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9張PPT)By Yushen必修下冊期末復習期末復習第八單元“責任與擔當”基礎夯實課By Yushen單元導讀01基礎夯實02學習提示03寫作任務04目錄CONTENTSBy Yushen第八單元01單元導讀By Yushen單元導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古往今來,眾多仁人志士自覺承擔匡世濟民的責任,積極建言獻策,勇于變法圖強。他們憂國憂民,心懷天下,堅守道義,敢于擔當,令后人崇敬景仰。本單元作品文體多樣,有直言進速、警示君主的奏疏,有據理辯爭、剖白心跡的書信,有立足現實、評說盛衰的辭賦,有借古諷今、以史為鑒的史論。這些作品思路縝密,表達技巧高超,可以激發我們關注現實,深人思考。本單元學習,圍繞“傾聽理性的聲音”這一核心任務展開。要注意領會作者觀點及其現實針對性,把握其解決現實問題的理性思維方式,鑒賞文章的說理藝術,學會在辯證分析與合理推理的基礎上進行理性判斷,養成大膽質疑、縝密推斷的批判性思維習慣。By Yushen高考銜接【2024年百師聯盟(高一)】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作。(60分)每年央視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推出的人物總能切實地感動全國人民。這些人物或在危難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堅守,以凡人之力,書寫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這些“時代楷模”“八一勛章”獲得者、體育精英、大國科學家、普通勞動者們演繹了一個個令人感動的故事。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更是追夢人的舞臺。年輕的我們絕不能做時代的旁觀者,我們應自豪而響亮地向世界宣布——“我在”!歷史流經我們,我們就要積極參與,讓時代打上我們的烙印。“感動中國人物”就在我們前面,我們就要以他們為榜樣,在歷史的洪流中奮楫揚帆……請以“我在·有我在·我還在”為主題,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By Yushen高考銜接【2021年全國甲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中國共產黨走過百年歷程。在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血脈和靈魂。我們過的節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們唱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讀的作品如《為人民服務》《沁園春·雪》《荷花淀》《紅巖》,我們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釗、夏明翰、方志敏、楊靖宇,我們學習的榜樣如雷鋒、焦裕祿、錢學森、黃大年,等等,都給予我們精神的滋養和激勵。我們心中有陽光,我們腳下有力量。我們的未來將融匯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我們處在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請結合材料,以“可為與有為”為主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By Yushen第八單元02基礎夯實By Yushen《諫太宗十思疏》1.必固其根本2.臣雖下愚3.承天景命4.必竭誠以待下5.傲物則骨肉為行路6.董之以嚴刑7.振之以威怒8.茍免而不懷仁9.誠能見可欲10.江海下百川11.思三驅以為度12.無因怒而濫刑13.弘茲九德14.簡能而任之15.智者盡其謀16.虧無為之大道哉使穩固/根等級低大下屬路人監督“震”,震懾茍且如果處于…之下把(它)當作“毋”,不要使…光大/這選拔竭盡毀壞By Yushen《諫太宗十思疏》默寫1.(2023年全國甲卷)魏徵提出君主應“ , ”,強調居安思危、戒奢從儉的重要性。2.(2024年北京海淀一模)“ , ”強調選拔賢能、采納善策的治國原則的治國策略。3.(2022年新高考Ⅱ卷)“ , ”兩句以水喻民,警示統治者民心的重要性。4.(2021年全國乙卷)“ , ”兩句總結歷代君主“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的規律。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By Yushen《答司馬諫議書》1.昨日蒙教2.游處相好之日久3.議事每不合4.所操之術多異故也5.故略上報6.不復一一自辨7.于反復不宜鹵莽8.故今具道所以9.冀君實或見恕也10.尤在名實11.天下之理得矣12.君實所以見教者13.以致天下怨謗也14.某則以謂15.修之于朝廷16.舉先王之政17.辟邪說,難壬人18.固前知其如此也19.人習于茍且20.