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語文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語文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古時,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們的祖先很早就以太陽升落和高低來判斷時間,安排生產生活。圭表是最早的天文測量儀器之一,它是通過觀測太陽投影的長短來測節氣、定農時的,也可以用來測定一天當中的正午時刻。我國南北朝時期,有一種計時工具叫“秤漏”。它有一個盛滿水的大桶,通過一根細管把大桶的水引入另一個小水桶中,通過稱它的重量就實現了時間測量。現在我們知道,它利用的是虹吸原理。虹吸過程中,水流有較好的均勻性,秤漏的計時精度也就相對較高。我們看到的太陽每天東升西落,其原因是地球在自轉。天文學家使用望遠鏡等觀星儀器,通過觀測恒星,并結合地球相對穩定的自轉特性,能夠提供較為準確的時刻,即“世界時”,世界時的一天就是太陽兩次過頭頂的時間間隔。
今天我們為什么需要更精確的時鐘呢?由于地球自轉速率受月球等天體攝動的影響(如存在著潮汐現象),以及天文觀測的技術能力限制,世界時的測量遠不能滿足人類發展航天技術、精密測地等需求。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實驗發現,一些分子和原子內部的量子躍遷能夠產生周期非常穩定的信號,非常適合時間測量,于是原子鐘就成了最早應用量子力學研制的測量儀器。為了解決天體攝動的影響,人們引入另外一種非常重要的時間尺度,叫“協調世界時”,它利用原子時的均勻性,采用原子時的“秒長”,而在“時刻”上盡量靠近世界時。當它與世界時的偏差接近0.9秒時,全世界在同一時間,統一對協調世界時進行加1秒或減1秒的調整,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閏秒”。1972年,協調世界時正式成為國際標準時間。有了國際標準時間,我們為什么還要產生我們自己的北京時間?那是因為國際標準時間不是一個實際的物理信號,是滯后一個月發布的一個紙面數據。而我們需要的是真正能實時應用的實際物理信號,來做到“守時”。所以北京時間是國際標準時間在中國的一個具體實現,是中國版的協調世界時。
國家授時中心使用40多臺守時型原子鐘,綜合產生連續穩定的原子時,利用銫原子噴泉基準鐘對其進行校準,并按照國際統一部署進行閏秒,與世界時進行協調,形成我國的標準時間,即北京時間。我們的原子鐘每天參與國際比對,正常情況下,我們應用滯后1個月的反饋數據進行校準,這樣就實現了北京時間與國際標準時間的一致性,專業上稱“時間溯源”。各國標準時間都是這樣產生的。
各國的標準時間都需要進行國際比對,正常情況下,國際權度局一個月給出一個結果,我們用它來校準北京時間。如果國際比對鏈路中斷,我們的時間就可能會出現誤差。因此需要一臺比守時原子鐘更精準、能夠連續運行15天以上的基準鐘,實現對北京時間的自主校準。目前,國際上的基準鐘是銫原子噴泉鐘。經過不懈努力,我們研制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銫原子噴泉鐘,使北京時間有了自主的校準能力,保證了它的準確性,打破了國外超高細度光學腔的加工和鍍膜技術的壟斷。后來,國家授時中心聯合企業,一起制造了世界首款新型守時型原子鐘產品——激光抽運小銫鐘,已應用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上,也裝備在國家標準時間產生與保持系統上,打破了國外的長期獨家壟斷。2020年,國家授時中心建立了多手段融合的世界時測量系統,實現了世界時自主測量。2021年11月,三臺激光抽運小銫鐘在國際標準時間計算中取得權重,并被國際權度局推薦給各國,用于其標準時間的產生。
如何能夠把時間信號發送給不同地方的用戶呢?這就需要“授時”。“授時”由來已久,古代的“授時”通常是指授農時節令。在農耕時代,適時的播種和收割是關系著經濟收入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在古代社會,鐘鼓樓應該是城市建設的標配,一般是位于市中心的最高建筑,通過晨鐘暮鼓進行報時。在影視中常常能看到打更,更夫每天晚上要守著香鐘或者滴漏等,到了更時進行巡夜,并通過打梆子或敲鑼進行報時,這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夜間報時制度。現代的“授時”是利用包括網絡、無線電短波、無線電長波、衛星等傳播技術發播標準時間。圍繞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需求,我國在陜西蒲城建設了專用短波授時臺,滿足天文觀測的應用,但這樣的授時精度不能滿足“兩彈一星”及其他應用需求。為此,國家授時中心建設了長波授時系統。現在,我國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授時系統,用多種手段發播北京時間,基本滿足了我國各行各業的不同需求。
