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七年級 道德與法治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 50 分,與歷史學科共用 90 分鐘。2.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答在本卷或其他位置均不能得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選出。)青春時光里充滿無限希望、擁有無限可能,讓我們能夠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創造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同時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困惑和煩惱。面對青春期的身心變化,我們應該①做到行己有恥,避免缺點暴露 ②悅納生理變化,調適矛盾心理③保持樂觀心態,一切順其自然 ④正視身體的變化,追求內在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5 年 4 月,某中學舉行了“致敬英烈、學習榜樣”的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學生們用手中的紙筆書寫著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并立志踏實努力,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這表明A.人的情緒總是復雜多樣的 B.情緒是人內心的“晴雨表”C.情感比情緒更為深刻和穩定 D.情感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促使我們作出行動3. “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后來才明白,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边@句話告訴我們①自尊不需要贏得他人的尊重 ②自尊的人要主動培養美好的道德品行③別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別人 ④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提升個人修養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4.在 2025 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機器人秧歌節目《秧 bot》諒艷亮相。我國自主研發的仿生機器人“靈犀”打破了外國機器人的“獨角戲”,用實際行動走出了屬于中國的機器人道路,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這對我們成長的啟示是①練就本領,為國爭光 ②樂觀自信,勇毅前行③專注當下,積極行動 ④遠離自卑,揚長避短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這離不開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下列詩句能體現這一精神的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②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④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為讓同學們感悟中華人文精神,學校打造了一個“名言長廊”,以下是長廊墻上的部分名言哲語: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君子謀求大同而并存小異”……這些名言哲語引發了同學們的討論,下列觀點正確的是A.小文:和而不同要求我們既找出共同點,又尊重不同意見B.小軒:“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強調事物的對立與等同C.小慧:“君子謀求大同而并存小異”可以解決一切人際矛盾D.小朗:名言告訴我們應堅持表面大同,忽視內在差異7.2025 年 1 月起,中國將實施能源法、學位法、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新規,涵蓋能源、學位、網絡安全等多個方面,為人們的言行做出了明確要求和規定,也為社會的和諧穩定提供了法律保障。這說明我國①積極推動法律的制定和實施 ②基于人民需求不斷健全法律制度③已形成完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④通過制定法律,使社會生活有法可依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8.觀察右邊漫畫,你會對漫畫中的同齡人說A.尊重知識產權,拒買盜版書籍B.講究實惠便宜,支持盜版文化C.培養法律意識,保護商標權D.尊重勞動創造,申請專利保護9.下列案例與違法類別對應錯誤的是A.李某因為謊報險情,被公安機關拘留———行政違法行為B.陳某因非法狩獵珍稀鳥類被判處有期徒刑 6 個月————刑事違法行為C.李某遛狗不拴繩,被警告后仍不改正,被罰款 200 元————行政違法行為D.張某借王某 3000 元拒不歸還,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還錢————刑事違法行為10.根據 2025 年全國最高人民法院的調查數據,絕大多數未成年犯罪者在犯罪之前已經沾染了諸多不良習慣,尤其是吸煙、曠課、逃學、結交不良朋友以及夜不歸宿等行為。從法律角度,這警示中學生要A.關心社會,構建和諧社會 B.遵紀守法,杜絕不良行為C.完善法律,加大執法力度 D.不交朋友,遠離違法犯罪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小題, 其中 11 題 6 分, 12 題 10 分, 13 題 14 分, 共 30 分。)11.安全無小事,成長需守護!青春期是人生最寶貴的階段,但也可能面臨潛在的風險。增強安全意識,掌握防范技能,是保護自己、快樂成長的必修課。某校開展防侵害宣傳教育,擬制定《中學生防侵害安全手冊》。閱讀下列內容,并回答問題。 (6 分)結合圖 1 至圖 3,從自我保護的角度,為三幅圖各配上一句宣傳標語,并具體說明。 (6 分)12.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請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10 分)【法律在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涉及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的規范和保護。民法典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條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案例分析】“開盒掛人”指的是利用非法手段公開他人隱私信息,并進行網絡暴力的行為。這屬于網絡暴力的升級版,尤其在未成年人中較為普遍。2025 年 3 月,某市一名 13 歲初中生因網絡游戲糾紛,非法獲取并公開他人隱私信息(包括家庭住址、通話記錄等),導致受害者遭受網絡暴力。經調查發現,該學生通過境外“社工庫”平臺付費查詢信息,并利用飯圈群體煽動攻擊。此類“開盒掛人”案件中,未成年人占比超 60%,部分參與者直言“開盒他人很酷,沒想過違法”。(1)請結合“法律在線”,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民法典的認識。 (6 分)(2)請結合“案例分析”,運用生活在法治社會相關知識,評析“開盒掛人”行為。 (4 分)1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某校計劃舉辦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14 分)【匯聚思想精髓,點亮文化之光】學校決定策劃一場主題展覽,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中華經典 思想理念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②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③君子義以為上 ④(1)請完善展板內容。 (4 分)【演繹人文故事,傳承人文精神】除了靜態的展覽,學校還希望通過動態的文藝表演來展現中華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2)請你結合“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設計兩個節目,并作簡單說明。(4 分)【踐行傳統美德,共建和諧校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在于學習和展示,更在于踐行其中的美德。倡 議書同學們:中華民族創造出燦爛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美德。中華傳統美德既是世代相傳的民族智慧,也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青年一代正接過歷史的交接棒,努力前行。在此,我們發出如下倡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請運用踐行中華傳統美德的相關知識,完成倡議書內容。 (6 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1-5 CDBAD 6-10 ABAD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小題,其中 11 題 6 分,12 題 10 分,13 題 14 分,共 30 分)11. 圖 1:“隱私部位要保護,自我防護第一步”。說明:要明確身體隱私部位,不允許他人觸碰,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圖 2:“陌生環境多警惕,可疑人員速遠離”。說明:在陌生場合要保持警惕,遇到可疑人員及時離開,避免危險。圖 3:“網絡信息需謹慎,個人隱私不外露”。說明:網絡上不隨意泄露個人隱私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每點 2 分,共 6 分)12.(1)①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②民法典規定了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侵犯,體現了法律對公民權益的保護。③民法典列舉了自然人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等多項權利,明確了公民的權利范圍。(每點 2 分,共 6 分)(2)“開盒掛人”行為是違法的。該行為利用非法手段公開他人隱私信息并進行網絡暴力,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等合法權益。在法治社會,公民應增強法治觀念,遵守法律法規,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未成年人占比超 60%的情況更警示我們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讓他們認識到違法的后果,自覺抵制此類行為。(4 分)13.(1)①尊重差異,包容多樣。②追求公平正義,向往天下大同。③以誠信待人,方能獲得信任。④重視道義,以義為上。(每點 1 分,共 4 分)(2)①節目:經典誦讀《論語》選段。說明:通過誦讀《論語》中關于仁、禮、信等內容,展現中華傳統思想理念,讓觀眾感受文化內涵。②節目:傳統戲曲表演《花木蘭》。說明:演繹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體現愛國、勇敢的精神,傳承中華人文精神。(每點 2 分,共 4 分)(3)①在日常生活中,弘揚誠實守信的美德,言行一致,不弄虛作假。②培養助人為樂的品質,主動幫助同學,關心他人。③踐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從身邊小事做起。(每點 2 分,共 6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