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末教學質量調研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2025 年 6 月(本試卷滿分 50 分,考試時間 50 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每題 1.5 分,共 21 分。請把答案填寫在下面對應的方格中。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1.某校開展以“致敬青春的自己”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活動以青春期生理、心理變化為核心,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參與該活動,你會A.正視生理變化,塑造完美形象 B.悅納生理變化,直面青春矛盾C.綻放青春花蕾,追求外形美麗 D.激昂青春活力,助力青春成長2.課間,小莉聽到班上有男同學用不雅的語言和女同學開玩笑。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以牙還牙,用同樣方式回應對方 B.參與玩笑,同學相處應不拘小節C.默默忍受,避免影響同學的友誼 D.婉言勸阻,必要時尋求老師幫助3.當讀到李白的詩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時,我情緒低落;當讀到孟郊的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時,我感到愉悅。這表明A.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 B.人的情緒受外部環境影響C.人的情緒是相對穩定的 D.人的情緒是會相互感染的4.小瑩在以“成長”為主題的青春儀式上,分享了成長中難忘的故事,情不自禁地對臺下的父母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們!”對于小瑩的做法,以下評價正確的是A.不合適,對爸爸媽媽表達愛應選擇更合適的場合B.合適,我們要有意識地增加自己的積極情感體驗C.合適,轉化消極情感能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D.不合適,我們已經長大了,還說愛爸媽顯得幼稚5.“我關心他人,愿意幫助他人,有很多好朋友”。小蕾日記中的這句話表明,自尊的人A.能夠認可自己 B.知廉恥明是非C.懂得行己有恥 D.不為名利所惑6.長征被稱為“空前絕后的軍事奇跡”,紅軍以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棲牲的英雄氣概沖破了敵人的重重封鎖,實現了紅軍主力的大會師。長征對我們做自信的人的啟迪是A.明確目標,全力以赴 B.不怕犧牲,樂于奉獻C.提升自己,行己有恥 D.發掘潛力,超越自我7.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杜靈杰率領的團隊成功觀察到引力子在凝聚態物質中的“投影”。這一量子物理領域的重大成果一經發布便引起學術界轟動,也意味著中國在這一基礎研究領域躍居世界前 沿 。 杜 靈 杰 的 事 跡 告 訴 我 們①自強關系著民族的命運和國家的未來 ②只要不怕吃苦、努力耕耘就能獲得成功③要在做事中不斷磨礪意志、錘煉品格 ④要手握歷史接力棒,做自強不息中國人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8.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下列古語與其體現的人文精神對應正確的是①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求同存異,和而不同②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儉約自守,中和泰和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文以載道,以文化人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形神兼備,情景交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清代大學士張英的家人在收到張英“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書信后,主動讓出三尺空地,鄰居吳家看到張家的舉動后也主動讓出三尺地,由此成了一條“六尺巷”。“六尺巷”的典故體現了A.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的準則B.崇尚正義、追求和諧的精神C.謙和禮讓、以和為貴的理念D.自尊自強、助人為樂的品質10.為了站上技能巔峰,他常年無休,累計訓練超 17000 小時。2024 年 9 月,憑借精湛的專業技能,他在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的第 47 屆世界技能大賽中榮獲數控銑項目金牌。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教師龍偉杰的事跡,讓我們感受到①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②兼善天下的人生境界③敬畏生命的思想理念 ④愛國敬業的高尚情操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化解社會沖突。這要求我們要A.倡導和諧相處,凡事都不能有不同意見B.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尊重和寬容他人C.在出現矛盾時,對他人的要求絕對服從D.找出共同點,放棄自己的個性和原則12.民事法律關系就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下列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是①張三請李四吃飯卻沒按時赴約 ②小明因開車闖紅燈被交警處罰③房東與租戶簽訂房屋租賃合同 ④顧客在商場購買了一臺洗衣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趙某與荀某育有一子趙甲,一女趙乙。荀某去世后,因趙甲長期在外地工作,趙乙照顧趙某的衣食起居。2023 年 5 月,趙某寫了一份遺囑,遺囑載明房子、存款均由趙乙繼承。2025 年 3 月,趙某去世。按法律規定,趙某遺產的分配應該是A.按照法定繼承平均分配 B.趙甲、趙乙通過協商分配C.房子、存款均由趙乙繼承 D.房子給趙甲,存款給趙乙14.近日,某市法院公開宣判了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8 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 12 年至 8 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共計 1132 萬余元。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是A.該判決依據的是行政法律規范 B.違法行為必然會受到刑罰處罰C.本判決中的“罰金”屬于主刑 D.本案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二、簡答題: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簡要回答問題。