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檢測高二語文2025.06注意事項:考生在答題前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試卷共8頁;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2.答題前,請將學校、姓名、準考證號等認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請認真核對規定填寫的項目是否準確,條形碼上的信息與本人是否一致。3.所有答案在答題卡上完成。選擇題用2B鉛筆填涂,主觀題答案必須用0.5毫米書寫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邊城》的表現方法與中國古典文學中常用的藝術手段極為相似,它通過選用具有豐富象征和暗示意義的具體物象來代替復雜的敘事過程,帶領讀者進入感悟式的審美世界,繼而實現詩人孜孜以求的“寫意”與“傳神”。作為一個崇尚傳統抒情主義的作家,沈從文從古典詩詞中吸取了敘事手法上的含蓄,將中國詩歌藝術中借由意象表達精神世界的方式引入小說,取道水、霧、動物、植物等意象途徑代替緊張情節的精心營構,柔和地釋放出內心深處愛與美互相交融的情感,提供讀者以舒緩詩意的閱讀感受。從這些意象上沈從文體會了生命與自然的寬博與偉大,以及它們對其創作思路和敘事手法的啟示。作者以繁密的意象群組,打破了一般小說中以風景點綴人物、以人物構建故事的敘事模式,在作品“弱情節化”的前提下,它們有效地傳情達意,參與敘事過程,推進情節發展,并于情節敘述之外傳遞出作者深蘊內心的復雜情緒,在闡釋作者敘事意圖、凸顯作品敘事技巧等方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幫輔作用。評論界常以“詩化小說”這一指稱來稱謂《邊城》這類富于詩性的作品,以此來概括由某一整體性情緒引導的、以非線性敘事方式結構的一種弱情節化的小說類型,但小說究竟是如何被“詩化”的,則常常語焉不詳,而且大都從閱讀體驗入手,給出一個模糊的印象式闡釋。實際上,“意象敘事”(或稱作意象的敘事化)正是以沈從文為代表的詩化小說創作者實現小說詩化的關鍵。它將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傳統詩歌創作手段移至現代小說創作中去,為《邊城》營造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特別氛圍,不僅“詩化”了閱讀方法,同時也“詩化”了閱讀體驗,《邊城》也在意象這一敘事元素的參與下彌散出濃郁典雅的中國意味。(摘編自閆曉昀《論〈邊城〉的意象選擇及其敘事功能》)材料二:落實到小說創作中,對環境進行意象化處理的結果,就使小說敘事從直接描摹外在客觀世界,變成了對創作主體內心情感和體驗的傳達。這種手法是對中國傳統詩歌寫作技巧的一種繼承。可以這樣說,中國傳統詩歌抒情文體帶給小說最重要的影響就是通過意象來表達作者對于外在事物的內心思考和感受。小說對這種詩歌手法的借鑒,在唐傳奇時期就有了長足的發展,此后一直在小說敘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成為中國小說敘事的重要特點。正如有些論者所說,中國傳統小說的這一手法“詩化了生活實境和人物形象美感,小說形象創造明顯地留下了詩學意境說的痕跡”。有了這種對“意象”創造的智慧,中國的小說才一改早期單純的對外在世界和具體事件的復述和描摹,而轉向用更巧妙的方式去表達作家主體對外在世界的直覺的、微妙的感受。當小說重在主觀意識的外化時,“小說成為表現人們的情感和愿望的散文體的詩。小說就在詩與歷史之間徘徊”。相比于對外在客觀世界進行描摹的敘事方式,致力于“意象”式表達的敘事作品,擁有更多難以言傳的微妙內涵,具有含蓄的美感。對作家而言,找到最貼近“意”的“象”,往往可以輕松地對“難言”之意進行言說。這種表達技巧在沈從文的作品中隨處可見。《邊城》中“爺爺”形象感人至深,他生得平凡,死得卻頗為壯烈。如何表現一個普通老人的普通死亡的“壯烈”呢?作者并沒有使用任何抒情和渲染,甚至連直接的描寫都沒有,只用了非常簡單的一句話交待道:“原來這個老年人在雷雨將息時已死去了。”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地步,但這一節依然感人至深。