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物質。上課使用的課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種食物,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各種動植物,包括我們的身體,也是由物質構成的。水是透明并且會流動的液體,它沒有味道;食鹽是白色的微小晶體,它是咸的;鐵鍋是由堅硬且傳熱快的金屬做的,而鍋把手是由可以隔熱的塑料或木頭做的。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等,而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煙花與爆竹的結構類似,其主要成分是黑火藥。當點燃黑火藥時,生成了氣體等新物質,同時發光發熱,說明黑火藥發生了化學變化。銅獅身上被綠色物質覆蓋,推測銅發生變化后生成了新物質,是化學變化。化學變化的現象:蘋果氧化、鐵生銹、泡沫滅火器滅火、葡萄釀酒、雞蛋煎熟、米煮成飯、西瓜腐爛、牛奶變酸、紙張燃燒、火藥爆炸物理變化的現象:水變成水蒸氣、冰塊融化、玻璃摔碎、白砂糖融化、筷子折斷、食鹽溶解、氣球爆炸、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1)物理變化不產生新物質,化學變化產生新物質。(2)物理變化一般是可逆的,化學變化通常不可逆。(3)物理變化一般是形狀和狀態的改變,化學變化一般伴隨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等現象。(這個說法并不絕對,如“燈泡發光”是物理變化;再如“爆炸”,氣球爆炸是物理變化,火藥爆炸則是化學變化。)4.2產生氣體的變化白醋是無色透明的液體,而小蘇打是白色粉末狀的固體。 蘇打和白醋的反應,發現有大量的氣泡產生,說明這個過程中產生了氣體,這種氣體是二氧化碳。把點燃的小木條伸入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密封袋,火焰會熄滅。白醋浸泡雞蛋殼或貝殼可以產生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是無色無味的,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不能燃燒,不供給呼吸,溶于水后能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收集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的氣體的方法。(1)取一個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2)在一個塑料瓶蓋中加入一勺小蘇打,把它小心地放進密封袋中,注意不要讓小蘇打與白醋接觸。(3)將密封袋中的空氣壓出后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蓋,讓小蘇打與白醋混合。(4)袋中收集到的就是小蘇打與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4.1 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1.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物質。上課使用的課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種食物,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各種動植物,包括我們的身體,也是由物質構成的。2. 水是透明并且會流動的液體,它沒有味道;食鹽是白色的微小晶體,它是咸的;鐵鍋是由堅硬且傳熱快的金屬做的,而鍋把手是由可以隔熱的塑料或木頭做的。3. 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等,而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4. 煙花與爆竹的結構類似,其主要成分是黑火藥。當點燃黑火藥時,生成了氣體等新物質,同時發光發熱,說明黑火藥發生了化學變化。5. 銅獅身上被綠色物質覆蓋,推測銅發生變化后生成了新物質,是化學變化。6. 化學變化的現象:蘋果氧化、鐵生銹、泡沫滅火器滅火、葡萄釀酒、雞蛋煎熟、米煮成飯、西瓜腐爛、牛奶變酸、紙張燃燒、火藥爆炸7. 物理變化的現象:水變成水蒸氣、冰塊融化、玻璃摔碎、白砂糖融化、筷子折斷、食鹽溶解、氣球爆炸、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8. ★★★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1)物理變化不產生新物質,化學變化產生新物質。(2)物理變化一般是可逆的,化學變化通常不可逆。(3)物理變化一般是形狀和狀態的改變,化學變化一般伴隨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等現象。(這個說法并不絕對,如“燈泡發光”是物理變化;再如“爆炸”,氣球爆炸是物理變化,火藥爆炸則是化學變化。)4.2 產生氣體的變化1. 白醋是無色透明的液體,而小蘇打是白色粉末狀的固體。2. 蘇打和白醋的反應,發現有大量的氣泡產生,說明這個過程中產生了氣體,這種氣體是二氧化碳。3. 把點燃的小木條伸入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密封袋,火焰會熄滅。4. 白醋浸泡雞蛋殼或貝殼可以產生氣體。5. 二氧化碳氣體是無色無味的,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不能燃燒,不供給呼吸,溶于水后能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6. 收集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的氣體的方法。(1)取一個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2)在一個塑料瓶蓋中加入一勺小蘇打,把它小心地放進密封袋中,注意不要讓小蘇打與白醋接觸。(3)將密封袋中的空氣壓出后封好袋口,再打翻袋中的瓶蓋,讓小蘇打與白醋混合。(4)袋中收集到的就是小蘇打與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六下教科版科學4.1-4.2背誦提綱 .docx 六下教科版科學4.1-4.2背誦提綱 .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