時間的精度只有做不到,沒有用不到。從古至今,人類追求時間精度的步伐從未停止,可以說,人類研究時間測量的過程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過程。
(摘編自張首剛《時間在哪兒?》)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農耕生活與日升日落息息相關,人們制作了圭表,通過觀測太陽投影長短來測定時間。
B.協調世界時是原子鐘產生的時刻,當它與世界時的偏差達到一定數值時,需要閏秒。
C.國際標準時間滯后于我國的北京時間一個月,所以它不是一個能實時應用的信號。
D.鐘鼓樓的晨鐘暮鼓和更夫巡夜時的打梆子、敲鑼,都是古代中國常用的報時手段。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秤漏計時的精度之所以能超過圭表,其重要原因是利用了虹吸原理,在虹吸過程中水流有較好的均勻性,這提高了計時精度。
B.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世界時的測量技術將會得到不斷提升,需要閏秒的情況可能會減少。
C.如果我們過多地依賴國際標準時間,在時間的校準和測量上喪失自主權,我們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必然會遭遇瓶頸。
D.我國當前的授時系統已能基本滿足各行各業的不同需求,因此,相比于授時,守時的技術革新更為重要。
3.下列選項,最能體現我國產生“北京時間”的意義的一項是( )
A.5G技術已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它的高精度時間同步技術,利用衛星星歷、導航等手段,讓國內用戶實現網絡中多個設備的時間同步。
B.1納秒是十億分之一秒,北京時間與國際標準時間的偏差從2013年就縮小到10納秒;2017年以來,一直小于5納秒。
C.我國某大學研制出一種利用電波授時的智能化太陽能路燈,可根據當地的日出日落時間控制路燈的開關。
D.飛行員和地面控制員使用的時間不同,將會帶來巨大的風險,國外的飛機要飛來北京,采用國際標準時間可以確保航空運輸的精確、高效和安全。
4.請根據材料內容,完成下面的結構示意圖。
5.材料多處段落開頭使用問句,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深海》第九場①(節選)
【核潛艇指揮艙。金屬擠壓聲越來越大。】
司令員:極限深度就快到了,各個戰位務必認真操作。
黃旭華:最關鍵的是核反應堆與外面海水進行冷熱交換的波紋管,只要波紋管能夠扛得住三十個大氣壓的擠壓,就沒有問題。
【很快,揚聲器傳來報告聲:“報告,海水冷熱交換的波紋管工作正常。”】
【黃旭華和司令員都松了口氣。】
黃旭華:來,我們現在就向極限深度沖刺,目標——300米!
【艇體急劇晃動。刺耳的金屬擠壓聲中,黃旭華恍惚聽到了昔日日本戰機刺耳的轟鳴聲。】
【光漸暗。黃旭華(15歲)與母親出現。】
母親:紹強,日本人的飛機把我們的家炸毀了,從今天開始,咱們的家沒有了……你要記住今天,你答應媽!
黃旭華:(在炮火硝煙中高聲呼喊)姆媽,我答應,我記住了。我要學航空,我要制造飛機,保衛我們國家的藍天。我要制造軍艦,抵御外敵的海上侵略。從今天起,我不叫黃紹強了。我叫黃旭華——旭日東升,榮耀中華!
【暗轉。深潛前夜,黃旭華家。】
【黃旭華坐在寫字臺前,在桌上鋪開信紙寫著什么,因為心緒復雜。他停下筆,凝神思索。李世英輕步上。】
李世英:你在想什么?
黃旭華:這么晚了,還沒睡啊?哦……我在想媽媽,五十年了,每一個細節都那么清晰……姆媽就站在逃難的人群里,離我那么近……我和姆媽相處的日子,真的太少了……哦。你快去休息吧。
李世英:你有什么事要跟我說嗎?
【黃旭華不知道怎么開口。李世英看著他不說話。一陣囧默。】
李世英:我是你妻子,你最該信任的……最該說服的。是我!你可以選擇去勇敢,甚至犧牲!可你有家,有妻子,有女兒!這么重大的決定,你在家人面前卻只字不提……
黃旭華:世英…
李世英:你到底在寫什么?你要寫什么?……是寫給我和女兒的嗎?或者是寫給阿媽的……當我們發現它拆開它看到它的時候,是不是意味著你已經出事了?
黃旭華:世英,你想得過于嚴重了,沒那么大的風險。這么多年來技術在進步,經驗在積累,從二十年前的401艇到現在的404艇,我們……
李世英:我說的是萬一。
黃旭華:沒有萬一。
李世英:當然有!若是沒有,你參加一個海試,為什么要中央軍委批準?你可以勇敢,可以無畏,可以努力說服所有人不必擔心,但你卻剝奪了家人為你擔心的權利……你在隱瞞什么?家人的擔心不是愛嗎?你怕什么?怕我知道我會攔著你不讓你去嗎?(眼淚濕了下來)
【黃旭華的眼睛也模糊了。】
李世英:我從來沒有干涉過你,更談不上阻攔。我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外語翻譯,可我崇拜你,崇拜你的才華、你的事業,敬重你的人品,更欣賞你的情懷……如果沒有這些,我為什么要跟你結婚?因為你的事業,要把有關于我們所有的一切都隱瞞起來……三十年了。你不能見父母,不能見兄弟姐妹,無法回答他們的質疑。我也一樣!女兒們也一樣!
