵住即可。【解答】(1)此時乒乓球只有上部受到水向下的壓力,下部不受水的壓力,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小球不受浮力的作用。
(2)想讓乒乓球浮起來,可以將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防止水流出,此時乒乓球下部會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因此小球能夠浮起來。
(1)此時乒乓球只有上部受到水向下的壓力,下部不受水的壓力,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小球不受浮力的作用。
(2)想讓乒乓球浮起來,可以將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防止水流出,此時乒乓球下部會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因此小球能夠浮起來。
19.【答案】(1)小試管沿大試管自動上升
(2)大氣壓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1)大氣對小試管產生向上的壓強,當小試管上方的水不斷流出時,它上方壓強減小,于是小試管就沿著大使館向上爬上。
(2)根據大氣壓強的作用解答。
【解答】(1)隨著大試管里的水緩緩流出,將觀察到的現象是:小試管沿大試管自動上升;
(2)通過分析,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小試管受到大氣壓的作用。
20.【答案】(1)49
(2)28
(3)偏小
(4)0.8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圖示托盤天平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所對的刻度值可以知道燒杯和液體的質量。利用圖示量筒的液面位置可以得到液體的體積,分析體積測量值的變化時要從其操作過程中進行分析。從圖象上找出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和燒杯的質量,求出液體的質量,找到對應的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液體的密度。
【解答】(1)如圖所示,砝碼質量為20g+20g+5g=45g,游碼所對的刻度值為4g,因此道燒杯和液體的質量為45g+4g=49g;
(2)由圖乙中量筒中液面所對的刻度值可以知道該液體的體積為28mL;
(3)由于將液體從燒杯中向量筒中倒入的過程中,總有部分液體吸附在燒杯壁上,沒有完全倒入量筒中,所以導致了測量值偏小。
(4)由圖象知,由圖象知,燒杯的質量為25g,當燒杯和液體的質量為45g時,液體的體積25cm3,液體的質量為:m=m2-m1=45g-25g=20g,液體的密度:ρ==0.8g/cm3=0.8×103kg/m3。
21.【答案】(1)13;豎直向上
(2)不變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 對B受力分析,根據靜止的物體受力平衡,得出摩擦力的大小;根據靜止的物體受力平衡分析摩擦力的變化。
【解答】(1)A的重力為5N,物塊B的重力為8N。將物塊A放在物塊B上,如圖所示,用大小為40N的水平力F將物塊B壓在豎直黑板表面保持靜止。物體B處于靜止狀態,B豎直方向受到A的壓力、自身的重力、墻壁的摩擦力而保持平衡,A對B的壓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則摩擦力f=GA+GB=5N+8N=13N,方向豎直向上;
(2)若增大水平壓力F,整體仍處于靜止狀態,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總重力,總重力不變,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不變。
22.【答案】(1)4:1
(2)1:1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由題意可知,實心正方體A、B的密度相同,根據m=ρV=ρL3求出它們的邊長之比,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據此比較兩種情況下受到的滑動摩擦力關系,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推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據此進行解答。
【解答】(1)因實心正方體A、B的材質相同,即密度相同,所以,由m=ρV=ρL3可得,它們的邊長之比:====,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甲、乙兩種情況對地面的壓強之比:======;
(2)因兩種情況下整體對地面的壓力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整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相同,因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推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F甲=F乙=f,即F甲:F乙=1:1。
23.【答案】(1)改變物體的形狀
(2)橡皮膜向右凸或橡皮膜相平(既不向右凸也不向左凸)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液體的壓強;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通過橡皮膜凹凸情況,判斷壓強大小,然后根據液體壓強公式比較液體密度大小。
【解答】(1)往裝置右側加水至橡皮膜上方,由于液體內部存在壓強,橡皮膜受到了水的壓強、壓力的作用,所以橡皮膜會向左凸出,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 小科根據虛框位置中橡皮膜的凹凸情況得出ρ1一定大于ρ2,他所看的現象及原因如下:
①橡皮膜向右凸時,說明左側液體壓強大于右側液體壓強,而左側深度小于右側,則左側液體密度ρ1一定大于右側液體密度ρ2;
②橡皮膜左右相平時,說明左側液體壓強等于右側液體壓強,而左側深度小于右側,則左側液體密度ρ1一定大于右側液體密度ρ2。
24.【答案】(1)海綿的形變程度(海綿的形變大小、海綿的凹陷程度)
(2)壓力
(3)沒有控制壓力相同
(4)①④
【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壓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 本實驗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轉換法;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實驗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即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關系時應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應控制受力面積的大小不變,據此分析回答。
【解答】(1)實驗中采用轉換法,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字典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
(2)根據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觀察受力面積相同但壓力不同的圖B和C可知: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d)、(e)兩圖,沒有控制物體間壓力相同,所得結論: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是錯誤的;
(4)通過實驗(b)和(d)對比,可知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①書包的背帶為何做得又寬又大,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①符合題意;
②壓路機的碾子很重更易壓平路面,增大壓力,增大壓強,故②不合題意;
③用大木錘敲刀背來切冰凍硬肉,增大壓力,增大壓強,故③不合題意;
④用切蛋器上的細鋼絲來切蛋,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①④。
25.【答案】(1)將注射器內抽滿水,再豎直向上推動活塞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
(2)偏大
(3)從燒杯中向外緩慢抽水
(4)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將注射器裝滿水,排出里面的氣體;根據活塞和筒壁間有摩擦時引起的拉力大小的變化去判斷最后的測量的大氣壓值的變化;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向左滑動時,此時摩擦力與所受的大氣壓力方向相同;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向右滑動時,此時摩擦力與所受的大氣壓力方向相反。