奧妙就在于“白塔”這一意象的運用。小說沒有直接描寫爺爺的死,卻詳細寫了那個雷雨之夜的情景:電閃雷鳴,白塔訇然倒塌。“白塔”這一意象,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了“爺爺”這一形象的悲劇感。“爺爺”一直像那佇立在渡口的白塔一樣,默默守護著翠翠的命運。他堅強,硬朗,不惜一切拒絕女兒的悲劇命運在外孫女的身上重演。為了這個,他憂愁,他努力,他盡他最大的力量要把翠翠的命運朝幸福的方向發展。他鼓勵天保“走馬路”——唱山歌打動翠翠,當得知翠翠愛的是儺送而不是天保,他又鼓勵儺送去向翠翠表白,甚至不顧尊嚴,直接去找天保和儺送的父親,卻受到冷遇和指責,并且向他暗示儺送會娶別家女兒。這次打擊是致命的,好像“被一個悶拳打倒”。受到打擊的“爺爺”再也撐不下去,留下了最后一句話:“翠翠,不要怕!”然后,在雷雨之夜,筋疲力盡的他終于倒下了。雖然作者沒有對這老人進行任何直接的評價,但“白塔”的倒塌,卻把老人抗爭的力量、失敗的悲壯、情感的哀傷全都充沛地表達出來了。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到意象特有的藝術傳達力。同樣的,“虎耳草”也是用意象表達難言之意的絕佳范例。翠翠是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她的感情懵懂而且含蓄,要把這懵懂且含蓄的少女情懷表達清楚,不是一件易事。在這一點上,作者依然通過使用“意象”,進行了輕松的表達。這個意象就是“虎耳草”:翠翠“夢中靈魂為一種美妙歌聲浮起來了,仿佛輕輕的各處飄著,上了白塔,下了菜園,到了船上,又復飛竄過懸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后來,翠翠所愛的儺送久未出現,作者并未對翠翠的內心進行直接表述,只是寫她一大早上山挖筍,但是回到家里,籃子里“除了十來根小小鞭筍外,只是一大把虎耳草”。“虎耳草”凝聚著少女翠翠最朦朧而且純真的愛情。(節選自杜素娟《孤獨的詩性:論沈從文與中國傳統文化》)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因為《邊城》采用了弱情節化的敘事模式,所以需要依賴意象群組來推進情節發展和傳遞復雜情感。B.意象敘事是實現小說詩化的關鍵,它為《邊城》營造出詩化氛圍,“詩化”了閱讀方法及閱讀體驗。C.小說對環境意象化處理,使小說敘事從直接描摹客觀世界變為對創作主體內心情感和體驗的傳達。D.中國傳統小說很早就開始借鑒詩歌意象手法,這種敘事智慧使小說從單純復述事件轉向表達主體感受。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沈從文通過選用水、霧、動植物等具體物象來代替復雜的敘事過程,這與古典詩詞借意象傳情的創作理念一脈相承。B.中國傳統詩歌用意象表達作者對外在事物的思考與感受,小說借鑒了這一手法,使其形象創作具有詩學意境說的特點。C.沈從文借助“白塔”的倒塌,間接呈現爺爺的悲劇,避免了對死亡場景的直接描寫,表現意象特有的藝術傳達力。D.翠翠夢中追尋歌聲,摘取虎耳草,現實中無意識采摘虎耳草,這些行為都直接展現了其內心對儺送的熱烈情感。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意象敘事”功能的一項是(3分)A.《哦,香雪》中以“鉛筆盒”來象征文化知識與教育機會。B.《荷花淀》用“荷花”烘托水生嫂們堅貞頑強的革命品質。C.《祝福》通過“年終祭祀”的場景批判封建禮教的殘酷性。D.《百合花》以“百合花”象征了軍民之間純潔深厚的情誼。4.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詩化小說的意義。(4分)5.材料二中提到“對作家而言,找到最貼近‘意’的‘象’,往往可以輕松地對‘難言’之意進行言說”。請從《邊城》中“鴨子”“大魚”和“渡船”三個意象中任選其一,并作具體說明。(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棋王阿城轉眼到了夏季。有一天,我正在山上干活兒,遠遠望見山下小路上有一個人。我認出來人是王一生——棋呆子。我跳著跑下山,王一生已經站住,一臉高興的樣子,遠遠地問:“你怎么知道是我?”我到了他跟前說:“遠遠就看你呆頭呆腦,還真是你。”