不恤國事受同游共處,交往常常持/政治主張回信同“辯”,分辯書信往來詳細地/原因希望/“我”特別明白用來/我招致認為修訂推行批駁/排斥本來/事先得過且過憂慮,顧念By Yushen《答司馬諫議書》21.胥怨者民也22.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23.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24.度義而后動25.是而不見可悔故也26.責我以在位久27.以膏澤斯民28.當一切不事事29.非某之所敢知30.不任區區向往之至相僅因為/計劃考慮/適宜認為正確責備施加恩惠做(事)領教不勝/小,謙辭By Yushen《答司馬諫議書》默寫1.(2023年全國甲卷) 王安石在《答司馬諫議書》中指出“ ,”,強調名實關系是論辯的基礎。2.(2024年北京海淀區一模) 針對“侵官”的指責,王安石以“ , ”強調變法的合法性。3.(2021年全國乙卷) 王安石借“ , ”表明不因非議改變變法的決心。4.(2022年新高考Ⅰ卷)“ , ”表明王安石對保守派“不作為”的批判。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則非某之所敢知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By Yushen《阿房宮賦》1.直走咸陽2.廊腰縵回3.不知其幾千萬落4.杳不知其所之也5.盡態極妍6.縵立遠視7.而望幸焉8.剽掠其人9.棄擲邐迤10.取之盡錙銖11.日益驕固12.函谷舉13.族秦者秦也14.使六國各愛其人趨向縈繞座、所往美麗久立皇帝到某處搶劫、掠奪連續不斷重量單位,細微更加/頑固拔、被攻占滅族假設、如果By Yushen《阿房宮賦》默寫1.(2023年全國甲卷)杜牧《阿房宮賦》中“ , ”兩句,寫阿房宮占地極廣且極為高大,以表現其雄壯之美。2.(2024年北京海淀區一模)“ , ”描寫阿房宮建筑隨地形起伏、彼此呼應的特點。3.(2024年江蘇南京外國語學校月考)“ , ”描寫宮女發飾繁復,極言其人數之眾。4.(2023年湖南長郡中學月考)“ , ”質問秦統治者剝削百姓、揮霍無度的行徑。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綠云擾擾,梳曉鬟也各抱地勢,鉤心斗角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By Yushen《六國論》1.非兵不利2.弊在賂秦3.或曰4.六國互喪5.率賂秦耶6.不賂者以賂者喪7.諸侯之所大患8.固不在戰矣9.思厥先祖父10.暴霜露11.暴秦之欲無厭12.奉之彌繁13.侵之愈急14.理固宜然15.終繼五國遷滅16.與嬴而不助五國17.始速禍焉18.李牧連卻之19.洎牧以讒誅20.革滅殆盡之際兵器弊病有人相繼都因為擔心本來他們的/祖輩父輩同“曝”,冒著同“饜”,滿足越,更越,更本來/應該滅亡親附,結交才/招致使退卻等到/因為/被殺將要,近乎By Yushen《六國論》21.向使三國各愛其地22.勝負之數23.當與秦相較24.或未易量25.禮天下之奇才26.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27.茍以天下之大28.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假使命運同“倘”,如果或許禮待治理/不要/被/脅迫如果/憑借舊事、舊例By Yushen《六國論》默寫1.(2024年山東省淄博高三期中)蘇洵提出“ , ”,說明不賂秦的國家因失去外援而滅亡。2.(2023年山東濰坊中學開學考)“ , ”描寫六國先輩開疆拓土的艱辛。3.(2023年全國乙卷) 蘇洵認為若六國“ , ”,合力抗秦則勝負未定。4.【江蘇省南通等七市2023屆高三二模】蘇洵《六國論》中以“ ”表達對朝廷重蹈六國覆轍的憂慮,其實早在唐代杜牧《阿房宮賦》中就用“ ”揭示了重蹈覆轍的原因。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暴霜露,斬荊棘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By Yushen第八單元03學習提示By Yushen《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魏征和王安石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一位以敢諫善諫著稱,一位以主持變法知名。《諫太宗十思疏》是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魏征的奏章,勸諫皇帝居安思危、善始慮終。《答司馬諫議書》是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王安石給司馬光的回信,逐一反駁對方所加罪名,表明自己推動變法的決心。兩篇文章行文簡潔,說理嚴謹,理足氣盛。誦讀課文,把握其主要觀點,體會作者對國家大事的擔當精神,領略文章駢散結合的行文特點,學習其思慮周詳的說理藝術。駢散結合是指在文章中將駢句(結構相似、對仗工整的句子)和散句(結構自由、節奏多變的句子)結合起來使用的修辭手法。By Yushen《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諫太宗十思疏》寫于唐王朝國力上升的階段,側重建議君主如何“守成”。