黃旭華:(真誠地)世英,對不起,我該第一時間告訴你的……我是怕你擔心,現在我明白了,我若一直瞞著,你會更擔心……三百米,是我們的核潛艇第一次到達的極限深度,在那里,手掌大的面積,都要承受1.5噸的壓力……美國當年最新型的“長尾鯊號”核潛艇,剛剛下潛到一百多米就出了事,一百多人無一生還,這件事你知道,我們以前還談論過……所以,我就更不敢跟你說了。
李世英:(露出了一絲微笑)旭華,我和你相濡以沫幾十年,我難道不知道核潛艇就是你的命啊。你應該去,作為總設計師,在這么一個危險的過程中,你在,所有人心里都安穩。你是總設計師,你不僅要為這艘艇的安全負責,也要為這艘艇上的所有人的生命負責,所以你更應該去!我在家里等你回來,我的生命從遇見你的那一天起,就跟你連在一起的。
黃旭華:(喃喃)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
李世英:無論富有還是貧窮——
黃旭華:無論健康還是疾病——
李世英:無論青春還是年老——
黃旭華:我們都風雨同舟。
【暗轉。404核潛艇指揮艙。深度計紅色指針不偏不倚指向300數字上。各艙水兵相繼報告管道扭曲、器材變形、漏水跑水的情況。他們的聲音緊張,甚至顫抖。指揮艙里安靜得只能聽到“怦怦”的心跳聲。】
【切光。黃旭華家,電話鈴突然響起。李世英不敢接聽電話,遲疑良久,終于拿起電話。】
李世英:喂……哦,(瞬間輕松下來,激動地頻頻點頭)好、好……,祝賀,祝賀成功……嗯,嗯,我就在家等他回來。
【黃旭華上,與李世英對視。】
黃旭華:(沉浸在巨大的勝利與成功的喜悅之中,大聲朗誦)
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摘編自《劇本》2021年第3期)
【注】①《深海》講述的是國家榮譽勛章獲得者、“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祖國核潛艇事業奮斗一生的故事。第九場展現的是他進行極限下潛實驗的過程。
6.下列對節選部分戲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金屬的擠壓聲、各艙水兵相繼的報告聲、“怦怦”的心跳聲,這些營造出令人揪心的緊張氛圍。
B.母親的叮囑,三十年的隱瞞,忍常人不能忍,是黃旭華能夠成功挑戰極限下潛實驗的關鍵因素。
C.隨艇下潛,既充分體現了黃旭華作為科學家不懼危險的科研探索精神,又彰顯了他的責任擔當。
D.劇本中以“無論”為開頭的四句臺詞強有力地展現出黃旭華與李世英之間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7.下列對劇本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場中畫橫線的舞臺說明,采用了虛實結合的方式,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B.本場以極限下潛實驗過程為縱線,穿插了黃旭華對少年時的回憶,結構巧妙。
C.李世英的臺詞多用問句、排比句,如江濤奔涌而出,形成情感爆發式的獨白。
D.本場結束時黃旭華吟誦的四言詩照應前文“我要制造軍艦”,形成前呼后應。
8.戲劇中的人物語言常常含有“言外之意”,來展示人物豐富的心理活動,推動情節發展。你從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里讀出了哪些言外之意?
9.戲劇沖突是構成戲劇情境的基礎,是展現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題的重要手段。請結合文本,分析本場戲劇中存在哪些沖突。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之,育之長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齊桓公北伐山戎氏,其道過燕,燕君逆而出境,桓公問管仲曰:“諸侯相逆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則燕君畏而失禮也,寡人不道而使燕君失禮。”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與燕君。諸侯聞之,皆朝于齊。
景公游于壽宮,睹長年負薪而有饑色,公悲之,喟然嘆曰:“令吏養之。”晏子曰:“臣聞之樂賢而哀不肖守國之本也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見賢以樂賢,見不肖以哀不肖;今請求老弱之不養,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景公曰:“諾。”于是老弱有養,鰥寡有室。
孔子之楚,有漁者獻魚甚強,孔子不受,獻魚者曰:“天暑遠市,賣之不售,思欲棄之,不若獻之君子。”孔子再拜受,使弟子掃除將祭之,弟子曰:“夫人將棄之,今吾子將祭之,何也?”孔子曰:“吾聞之,務施而不腐余財者,圣人也,今受圣人之賜,可無祭乎?”