我見他背上的汗浸出衣衫,頭發已是一綹一綹的,一臉的灰土,只有眼睛和牙齒放光,嘴上也是一層土,干得起皺。到了我的宿舍,就直進去。我放了盆,就提桶打熱水來給他洗。洗完后,王一生就在床上坐下,彎過手臂,去撓背后,肋骨一根根動著。他看看草頂,又看看在門口轉來轉去的豬,低下頭,輕輕拍著凈是綠筋的瘦腿,半晌才說:“不錯,真的不錯。還說什么呢?糧?錢?還要什么呢?不錯,真不錯。”我問他:“你還下棋嗎?”他就像走棋那么快地說:“當然,還用說?”我說:“是呀,你覺得一切都好,干嗎還要下棋呢?下棋不多余嗎?”他把煙卷兒停在半空,摸了一下臉說:“我迷象棋,一下棋,就什么都忘了。呆在棋里舒服。就是沒有棋盤,棋子兒,我在心里就能下,礙誰的事兒啦?”我想了想,說:“我實在對棋不感興趣。我們隊倒有個人,據說下得不錯。”他眼睛又放出光來:“真的?有下棋的?嘿,我真還來對了。他在哪兒?”我說:“還沒下班呢。看你急的!”他雙手抱著脖子仰在我的被子上,看著自己松松的肚皮,說:“我這半年,就找不到下棋的。后來想,天下異人多得很,這野林子里我就不信找不到個下棋下得好的。現在我請了事假,一路找人下棋,就找到你這兒來了。”山上的人下來了,打到兩條蛇。大家見了王一生,都很客氣。我自然將王一生的棋道吹了一番,以示來者不凡。大家都說讓隊里的高手“腳卵”來與王一生下。腳卵是南方大城市的知識青年,個子非常高,又非常瘦。動作起來頗有些文氣,衣服總要穿得整整齊齊。腳卵彎腰進來,很遠就伸出手來要握,王一生糊涂了一下,馬上明白了,也伸出手去,臉卻紅了。握過手,腳卵把雙手捏在一起端在肚子前面,說:“我叫倪斌,人兒倪,文武斌。因為腿長,大家叫我腳卵。貴姓?”王一生比倪斌矮下去兩個頭,就仰著頭說:“我姓王,叫王一生。”倪斌說:“王一生?蠻好,蠻好,名字蠻好的。聽說你鉆研象棋?蠻好,蠻好,象棋是很高級的文化。我父親是下得很好的,有些名氣,喏,他們都知道的。我會走一點點,很愛好,不過在這里沒有對手。你請坐。”王一生坐回床上,很尷尬地笑著,不知說什么好。倪斌并不坐下,只把手虛放在胸前,微微向前側了一下身子,說:“對不起,我剛剛下班,還沒有梳洗,你候一下好了,我馬上就來。噢,問一下,乃父也是棋道里的人么?”王一生很快地搖頭,剛要說什么,但只是喘了一口氣。倪斌說:“蠻好,蠻好。好,一會兒我再來。”腳卵遠遠地來了,手里抓著一個黑木盒子。我問:“腳卵,可有醬油膏?”腳卵遲疑了一下,返身回去。我又大叫:“有醋精拿點兒來!”腳卵來了,用紙包了一小塊兒醬油膏,又用一張小紙包了幾顆白色的小粒兒。腳卵把盒子放在床上,打開,原來是一副棋,烏木做的棋子,暗暗的發亮。字用刀刻出來,筆劃很細,卻是篆字,用金絲銀絲嵌了,古色古香。棋盤是一幅絹,中間亦是篆字:楚河漢界。大家湊過去看,腳卵就很得意,說:“這是古董,明朝的,很值錢。我來的時候,我父親給我的。以前和你們下棋,用不到這么好的棋。今天王一生來嘛,我們好好下。”王一生大約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精彩的棋具,很小心地摸,又緊一緊手臉。天黑下來,早早在半空的月亮漸漸亮了。我點起油燈,立刻四壁都是人影子。腳卵就說:“王一生,我們來下一盤?”王一生聽見腳卵問,只微微點點頭。腳卵出去了。王一生奇怪了,問:“嗯?”大家笑而不答。一會兒,腳卵又來了,穿得筆挺,身后隨來許多人,進屋都看看王一生。腳卵慢慢擺好棋,問:“你先走?”王一生說:“你吧。”大家就上上下下圍了看。走出十多步,王一生有些不安,但也只是暗暗捻一下手指。走過三十幾步,王一生很快地說:“重擺吧。”大家奇怪,看看王一生,又看看腳卵,不知是誰贏了。腳卵微微一笑,說:“一贏不算勝。”就伸手抽一顆煙點上。王一生沒有表情,默默地把棋重新碼好。兩人又走。又走到十多步,腳卵半天不動,直到把一根煙吸完,又走了幾步,腳卵慢慢地說:“再來一盤。”大家又奇怪是誰贏了,紛紛問。王一生很快地將棋碼成一個方堆,看看腳卵問:“走盲棋①?”腳卵沉吟了一下,點點頭。兩人就口述棋步。好幾個人摸摸頭,摸摸脖子,說下得好沒意思,不知誰是贏家。就有幾個人離開走出去,把油燈帶得一明一暗。不久,腳卵抬起頭,看著王一生說:“天下是你的。”抽出一支煙給王一生,又說:“你的棋是跟誰學的?”王一生也看著腳卵,說:“跟天下人。”腳卵說:“蠻好,蠻好,你的棋蠻好。”大家看出是誰贏了,都高興松動起來,盯著王一生看。腳卵把手搓來搓去,說:“我們這里沒有會下棋的人,我的棋路生了。今天碰到你,蠻高興的,我們做個朋友。”王一生說:“將來有機會,一定見見你父親。”腳卵很高興,說:“那好,好極了,有機會一定去見見他。我不過是玩玩棋。”