《答司馬諫議書》寫于北宋王朝積貧積弱的時代,強調臣子如何幫助君主“除弊”。課外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文章寫作的背景,從課文的論述出發,與同學探討“創業與守成”“善始與克終”“墨守成法與因時而變”“同俗媚眾與堅持自我”等問題。古漢語很多實詞的義項往往保留在現代漢語的成語或其他詞匯中,比如“永保無疆之休”的“休”,與“休戚”的“休”同義;“能克終者蓋寡”之“克”,其義項仍保存在成語“克勤克儉”中。聯系現代漢語中的相應詞語,有時可以幫助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By Yushen成語助記——度暗度陳倉:度:度過。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亦比喻暗中進行活動。作謂語、定語;比喻暗中活動風度翩翩:風度:風采氣度,指美好的舉止姿態;翩翩:文雅的樣子。舉止文雅優美。形容男子審時度勢:度:估計、揣度。觀察分析時勢,估計情況的變化。是說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分析利用條件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謂語、賓語;含褒義;指分析局勢。置之度外:度:考慮。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作謂語;含褒義。(度義而后動)度長絜大:度:推測,估計;絜大:用繩子量物體周圍的長度。比量長短大小,以便找出差距。By Yushen成語助記——固根深蒂固:固:牢固。比喻基礎牢固;不易動搖。(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固執己見: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固:固執,頑固,執,字面意思是拿著。固若金湯:固:堅固。若:像。金:指金屬造的墻。湯:指滾水的護城河。堅固得像金城湯池一樣。形容城池或陣地堅固,不易攻破。金湯:即"金城湯池”的縮寫,意為用金屬造的城,用滾開水修的護城河,形容城池堅固不易攻破。作謂語、定語、補語;指非常堅固。By Yushen成語助記——克攻無不克 :克:攻下,無:沒有。攻打城池,沒有攻不下的。形容英勇善戰,百戰百勝。也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以柔克剛:克:克制。用柔軟的去克制剛強的。克勤克儉: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儉。(能克終者蓋寡:能夠堅持到底的大概不多)By Yushen《阿房宮賦》《六國論》六國為秦所滅,秦歷二世而亡,這一段歷史歷來深受關注。探討六國、秦朝滅亡的詩文很多,這里選的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兩篇。《阿房宮賦》探討秦國速亡的原因,《六國論》闡發六國破滅的緣由。前者寫于唐朝日漸衰落之際,后者寫于北宋為周邊國家蠶食侵割之時,均為借古鑒今、針砭時弊的名篇。細讀課文,結合杜牧、蘇洵寫作的社會政治背景,總結作者的觀點及論述的思路,思考作者撰文反思歷史的現實針對性,領會其中所表現的古代士人家國天下的情懷。By Yushen《阿房宮賦》《六國論》《阿房宮賦》是一篇賦,鋪排描寫,夸張揚厲,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六國論》是一篇史論,闡發觀點,邏輯嚴密,有著雄辯的力量和充沛的氣勢。朗讀課文,感受賦和論的文體特點,體會作者灌注其中的感情和氣勢。課文中有一些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的常見意義不同,比如“直走咸陽”“函谷舉”“率賂秦耶”“始速禍焉”等語句中加點的詞。注意古今詞義的不同,有助于我們準確把握文言文的語義。By Yushen高考鏈接——古今異義2022新高考Ⅰ卷《戰國策》(1)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不熟”: 謂谷物歉收、收成不好【今義:食物未煮熟。不熟悉。】譯文:(1)我國已連續兩年收成不好,如今又要行軍幾千里去援助魏國,將怎么辦呢?2022全國乙卷(1)今請求老弱之不養,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請求”:請允許我尋找【今義:指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滿足】譯文:(1)現在請讓我尋找年老體弱而無人供養的人,還有年老喪夫喪妻(喪失配偶)而沒有家室的人……By Yushen教考鏈接——古今異義補充完整以下劃線詞語的古今異義(1)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2)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答司馬諫議書》(3)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六國論》(4)小學而大遺。《師說》(5)鐵騎突出刀槍鳴。