(節選自《說苑·貴德》)
材料二:
無恒產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玉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節選自《齊桓晉文之事》)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臣A聞之B樂賢C而哀D不肖E守國之本也F今君愛老G而恩H無不逮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逆,迎接,與《河中石獸》“遂反溯流逆上矣”的“逆”含義不同。
B.“寡人不道”與“道芷陽間行”(《鴻門宴》)兩句中的“道”含義不同。
C.“睹長年負薪而有饑色”與“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兩句中的“而”用法相同。
D.賜,指賞賜,與《庖丁解牛》中“視為止”的“視”詞類活用的用法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齊桓公經過燕國,燕國國君畏而失禮,齊桓公認為是自己的原因,于是決定把燕國國君所到之地割讓給燕國。
B.孔子拜了兩拜,接受打漁人的獻魚并準備祭拜,這是因為孔子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財物腐爛的圣人。
C.晏子勸諫齊景公按照等級,供養老弱鰥寡之人;孟子勸諫齊宣王要做明君,以民為本:二人都有君子之德。
D.孟子認為,普通百姓沒有可以維持生活的固定財產,就很難有不變的善心,而有禮義道德的讀書人卻能做到。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今請求老弱之不養,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
(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三、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晚菊
韓愈
少年飲酒時,踴躍見菊花。今來不復飲,每見恒咨嗟。
佇立摘滿手,行行把歸家。此時無與語,棄置奈悲何。
問菊
林黛玉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歸蛩病可相思?莫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14.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晚菊》前四句今昔對照,展示了詩人看見菊花時的不同心境,暗含著他命運的變化。
B.《晚菊》中,詩人駐足觀賞菊花,甚至摘下一捧帶回家去,可見詩人對菊花的喜愛。
C.《問菊》中,詩人想要詢問秋訊卻無人回答,無奈喃喃自語,用手輕叩東邊的籬笆。
D.《晚菊》中說“無與語”,《問菊》中說可與菊“話片時”,貌似相反,實則情感相似。
15.這兩首詩中,菊花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請簡要分析不同之處。
四、名篇名句默寫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塑造了一個自信的子路形象,他在述志時,設想自己治理的國家內憂外患的兩句是“ , ”。
(2)“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正是在總結歷代帝王的盛衰變化中,發現了那些承擔天下之大任的君王往往呈現出“ , ”的特征,這使得能夠善始善終的君王特別少,他由此告誡唐太宗要積德義。
(3)《諫太宗十思疏》中用對比的手法來說明竭誠待人和輕視他人而帶來不同結果的句子是:“ , 。”
(4)《諫太宗十思疏》中“ , ”兩句,魏征援引《荀子·王制》中的“舟”“水”之喻,提醒唐太宗“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5)宋人曾批評王安石“偏執己見,凡諸君子之論,一切指為流俗”,拒絕他人意見,對此,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回應說,“ , ”,不算拒諫。
(6)在《答司馬諫議書》中,從“ , ”可看出王安石對變法招來的怨誹早有預料。
(7)《答司馬諫議書》中以“ , ”為論證的立足點,對保守派的謬論進行駁斥,表明自己堅持變法的立場。
(8)吳楚東南坼, 。(杜甫《登岳陽樓》)
(9) ,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
(10) ,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11)六朝舊事隨流水,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12)明河共影, 。(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13) ,穩泛滄浪空闊。(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五、文言小題
17.下列句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①技蓋至此乎?②毋無以也③因擊沛公于坐,殺之④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⑤雖董之以嚴刑⑥毋內諸侯⑦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與⑧以膏澤斯民⑨不復一一自辨⑩刑于寡妻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⑦⑧⑩ C.③④⑥⑦⑨ D.②③⑦⑨⑩
18.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兩處錯誤的一項是( )
A.①天下之欲疾其君者(憎恨)②罔民而可為也(陷害)
③進乎技矣(進步)④素善留侯張良(交好)
B.①詠而歸(吟詩)②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復數,們)
③彼節者有間(空隙)④朝濟而夕設版焉(成功)
C.①以俟君子(等待)②牛羊何擇焉(選擇)
③失其所與(結交)④不勝杯杓(承受)
D.①臣與將軍勠力而攻秦(合力)②如土委地(散落)
③雖欲強聒(加強)④殺人如不能舉(盡)
1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字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⑤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2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晉軍函陵②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③擇善而從之④項伯殺人,臣活之⑤必固其根
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⑦夜縋而出⑧若不闕秦⑨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⑩吾得兄事之
A.①⑨/②③⑥/④⑤⑧/⑦⑩ B.①⑨/②⑥/③④⑤/⑦⑧⑩
C.①⑦/②③⑥/④⑤⑧/⑨⑩ D.①⑦/②⑥/③④⑤/⑧⑨⑩