【解答】(1)為了將注射器內空氣排盡,將注射器內抽滿水,端口向上推動活塞排水,使得頂端保留水,再用橡皮帽封口,此時注射器內無空氣。
(2)測量過程中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導致測量的壓力變大,根據p=可知,測量的壓強偏大。
(3)測出了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向左滑動時燒杯和水的總重為G1,然后向外緩慢抽水,當活塞剛開始向右滑動時,測得燒杯和水的總重為G2,
(5)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向左滑動時,對活塞受力分析f+F=G1
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向右滑動時,對活塞受力分析F-f=G2
兩式聯立解得F=
P==
26.【答案】(1)70
(2)2.5×103
(3)偏小
(4)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固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礦石體積比較大,不能直接放在量筒里,采用等體積的方法測量。礦石的體積等于量筒中倒入燒杯中的體積;
(2)求出礦石的體積,又知道礦石的質量,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礦石的密度;
(3)由于礦石從水中取出帶走一部分水,使倒入燒杯中的水的體積大于礦石的體積,所以密度會偏小;
(4)根據乙圖可知m3-m1即石塊排開水的質量,根據ρ=變形公式可得出排水的體積,由等效替代法可知石塊的體積;由乙圖可知m2-m1即石頭的質量;根據ρ=得出石頭的密度表達式。
【解答】(1)實驗中利用補水法測量礦石的體積,則礦石的體積為
(2)礦石的密度是
(3)采用補水法測量礦石的體積,礦石會帶走一部分水,導致測量的水的體積偏大,則密度會偏小。
(4)根據①②兩步可得石塊的質量為
由①②兩步和①③可得石塊的體積等于③步中增加的水的體積,根據①③兩步可得增加的水的質量為
則石塊的體積為
則石塊的密度為
27.【答案】(1)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靜止下滑至斜面底端
(2)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的時間最短,毛巾表面比較粗糙,阻力較大,速度減小較快,在木板表面運動的時間最長,木板表面比較光滑,阻力較小,速度減小較慢
(3)勻速直線運動;科學推理
【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力與運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簡稱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常見的完整表述: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解答】(1)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靜止下滑至斜面底端,3次實驗圖像的數據是重合的,表明小車從同一高度靜止下滑,每次到達斜面底部時的速度是相同的。
(2)由實驗現象可知,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的時間最短,毛巾表面比較粗糙,阻力較大,速度減小較快,在木板表面運動的時間最長,木板表面比較光滑,阻力較小,速度減小較慢,據此可得出“阻力越小,運動速度減小得越慢”的結論。
(3)因為小車到達水平面后,阻力為0,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所以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此處用到了 科學推理法。
28.【答案】(1)向沙桶內慢慢裝入沙子
(2)輕質物塊底角α的度數
(3)1、4
(4)不贊同,因為用鉤碼不能連續改變拉力的大小
【知識點】實驗步驟的探究;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解析】【分析】(1)實驗過程中,通過改變沙桶內裝入沙子的質量來改變金磚質量,這用到了轉換法;
(2)比較第1、2、3次實驗的數據的相同量和不同量,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解答得出結論;
(3)要探究抓起物塊能力的大小與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的關系,需要控制輕質物塊底角α度數相同,改變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據此分析出符合題意的實驗;
(4)從鉤碼質量的特點,結合具體實驗要求可做出評價。
【解答】(1)實驗過程中,通過改變沙桶內裝入沙子的質量來改變金磚質量,直到輕質物塊掉落,這用到了轉換法;
(2)比較第1、2、3次實驗的數據知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輕質物塊底角α的度數不同,掉落時加入沙子的質量不同,故可以得出抓起物塊能力的大小與輕質物塊底角α的度數有關;
(3)要探究抓起物塊能力的大小與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的關系,需要控制輕質物塊底角α度數相同,改變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實驗1、4符合題意;
(4)小科覺得小金可用質量為50g的鉤碼代替沙桶,還可以省去稱量沙子質量的步驟。所以不贊同他的想法,理由是:用鉤碼不能連續改變拉力的大小。
29.【答案】(1)檢查壓強計的氣密性
(2)改變金屬盒所處的深度
(3)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
【解析】【分析】(1)能形成穩定的高度差,說明能形成穩定的壓強差,裝置氣密性良好。
(2)假設1猜測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有關,則應控制除深度以外的條件相同,據此設計實驗。
(3)加入食鹽,液體的密度改變,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探究的是液體密度對壓強的影響。【解答】(1)實驗中需要檢查U形管的氣密性,因此用手指按壓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如圖甲),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是否存在高度差。
(2)要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需要改變探頭所處的深度,因此將金屬盒放入同一液體中,金屬盒方向不變,改變金屬盒所處的深度。
(3)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并充分攪拌,液體的密度發生改變,因此可以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1)實驗中需要檢查U形管的氣密性,因此用手指按壓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如圖甲),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是否存在高度差。
(2)要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需要改變探頭所處的深度,因此將金屬盒放入同一液體中,金屬盒方向不變,改變金屬盒所處的深度。
(3)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并充分攪拌,液體的密度發生改變,因此可以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30.【答案】(1)解:
(2)解:F=G= mg=(12 kg+48 kg)×10 N/ kg=600 N
F牽=f阻=0.02G=0.02×600 N=12 N
(3)解: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速度公式及其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 (1)知道自行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根據v=求出其速度;
(2) 在水平路面上勻速騎行時所受阻力為總重力的0.02倍,且處于平衡狀態,根據F牽=f=0.02G總得出牽引力。
(3)求出材料的密度之差,密度之差乘以體積等于增加的質量。
31.【答案】(1)木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 mg=100 kg×10 N/ kg=1 000N.