本題共 2 小題,14 分。15.在學校運動會的 800 米比賽中,七年級 (1)班的小偉在比賽一開始就沖在前面,他滿懷信心,覺得自己肯定能取得好成績。然而跑到一半時,他不小心摔倒了,膝蓋擦傷,速度也慢了下來。看到原本落后的同學一個個超過自己,小偉心里十分難過和著急,甚至一度想放棄比賽。這時,他聽到了同學們大聲的加油聲,想到自己為了這場比賽付出的努力,他告訴自己絕不能放棄。于是,他調整情緒,忍著疼痛,鼓起勁兒繼續向前跑。在最后沖刺階段,小偉憑借頑強的毅力,超越了大部分同學,最終取得了不錯的名次。比賽結束后,小偉雖然身體很疲憊,但他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請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小偉在這次比賽中的表現。(7 分)16.在學校組織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中,老師展示了這樣一段材料:在傳統節日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習俗。如今,這些傳統習俗不僅在民間廣泛流傳,一些企業還從中發現了商機。某食品企業推出了多種創新口味的粽子,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美食理念相結合,深受消費者喜愛;在一些城市,賽龍舟活動吸引了大量市民參與,還融入了環保、公益等元素,成為城市文化的亮麗名片;同時,掛艾草的習俗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人們將其視為一種對健康生活的向往和祝福。(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這些傳統習俗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發展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哪些核心思想理念。(5 分)(2)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 分)三、探究題: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本題 15 分。17.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交通出行的有序、合法權益的捍衛、健康成長的守護,都離不開法律護航。下面讓我們開啟探究之旅,揭開法律為生活護航的奧秘吧!【法護交通:規范出行保安全】在城市交通中,一些電動自行車駕駛者為圖方便,經常闖紅燈、逆行、隨意橫穿馬路,不僅危及自身安全,還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導致交通事故頻發。為此,各地出臺了一系列針對電動自行車管理的法規,如規定電動自行車駕駛者必須佩戴安全頭盛,對違規駕駛者進行罰款、扣分等處罰。(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這些法規對城市交通秩序與公共安全的積極作用。(4 分)【法護創作:合法權益不容侵】孫某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在公園游玩時,他拍攝了一組美麗的風景照片,并上傳到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不久后,他發現一家廣告公司未經他的許可,將他拍攝的照片用于商業廣告宣傳。同時,該廣告公司還在宣傳文案中使用了孫某社交媒體賬號的昵稱,并透露了他經常在該公園拍攝的信息,導致孫某頻繁受到陌生人的打擾。(2)廣告公司的行為侵犯了孫某的哪些權利 談談民法典保護這些權利的意義。(6 分)【法護青春:遠離違法筑未來】某社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中發現,在本社區青少年聚集玩耍的場所,頻繁出現公共設施被破壞的現象,而且青少年之間因小事產生言語沖突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盡管這些行為目前尚未構成違法犯罪,但長此以往,極有可能發展為更嚴重的問題。為此,社區居委會精心策劃了“護航青春,遠離違法犯罪”的宣講活動。(3)請你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擬定一個面向社區青少年的宣講提綱。(5 分)“護航青春,遠離違法犯罪”宣講提綱一、不文明行為的危害1. 對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對社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遠離違法犯罪的建議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 1.5 分,共 21 分)1-5 BDBBA 6-10 ADACB 11-14 BDCD二、簡答題(本題共 2 小題,14 分)15. ①小偉起跑時充滿信心,體現自信讓他充滿激情、對比賽有期待;中途摔倒后調整情緒繼續奔跑,說明他能正確對待負面情緒,通過自我激勵等方式調節情緒。②他憑借頑強毅力完成比賽,展現出自強品質,即不斷克服困難、超越自我;賽后收獲成功喜悅,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有助于自身成長。(每點 3 分,共 7 分)16. (1) ①傳統習俗創新發展(如粽子口味創新、賽龍舟融入環保元素),體現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②習俗傳承滿足人們對健康生活的向往,體現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理念;賽龍舟成為城市文化名片,體現和諧共生的發展思想。(每點 2 分,答出兩點得 5 分)(2) ①主動學習傳統文化內涵,參與傳統節日活動;②通過創新形式(如創意設計、文化宣傳)傳承文化,讓傳統與現代結合。(每點 1 分,共 2 分)三、探究題(15 分)17. (1) ①規范騎行行為,促使駕駛者遵守交通規則,減少闖紅燈等危險行為,保障道路安全;②維護交通秩序,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營造有序的公共出行環境,提升社會安全感。(每點 2 分,共 4 分)(2) 侵犯權利:①著作權(未經許可使用照片);②隱私權(泄露拍攝習慣等個人信息)。(每點 1 分,共 2分)意義:①保護公民智力成果和個人隱私,維護合法權益,體現法律對人格尊嚴的尊重;②規范社會主體行為,促進公平正義,營造尊重知識產權的社會氛圍,推動法治社會建設。(每點 2 分,共 4 分)(3) “護航青春,遠離違法犯罪”宣講提綱一、不文明行為的危害1. 對個人:影響品德養成,可能從不良行為發展為違法犯罪,損害自身未來發展。2. 對社區:破壞公共設施,影響社區環境和諧,損害集體利益。二、遠離違法犯罪的建議1. 提高道德修養,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從小事做起培養文明習慣。2. 學習法律知識,明確行為邊界,認識違法犯罪的危害,增強法治意識。3. 學會理性處理矛盾,控制情緒,通過合理溝通解決沖突,避免沖動行事。(每空 1 分,共 5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