21.按照文言句式特點分類,下列句子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為國以禮 ②百姓之不見保 ③以其無禮于晉 ④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⑤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⑥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⑦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⑧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 ⑨視為止,行為遲 ⑩若屬皆且為所虜
A.①③/②⑤/④⑧/⑥⑦/⑨⑩ B.①③/②⑤/④⑩/⑥⑨/⑦⑧
C.①③/②⑦⑧/④⑨/⑤⑥/⑩ D.①③/②⑩/④⑨/⑤⑥/⑦⑧
六、語言文字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對聯,也叫楹聯、楹帖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題在兩根對稱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聯。對聯是一種特殊的文學樣式,內容包羅萬象。【甲】對聯由駢文和律詩演變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謂博大精深。
《紅樓夢》中的楹聯,【乙】具有明確的實用性、裝飾性和欣賞性。由于題寫處不同,內容自然多種多樣,風格也多姿多彩,充分體現了作者獨到的審美情趣和美學追求。
一是 ① 。“三徑香風飄玉蕙,一庭明月照金蘭”(蘭風蕙露聯),“芙蓉影破歸蘭槳,菱藕香深瀉竹橋“(藕香榭聯),“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沁芳亭聯)……都自然而然地引發讀者去遐想幽思,【丙】體味大自然賜予的靈秀與靜謐。二是 ② 。“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酬”(太虛幻境宮門聯),“幽微靈秀地,無可奈何天”(太虛幻境聯)……幾多感慨與凄楚,幾多惆悵與幽怨,如一曲曲憂郁的洞簫聲,營造出哀涼的悲劇氛圍。三是寓意上的隱括蘊藉。《紅樓夢》中的楹聯,既以它的情趣引人入勝,又以它的理趣發人深省。“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太虛幻境聯),“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智通寺聯),寫出了作者對復雜社會生活的真切感受,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紅樓夢》第48回“香菱學詩”中林黛玉有這樣一番話:“【丁】什么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雖然是談詩,但這番話也同樣適用于對聯創作。
22.請在文中劃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3.下列關于文中四處畫波浪線的句子,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甲句中的成語使用正確。 B.乙句中的并列成分可調換順序。
C.丙句中“靈秀”一詞運用恰當。 D.丁句中逗號與問號應互換位置。
24.對聯常被應用于章回小說的回目中。下面是《紅樓夢》若干回目中的句子,請從中挑選出兩句組成一個回目(填寫所選語句序號即可)。
①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②暖香塢雅制春燈謎 ③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④蘅蕪苑夜擬菊花題 ⑤牡丹亭艷曲警芳心 ⑥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七、作文
2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②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蘇軾《定風波》
③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④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么味道——《阿甘正傳》
⑤不能聽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⑥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海明威《老人與海》
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總能啟迪人生智慧。讀了以上幾句名言,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C 2.D 3.A 4.①研制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銫原子噴泉鐘;②自主校準北京時間;③應用于其他國家標準時間的產生;④實現世界時自主測量。 5.①問句提示文段內容,表明行文思路,便于讀者理解;②有問有答,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與探索熱情;③三個問句層層深入,便于系統呈現我國在時間問題上的探索與成就。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國際標準時間滯后”錯,國際標準時間本身并不滯后,只是發布滯后。
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D.原文“現在,我國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授時系統,用多種手段發播北京時間,基本滿足了我國各行各業的不同需求”,文章并無充足的證據支持“相比于授時,守時的技術革新更為重要”這一結論。
故選D。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北京時間是國內用戶設備時間同步的基礎,這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產生活。符合題干要求。
B.說明的是北京時間在精準度上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C.說明的是“日出日落時間”的應用價值。
D.說明的是國際標準時間的應用價值。
故選A。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
中國在“守時”上的創新,語境第四段,分為三個方面,分別從做法、意義和作用方面介紹。
“經過不懈努力,我們研制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銫原子噴泉鐘,使北京時間有了自主的校準能力,保證了它的準確性,打破了國外超高細度光學腔的加工和鍍膜技術的壟斷”,①處填做法“研制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銫原子噴泉鐘”;②處填作用“自主校準北京時間”;
“激光抽運小銫鐘,已應用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上,也裝備在國家標準時間產生與保持系統上,打破了國外的長期獨家壟斷”③處作用應填“應用于其他國家標準時間的產生”;
“2020年,國家授時中心建立了多手段融合的世界時測量系統,實現了世界時自主測量”,④處作用應填“實現世界時自主測量”。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第一處在第二段段首“今天我們為什么需要更精確的時鐘呢?”,是提出問題,下文“由于……”做回答;第二處“”;第三處在第五段段首“如何能夠把時間信號發送給不同地方的用戶呢?”,是解決問題,下文“這就需要‘授時’”做出回答。