受力面積S=40 cm×50 cm=2 000 cm2=0.2 m2
對水平地面壓強
(2)0-1s、3-5s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重力的大小;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1) 木塊放在水平地面時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求出受力面積,利用p=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由圖乙可知木塊在0~1s靜止,在3s~5s勻速直線運動,據此找出運動狀態不變的時間段。
【解答】(2) 由圖乙可知,木塊在0~1s靜止,在3s~5s勻速直線運動,可見運動狀態不變的時間段是0~1s、3s~5s。
32.【答案】(1)甲
(2)解: 里外

里 外
水的沸點可以達到
(3)調節螺絲可以上下旋轉,當往下旋轉時,彈簧對限壓閥的壓力變大,導致高壓鍋內氣壓變大,根據氣壓越大,沸點越高的規律,鍋內水的沸點升高;當向上旋轉時,彈簧對限壓閥的壓力變小,導致高壓鍋內氣壓變小,鍋內水的沸點降低
【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氣壓越高,沸點越高。 根據限壓閥的受力平衡求解水的沸點。
【解答】(1)高壓鍋原理是通過增大壓強,來增加鍋內液體的沸點,因此原理如甲圖所示。
(3)調節螺絲可以上下旋轉,當往下旋轉時,彈簧對限壓閥的壓力變大,導致高壓鍋內氣壓變大,根據氣壓越大,沸點越高的規律,鍋內水的沸點升高;當向上旋轉時,彈簧對限壓閥的壓力變小,導致高壓鍋內氣壓變小,鍋內水的沸點降低。
1 / 1浙江省浙派聯盟2024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學業水平監測 科學試題卷( 1-2章+7下第3章)
一、選擇題
1.(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果沒有大氣層,下列現象哪些可能在地球上發生 (  )
①地球上到處都是隕石坑 ②地球上的重力明顯減小 ③天空仍然是蔚藍色 ④生命都從地球上消失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知識點】大氣層的作用
【解析】【分析】大氣層 又叫大氣圈,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占78.1%;氧氣占20.9%;氬氣占0.93%;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和水蒸氣。大氣層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而減小,越高空氣越稀薄。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
【解答】 大部分落向地球的隕石都在通過大氣層的時候與空氣摩擦燃燒了,如果沒有大氣層,隕石直接落地;故①符合題意。
地球上的重力大小與向心力有關,與大氣層無關,故②不符合題意。
沒有了大氣層,光線照射地球不發生反射與折射,因此天空背景是黑色的,故③不符合題意。
大氣層保證地球處在一個溫度適宜的環境,如果沒有大氣層,白天溫度可能超過100度,晚上溫度低于零下70-80度,另外大氣層吸收紫外線和一些宇宙射線,保證生物不受輻射;如果沒有大氣層,生命都從地球上消失;故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
B.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才會產生力
C.孤立的一個物體也能產生力的作用
D.只要有物體,就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
【答案】A
【知識點】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物體不接觸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
【解答】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故A正確;
B.物體不接觸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如重力、磁力等,故B錯誤;
D.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但有物體,不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故D錯誤.
C.力的產生必須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孤立的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故C錯誤;
故選C。
3.(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下情景中沒有受到浮力的物體是(  )
A.海里下潛的“蛟龍”號 B.天空中上升的熱氣球
C.海上航行的“遼寧號” D.太空遨游的“天宮一號”
【答案】D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都會受到向上的托力,這就是浮力,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A.海里下潛的“蛟龍”號,浸在水中受到浮力,故A不合題意;
B.天空中上升的熱氣球,浸在空氣中受到浮力,故B不合題意;
C.海上航行的“遼寧號”,浸在水中受到浮力,故C不合題意;
D.太空遨游的“天宮一號”,周圍沒有空氣和液體,因此不受浮力,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4.(2024八上·浙江期中)人用手抓住繩子將水桶提起,水桶受到繩子的拉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  )
A.水桶 B.繩子 C.地球 D.手
【答案】B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分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生力的作用時,至少要有兩個物體,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體叫受力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加了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
【解答】水桶受到繩子的拉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是繩子。
故答案為:B。
5.(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生活中的現象均與氣壓有關,其中一個利用的原理與另外三個不同的是 (  )
A.吸飲料
B.拔火罐
C.高壓鍋煮飯
D.吸盤貼在墻面
【答案】C
【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解析】【分析】拔火罐時,罐內的氣壓小于罐外的大氣壓,大氣壓就將罐緊緊地壓在皮膚上;先趕出吸盤內的空氣,使吸盤內的氣壓小于吸盤外的大氣壓,外界大氣壓將吸盤緊緊壓在墻壁上;用吸管吸飲料時,嘴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嘴中;高壓鍋是根據氣壓越高沸點越高來工作的。
【解答】拔火罐、吸飲料、吸盤緊貼在墻面這三項都是利用了大氣壓來完成的,高壓鍋密封好,鍋內氣壓高于外面大氣壓,而液體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所以高壓鍋內水的沸點高于100℃,高壓鍋不是利用大氣壓,故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6.(2024八上·浙江期中)2024年8月3日晚,在巴黎奧運會網球女單決賽中,鄭欽文奪得冠軍,創造歷史成為了中國首位奧運網球單打冠軍。比賽過程中,有關網球運動和受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發球時,網球受到的力與球拍受到的力是一對平衡力
B.飛行時,網球受到推力、重力和空氣阻力
C.下落時,網球受到的重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下
D.靜止時,網球受到的支持力與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C
【知識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別;重力及其方向
【解析】【分析】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條直線上;相互作用力是指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施力物和受力物正好相反。
【解答】A.發球時球拍與網球的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而非平衡力,平衡力需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故A錯誤;
B. 網球飛行時僅受重力與空氣阻力,不存在"推力",推力僅在擊球瞬間由球拍提供 ,故B錯誤;
C. 重力是由地球引力產生的,方向恒為豎直向下,與運動狀態無關,故C正確;
D.靜止時支持力與重力是平衡力(同體等大反向),相互作用力應作用于不同物體(如球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球的支持力),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7.(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小球被豎直向上拋出,當小球由A點運動到B點(不是最高點)后,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運動狀態將是(  )
A.立即掉落下來 B.勻速向下運動
C.勻速向上運動 D.向上越來越快
【答案】C
【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慣性
【解析】【分析】由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可知,物體不受外力時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
