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羅區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小學期末質量監測五年級語文參考答案第一部分:積累與運用(36分)一、1.A 2.D 3.B 4.B 5.D 6.C 7.A 8.A 9.D 10.B11.籠罩 疑惑 相貌 贊許12.(1)短笛無腔信口吹 (2)不破樓蘭終不還(3) 孤帆遠影碧空盡(4)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3.(1)則能有所不為 (2)示例:冷得道路上的積水都結了厚厚的冰第二部分:閱讀與鑒賞(34 分)(一)《神醫王十二》答案。(2x5+3+4=17 分)14. D 15. D 16. B 17.B 18. D19.參考答案:這是人物的語言描寫(1 分),烘托王十二醫術高超和獨特(2 分)。或者:這是側面描寫(1 分),烘托出王十二醫術高超和獨特(2 分)。20.參考答案(任意答 2 點即可):①王十二是個醫術高明的人。(1 分)從他能迅速想出用讓大漢鼓氣退出肋骨的奇特方法救人(1 分)。②王十二是個熱心的人。(1 分)因為他救治大漢時毫不猶豫,先押上自己的出診包去借白毛巾。(1 分)③王十二是個機智果斷的人。(1 分)從他救人的一系列動作,可見他思維敏捷(1 分)。④王十二是個不求回報的人。(1 分)從“王十二說:‘趕緊送他瞧大夫去接骨頭吧。’說完,他轉身去把白毛巾還給剃頭匠,取回自己那出診用的綠綢包走了。”體會到他不求回報等。(1 分)。(二)《怎樣把三個“籃球場”裝進“冰箱”》答案。(2x5+3+4=17 分)21. B 22. B 23.C 24. D 25. C26.參考答案:不行。“將近”指接近,還差一點(1 分),去掉“將近”一詞,意思是剛好 50 米,意思與原文不一樣(1 分),用上“將近”一詞,體現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科學性、嚴謹性(1 分)。)27.參考答案(任意答 2 點即可):①以疑問的方式做題目,能引發讀者的思考。(2 分)②用比喻的修辭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變得具體形象,便于理解。(2 分)③題目概括短文主要內容,讓人一下就知道文章主要講什么。(2 分)④用“籃球場”和“冰箱”進行對比,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2 分)第三部分 表達與交流(30 分)一類文(27~30 分):文章內容切合題意,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語言生動,書寫美觀、工整。二類文(24~26 分):文章內容切合題意,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語句通順,書寫工整。三類文(18~23 分):文章內容基本切合題意,寫得較簡單,表達不夠清楚,語句欠通順。四類文(17 分以下):離題,語意不清,錯別字多,書寫馬虎。新羅區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小學期末質量監測五年級語文成績(總分:100分時間:100分鐘)第一部分:積累與運用(36分)一、選擇題。按題目要求,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將序號寫在括號里。(20分)1,下列四組詞語中,帶點字讀音完全正確的是()A.踉蹌(qiàng)稚(zhi)子B.天賦(fǜ)放肆(shi)留C.嘩(hua)笑扳(bǎn)動D.窈(y6o)窕躊躇(zhu)2.下列四組詞語中,書寫完全正確的是()。A.榆樹榭接B.胸膛慈并C.喉嚨飛弛D.紅扣桅桿3.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解釋錯誤的是()。A.溺而不返(返:返回)B.物莫能陷也(陷:陷入)C.童孫未解供耕織(供:從事)D.卻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妻子和孩子)墊4.下列關于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的作者與書名對應正確的是()。牌A.《紅樓夢》一一吳承恩B.《水滸傳》一施耐庵C.《西游記》一一羅貫中長D.《三國演義》一一曹雪芹5.下列加點詞語運用不恰當的是(還A.一些獨生子女從小養尊處優,對民間疾苦一無所知。器B.他學編程有好幾年了,對這次參加全國比賽胸有成竹。杯C.諸葛亮神機妙算,總能在危急時刻想出克敵制勝的策略。相D.操場上打球的男孩正值豆蔻年華,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是()。A.媽媽說:“今天的作業要認真完成”!B.我不知道他為什么不來參加運動會?C.我終于知道了古詩《游子吟》中“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意思。D.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7.下列句子中,運用的表達手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海邊的沙灘金光閃閃,就像撒了一地的金子。B.雖然姑爹的小船破舊,但它比任何華麗的船只都珍貴。C,這里的月亮再圓再大,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小月亮。D,城市里的高樓再氣派,也比不過記憶中低矮溫馨的老房子。8.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是(A.我斷定他今天不會來了。B.夏天的植物園,是一年中最茂盛的季節。C.小明的寫作水平明顯改進了。D.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明白了團結的重要性。9.關于《西游記》整本書閱讀,下列信息正確的是()。A.豬八戒取經途中毫無優點,總是偷懶耍滑。小學五年級語文期末質量監測試卷1(共8頁)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五下語文 五下語文參考答案.docx 五下語文 五年級下冊語文.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