將近午夜,腳卵站起來,我和王一生送腳卵到門口,看他高高的個子在青白的月光下遠遠去了。王一生嘆一口氣,說:“倪斌是個好人。”(節選自阿城的《棋王》,有刪改)【注】①盲棋:又稱蒙目棋,指眼睛不看棋盤而下的棋。下這種棋的人用話說出每一步棋的下法。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我”見到王一生時,對他的外形進行了細致的刻畫,有力表現出王一生“呆頭呆腦”這一特征。B.選文介紹王一生的瘦削、村人打蛇、借醬油膏和醋精、點油燈等內容,暗示當時物資匱乏的狀況。C.從王倪二人第一盤的“三十幾步”到第二盤的“十多步”,呈現了兩人從試探到真正對弈的過程。D.二人對弈結束,王一生表達有機會要見見倪斌的父親,從中能夠看出王一生對更高水平棋手的期待。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以“我”的視角講述王一生與倪斌下棋的故事,表現了王一生對下棋的癡迷。B.選文中的“棋”是貫串小說的線索,成為人物關聯的紐帶,推動了故事情節發展。C.文章刻畫了倪斌文質彬彬、舉止有禮的特點,與王一生的木訥迂腐形成鮮明對比。D.作者運用正側結合手法,借助王倪二人神態動作和旁觀者的反應表現博弈的精彩。8.如何理解文中王一生的“喘了一口氣”和“嘆一口氣”?(4分)9.朱光潛在《談美》中說“在實用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對人的利害;在科學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間的互相關系;在美感的態度中,我們的注意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請結合選文和朱光潛的觀點,簡要分析王一生被稱為“棋王”原因。(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而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節選自李密《陳情表》)材料二:臣祖英九歲失怙,惟慈親鞠育,逮長知訓,冀或用世,以酬罔極之恩,臣之志也。向叨食元祿,何為左丞參佐,適值三山強寇,剽掠廣城,一門妻女,死節五人;而老母陳氏,為所拘囚。臣祖英隱忍不能即死,其有愧石苞殉國①也多矣。茲遇圣朝維新,征討不服,率土效順,咸蒙嘉休。乃者三山逆寇,悉嬰鐵鎖,臣母得以生還,雖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難逃,而得以展區區烏哺情私者,陛下之賜也。臣母子離散復完,白骨復肉,銘感圣德,徹于肝肺,雖九死其能報耶!陛下又復甄錄,寄以民社②,此正臣殞首效命之秋也。而臣俯顧自慚,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職在民牧③。欽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祿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懷遠人,匹夫無有不獲之愿。況臣事元朝,叨為元臣,幸已逃誅。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惻怛而欽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愛日之短,俾遂歸養之圖。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鶴發垂堂,西山之日已薄;棄親赴任不孝之罪彌深茍違親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盡奉歡之期,然后復求仕進,以盡忠罄節,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節選自簡祖英《陳情表》)【注】①石苞殉國:石指石奢,苞指趙苞。②③民社、民牧:指地方官。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棄親A赴任B不孝之罪C彌深D茍違親E而事主F陛下G安所用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慈父見背”中的“見”與《孔雀東南飛》“府吏見丁寧”中的“見”用法不相同。