【解答】小球被豎直向上拋出,當小球由A點運動到B點時,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則小球的運動狀態不會改變,即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即勻速向上運動。
故答案為:C。
8.(2024八上·浙江期中)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物體、使物體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人對物體的推力大于水平面對物體的摩擦力
B.若增大推力,物體所受摩擦力也將增大,物體仍做勻速直線運動
C.若撤去推力,物體的運動狀態不會發生改變
D.若撤去推力,物體在繼續運動過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變
【答案】D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 A.當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物體受到的力平衡,大小相等;
BD.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不變。
C.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物體運動方向的改變、物體運動速度大小的變化。
【解答】 A.用水平方向的力推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則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力是平衡力,摩擦力和推力的大小相等,故A錯誤;
BD.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在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時,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故B錯誤,D正確;
C.撤去推力后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作用,會慢慢停下來,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故C錯誤;
故選D。
9.(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現象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的是(  )
①如圖甲所示向兩張紙中間吹氣,紙張向中間靠攏
②如圖乙所示裝有液體的玻璃管,底部和側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
③如圖丙所示地鐵站臺邊,人必須站在安全黃線以外的區域候車
④如圖丁所示飛機升力的產生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流速越小,壓強越大。據此對照各選項逐一進行分析即可作答。
【解答】①對著兩張平行的紙吹氣,兩紙中間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而兩紙的外部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兩紙受到兩邊向內的壓力差,所以兩張紙被壓到一起,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①符合題意;
②如圖所示裝有液體的玻璃管,底部和側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是因為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有壓強,不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②不合題意;
③當列車駛進站臺時,會帶動人和車之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此時人外側的空氣流動速度慢,根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人外側空氣流速慢壓強大,而內側流速快壓強小,會產生一個向內側的壓強差,將人推向火車,易出現危險。所以人必須站在安全黃線以外的區域候車。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③符合題意;
④相等的時間內,空氣經過機翼上面的路程大于下面的路程,機翼上面的空氣流速大于下面的流速,機翼上面的壓強小于下面的壓強,出現壓強差,出現了壓力差,這個壓力差就是機翼向上的升力;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來解釋,故④符合題意。
故選:D。
10.(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足球運動員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計空氣阻力,下列選項中,能表示足球在空中“飛行時的受力情況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腳對球的作用力)(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圖
【解析】【分析】對空中的足球進行受力分析,然后沿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即可。
【解答】當足球在空中飛行時,不計空氣阻力,由于足球與腳分開,那么足球不受人的踢力,只受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A正確,而B、C、D錯誤。
故選A。
11.(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小科將自制氣壓計從山腳下帶到山頂的過程中,氣壓計的水柱和外界氣壓的變化分別是 (  )
A.上升、升高 B.上升、降低 C.下降、升高 D.下降、降低
【答案】B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
【解析】【分析】把氣壓計從山腳帶到山頂時,發生變化的是海拔高度,而大氣壓隨海拔的升高而減小,因此可從瓶內外的氣壓差來分析。
【解答】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所以從山腳到山頂大氣壓會降低,又因瓶內空氣的壓強不變,所以在瓶內氣壓的作用下,會有一部分水被壓入玻璃管,使管內水柱上升。故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2.(2024八上·浙江期中)小科同學的自行車比他爸爸的要小 但他爸爸的車子卻比小科同學的要輕、(車胎都是同款,車架不同)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爸爸的自行車車架體積更大,質量更小,密度更大
B.小科的自行車車架體積更小,質量更大,密度更大
C.自行車車架的材料不同,爸爸自行車車架的密度小
D.他們倆的自行車車架體積和質量都不相同,但還是可以比較密度大小
【答案】A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題目描述,結合速度公式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
【解答】 由密度公式知,體積越大,質量越小,密度越小;密度等于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A.爸爸的車架體積更大,質量更小,密度更小,故A錯誤符合題意;
B.自行車車架的材料不同,爸爸自行車車架的密度小,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小皓同學的自行車車架的體積小,質量大,密度更大,故C正確不合題意;
D.他們倆的自行車車架體積和質量都不相同,可以比較它們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可以比較密度大小,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
13.(2024八上·浙江期中)和諧號與復興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動車組,是現在很多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如圖所示,“復興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正在向東行駛。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可得出兩列火車的運動情況。下列關于兩列火車的運動情況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復興號”靜止,“和諧號”向東行駛
B.“和諧號”靜止,“復興號”向西行駛
C.“復興號”向東行駛,“和諧號”向西行駛
D.“和諧號”與“復興號”都向東行駛,但“復興號”的速度較慢
【答案】C
【知識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解析】【分析】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選擇一個參照物,被研究的物體和參照物之間如果發生位置的變化,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否則是靜止的。
【解答】A.復興號靜止,和諧號向東行駛時,復興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向東行駛,故A不符合題意;
B.和諧號靜止,復興號向西行駛,復興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向東行駛,故B不符合題意;
C.復興號向東行駛,“和諧號”向西行駛,復興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向西行駛,故C符合題意;
D.兩車都向東行駛,但“復興號”的速度較慢,復興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向東行駛,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4.(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圖像的表述,正確的是 (  )
A.圖甲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s 和時間t的關系