《琵琶行》(1)可憐:可惜/值得同情。(2)上報:回信/向上級報告。(3)故事:舊例、前事/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陳述一件往事。(4)小學:小的方面學習/泛指低等教育場所 (5)突出:突然沖出/多指表現不一般By Yushen第八單元04單元任務By Yushen單元學習任務一 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難,敢于犯顏直諫;王安石不避眾議洶洶,堅持變法除弊;杜牧總結秦朝覆亡教訓,意在針砭時弊;蘇洵探究六國破滅緣由,旨在警示當朝。他們胸懷天下,勇于擔當,拳拳之心見于字里行間。認真閱讀本單元課文,感受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圍繞“責任與擔當”的話題,小組選定一個議題(如“古代士人的擔當”“以天下為己任”等),各自準備發言提綱,召開一次專題討論會。By Yushen寫作示例(主體段)暢想時代的故事,我還在,在奔赴,奔赴后收獲夢想的碩果。曹植曾言:“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于時代而言,我們更該如此。要學他,鐘揚,知道藏波羅花只綻放在高山礫石之間,“我還在”,超越海拔六千米,抵達植物生長的最高極限;要學她,張桂梅,看到一座高高的山上坐著一個小女孩,身旁放著一把鐮刀和籮筐,望著遠方發呆,“我還在”,報自然以歌唱,饋人間以芬芳……新時代領路人說:“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所以,吾輩青年,當以時代之需啟迪自己,以民族之任鞭策自己,與時代同頻共振,與民族同心同向,一起看夢想碩果掛滿枝。By Yushen寫作示例(主體段)家國為的,為青春理想,留取丹心一片。魯迅曾愿中國青年“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發一點光。”當代青年更該如此。“宇宙間之事理無窮,科學領土內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廣闊”,吾輩青年可如張載夢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或者如鐘芳蓉,學著前輩的樣子,把熱愛變成夢想,守住前輩的火,開辟明天的路。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青春夢想當以家國為的,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By Yushen單元學習任務二 國家興盛之時,居安思危,大膽諫言,防微杜漸;國事艱難之際,多方運籌,尋求濟世安民之道。本單元課文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古人面對國家社會問題時的理性思考。閱讀本單元課文,完成以下任務。1. 王安石與司馬光同朝為臣,素有私誼,但在變法問題上卻有著不同的看法,很多方面甚至針鋒相對。試著根據《答司馬諫議書》,推斷司馬光來信的基本觀點,再閱讀司馬光《與王介甫書》,看看其內容與你的推斷是否相合。你認為他們二人誰的觀點更有道理?全班同學分為兩個小組進行辯論。注意深入閱讀課文,參考相關資料,把握二人思考問題的基本立場和秉持的主要觀點。By Yushen單元學習任務二 國家興盛之時,居安思危,大膽諫言,防微杜漸;國事艱難之際,多方運籌,尋求濟世安民之道。本單元課文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古人面對國家社會問題時的理性思考。閱讀本單元課文,完成以下任務。2. 戰國時的六國,擁“五倍之地,十倍之眾”,卻亡于秦國,吸引了眾多論者的目光。杜牧認為是由于六國之君未能“各愛其人”,蘇洵則認為弊在賂秦。閱讀杜牧《阿房宮賦》、蘇洵《六國論》,比較文章思路的不同,并聯系相關歷史背景探究兩篇文章各有怎樣的針對性。3. 理性的聲音需要理性地表達,這就要求觀點鮮明,言必有據,運用合適的論述方法(如比喻和類比)等。選取本單元一篇課文,從理性表達這一角度進行分析,寫一篇短論。By Yushen單元學習任務篇名 觀點 論證思路 論證方法 語言特點《諫太宗十思疏》 居安思危, 積其德義 先總體論述治國原則 ——“積其德義”,再從歷史和現實角度論述“積其德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后提出“積其德義”的具體措施——“十思”,全文逐層遞進。 采用對比、比喻等說理方法,以及借古諷今的寫作手法。 整散結合,生動有力。《答司馬諫議書》 駁斥責難, 堅持變法 除首尾外,主體部分逐層批駁:先駁論點,再挖根源,后表明立場。 采用駁論形式,批駁對方論點。 委婉得體,柔中帶剛。By Yushen單元學習任務篇名 觀點 論證思路 論證方法 語言特點《阿房宮賦》 六國與秦朝滅亡的原因在于自己——不“愛其人” 全文按照“體物——寫志”的思路,先集中描寫阿房宮雄偉壯麗、生活奢侈,極盡夸張、鋪排,文末點明主旨,議論精當。全文呈“分—總”形式。 論據陳述極盡夸張、鋪排,采用舉例、對比論證方法及借古諷今的寫作手法。 多采用夸張、比喻、排比等手法;辭采豐富,選語精工;整散結合,音韻優美。