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講 機械運動1.掌握機械運動的含義,能根據物體的運動判斷參照物,以及根據所選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2.能夠根據物體運動路線的形狀和運動快慢是否變化對機械運動進行分類。了解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1.物體的空間位置不斷發生著改變,這種運動叫做 。【能力拓展】我們平常所說的運動一般是指機械運動,但物體并非只做機械運動,還有許多運動要比機械運動復雜得多,如熱運動、生命運動等。2.參照物(1)概念:人們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總是先選取某一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 。(2)物體運動狀態的判斷①相對于參照物,如果物體的位置發生了改變,就認為它是運動的;②相對于參照物,如果物體的位置不變,就認為它是靜止的。3.選擇參照物的原則(1)假定性:參照物一旦被選定,我們就假定該物體是 的。(2)任意性:參照物的選取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將研究的物體本身作為參照物,因為以研究的物體本身作為參照物,則物體的位置是永遠不變的,也就是說,這一物體永遠處于靜止狀態。(3)方便性:為了便于研究機械運動,科學中一-般選取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作為參照物,且可以不加以說明;若選取其他合適的物體作為參照物研究機械運動時,則要作出說明。4.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它的運動情況可能不同。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這個物體是靜止的,相對于另一個物體可能是運動的,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生。因此,運動是 的,靜止是 的。【能力拓展】判斷參照物的步驟:A.確定研究對象。B.根據題干所提出的情景,進行分析:若研究對象是運動的,判斷它相對于哪一個物體位置發生了變化;若研究對象是靜止的,判斷它相對于哪一個物體位置沒有發生變化。C.作出判斷結論:此“相對”物體便是參照物。例1機械運動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種運動。下列各種運動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行星轉動 B.鮮花怒放 C.駿馬奔騰 D.枯葉飄落例2無人機在抗擊疫情期間大顯身手,特別在航拍監控方面,被稱為會飛的照相機。如圖在一次拍攝中,小鄭感覺樹梢在豎直向上運動,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A.地面 B.樹梢 C.站在地上的人 D.無人機例3對以下物體運動的描述,所選參照物正確的是( )A.月亮在云中穿行,所選參照物是月亮 B.浮云遮住了月亮,所選參照物是浮云C.地球繞太陽公轉,所選參照物是太陽 D.坐地日行八萬里,所選參照物是地球例4李白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細細品味詩的意境,你認為他前后兩句假定的參照物分別是( )A.河岸與行船 B.行船與河岸 C.都是河岸 D.都是行船例5出租車奔馳在街道上,車內有乘客和司機,相對于車來說,司機和乘客都是________的;相對于路邊站立的小孩來說,司機和乘客都是________的;相對于司機來說,乘客是________的,車是________的;路邊小孩是__________的。提高1甲乙兩列火車并行,甲車上的人從左邊窗口看到乙車正往東運動,他又從右邊窗口看到田野里的樹木也在向東運動,不過比乙火車運動得慢些。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則( )A.甲在向東運動乙在向西運動 B.甲在向西運動乙在向東運動C.甲乙都向西運動 D.甲在向西運動,乙靜止不動練1根據機械運動的含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機械運動就是物質的一切運動B.機械運動就是一切機械的運動,空氣的流動不屬于機械運動C.一個物體相對于別的物體的位置的改變叫機械運動D.物體做怎樣的運動跟選擇的參照物無關練2中國的高鐵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如圖所示為幾枚硬幣“靜靜”立于高速行駛列車的窗臺上的照片,若認為硬幣處于靜止狀態,則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 )路邊樹木 B.窗外樓房 C.車內座椅 D.遠處高山練3端午節是你這學期十分期待的節日,而端午節的傳統項目賽龍舟也同樣讓你盼望,小五說:“指揮者穩穩地坐在龍舟上。”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河道兩岸的觀眾 B.