B.圖乙表示物體所受重力 G跟它的質量m的關系
C.圖丙表示液體內部壓強p隨深度h變化的關系
D.圖丁表示某液體的質量m與體積V 的關系
【答案】B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速度與物體運動;重力的大小;液體的壓強
【解析】【分析】在s-t圖象中,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圖象為一正比例函數圖象;
對同一種物質,物體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同種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相同深度的液體,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物質的種類、所處的狀態有關,而與質量、體積大小無關;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解答】 A、圖中為s-t圖像,表示隨著時間t的增加,路程s不變,說明物體保持靜止,故A錯誤;
B、物體的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為定值,物體所受重力G與其質量m成正比,故為過原點的直線,故B正確;
C、由p=ρgh可知,液體密度一定,液體內部的壓強p與深度h成正比,故C錯誤;
D、同一種物質,密度一定,由ρ=可知,物體的質量m與體積V成正比,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5.(2024八上·浙江期中)練習移動射擊時,豎直安裝并固定一圓形靶,靶的水平和豎直直徑將靶面分成四個區域,向左運動的車上的運動員槍口對準靶心并立即射擊,子彈可能落在(  )
A.Ⅰ區 B.Ⅱ區 C.Ⅲ區 D.Ⅳ區
【答案】C
【知識點】慣性;力與運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物體具有慣性,有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的能力,子彈將繼續向左運動。慣性是物體的屬性,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解答】汽車向左平行于靶面運動,車上的運動員槍口對準靶心并立即射擊,子彈射出后由于慣性繼續向左運動,又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向下運動,所以子彈會射向靶面的左下方,即Ⅲ區,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二、填空題
16.(2024八上·浙江期中)利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探究浮力的方向。回答下列問題:
(1)隨著木板不斷被抬高,在水不溢出燒杯的前提下,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將   (選填“不斷改變”或“保持不變”);
(2)剪斷懸線,小氣球將   運動(填寫運動方向)。
【答案】(1)保持不變
(2)豎直向上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
【解析】【分析】(1)浮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上,可知懸線始終豎直向上,則夾角不變。
(2)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剪去懸線,浮力大于重力,小球將豎直向上運動,直至漂浮。【解答】(1)細線因小氣球受到浮力的作用而被拉直,隨著木板不斷被抬高,小氣球受到的方向不變,則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不變。
(2)細線被拉直,說明小氣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因此剪斷懸線,小氣球將豎直向上運動。
(1)細線因小氣球受到浮力的作用而被拉直,隨著木板不斷被抬高,小氣球受到的方向不變,則懸線與水平面的夾角不變。
(2)細線被拉直,說明小氣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因此剪斷懸線,小氣球將豎直向上運動。
17.(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為兩個趣味實驗,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甲所示,兩只“紙船”漂浮在水面上,要觀察到兩“船’靠近的現象,可用注射器對著圖中的   (選填字母)點處射水。
(2)如圖乙所示,往吸管D 中吹氣,可以看到的現象是   。
(3)以下現象中涉及的科學原理與圖乙原理不同的有   (選填序號)。
①在站臺上,人要與行駛的列車保持適當距離
②通過拍打窗簾,清除它上面的浮塵
③平行于岸邊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
【答案】(1)B
(2)吸管E中的水面上升
(3)②
【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解析】【分析】流動的氣體和液體都稱為流體,流體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①火車站臺人和列車保持一定距離,是利用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來分析,②拍打塵土是利用慣性,③平行行駛的船不能靠的太近,是利用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來分析。
【解答】(1)兩只“紙船”漂浮在水面上,當兩只“紙船”中間(B處)打氣,中間流速變大,壓強減小,兩“船”會被壓在一起,相互靠近;
(2)往吸管B中吹氣,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是因為往吸管B吹氣,導致吸管A上方的空氣流速增大壓強減小,水在大氣壓作用下升高。
(3)①火車站臺人和列車保持一定距離,是因為人和列車之間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容易把人壓向列車,出現交通事故;
②窗簾和塵土是靜止的,拍打窗簾時,窗簾受到力的作用運動,塵土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塵土和窗簾脫離,所以拍打塵土是利用慣性;
③平行行駛的船之間水的流速大壓強小,兩只船容易靠近發生事故。
故答案為: ③。
18.(2024八上·浙江期中)將一只去蓋、去底的飲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直徑略大于瓶口直徑)放入瓶內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從瓶口流出,此時乒乓球靜止不上浮(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乒乓球靜止不上浮的原因是   ;
(2)想讓乒乓球浮起來,可進行的操作是:   。
【答案】(1)乒乓球不受浮力作用(乒乓球只有上部受到水向下的壓力)(合理即可)
(2)擰上瓶蓋(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合理即可)
【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浮力指的是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下表面沒有水,則乒乓球不受浮力,類似的還有橋墩,也不受水的浮力。
(2)由(1)可知,若乒乓球下表面與水接觸,則會產生浮力,所以可用瓶蓋將瓶口堵住即可。【解答】(1)此時乒乓球只有上部受到水向下的壓力,下部不受水的壓力,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小球不受浮力的作用。
(2)想讓乒乓球浮起來,可以將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防止水流出,此時乒乓球下部會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因此小球能夠浮起來。
(1)此時乒乓球只有上部受到水向下的壓力,下部不受水的壓力,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小球不受浮力的作用。
(2)想讓乒乓球浮起來,可以將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防止水流出,此時乒乓球下部會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因此小球能夠浮起來。
19.(2024八上·浙江期中)取兩支試管(以小試管恰能在大試管內上下自由移動為宜),在較大的試管中裝滿水,將較小的試管插入大試管中,然后迅速把它們一起倒過來,如圖所示。
(1)隨著大試管里的水緩緩流出,你將觀察到的現象是   ;
(2)通過分析,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小試管受到   的作用。
【答案】(1)小試管沿大試管自動上升
(2)大氣壓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1)大氣對小試管產生向上的壓強,當小試管上方的水不斷流出時,它上方壓強減小,于是小試管就沿著大使館向上爬上。
(2)根據大氣壓強的作用解答。
【解答】(1)隨著大試管里的水緩緩流出,將觀察到的現象是:小試管沿大試管自動上升;
(2)通過分析,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小試管受到大氣壓的作用。
20.(2024八上·浙江期中)在學習了測量物質密度后,小科想測出某種未知液體的密度,具體操作如下:
(1)測液體質量:天平平衡時,放在右盤中的砝碼大小和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則稱得燒杯和液體的質量. m為   g。
(2)測液體體積: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達到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該液體的體積為   mL。
(3)數據分析與處理:小科用測得的數據計算出了液體密度。他發現用上述方法測出的液體體積比它的實際值要    (選填“偏大”或“偏小”)。
(4)對測量方法進行修正后,測出了幾組實驗數據,并根據測量結果作出了“m-V”圖像,如圖丙所示,修正后測得則此未知液體的密度為   g/cm3。
【答案】(1)49
(2)28
(3)偏小