B.“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與《過秦論》“然秦以區區之地”中的“區區”詞義不相同。C.“死節五人”中的“死”與《鴻門宴》“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用法不相同。D.“此正臣殞首效命之秋也”與《諫太宗十思疏》“信者效其忠”中的“效”詞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密父親早亡,母親改嫁,自幼體弱多病,完全依賴祖母將其撫養成人;家門人丁不旺,祖母年老體弱,全靠自己侍奉左右,伺候湯藥。B.簡祖英提及妻女在三山賊寇剽掠時死節五人,母親被拘囚,自己茍活于世。這份回憶體現了簡祖英對家人的愧疚和對自身行為的反思。C.李密和簡祖英都表達了盡孝的愿望,李密因祖母年老體弱需要照料而請求終養祖母,簡祖英則因母親年逾耄耋且歷經磨難,想歸養母親。D.李密曾在蜀漢為官,簡祖英曾食元朝俸祿,他們都在新朝被征召任用,但兩人都因自己曾經侍奉舊朝而自感身份卑微,所以拒絕接受任命。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4分)(2)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愛日之短,俾遂歸養之圖。(4分)14.兩篇《陳情表》在情感內涵、陳情技巧兩方面都有相似之處,請簡要概括。(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檄風伯宋·楊萬里峭壁呀呀虎擘口,惡灘洶洶雷出吼。溯流更著打頭風,如撐鐵船上牛斗。風伯勸爾一杯酒,何須惡劇驚詩叟。端能為我霽威否?岸柳掉頭荻搖手。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運用“呀呀”“洶洶”兩個疊詞,形象地寫出了山的高聳陡峭,水的洶涌澎湃,突出風勢之大。B.頷聯寫江上行舟,面迎大風,逆流而上,這種困難好似撐著鐵船,載著金牛,強調風中行進之艱難。C.頸聯寫詩人把酒相勸,希望風伯息威止怒,不要這樣惡作劇來驚嚇自己,把江風擬人化,饒有趣味。D.這首詩寫江上的大風,語言幽默詼諧,平實易懂。前四句的用詞頗有氣勢,后四句的構思新奇獨特。16.本詩的最后一句頗為精妙,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列錦的手法,將四個名詞短語巧妙排列,展現了杭州城的富庶和美麗。(2)初春時節,濟南趵突泉景區內,草木滋長,泉水涌動,讓人不禁聯想到《歸去來兮辭》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3)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唐宋詩人常把“清明”寫入詩中,創作了許多感人至深的詩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8~20題。終于臺上鑼鼓停了,大幕拉開,角色出場。但不管男的女的,出來偏不面對觀眾,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樣,臺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頭,一身的戲喲!是男的就搖那帽翎,一會雙搖,一會單搖,一邊上下飛閃,一邊紋絲不動,臺下便叫:絕了!絕了!等到那角色兒猛一轉身,頭一高揚,一聲高叫,聲如炸雷嘩啷啷直從人們頭頂碾過,全場一個冷戰,從頭到腳,每一個手指尖兒,每一根頭發梢兒都麻酥酥的了。如果是演《救裴生》,那慧娘站在臺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場人頭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來了,全場人的脖子也全拉長了起來。他們不喜歡看生戲,最歡迎看熟戲,那一腔一調都曉得,哪個演員唱得好,就搖頭晃腦跟著唱,哪個演員走了調,臺下就有人要糾正。說穿了,看秦腔不為求新鮮,他們只圖過過癮。18.文中加點的“一”字與例句中的“一”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例句:一律背身掩面A.