這三個問句有問有答,屬于設問,用于段首,有利于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與探索熱情。
三個問題之間環環相扣,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層層深入,問句內容標明了行文思路,使文章思路清晰。
6.B 7.C 8.①察覺到黃旭華有事情瞞著她,希望他能夠坦誠相告,自己會支持和理解;②關心黃旭華的安危,擔憂他即將面臨的危險任務。 9.①人與人的沖突:黃旭華的隱瞞與妻子的嗔怒。②人物內心沖突:黃旭華欲告訴妻子而又不想告訴妻子。③人物與環境的沖突:黃旭華設計的核潛艇能否挑戰極限深度成功。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關鍵因素”錯誤。母親的叮囑是黃旭華對少年時的回憶,三十年的隱瞞是為核潛艇事業作出的犧牲。成功挑戰極限下潛實驗是多方面因素的結果,包括技術進步、經驗積累、個人勇氣和責任感等。
故選B。
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C.“形成情感爆發式的獨白”錯誤。獨白指人的自思、自語等內心活動,李世英的臺詞屬于對白,嗔怒之中顯出柔情,表現了她對丈夫的深愛和擔心。
故選C。
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中重要語句含意的能力。
根據“我是你妻子,你最該信任的……這么重大的決定,你在家人面前卻只字不提……”“怕我知道我會攔著你不讓你去嗎”“我從來沒有干涉過你,更談不上阻攔”可知,李世英在問這話時,已經意識到黃旭華有些事情沒有告訴她,她的提問是在暗示她感覺到了黃旭華的隱瞞,希望他能夠坦誠相告。同時也是在無聲地告訴黃旭華,無論他面臨什么困難,她都愿意站在他這邊,給予理解和支持。
根據“當我們發現它拆開它看到它的時候,是不是意味著你已經出事了?”可知,李世英在問這句話時,顯示出她對黃旭華的關心,她注意到了他的異常行為,比如深夜未眠、心緒復雜,察覺到他有心事或壓力,她的語氣中透露出對丈夫的關心和擔憂。她擔心黃旭華的安全,特別是考慮到他即將參與的極限下潛實驗。
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戲劇沖突的能力。
根據“可你有家,有妻子,有女兒!這么重大的決定,你在家人面前卻只字不提”“當我們發現它拆開它看到它的時候,是不是意味著你已經出事了?”“你在隱瞞什么?家人的擔心不是愛嗎?你怕什么?怕我知道我會攔著你不讓你去嗎?”等可知,揭示了黃旭華與妻子之間的矛盾沖突,黃旭華隱瞞不說,妻子嗔怒。
根據“黃旭華不知道怎么開口”“對不起,我該第一時間告訴你的……我是怕你擔心,現在我明白了,我若一直瞞著,你會更擔心……這件事你知道,我們以前還談論過……所以,我就更不敢跟你說了”可知,黃旭華欲告訴妻子而又不想告訴妻子,揭示了黃旭華內心的矛盾沖突。
根據“深度計紅色指針不偏不倚指向300數字上。各艙水兵相繼報告管道扭曲、器材變形、漏水跑水的情況。他們的聲音緊張,甚至顫抖。指揮艙里安靜得只能聽到‘怦怦’的心跳聲”可知,揭示了人物與環境的沖突:黃旭華設計的核潛艇能否挑戰極限深度成功。
10.BEF 11.C 12.B 13.(1)現在我請求找來老弱而沒有人養活、喪妻喪夫卻沒有成家的人,評定之后安置他們。
(2)慎重辦理學校教育,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了。
【導語】這篇文言文選段通過三則典故和一段論述,展現了儒家“仁政愛民”的核心思想。材料一以齊桓公、晏子、孔子三則故事,分別體現了君主自省、敬老恤孤、崇德尚禮的品德;材料二孟子則系統闡述了“恒產恒心”的治國理念。兩則材料相輔相成,既有生動的歷史事例,又有嚴密的理論闡述,共同構建了儒家“仁者愛人”的政治倫理。文章語言簡潔有力,善用對比手法(如“樂賢而哀不肖”),通過人物對話展現思想內涵,體現了《說苑》寓教于事的典型風格。
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我聽說,喜歡賢能之人而哀憐無能之人,是保住國家的根本啊。現在君王您愛護老年人恩惠無所不及。
“臣聞之”是一個常見的表述,用于引出后面要陳述的內容,“之”在這里起到湊足音節、舒緩語氣的作用,后面通常會有停頓,所以在“之”后,即B處斷句。
“樂賢而哀不肖”是動賓短語組成的并列結構,表示兩種態度,喜愛賢者、憐憫不賢者,句意完整,中間不斷開,E處斷句。
“守國之本也”是對前文的總結性判斷,“也”為句末語氣詞,F處斷句。
故選BEF。
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正確。迎接/向著相反的方向(與“順”相對)。句意:燕國國君走出國境迎接桓公/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
B.正確。講道義/取道。句意:我不講道義。/取道芷陽,秘密地走。
C.錯誤。連詞,表并列/連詞,表轉折。句意:看見年老的人背負柴草面帶饑色。/(靛青是)從藍草當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深。
D.正確。都是動詞作名詞,賞賜/視線。句意:現在接受圣人的賞賜。/視線也因此處而停留不動。
故選C。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B.“是因為孔子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財物腐爛的圣人”錯誤。由原文“吾聞之,務施而不腐余財者,圣人也”可知,原文是孔子認為打漁人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的財物腐爛的人,是圣人。
故選B。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請求”,古今異義,請求找來;“不室”,不嫁娶;“論”,評定、衡量;“供秩”,提供生活物品,引申為供養、安置。
(2)“謹”,慎重辦理;“申”,申誡、告誡;“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狀語后置句;“頒”,通“斑”,斑白。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圣人對待天下百姓,就好像對待嬰兒一樣。(對待)饑餓的人就給他吃的東西,(對待)寒冷的人就給他衣服穿;撫養他,培育他,總擔心他不能長大成人。
齊桓公北伐山戎氏,他的軍隊取道(經過)燕國,燕國國君走出國境迎接桓公。桓公問管仲:“諸侯之間迎接一定要出國境嗎?”管仲說:“不是天子就不出國境迎接。”桓公說:“這樣的話是燕國君主畏懼我而有失禮儀了。我不講道義,致使燕國國君有失禮儀。”于是將燕國國君所到之地割讓給燕國。諸侯聽到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賀。
齊景公在壽宮游玩,看見年老的人背負柴草面帶饑色。景公很同情他,嘆息說:“叫官吏奉養他。”晏子說:“我聽說,喜歡賢能之人而哀憐無能之人,是保住國家的根本啊。現在君王您愛護老年人恩惠無所不及,這是治國的根本啊。”景公聽了面帶喜色地笑了。晏子說:“圣明的君王見到圣賢之人就喜歡圣賢之人,見到無才能之人就哀憐無才能之人;現在我請求找來老弱而沒有人養活、喪妻喪夫卻沒有成家的人,評定之后安置他們。”景公說:“好吧。”于是,年老病弱的人有了供養,鰥男寡女有了家室。
孔子到楚國去,有個打漁的人誠懇地向孔子獻魚,孔子不接受。獻魚的人說:“天氣炎熱,遠離魚市,賣魚又無人購買,原想扔掉它,不如獻給先生。”孔子拜了兩拜接受了,讓弟子打掃塵穢,將要祭拜魚,弟子說:“人家將要扔掉這魚,現在先生將要祭拜他,為什么呢?”孔子說:“我聽說,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的財物腐爛的人,是圣人,現在接受圣人的賞賜,能不祭拜嗎?”