(4)0.8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液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根據圖示托盤天平中砝碼的質量,和游碼所對的刻度值可以知道燒杯和液體的質量。利用圖示量筒的液面位置可以得到液體的體積,分析體積測量值的變化時要從其操作過程中進行分析。從圖象上找出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和燒杯的質量,求出液體的質量,找到對應的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液體的密度。
【解答】(1)如圖所示,砝碼質量為20g+20g+5g=45g,游碼所對的刻度值為4g,因此道燒杯和液體的質量為45g+4g=49g;
(2)由圖乙中量筒中液面所對的刻度值可以知道該液體的體積為28mL;
(3)由于將液體從燒杯中向量筒中倒入的過程中,總有部分液體吸附在燒杯壁上,沒有完全倒入量筒中,所以導致了測量值偏小。
(4)由圖象知,由圖象知,燒杯的質量為25g,當燒杯和液體的質量為45g時,液體的體積25cm3,液體的質量為:m=m2-m1=45g-25g=20g,液體的密度:ρ==0.8g/cm3=0.8×103kg/m3。
21.(2024八上·浙江期中)物塊A 的重力為5 N,物塊B的重力為8N。將物塊A 放在物塊B上,如圖所示,用大小為40N的水平力 F將物塊B壓在豎直黑板表面保持靜止。回答下列問題。
(1)此時物塊B 受到的摩擦力為   N,方向為   。
(2)若增大水平壓力 F,則物塊B 受到的摩擦力如何變化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13;豎直向上
(2)不變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摩擦力的存在
【解析】【分析】 對B受力分析,根據靜止的物體受力平衡,得出摩擦力的大小;根據靜止的物體受力平衡分析摩擦力的變化。
【解答】(1)A的重力為5N,物塊B的重力為8N。將物塊A放在物塊B上,如圖所示,用大小為40N的水平力F將物塊B壓在豎直黑板表面保持靜止。物體B處于靜止狀態,B豎直方向受到A的壓力、自身的重力、墻壁的摩擦力而保持平衡,A對B的壓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則摩擦力f=GA+GB=5N+8N=13N,方向豎直向上;
(2)若增大水平壓力F,整體仍處于靜止狀態,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總重力,總重力不變,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不變。
22.(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實心正方體A、B的材質與表面粗糙程度相同,且 ,A、B疊放于水平地面,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勻速直線運動。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種情況對地面的壓強p甲: p乙=   。
(2)兩種情況下,水平推力 =   。
【答案】(1)4:1
(2)1:1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由題意可知,實心正方體A、B的密度相同,根據m=ρV=ρL3求出它們的邊長之比,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據此比較兩種情況下受到的滑動摩擦力關系,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推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據此進行解答。
【解答】(1)因實心正方體A、B的材質相同,即密度相同,所以,由m=ρV=ρL3可得,它們的邊長之比:====,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甲、乙兩種情況對地面的壓強之比:======;
(2)因兩種情況下整體對地面的壓力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整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f相同,因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推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F甲=F乙=f,即F甲:F乙=1:1。
23.(2024八上·浙江期中)用隔板將容器平均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中部有一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裝置如圖甲所示。小科想利用此裝置比較不同液體的密度。回答下列問題:
(1)向裝置右側加水至橡皮膜上方,橡皮膜會向左凸出。從力的作用效果分析,該現象說明力能   。
(2)向裝置兩側分別加入密度為ρ1ρ2的兩種液體,液面如圖乙所示(橡皮膜凹凸情況未畫出)。小科根據橡皮膜的凹凸情況得出ρ1一定大于ρ2,請推測他所看到的現象   。
【答案】(1)改變物體的形狀
(2)橡皮膜向右凸或橡皮膜相平(既不向右凸也不向左凸)
【知識點】力的作用效果;液體的壓強;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通過橡皮膜凹凸情況,判斷壓強大小,然后根據液體壓強公式比較液體密度大小。
【解答】(1)往裝置右側加水至橡皮膜上方,由于液體內部存在壓強,橡皮膜受到了水的壓強、壓力的作用,所以橡皮膜會向左凸出,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 小科根據虛框位置中橡皮膜的凹凸情況得出ρ1一定大于ρ2,他所看的現象及原因如下:
①橡皮膜向右凸時,說明左側液體壓強大于右側液體壓強,而左側深度小于右側,則左側液體密度ρ1一定大于右側液體密度ρ2;
②橡皮膜左右相平時,說明左側液體壓強等于右側液體壓強,而左側深度小于右側,則左側液體密度ρ1一定大于右側液體密度ρ2。
三、實驗與探究題
24.(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小科利用王本完全相同的字典和海綿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時,通過觀察   來比較字典對海綿的壓力的作用效果,這種實驗方法叫作轉換法。
(2)對比(b)、(c)兩圖可知:當受力面積一定時,   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對比(d)、(e)兩圖,小科提出一個錯誤的觀點,認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無關。我們判斷其觀點錯誤的理由是
(4)通過實驗(b)和(d)對比,得到的結論可以解釋以下現象的有   。(填序號)
①書包的背帶為何做得又寬又太 ②壓路機的碾子很重更易壓平路面③用大木錘敲刀背來切冰凍硬肉 ④用切蛋器上的細鋼絲來切蛋
【答案】(1)海綿的形變程度(海綿的形變大小、海綿的凹陷程度)
(2)壓力
(3)沒有控制壓力相同
(4)①④
【知識點】壓強大小比較;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壓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分析】 本實驗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轉換法;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實驗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即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關系時應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應控制受力面積的大小不變,據此分析回答。
【解答】(1)實驗中采用轉換法,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字典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
(2)根據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觀察受力面積相同但壓力不同的圖B和C可知: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d)、(e)兩圖,沒有控制物體間壓力相同,所得結論: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是錯誤的;
(4)通過實驗(b)和(d)對比,可知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①書包的背帶為何做得又寬又大,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故①符合題意;
②壓路機的碾子很重更易壓平路面,增大壓力,增大壓強,故②不合題意;
③用大木錘敲刀背來切冰凍硬肉,增大壓力,增大壓強,故③不合題意;
④用切蛋器上的細鋼絲來切蛋,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④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①④。
25.(2024八上·浙江期中)某校拓展研究小組同學想利用如下實驗方案一粗略測量某地大氣壓的值,裝置如圖甲所示:
步驟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步驟二:如圖甲所示,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針筒,當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步驟三: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
步驟四: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 L。
根據以上實驗步驟,研究小組同學發現測量結果誤差比較大,綜合分析后,找出了下列可能
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②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③所選注射器的規格不合適。.