水上漂一樣 B.每一個手指尖兒C.猛一轉身 D.那一腔一調都曉得19.“一身的戲喲”這句中用的“喲”字,看似隨意,實則別有意趣,請簡要分析。(2分)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慧娘慢慢地站起來了”,但原句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21~22題。愛斯梅拉達的死亡,是宿命的無奈,也是底層群體命運的真實寫照。在那個封建社會中,弱勢群體注定要遭受壓迫與欺凌,如同風中的落葉,( 甲 )。然而,卡西莫多以死亡完成了對命運的反抗。他的殉情,( 乙 ),更是對命運不公的有力抗爭,如同劃破夜空的閃電,震撼人心。他用自己的生命,彰顯了卑微者的崇高,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不屈的力量,宛如黑暗中燃燒的火焰,給人以希望。雨果的文字,( 丙 ),打開了一扇通往浪漫主義世界的大門,又似一條靈動的小船,帶領我們在文學的海洋中遨游。在《巴黎圣母院》中,他以宏大敘事與細節史詩化的手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氣勢恢宏、波瀾壯闊的巴黎畫卷。乞丐王國的神秘,如同一團迷霧,讓人充滿好奇; , , ……每一個場景都被他刻畫得栩栩如生,仿佛我們就置身于那個古老的時代,親身感受著歷史的溫度。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22.仿照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續寫一句話,要求內容貼切,句式相似。(3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我們探索宇宙的時候,既要勇于懷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經常能夠把我們帶領到嶄新的境界,而懷疑可以使我們擺脫幻想。——《宇宙的邊疆》即將邁入高三生活的小王同學常常在“想象”與“懷疑”之間徘徊。請你結合上述材料,給他寫一封信,談談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二語文參考答案 2025061.A項。(選項A將“弱情節化”與“需要依賴意象群組”強行構成因果關系,與原文邏輯不符。)2.D項。(材料二明確提到,“虎耳草”通過翠翠的夢境和行動“含蓄地表達其朦朧愛情”,而選項B將其偷換為“直接展現熱烈情感”。)3.C項。(C項“年終祭祀”屬于現實主義手法,未通過意象間接傳達情感,不符合“意象敘事”定義。)4.傳承了傳統詩歌意象抒情傳統;繼承了對中國傳統詩歌寫作技巧;打破小說線性敘事與客觀描摹模式;詩化了讀者的閱讀方法和閱讀體驗。(評分說明:每點1分,共4分。)5.示例一:文中選取“大魚”意象,通過爺爺關于“大魚”的玩笑(或儺送有關“大魚”的對話)的情節,輕松地將翠翠情竇初開的悸動情感表達出來。示例二:文中選取“鴨子”意象,通過天保大老送鴨子作為提親信物但翠翠“不稀罕那只鴨子”的情節,輕松地將翠翠情愛意識的覺醒表現出來。示例三:文中選取“渡船”意象,通過儺送選擇渡船而非碾坊的情節,輕松地將儺送追求純粹愛情的價值取向表達出來。(評分說明:相關情節3分,意象內涵3分,共6分。)6.A項。(風塵仆仆的樣子,是為了突出其行程之艱難。這么艱難前行,是為尋訪民間下棋高手,這才表現其“棋呆子”形象。)7.C項。(“對比”錯誤。)8.①面對倪斌的詢問,“喘了一口氣”更能表現王一生以為遇到高手的壓抑、緊張心理及野路子棋路帶來的窘迫處境;②“嘆一口氣”嘆的是倪斌棋藝沒有想象中的高,嘆的是倪斌對待象棋不像自己純粹熱愛,是對倪斌友好對待自己的感謝與珍惜。(每點2分,共4分)9.①王一生棋藝高超,被稱為“棋王”;②王一生癡迷象棋,一下棋達到忘我境地,在下棋中能感受到下棋帶領的舒服;③這正符合朱光潛所界定的“美感的態度”,超越實用目的,保持著對象棋純粹的美學追求,達到精神宇宙的完滿自足。這種境地超脫世俗,被稱為“棋王”。(每點2分,共6分)10.BDF11.A項。(用法相同)12.D項。(“兩人都以自己曾侍奉舊朝而自感身份卑微,拒絕接受任命”表述錯誤。李密拒絕任命主要是因為要侍奉祖母;簡祖英拒絕任命主要是認為自己罪戾已深,且要歸養母親。)13.