材料二:
沒有可以長久維持生活的固定財產卻有長久不變的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讀書人才能做到,至于普通百姓,沒有固定的產業,(因而)就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如果沒有長久不變的心,就會不遵守禮儀法度,無所不為。等到犯了罪,然后接著就處罰他們,這樣做是陷害百姓。哪有仁愛的人在位,卻可以做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規定百姓的產業,一定使他們向上能贍養父母,向下能養活妻子兒女,豐年能夠溫飽,荒年也不至于餓死;然后驅使他們向善,所以百姓很容易跟著國君走。如今,規定百姓的產業,上不足以贍養父母,下不能養活妻子兒女,豐年也總是生活在困苦之中,荒年免不了要餓死。這樣,只是使自己擺脫死亡還怕不足,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來呢?(給每家)五畝地的住宅,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的衣服了;畜養雞、小豬、狗、大豬等,不錯過(喂養繁殖的)時節,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耽誤農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餓了;慎重辦理學校教育,用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他們,頭發斑白的老人便不會在路上背著或頂著東西了。老年人能穿絲帛、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餓受凍,如果這樣還不能稱王,還從沒出現過這樣的事情。
14.C 15.①《晚菊》觸景生情,菊花盛開、惹人憐愛的景象,觸發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感嘆和無人傾訴的孤獨;
②《問菊》托物言志,詩人以菊自比,表現了自己清高孤傲的性情和孤獨寂寞的感傷。
【解析】14.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用手輕叩東邊的籬笆”錯,“叩”的意思是“詢問”,“東籬”代指“菊花”,“負手叩東籬”在此處的意思是“背著手詢問菊花”。
故選C。
15.本題考查學生賞析意象作用的能力。
《晚菊》:
“少年飲酒時,踴躍見菊花。今來不復飲,每見恒咨嗟”,作者寫自己不同時期看見菊花時的不同心境,暗含著他命運的變化:少年時,看見菊花非常高興,而今卻總是感嘆不已。“此時無與語,棄置奈悲何”,菊花盛開、惹人憐愛,但作者卻說“無與語”“奈悲何”,應是菊花觸發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感嘆和無人傾訴的孤獨。
《問菊》:
在這首詩中,菊花輕俗傲世,花開獨遲,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無塵的品格性情。
首聯所謂“訊秋情”即問訊菊花的情懷意向。下面一連幾個問句,或切合歷史上所形成的菊花之文化品位,或抓住菊花的自然特性,其實都是把菊花當作詩人的一個同類,即將詩人自己的情懷賦予了菊花。所謂問菊,實是自擬。孤標傲世,當然是從陶淵明就給菊花涂染上的文化個性,問“偕誰隱”,答案已經在問句之中,即與菊花相過從的只能是高人隱土。菊花在秋季開放,當然不同于“萬紫千紅總是春”,問“為底遲”,也就是贊美了菊花不趨時不從眾的品性。園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別的花所以不在秋季開放,菊花所以會感到寂寞,但也正因此反襯出菊花的遺世獨立。鴻雁在秋天向南飛走,蛩即蟋蟀也即將結束生命,這進一步皴染出菊花的孤高。總之這四個問句,實際上就是以問的形式抒寫詩人自己的情懷,也就是對菊花的“移情”故問。
16. 加之以師旅 因之以饑饉 (莫不)殷憂而道著 功成而德衰 竭誠則胡越為一體 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載舟覆舟 所宜深慎 辟邪說 難壬人 至于怨誹之多 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名實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 乾坤日夜浮 戎馬關山北 千里澄江似練 但寒煙衰草凝綠 表里俱澄澈 短發蕭騷襟袖冷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錯字:饉、殷、著、衰、覆、辟、壬、誹、戎、蕭、襟。
17.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通假字現象的理解能力。
①“蓋”通“盍”,怎么。句意:技藝怎么能到這個地步呢?
②“以”通“已”,止。句意:(你們)不要因我(年長)就不敢說話了/因為我年紀比你們大一點,(老了)沒有人用我了。
③“坐”通“座”,座位。句意:趁機把沛公擊殺在座位上。
④無通假字。句意:我用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看。
⑤無通假字。句意: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察人民。
⑥“內”通“納”,接納。句意:不要讓諸侯進來。
⑦“采”通“彩”,色彩。句意:還是鮮艷的色彩不夠大王您的眼睛看呢?
⑧無通假字。句意:施恩惠給人民。
⑨“辨”通“辯”,分辯。句意:不再一一為自己分辯。
⑩“刑”通“型”,做榜樣。句意:給自己的妻子做榜樣。
①②③⑥⑦⑨⑩有通假字,④⑤⑧沒有通假字。
故選D。
18.B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
A.①正確。句意:各國那些憎恨他們君王的人。
②正確。句意:做出這種陷害百姓的事呢?
③錯誤。“進”,超過。句意:超過技術了。
④正確。句意:一向與留侯張良交好。
B.①錯誤。“詠”,唱歌。句意:唱著歌兒回家。
②正確。句意:這都是官吏們無心正法。
③正確。句意:那牛的骨節有間隙。
④錯誤。“濟”,渡河。句意:在早上渡過黃河,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
C.①正確。句意:要等待修養更高的君子(來推行了)。
②錯誤。“擇”,區別。句意: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區別呢?