(1)注射器頂端裝針頭處空氣無法排盡,這將會使測量結果偏小。同學們聯想到去醫院打針時的情景,改進方法將注射器內空氣排盡。他們的方法是 。
(2)方案一測量過程中活塞與注射器簡壁間有摩擦,會使測得的大氣壓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在實際操作中,同學們發現除上述幾個原因會引起測量結果出現誤差外,我們還很難準確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于是他們對測量方案進行了改進,設計了實驗方案二,其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
①按改進方法將注射器內空氣排盡,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向燒杯中緩慢加水,當活塞向左勻速滑動時,測得燒杯和水的總重為1;
③然后 ☆ ,當活塞向右勻速滑動時,測得燒杯和水的總重為
④測得活塞面積為S;
⑤計算大氣壓值p。
(3)將方案二中的實驗步驟③補充完整:   。
(4)利用方案二,本次測量的大氣壓值    (用方案二步驟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1)將注射器內抽滿水,再豎直向上推動活塞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
(2)偏大
(3)從燒杯中向外緩慢抽水
(4)
【知識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解析】【分析】將注射器裝滿水,排出里面的氣體;根據活塞和筒壁間有摩擦時引起的拉力大小的變化去判斷最后的測量的大氣壓值的變化;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向左滑動時,此時摩擦力與所受的大氣壓力方向相同;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向右滑動時,此時摩擦力與所受的大氣壓力方向相反。
【解答】(1)為了將注射器內空氣排盡,將注射器內抽滿水,端口向上推動活塞排水,使得頂端保留水,再用橡皮帽封口,此時注射器內無空氣。
(2)測量過程中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導致測量的壓力變大,根據p=可知,測量的壓強偏大。
(3)測出了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向左滑動時燒杯和水的總重為G1,然后向外緩慢抽水,當活塞剛開始向右滑動時,測得燒杯和水的總重為G2,
(5)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向左滑動時,對活塞受力分析f+F=G1
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向右滑動時,對活塞受力分析F-f=G2
兩式聯立解得F=
P==
26.(2024八上·浙江期中)小明和小科在實驗室里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體積較大的礦石的密度。
(1)因礦石體積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小明利用一只燒杯,按圖甲所示方法進行測量,礦石的體積是   cm3。
(2)用托盤天平測得礦石的質量是175g,則礦石的密度是   kg/m3。
(3)從A 到 B 的操作會引起密度測量值比真實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和同學討論后,小科同學用如圖乙裝置,不用量筒很巧妙地解決了上述誤差問題也測出了這塊礦石的密度。其操作步驟如下:①他先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測出總質量為m1,②再將石頭放入燒杯中,水面處做標記,測出總質量為m2,③另取的相同燒杯加水直至與第②步中的標記處齊平,測出總質量為: (如圖乙)。
(4)不用量筒,小科同學測得石頭的密度為   (用 表示)。
【答案】(1)70
(2)2.5×103
(3)偏小
(4)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固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礦石體積比較大,不能直接放在量筒里,采用等體積的方法測量。礦石的體積等于量筒中倒入燒杯中的體積;
(2)求出礦石的體積,又知道礦石的質量,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礦石的密度;
(3)由于礦石從水中取出帶走一部分水,使倒入燒杯中的水的體積大于礦石的體積,所以密度會偏小;
(4)根據乙圖可知m3-m1即石塊排開水的質量,根據ρ=變形公式可得出排水的體積,由等效替代法可知石塊的體積;由乙圖可知m2-m1即石頭的質量;根據ρ=得出石頭的密度表達式。
【解答】(1)實驗中利用補水法測量礦石的體積,則礦石的體積為
(2)礦石的密度是
(3)采用補水法測量礦石的體積,礦石會帶走一部分水,導致測量的水的體積偏大,則密度會偏小。
(4)根據①②兩步可得石塊的質量為
由①②兩步和①③可得石塊的體積等于③步中增加的水的體積,根據①③兩步可得增加的水的質量為
則石塊的體積為
則石塊的密度為
27.(2024八上·浙江期中)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中,小科同學選用斜面、帶有傳感器的小車、毛巾、棉布、木板進行實驗(如圖甲所示),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水平面鋪上毛巾;
②讓小車從斜面某一高度靜止下滑;
③小車下滑至斜面底端、并在水平面繼續滑行至靜止,用傳感器采集數據;
④把毛巾換成棉布、木板,重復上述實驗,小車速度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
(1)為了探究不同阻力對運動的影響,保持小車受到不同阻力之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認為這個實驗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
(2)通過實驗可得出“阻力越小,運動速度減小得越慢”的結論,獲得此結論的相應證據是   ;
(3)在上述實驗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可以推測:如果阻力為零,水平面足夠長,小車將做   ,此處用到了   (填“控制變量”“科學推理”或“轉換”)法。
【答案】(1)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靜止下滑至斜面底端
(2)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的時間最短,毛巾表面比較粗糙,阻力較大,速度減小較快,在木板表面運動的時間最長,木板表面比較光滑,阻力較小,速度減小較慢
(3)勻速直線運動;科學推理
【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力與運動的關系
【解析】【分析】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簡稱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常見的完整表述: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解答】(1)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靜止下滑至斜面底端,3次實驗圖像的數據是重合的,表明小車從同一高度靜止下滑,每次到達斜面底部時的速度是相同的。
(2)由實驗現象可知,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的時間最短,毛巾表面比較粗糙,阻力較大,速度減小較快,在木板表面運動的時間最長,木板表面比較光滑,阻力較小,速度減小較慢,據此可得出“阻力越小,運動速度減小得越慢”的結論。
(3)因為小車到達水平面后,阻力為0,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所以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此處用到了 科學推理法。
28.(2024八上·浙江期中)山東某市文旅局發起抓金磚挑戰,承諾倘若有人能夠抓起25公斤價值1000多萬元的純金金磚,就將其贈送。金磚的形狀如圖甲所示,其側面A為梯形。小科動手模擬了單手抓金磚的情境、探究抓起物體能力的影響因素。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
實驗中,小科設置好變量后,向沙桶內慢慢裝入沙子,直到輕質物塊掉落,得到如下數據:
實驗次數 1 2 3 4
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 粗糙 粗糙 粗糙 較光滑
輕質物塊底角α度數 80° 75° 70° 80°
掉落時加入沙子的質量 200g 180g 165g 160g
(1)實驗過程中,改變金磚質量的具體操作為   。
(2)比較第1、2、3次實驗的數據可知,抓起物塊能力的太小與   有關。
(3)比較第   次實驗的數據可知,抓起物塊能力的大小與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有關。
(4)小明覺得小科可用質量為50g的鉤碼代替沙桶,還可以省去稱量沙子質量的步驟。你贊同小明的看法嗎 說明你的理由   。
【答案】(1)向沙桶內慢慢裝入沙子
(2)輕質物塊底角α的度數
(3)1、4
(4)不贊同,因為用鉤碼不能連續改變拉力的大小
【知識點】實驗步驟的探究;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解析】【分析】(1)實驗過程中,通過改變沙桶內裝入沙子的質量來改變金磚質量,這用到了轉換法;
(2)比較第1、2、3次實驗的數據的相同量和不同量,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解答得出結論;
