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階段性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開卷)本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題前,務必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案答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共48分)注意事項:1.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的信息點涂黑。2.本卷共24題,每題2分,共4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某班在道德與法治課上開展了“我的自畫像”活動,圖中兩位同學的對話告訴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我關注自己的旁觀者清,我主動傾聽別人的意特點,記錄內心活動和情緒表現,見,結合具體情況,“畫”出全“畫”出獨特的我。面的我。A.生命是獨特的,要關心身邊每一個人B.要加強溝通,以同學們的意見為標尺C.可通過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認識自己D.情緒會相互感染,要用恰當方式表達2.習近平總書記談起自己年輕時插隊的情景:“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拴到山玻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這告訴我們,學習需要A.充裕的時間作保障B.照搬別人的學習方法C.自覺、主動的態度D.開拓進取,勇于創新3.布衣元帥徐向前我馬一生,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事業上功勛卓著,令人敬仰。生活中,他身體力行,用自已質樸的生活方式,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人,讓子女們至今都受益匪淺。從徐帥的上述家風中我們感悟到A.家是個充滿愛的地方,是我們的避風港B.家風能推動一家人努力奮斗,名利雙收C.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一代代傳承的美德D.家風是影響家庭成員價值觀的無形力量4.《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規定,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及其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教育管理、擾亂課堂秩序、吸煙飲酒、欺凌同學或者稷害他人合法權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這說明A.教師可以任意處罰所有學生B.法律加大了對學生的懲戒力度C.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使命D.懲戒在教育中是最有效的手段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階段性質量激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頁共8頁5.在現實生活中,你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甚至能改變你的成長軌跡。“和誰在一起,決定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這啟示我們A,學會正確交友有助于我們走好人生路B.我們與朋友建立的真摯友誼天長地久C.只要以誠相待就能和所有人成為朋友D.集體生活是我們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強調,要引導學生學會處理同伴關系,增強同理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下列交往情境中,正確的做法是A。被誤會后情緒激動,直接質問對方B.主動關心朋友情緒,耐心傾聽煩惱C.因未被邀請參加聚會,而嘲諷對方D.與人發生爭執后拉攏他人孤立對方7.“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這些詩句主要告訴我們A.生命是寶貴的,生命重于泰山B.生命是獨特的,每個生命都不可替代C.生命是有限的,應該及時享樂D.生命是不可逆的,珍惜生命的每一天8.2025年3月5日,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首場“部長通道”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北京、安微、甘肅等20多個省市開始實施課間15分鐘,我們希望學生心里有陽光,身體能出汗”。將學生“放飛”于大課間,有利于學生A.敬畏生命,學會關愛他人生命B.滋養心靈,避免產生負面情緒C.愛護身體,掌握自救自護方法D.珍愛生命,養成健康生活方式9.習近平總書記在回憶自己的知青生活時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由此可見,正確的人生目標①讓我們能排除干擾、減少困難②是我們實現夢想的最重要因素③指引我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④應當與國家、人民利益相結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首詩給我們的啟示有①有意識地進行人生規劃②樹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③永遠不放棄生命的希望④生命成長不需要借助外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在帕米爾高原上,有一個叫紅其拉甫的地方,這里環境極其惡劣。新疆居民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一家三代人守衛邊境,給紅其拉甫邊防連做向導,在生命禁區為官兵指向帶路。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巴依卡·凱力迪別克被授予“人民衛士”國家榮譽稱號。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一家三代人守衛邊境的事跡告訴我們A.偉大的人的一生才是有意義的B.人生的意義在于勞動和奉獻C.奮斗的意義就是獲得社會認同D.自食其力的人生是有意義的2024-2025學年度綰二學期階段性質量監測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