③正確。句意: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國。
④正確。句意:禁不起多喝酒。
D.①正確。句意:我和將軍合力攻打秦國。
②正確。句意: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
③錯誤。“強”,勉強。句意:雖然想要(向您)勉強解釋。
④正確。句意:殺人像是怕不能殺盡。
故選B。
19.A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的意義、用法的能力。
①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意:我在壯年的時候,尚且比不上別人。
②助詞,的。句意:依靠別人的力量(取得成功)卻又去損害他。
③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意:鄰國的實力增強,就是您國君的實力削弱啊。
④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句意:外交使節往來經過時,(鄭國可以)供給他們缺乏的物資。
⑤代詞,這件事,指“闕秦以利晉”這件事。句意:損害秦國來使晉國得利,希望您好好考慮這件事。
⑥助詞,的。句意:如果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到不了今天的地位的。
①③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②⑥結構助詞“的”;⑤代詞,這件事。
故選A。
20.A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象的理解能力。
①軍:名詞作動詞,駐扎。句意:晉國的軍隊駐扎在函陵。
②小:形容詞作名詞,小國。句意:既然是這樣,那么小國本來就不可以抵擋大國。
③善:形容詞作名詞,好的意見。句意:選擇好的意見而采納它。
④活:使動用法,使……活,救活。句意:項伯殺了人,我救活了他。
⑤固:使動用法,使……穩固。句意:一定要使它的根基牢固。
⑥老:形容詞作名詞,老人。句意:敬愛自己家的老人,也敬愛別的老人。
⑦夜:名詞作狀語,在夜里。句意:在夜里拿繩子系著他從城墻上垂下去。
⑧闕:使動用法,使……減少。句意:如果不使秦國土地減少。
⑨下:名詞作動詞,居于……之下。句意: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江海居于百川之下卻能容納百川。
⑩兄: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句意:我一定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
綜上,①⑨為名詞作動詞,②③⑥為形容詞作名詞,④⑤⑧為使動用法,⑦⑩為名詞作狀語。
故選A。
21.D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①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以禮為國”。句意:用禮治理國家。
②被動句,“見”表被動。句意:百姓不被您愛護。
③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以其于晉無禮”。句意:因為他對晉國無禮。
④省略句,“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句意:如果放了鄭國,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
⑤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夫三子者之言如何”。句意:他們三位的話怎么樣。
⑥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牧自”。句意: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險,就要謙虛謹慎,自我約束(加強自身修養)。
⑦判斷句,“也”表判斷。句意:這也(如同)是砍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水流得遠啊。
⑧判斷句,“為”表判斷。句意:我派人觀望他頭頂的云氣,都是龍虎的形狀。
⑨省略句,“視為(之)止。行為(之)遲”,句意:眼睛因為(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而凝視不動,動作也因此而慢下來。
⑩被動句,“為所”表被動。句意:你們這些人都將要被俘虜。
綜上,①③為狀語后置句,②⑩為被動句,④⑨為省略句,⑤⑥為賓語前置句,⑦⑧為判斷句。
故選D。
22.①意境上的恬靜悠遠 ②情感上的憂郁哀婉 23.C 24.①④或③⑤
【解析】22.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①本處是說《紅樓夢》中楹聯是作者獨到的審美情趣和美學追求的體現的第一個表現,本處列舉了蘭風蕙露聯、藕香榭聯、沁芳亭聯等等,說明意境上具有恬靜悠遠的特點,可填“意境上的恬靜悠遠”。
②本處是說《紅樓夢》中楹聯是作者獨到的審美情趣和美學追求的體現的第二個表現,本處所列舉的這些楹聯都和情感有關,并且體現的都是凄楚的情感,可填“情感上的憂郁哀婉”。
23.本題考查學生對一般詞語、成語、標點符號以及病句的把握能力。
A.“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學識廣博高深。本處是說對聯的發展過程,是說對聯的歷史很悠久,可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學術廣博高深。使用錯誤。
B.本處是說《紅樓夢》中的楹聯的特點,“實用性”“裝飾性”“欣賞性”三者的位置不可調換。
D.問號為句末點號,只能放在最后,所以和逗號不能互換位置。
故選C。
24.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擬寫對聯的能力。
對聯的基本特征: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應、節奏相合、平仄相協和意義相關。
分析所給回目,①與④中“秋爽齋”對“蘅蕪苑”,均是名詞;“偶結”對“夜擬”,均是偏正結構;“海棠社”與對“菊花題”,均是名詞。①中“社”是仄聲,④中“題”是平聲,按照“仄起平收”的原則確定上下聯的順序:第一組①④。
③與⑤中“西廂記”對“牡丹亭”,均是名詞,是劇本名字;“妙詞”對“艷曲”,均是名詞;“通戲語”對“警芳心”,均是動賓結構。③中“語”是仄聲,⑤中“心”是平聲,按照“仄起平收”的原則確定上下聯的順序:第二組③⑤。
25.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秦皇岛市| 万载县| 鹿邑县| 高邮市| 丽江市| 济源市| 卢氏县| 女性| 雷波县| 普安县| 辽宁省| 洛扎县| 抚松县| 平阴县| 疏勒县| 昌平区| 辽源市| 江山市| 扶沟县| 盐亭县| 隆子县| 扶余县| 秀山| 呈贡县| 娄底市| 弥渡县| 临海市| 宁陕县| 文水县| 宾阳县| 葵青区| 云阳县| 册亨县| 左云县| 沁水县| 枣强县| 白河县| 丹江口市| 龙门县|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