(3)要探究抓起物塊能力的大小與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的關系,需要控制輕質物塊底角α度數相同,改變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據此分析出符合題意的實驗;
(4)從鉤碼質量的特點,結合具體實驗要求可做出評價。
【解答】(1)實驗過程中,通過改變沙桶內裝入沙子的質量來改變金磚質量,直到輕質物塊掉落,這用到了轉換法;
(2)比較第1、2、3次實驗的數據知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輕質物塊底角α的度數不同,掉落時加入沙子的質量不同,故可以得出抓起物塊能力的大小與輕質物塊底角α的度數有關;
(3)要探究抓起物塊能力的大小與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的關系,需要控制輕質物塊底角α度數相同,改變輕質物塊表面粗糙程度,實驗1、4符合題意;
(4)小科覺得小金可用質量為50g的鉤碼代替沙桶,還可以省去稱量沙子質量的步驟。所以不贊同他的想法,理由是:用鉤碼不能連續改變拉力的大小。
四、綜合題
29.(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是小科進行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的實驗
實驗前小科提出如下假設:
①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深度有關;
②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
(1)實驗前,小科用手指按壓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如圖甲),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是否存在高度差,該操作的目的是   ;
(2)為了驗證假設①,請將下列方案補充完整:將金屬盒放入同一液體中,金屬盒方向不變,   ;
(3)在乙圖中,小科保持壓強計的橡皮膜到燒杯底部的高度不變,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并充分攪拌(設液面高度不變),發現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與原來相比增加了,小科設計此步驟想探究的問題是   。
【答案】(1)檢查壓強計的氣密性
(2)改變金屬盒所處的深度
(3)液體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
【知識點】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
【解析】【分析】(1)能形成穩定的高度差,說明能形成穩定的壓強差,裝置氣密性良好。
(2)假設1猜測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有關,則應控制除深度以外的條件相同,據此設計實驗。
(3)加入食鹽,液體的密度改變,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探究的是液體密度對壓強的影響。【解答】(1)實驗中需要檢查U形管的氣密性,因此用手指按壓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如圖甲),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是否存在高度差。
(2)要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需要改變探頭所處的深度,因此將金屬盒放入同一液體中,金屬盒方向不變,改變金屬盒所處的深度。
(3)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并充分攪拌,液體的密度發生改變,因此可以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1)實驗中需要檢查U形管的氣密性,因此用手指按壓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如圖甲),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是否存在高度差。
(2)要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需要改變探頭所處的深度,因此將金屬盒放入同一液體中,金屬盒方向不變,改變金屬盒所處的深度。
(3)向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并充分攪拌,液體的密度發生改變,因此可以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30.(2024八上·浙江期中)為響應“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號召,質量為48kg的小科同學堅持每天騎自行車上學。他所騎自行車相關數據見下表:(已知
車架材料 合金
車架體積/cm3 1 200
整車質量/ kg 12
單輪觸地面積/cm2 20
(1)若小科勻速騎行600m,所用時間為2min,求在此期間自行車行駛的速度;
(2)若小科在水平路面上勻速騎行時,自行車所受阻力為總重力的0.02倍,求自行車受到的水平牽引力。
(3)如果該車車架用同體積的鐵材制成,則車的質量會增加多少千克
【答案】(1)解:
(2)解:F=G= mg=(12 kg+48 kg)×10 N/ kg=600 N
F牽=f阻=0.02G=0.02×600 N=12 N
(3)解: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速度公式及其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 (1)知道自行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根據v=求出其速度;
(2) 在水平路面上勻速騎行時所受阻力為總重力的0.02倍,且處于平衡狀態,根據F牽=f=0.02G總得出牽引力。
(3)求出材料的密度之差,密度之差乘以體積等于增加的質量。
31.(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塊質量為100 kg、底邊為 高40 cm的長方體木塊。小金用水平推力 F把木塊向前推動,此過程中,推力 F和木塊前進的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分別如圖2甲、乙所示。
(1)木塊靜止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有多大
(2)在0~6秒范圍內,木塊的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的時間段有   。
【答案】(1)木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F=G= mg=100 kg×10 N/ kg=1 000N.
受力面積S=40 cm×50 cm=2 000 cm2=0.2 m2
對水平地面壓強
(2)0-1s、3-5s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重力的大小;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1) 木塊放在水平地面時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求出受力面積,利用p=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由圖乙可知木塊在0~1s靜止,在3s~5s勻速直線運動,據此找出運動狀態不變的時間段。
【解答】(2) 由圖乙可知,木塊在0~1s靜止,在3s~5s勻速直線運動,可見運動狀態不變的時間段是0~1s、3s~5s。
32.(2024八上·浙江期中)高壓鍋在廚房里是一種常見的烹飪工具。現測得某品牌高壓鍋鍋蓋直徑20cm,鍋蓋上的豎直排氣孔的橫截面積/ ,限壓閥的質量100g,鍋內的壓強每增加. 液體的沸點增加 標準大氣壓( 下水的沸點為
(1)高壓鍋原理與下列哪幅圖的原理一致,請選擇   (選填“甲”或“乙”)。
(2)若它在標準大氣壓的地區使用,水的沸點可以達到多少攝氏度
(3)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針對普通高壓鍋不能調節溫度的缺點,對普通高壓鍋進行了技術改造,其結構如丙圖所示,調節螺絲可上下旋轉。請分析改進后,該結構能調節高壓鍋溫度的原因:   。
【答案】(1)甲
(2)解: 里外

里 外
水的沸點可以達到
(3)調節螺絲可以上下旋轉,當往下旋轉時,彈簧對限壓閥的壓力變大,導致高壓鍋內氣壓變大,根據氣壓越大,沸點越高的規律,鍋內水的沸點升高;當向上旋轉時,彈簧對限壓閥的壓力變小,導致高壓鍋內氣壓變小,鍋內水的沸點降低
【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大氣壓強的存在
【解析】【分析】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氣壓越高,沸點越高。 根據限壓閥的受力平衡求解水的沸點。
【解答】(1)高壓鍋原理是通過增大壓強,來增加鍋內液體的沸點,因此原理如甲圖所示。
(3)調節螺絲可以上下旋轉,當往下旋轉時,彈簧對限壓閥的壓力變大,導致高壓鍋內氣壓變大,根據氣壓越大,沸點越高的規律,鍋內水的沸點升高;當向上旋轉時,彈簧對限壓閥的壓力變小,導致高壓鍋內氣壓變小,鍋內水的沸點降低。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大厂| 施甸县| 忻州市| 大关县| 泸水县| 桂阳县| 定边县| 建宁县| 横山县| 伽师县| 历史| 鄂托克旗| 合阳县| 文安县| 云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昔阳县| 江川县| 通城县| 罗山县| 胶州市| 仪征市| 定西市| 荣昌县| 南投县| 建宁县| 儋州市| 河池市| 瓮安县| 土默特左旗| 庄河市| 哈巴河县| 大石桥市| 安丘市| 逊克县| 当涂县| 阿拉尔市| 松阳县| 永城市|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