《六國論》 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全文按照“引論—本論—結論”的論述思路;本論部分按照形式上并列,實則由主到次的思路。 采用舉例、對比及假設說理的方法,以及借古諷今的寫作手法。 樸實嚴密,簡潔生動。By Yushen高考鏈接——論證思路【2021年新高考Ⅰ卷】《拉奧孔》:請簡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論證思路。參考答案:(1)材料一,①首先提出萊辛的觀點詩畫并不同質,②接著敘述“特洛伊木馬”的故事,引出詩畫異質說的背景,③然后探討詩畫并不同質的原因,④最后補充說明詩畫雖不同質但可以互補。(2)材料二,①首先提出我國古代也有畫詩不同質的類似觀點,①接著論述萊辛的議論不僅把“事”“情”和“物”“形”分開,還把兩者各和時間與空間結合,①最后引用中國古代繪畫的例子證明繪畫只表達空間里的平列,不表達時間上的后繼。By Yushen高考鏈接——論證效果【2024年新課標Ⅰ卷】《論持久戰》:材料一多處使用設問句和反問句,請簡要分析其論證效果。參考答案:①使用設問句,如“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嗎 我以為是正確的”,能引起讀者注意,啟發讀者思考,強調了結論的正確性;②使用反問句,如“在這種情況下,難道中國也不能變成優勢嗎 ”增強語氣,更加鮮明有力地表達觀點,強調了中國可以通過持久戰扭轉劣勢的觀點。By Yushen單元學習任務三 下面這兩段文字是《貞觀政要》中記載的唐太宗的言論。嘗試為這兩段文字斷句并將其翻譯成現代漢語,結合課文談談你從這兩段文字中讀出了怎樣的“理性的聲音”。貞觀十七年太宗問諫議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當時諫舜禹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間何須苦諫遂良對曰雕琢害農事纂組傷女工首創奢淫危亡之漸漆器不已必金為之金器不已必玉為之所以諍臣必諫其漸及其滿盈無所復諫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為事若有不當或在其漸或已將終皆宜進諫比見前史或有人臣諫事遂答云業已為之或道業已許之竟不為停改此則危亡之禍可反手而待也By Yushen學習任務答案:貞觀十七年,太宗問諫議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當時諫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間,何須苦諫?”遂良對曰:“雕琢害農事,纂組傷女工。首創奢淫,危亡之漸。所以諍臣必諫其漸,及其滿盈,無所復諫。”太宗曰:“卿言是矣。我所為事,若有不當,或在其漸,或已將終,皆宜進諫。此則危亡之禍,可反手而待也。”文言文斷句有根據名詞(人名、時間名詞)斷句、根據虛詞斷句、根據語法結構斷句、根據對話標志詞斷句、根據文言句式斷句、根據對稱句式斷句、根據內容理解斷句和根據反復結構斷句等多種方法。By Yushen學習任務答案: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問諫議大夫褚遂良:“過去歷史上舜帝制作漆器具,大禹雕刻他的祭祀器物,在那時有十多個規勸的人,為什么一定要苦苦勸諫舜帝大禹(統治者)?”褚遂良回答說:“雕琢這事對從事農業生產有傷害的地方,編織絲帶對女工有傷害的地方,統治者帶頭開創奢侈淫逸之風,那么這個國家也就慢慢地會走向危亡之路。如果制作漆器不停止,那么后邊一定會用金屬來做這個東西,如果金屬也不停止使用,那么后面就好出現用玉來制作祭祀的器具,因此作為一個直言敢諫的臣子一定要在事物漸漸的過程中就開始(擔負諫臣的責任),等到他們都完滿充盈實現了奢侈淫逸,也就沒有辦法用來勸諫的了。”唐太宗說:“你說的是正確的,我所做的事,如果有不妥當的之處,無論是開始漸進,還是快要結束時,你都應該進諫。對比前面的歷史,或許有大臣勸諫了(戒奢侈淫逸)這件事,你于是回答了已經做了,或者說已經答應了,最終卻不因為此停止(奢侈淫逸)整改。這就是國家危亡的禍端,國家滅亡也就輕而易舉了。”By Yushen單元學習任務三 下面這兩段文字是《貞觀政要》中記載的唐太宗的言論。嘗試為這兩段文字斷句并將其翻譯成現代漢語,結合課文談談你從這兩段文字中讀出了怎樣的“理性的聲音”。貞觀初太宗從容謂侍臣曰周武平紂之亂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國其得天下不殊祚運長短若此之相懸也尚書右仆射蕭瑀進曰紂為無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諸侯不期而會周室微六國無罪秦氏專任智力蠶食諸侯平定雖同人情則異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務弘仁義秦既得志專行詐力非但取之有異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茲乎By Yushen學習任務答案:貞觀初,太宗從容謂侍臣曰:“周武平紂之亂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國。其得天下不殊,祚運長短若此之相懸也!”尚書右仆射蕭瑀進曰:“紂為無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諸侯不期而會。