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調研考試高二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時間共150分鐘,分值150分。2.請在答題卡規定區域作答,其他區域作答一律無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通過諧音、假借、異體等形式的詞語改編所形成的“方言梗”在年輕人中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圈層影響力,集幽默、獨特的文化含義以及文化同頻、情感共鳴等社交屬性于一體,凸顯了年青一代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現象。正如福柯所言,“話語的生產總是根據一定的程序,受到暗中系統的控制、選擇、組織和再分配”。在傳統社會,話語生產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提升,再加上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每個人都掌握了話語生產的工具,擁有了自我表達的渠道和平臺,話語生產隨之活躍起來。富有創造精神的年輕人,基于情緒表達和娛樂的需要,利用手中的傳播工具開始了大規模的造“梗”游戲。他們通過造“梗”,建構起一種幽默甚至荒誕的風格,以增加網絡社交的“笑果”。我國大概有100多種方言,每種方言都有獨特的發音、詞匯和語法特點。方言的這種差異性,對非方言使用者來說,新奇而又特別,正好為追求幽默化、個性化表達的年輕人提供了造“梗”的豐富素材。比如,網友根據廣東話“好犀利”(好厲害)的諧音創造出“猴賽雷”,用“耗子尾汁”表示“好自為之”(“耗子尾汁”為河南話“好自為之”的諧音)。“方言梗”在網絡社交中帶來的幽默效果,不僅來自方言詞語本身的新奇,更來自“方言梗”背后的社會熱點事件所承載的特殊隱喻。比如,“猴賽雷”最初源于一個晚會的吉祥物的形象所引發的討論。那個晚會的吉祥物是一只猴子,猴子的兩個腮幫子呈現出鼓鼓的樣子。一些網友對此形象并不認可,大呼“被雷到了”,于是用廣東話“猴賽(腮)雷”(好厲害)給出一語雙關的評價。很顯然,這里的“猴賽雷”表面上雖有稱贊“厲害”的意思,但實際要表達的卻是一種并不認同的調侃。后來,網友在對各種娛樂斯聞、八卦報道、熱門話題等的討論中,常常用“猴賽雷”表達驚訝、失望或者否認的情緒。這個表達方式形象有趣,語意也顯得比較強烈,能夠更好地表達情感,受到年輕人的歡迎。此外,“方言梗”來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給人以親切又樸素的感覺。親切感讓人想要關注,樸素感則讓人在模仿和傳播中感受到一種詼諧的樂趣。最重要的是,“方言梗”自帶地域文化、身份認同屬性,能夠喚起人們的代入感。這種身份認同不僅增加了網絡交流的樂趣,也激發了屬于同一方言區的人們的集體共鳴和二次創作的熱情,從而推動了“方言梗”的傳播。“方言梗”不僅僅是一種字詞游戲,帶來的也不僅僅是娛樂,它還是一種社會情緒的高二語文試題第1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