河水 C.周圍的龍舟 D.同舟上的隊員練4溫州中塘河生態廊道是市民周末休閑游憩的好去處,雙人自行車是廊道游玩的首選交通工具。如圖所示,小明的父母在騎行途中,媽媽認為自己是“靜止”的,她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小明的爸爸 B.道路兩旁的樹 C.道路兩旁的房屋 D.對面駛來的自行車1.根據物體運動的路線,可以將物體的運動分為 ;對于直線運動,根據物體運動的快慢的變化,又可以將物體的運動分為 。(1)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直線運動時,如果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運動快慢保持不變,這種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2)變速直線運動物體沿直線運動時,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運動快慢發生了變化,這種運動叫做變速直線運動。2.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通常我們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1)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在相同的時間內,運動路程遠的物速直線運動體運動得快。(2)比較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時間,運動相同的路程,用的時間短的物體運動得快。3.速度(1)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物體運動得越快,則速度越大;物體運動得越慢,則速度越小。(2)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3)公式:速度=路程/時間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計算速度的公式可表示為v=s/t。(4)單位:常用的速度單位是米/秒和千米/時。“1 米/秒”的意義:如果物體在1秒內通過的路程是1米,它的速度就是1米/秒。換算關系:1米/秒= 千米/時。4.速度公式及其變形公式根據速度公式: 可變形為 、 ,如果知道速度、路程、時間三個量中的任意兩個量,利用公式可計算出第三個量。5.物體運動的圖像常見的描述物體運動的圖像有s -t 圖像和v-t圖像。6.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平均速度等于總路程與總時間之比,即:(注意:平均速度不能理解為速度的平均值)【能力拓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時運用了控制變量法,即相同的時間比較路程或相同的路程比較時間。運用速度公式及其變形公式解題時的注意事項:①公式中速度、路程、時間三個量的單位必須統一為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②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可以畫示意圖,明確運動過程以及量與量之間的關系。③計算時,各量一定帶單位:先進行字母運算,再代入數值進行計算例1在物理學中我們是以“單位時間內物體通過路程的多少”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而在文學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語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下面的成語中與物理學描述運動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離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風馳電掣 D.姍姍來遲例2仔細觀察下面兩圖,它們都可以描述運動的速度快慢,則理解準確的是( )A.左圖表示三人跑相同的路程,用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大B.左圖表示三人跑相同的時間,跑的路程越遠,速度越大C.右圖表示三人跑相同的路程,用的時間越長,速度越大D.右圖表示三人跑相同的時間,跑的路程越遠,速度越大例3 秋季校運動會100m決賽,判斷運動員運動的快慢有如下幾種說法:①看臺上的“觀眾”可通過“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判定跑在前面的運動員運動得快。②終點“裁判員”通過“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判定最先到達終點的運動員運動得快。③科學中的速度是采用“觀眾”的方法比較運動員運動的快慢的。④科學中的速度是采用終點“裁判員”的方法比較運動員運動的快慢的。