(1)我的心酸悲苦,不僅被蜀地的百姓和益、梁二州的長官明明白白知道,天地神明實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辛苦”、“牧伯”、“見”、“鑒”各1分)(2)希望陛下仁慈,收回成命,憐憫我能侍奉母親的日子不多了,使我能夠實現回家奉養母親的愿望。(“矜”、“俾”、“遂”、句意各1分)14.情感內涵:對尊長的盡孝之情;對君主的感恩之情;忠孝難全的矛盾與無奈。(3分)陳情技巧:先用“孝情”情感鋪墊,以情動人;再情理互滲,巧妙將“忠孝難兩全”的困境包裹在哀婉懇切的語言中,打動君王。(2分)【附】參考譯文:臣簡祖英九歲時父親去世,全靠母親養育,等到長大懂得道理后,希望能夠為世所用,來報答母親無盡的恩德,這是我的志向。從前我在元朝為官,擔任何左丞的參佐,恰逢三山的強寇,搶劫掠奪廣州城,我家中的妻子女兒,有五人為守節而死;而老母親陳氏,被強寇囚禁。我隱忍茍活,沒有立刻赴死,比起石奢、趙苞那樣為國捐軀,真是慚愧萬分。如今遇到圣明的朝代革新,征討不服從的人,天下都歸順,人人都蒙受圣恩。不久前三山的逆寇,都被抓獲,我的母親得以生還,雖然我不孝的罪名確實難以逃脫,但能讓我表達一點像烏鳥反哺那樣的私情,這是陛下的恩賜啊。我們母子離散后又得以團聚,如同白骨再生長出肉,我刻骨銘心感激陛下的圣德,(這種感激之情)直通肝肺,即使死很多次又怎能報答呢!陛下又加以甄別錄用,讓我擔任地方官,這正是我舍身報效的時候。然而我低頭自顧,深感慚愧,不敢接受任命,是因為我的罪過深重,不適合擔任治理百姓的地方長官。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官職俸祿是不會給予不孝之人的;用仁愛之心對待遠方的人,百姓就沒有不能實現的愿望。何況我侍奉過元朝,做過元朝的臣子,僥幸逃脫懲罰。母親年事已高,特別孤獨困苦,更應該同情而加以體恤啊。希望陛下仁慈,收回成命,憐憫我能侍奉母親的日子不多了,使臣能夠實現回家奉養母親的愿望。現在我四十九歲,老母親八十一歲。她白發蒼蒼,年老垂危,生命就像西落的太陽,時日已經不多了;如果拋棄親人去赴任,不孝的罪名更加深重。如果違背親情去侍奉君主,陛下怎么會任用這樣的人呢?果真能夠陪伴母親度過歡樂的時光,然后再謀求仕途進取,來為朝廷盡忠職守,這不僅成全了人子的私情,也是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的道理啊。15.B項。(“牛斗”,二十八宿的斗宿和牛宿,《赤壁賦》中有“月出于東上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成語有“氣沖斗牛”。本句的意思是:這種困難好像是撐著鐵船到天上一般。)16.①運用擬人的手法,將江邊柳樹、荻花的風中之態人格化;(2分)②側面寫出了江上的風勢之大;(2分)③同時,巧妙地回答了上文詩人的問話。(2分)補充:答“以景結情”酌情賦1分。17.(1)煙柳畫橋,風簾翠幕(2)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18.A項。(A與例句都是“相同、同一”的意思;B是數詞,表數量;C表時間短暫,突發某種狀況;D是每的意思。)19.①“喲”是一個語氣詞,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感。②“一身的戲喲”表達了作者對女演員出場時輕盈、柔美的贊嘆,“喲”字讓這種贊嘆語氣更加強烈。(評分建議:寫出一點給1分,寫出兩點給滿分)20.①原文用了反復的修辭,強調了站起的緩慢,與前面男演員唱腔的雄壯有力形成了對比;②原文中“慢慢地”提到主語之前,突出對演員表演狀態的強調,更有畫面感,富有藝術張力;③原文中兩個“慢慢地”舒緩節奏,有一種過程的延長感,抒情性較濃,突出了作者對秦腔的喜愛之情;④原文中的句子與上文“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句式對應,表述一致。(評分建議:寫出一點給2分,寫出兩點給滿分)21.甲: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乙:不僅是對愛情的忠貞 丙:如同一把神奇的鑰匙22.答案示例:圣母院建筑的莊嚴,如同巍峨的高山,令人心生敬畏;愚人節狂歡的熱鬧,如同歡快的樂章,讓人沉浸其中(評分建議:寫出一空給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