周室微,六國無罪,秦氏專任智力,蠶食諸侯,平定雖同,人情則異。”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務弘仁義;秦既得志,專行詐力。非但取之有異,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茲乎!”文言文斷句有根據名詞(人名、時間名詞)斷句、根據虛詞斷句、根據語法結構斷句、根據對話標志詞斷句、根據文言句式斷句、根據對稱句式斷句、根據內容理解斷句和根據反復結構斷句等多種方法。By Yushen學習任務答案:貞觀初年,太宗從容地對侍臣說:“周武王平定商紂王的混亂而擁有天下,秦始皇趁著周朝衰弱吞并了六國。他們取得天下的方式沒有不同,但國運的長短卻如此懸殊!”尚書右仆射蕭瑀進言:“商紂王無道,天下人深受其苦,所以八百諸侯不約而同地會聚起來反抗。周王室衰微,六國并無罪過,而秦國卻憑借智謀和武力,像蠶食一樣吞并諸侯,雖然最終都實現了統一,但人心向背卻是不同的。”太宗說:“不對。周武王在消滅商朝之后致力于弘揚仁義;秦始皇得志后,則專門施行欺詐和暴力。不僅取得天下的方式不同,而且守成的方式也各異。國運的長短,意義就在于此吧!”By Yushen單元學習任務四 有“問題意識”,獨立思考,才有可能提高思辨能力。從以下任務中任選一題完成,并交流修改。注意交流時要暢所欲言,質疑論辯要有風度,尊重不同意見,認真記錄不同觀點及其依據。1. 一項閱讀調查顯示,有相當比例的成年人傾向于傳統紙質圖書閱讀,也有不少成年人則傾向于電子閱讀。對此,有人認為“讀屏”意味著碎片化的淺閱讀,有人則不以為然,認為兩種閱讀方式可以共存融合,相得益彰。寫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談談你的看法,題目自擬。2. 有人認為,道德底線低的人有時比道德底線高的人占優勢,你做不出來的,他做得出來,所以他們總能如魚得水。但師長告誡我們:要堅持“高線”,守住“底線”;只有守住“底線”,才是守住了為人的根本。以“底線”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題目自擬。By Yushen寫作示例(主體段)屏光閃爍,并非僅代表碎片化閱讀。有人將電子閱讀簡單地等同于碎片化閱讀,這種觀點實屬偏頗。誠然,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電子屏幕上充斥著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但這并不能抹殺電子閱讀在深度學習和系統閱讀方面的潛力。電子閱讀平臺同樣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經典著作、專業書籍和學術資料,供讀者深入探究和學習。更重要的是,電子閱讀的可定制性和靈活性,讓讀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安排合適的時間和節奏進行閱讀,從而實現深度思考和理解。因此,將電子閱讀等同于碎片化閱讀,無疑是對其價值的一種誤解和低估。By Yushen寫作示例(主體段)底線似岸,岸高則水聚,水聚則淵深,淵深則流遠。水有其岸,方能匯聚力量,源遠流長。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滔滔之水若任其肆意流淌,不但不能潤澤一方土地,更不能造福一方人民。人有底線正如水流有岸。且看官場“地震”、娛樂圈“塌房”、相處中“下頭”……凡此種種,哪件不是丟掉了底線、拋卻了“堤岸”的做法呢?丑與惡、假與邪之流肆無忌憚地沖刷、侵蝕著底線之岸,其人生之長河終將因此而斷流。只有把美與善、真與正筑成堤岸,我們的人生長河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才會汩汩東流、奔騰入海。By Yushen寫作任務——如何論證【寫作提示】1.確定論點(正確而新穎);2.選擇合適的論據(事例、數據、權威意見、常識與普遍規律)。By Yushen寫作示例(主體段)“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青年該學他們,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剛。“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抗戰年代里這樣的英雄不勝枚舉。無論是被贊為“冰天雪地里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斗之模范”的楊靖宇將軍,還是詩曰“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的趙一曼女士,還是如他們一樣在戰爭中、屠刀下更加奮勇、抗戰到底的萬千烈士,環境險惡打不垮,敵人炮火嚇不退,自是中華好兒女,江河血跡史千秋。我輩青年如想“有為”,也要像他們一樣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為心中有理想,用我們的勇武和剛強奮斗不止!權威意見典型事例By Yushen謝謝期末復習必修下冊期末復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