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④例4“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下面四幅圖是小嚴同學利用頻閃照相機拍攝的不同物體運動時的頻閃照片(黑點表示物體的像),其中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 B. C. D.例5 沿同一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甲、乙,其運動相對于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如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物體甲比乙遲3s才開始運動B.t=0時刻,物體甲在O點,物體乙距O點5m處C.從第3s開始,物體甲的速度比乙大,在5秒末,兩物體相遇D.在0~5s內,甲和乙的平均速度是相等的例6分析下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甲車作的勻速運動,乙車作的變速運動B.甲乙兩車的平均速度都是30m/sC.甲乙兩車1h都行駛108kmD.乙車前20s的平均速度是22.5m/s,后20s的平均速度是37.5m/s例7運動員在賽跑時,前一半時間的速度是9m/s,后一半時間的速度是11m/s,則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10m/s B.20m/s C.11m/s D.9.9m/s例8一艘快艇正對著懸崖以54km/h的速度勻速向懸崖駛去,這時快艇拉響了汽笛,3s后聽到回聲,求快艇聽到回聲時,離懸崖還有多遠?(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例9物理興趣小組想探究紙錐下落快慢與錐角以及扇形半徑的關系。他們用普通復印紙裁出3個不同規格的扇形紙片,制成了如圖甲所示的3個紙錐。實驗中,紙錐每次從相同高度由靜止釋放,用秒表多次測量每個紙錐下落的時間,取平均值后記錄在表格中紙錐編號 下落高度h/m 扇形紙片半徑r/cm 剪掉的扇形圓心角θ/° 紙錐錐角α/° 下落時間t/s1 1.9 10 90 81.9 2.182 1.9 10 135 71.1 1.843 1.9 5 90 81.9 2.18(1)完成此實驗主要的測量器材是:刻度尺和 ;(2)圖乙給出紙錐開始下落時的兩種擺放方式,你認為正確的是 (選填“A”或“B”)﹔(3)分析表中數據,根據實驗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結論是 ;(4)小明隨后用同種紙張制成了質量相等的兩個紙錐如圖丙,其中4號紙錐的錐角比5號紙錐的錐角大,如果從相同的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兩個紙錐,以下正確的是 (選填序號)。A.4號紙錐先到地面 B.5號紙錐先到地 C.兩個紙錐同時到達地面提高1車輛“超速”行駛是引發車禍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相關部門加大了道路限速監控管理。“區間測速”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其具體做法:在某處設立一個拍照點A為區間測速起點,拍照并記下車輛通過的時刻;在一段距離后,再設立一個拍照點B為區間測速終點,拍照并記下車輛通過的時刻,如圖所示。然后根據AB間的距離和車輛行駛所用時間,判斷車輛的平均速度是否超過規定。若某區間測速區域長度18km,對汽車限速90km/h,通過計算回答:(1)該區間測速區域對汽車限速90km/h= m/s;(2)若某車輛在8:00通過區間測速起點,它至少晚于什么時刻經過區間測速終點不會被判超速行駛?(3)某車輛行駛在該區間測速區域時,車內導航提示說:“您已超速,您已經駛過區間測速區域三分之一路程;請在余下路程里保持80km/h的速度行駛。”如果司機按導航提示駕駛,則可剛好通過區間測速終點而不被記錄超速違法。求該車輛在區間測速區域前三分之一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提高2如圖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聲波測速儀測量車速的示意圖,測速儀指向車輛發出超聲波脈沖信號,并接收經車輛反射的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發出和接收到的信號間的時間差,測出被測物體的速度。在某次測速過程中,超聲波測速儀對某一汽車共發射兩次信號,接收兩次信號,數據如下:時刻/s 0 0.5 1 1.6事件 發出第一次超聲波信號 接收第一次超聲波信號 發出第二次超聲波信號 接收第二次超聲波信號已知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40m/s,若汽車是沿直線勻速行駛:(1)求汽車在反射兩個超聲波信號之間的時間內前進的距離是___________,(2)求汽車的速度___________m/s。(保留1位小數)練1能反映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練2如圖所示,圖甲是小車甲運動的路程一時間(s-t)圖像,圖乙是小車乙運動的速度一時間(v-t)圖像,由圖像可知( )A.甲、乙都由靜止開始運動B.甲車速度越來越大,乙車速度不變C.甲、乙兩車經過5s一定相遇D.甲、乙都以2m/s勻速運動練3小李和小王兩同學進行跑步比賽,他們討論比賽方案。小李說:“我們跑相同的路程,看誰用的時間短,短者為勝。”小王說:“我們都跑相同的時間,看誰跑的路程長,長者為勝。”對他們說的方案你認為( )A.只有小李的方案可行 B.只有小李的方案可行 C.兩個方案都行 D.兩個方案都不行練4如圖是甲、乙兩輛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的小車的s—t圖象,由圖象可知( )A.7~20秒鐘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B.在0~5秒時間內,乙車的速度比甲車的速度大C.第10秒鐘時,甲、乙兩車速度相同D.經過5秒鐘,甲車通過的路程比乙車大練5《龜兔新傳》:烏龜與兔子同時從甲地沿同一路線向乙地奔去,兔子自持跑得快,中途睡了一覺,醒來看到烏龜快到乙地了,于是撒腿就追,結果與烏龜同時到達乙地。則錯誤的描述是( )A.在這段時間里,龜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這段路程里,龜兔的平均速度相等C.在兔子睡覺前,龜兔的平均速度不等 D.無論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都大于烏龜的平均速度練6小濱在一條細線的一端系一個螺母做成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單擺,他發現螺母往返擺動過程中,每擺一個來回所用時間幾乎相等。于是小濱想到這樣一個問題:螺母來回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t跟哪些因素有關呢?猜想A:可能跟螺母擺動的角度θ有關;猜想B:可能跟繩子的長度L有關。(1)小濱在不同條件下測出螺母來回擺動一次所用時間t后,得到一些數據如下表:序號 細線長度L/cm 螺母擺動的角度θ/° 螺母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t/s1 100 30 2.02 140 30 2.43 140 50 2.4①對比1、2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螺母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t與 有關;②對比 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螺母來回擺動一次的時間t與螺母擺動的角度無關;(2)擺鐘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小濱發現家里的擺鐘變慢了,綜合分析實驗數據,要把它調準,小濱應將擺鐘的擺長調 ;(3)實驗中小濱還發現,螺母擺動一次所用的時間很短很難測準,請你幫他想一個更準確的測量方法練7車號:浙A-T8888乘車日期:2016-05-18上車時間:09:55下車時間:10:05單價:2.00元/km里程:9.0km金額:16.00元2020年10月30日余姚陽明古鎮府前路正式開街,全市人民又多了一個旅游休閑的好去處,張先生一家乘坐出租車前去游玩,以下為他乘車到達目的地時車上電腦自動計費器打印出的車費發票。問:(1)出租車行駛了多少時間?(2)出租車行駛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3)若該出租車的起步價為10元,單價按超過起步價的路程后開始計算,則在起步價內最多能乘多少路程?1.運動是自然世界最普遍的現象。物體的運動有多種多樣的形式,能也有多種形式。天體的運行、河水的流淌、鳥的飛翔、人行走、蒲公英種子的飄散等,都屬于機械運動。這些做機械運動的物體都有 。2.人和動物的運動要消耗能,人和動物消耗的能可以從食物中得到補充。可見,食物中儲存著能儲存在食物中的能屬于 。3.化學能:汽油、木材、天然氣、沼氣、煤炭等儲存著 。:家電,遙控器等使用需要電能: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微波和X射線。例1新能源電動車(如圖)利用電池提供能量來驅動汽車。電池和汽油中蘊含相同形式的這種能量,該能量是( )A.電能 B.內能 C.機械能 D.化學能例2如圖所示是車載搖擺太陽花,在陽光下才會使勁搖擺。它的搖擺所需的能量來自( )A.太陽能 B.動能 C.電能 D.化學能例3如圖是一種太陽能戶外滿天星LED掛燈,白天利用太陽能電板在光照下產生電流,給蓄電池供電,晚上自動亮燈。下列有關該戶外燈能量轉化的描述錯誤的是( )A.白天太陽能電板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B.白天蓄電池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C.晚上蓄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D.晚上LED燈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練1小科在跑步過程中一直消耗體內的( )A.熱能 B.動能 C.勢能 D.化學能練2如圖所示,用檸檬制得的水果電池可以讓發光二極管發光(類似小燈泡發光)。在這個化學變化過程中,化學能首先轉化成了( ) A.光能 B.電能 C.熱能 D.化學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機械運動答案與解析模塊一:參照物知識檢測機械運動;參照物;靜止;絕對;相對典型例題例 1.答案:B解析:機械運動是位置的變化,鮮花怒放是生物生長,無位置改變,不屬于機械運動。A、C、D 均有位置變化。例 2.答案:D解析:小鄭感覺樹梢向上運動,說明樹梢相對于參照物向下運動。無人機拍攝時向上移動,樹梢相對于無人機向下,故參照物是無人機。例 4.答案:B解析:“兩岸青山相對出” 以行船為參照物,青山運動;“孤帆一片日邊來” 以河岸為參照物,孤帆運動。例5.答案:靜止;運動;靜止;靜止;運動。解析:判斷物體運動或靜止,看相對參照物的位置是否改變。相對于車,司機和乘客位置不變,是靜止;相對于路邊小孩,司機和乘客位置改變,是運動;相對于司機,乘客和車位置不變,是靜止,路邊小孩位置改變,是運動 。提高 1.答案:C解析:甲車上的人看到乙車和樹木都向東,且樹木比乙車慢,說明甲車向西運動,乙車也向西但速度比甲車快,C 正確。變式訓練變 1.答案:C解析:機械運動是物體位置的改變,C 正確。A 錯誤,物質運動還包括熱運動等;B 錯誤,空氣流動是機械運動;D 錯誤,運動與參照物有關。變 2.答案:C解析:硬幣靜止是相對于車內座椅,位置未變。A、B、D 與硬幣位置變化,為運動。變 3.答案:D解析:指揮者相對于同舟隊員位置不變,故參照物是隊員。A、B、C 與指揮者位置變化。變4.答案:A模塊二:機械運動與速度知識檢測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3.6v=s/t;s=vt;t=s/v靜止;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典型例題例 1.答案:B解析:“一日千里” 指單位時間內路程遠,與速度定義一致。A、C 形容快,D 形容慢,均不直接涉及單位時間路程。例 2答案:A解析:左圖中三人跑的路程相同(起點到終點距離一致 ),根據速度公式v = s/t\,路程s相同,時間t越短,速度v越大;右圖中三人跑步時間相同(計時工具顯示時間一致 ),路程s越遠,速度v越大。所以 A 正確,B、C、D 錯誤。例 3答案:A解析:①觀眾看臺上,相同時間內,跑在前面的運動員路程遠,根據 “相同時間比路程” 判定運動快,正確。②裁判員在終點,相同路程(100m )下,先到終點的運動員時間短,根據 “相同路程比時間” 判定運動快,正確。③科學中速度定義是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即 “相同時間比路程”,采用觀眾的方法,正確。④科學中速度不是采用裁判員 “相同路程比時間” 的方法(是定義為單位時間路程,本質和觀眾方法一致,但表述側重不同,這里③對④錯 )。所以①②③正確,選 A。例 4.答案:B解析:勻速直線運動的頻閃照片中,黑點間距相等,B 正確。A、C、D 間距變化,為變速或曲線運動。例 5答案:C例 6答案:B例 7.答案:A解析:設總時間為 2t,總路程s= 9t+11t=20t,平均速度 = 20t/2t=10m/s,A 正確。例 8.答案:487.5m解析:快艇速度 v1=54km/h=15m/s,聲音速度 v2=340m/s。3s 內快艇前進路程s1=15×3=45m,聲音傳播 s2=340×3=1020m。設聽到回聲時離懸崖 s,則 2s+s1=s2 → s=(1020-45)/2=487.5m。例9.(1)答案:秒表解析:實驗需測量下落時間,所以要用秒表 。(2)答案:A解析:紙錐應從同一高度靜止釋放,A 中紙錐初始位置正確,B 中紙錐未在同一水平高度,會影響實驗,所以選 A 。(3)答案:紙錐下落快慢與扇形紙片半徑無關,與紙錐錐角有關,錐角越小,下落越快(或在下落高度、扇形紙片半徑相同時,錐角越小,下落時間越短,速度越快;在下落高度、錐角相同時,扇形紙片半徑不影響下落快慢 )解析:對比 1 和 3,半徑不同但下落時間相同,說明半徑不影響;對比 1 和 2,錐角不同,錐角小的下落時間短,說明錐角越小下落越快 。(4)答案:B解析:錐角越小下落越快,5 號紙錐錐角小,所以 5 號先到地面,選 B 。提高 1.答案:(1)25解析:90km/h=90×1000/3600=25m/s。(2)答案:8:12解析:時間 t=s/v=18/90=0.2h=12min,8:00+12min=8:12。(3)120km/h解析:設前三分之一路程平均速度為 v,總時間 t=18/90=0.2h。前三分之一路程用時 t1=(6/v),后三分之二用時 t2=(12/80),t1+t2=0.2 → v=120km/h。提高2.答案(1)17m;(2)16.2解析:變式訓練變 1.答案:C解析:①s-t 圖像斜率不變,④v-t 圖像為水平線,均表示勻速直線運動,C 正確。變 2.答案:D解析:甲的 s-t 圖像斜率為 2m/s,乙的 v-t 圖像速度為 2m/s,均勻速,D 正確。變 3.答案:C解析:小李方案:相同路程比時間,時間短則速度大,符合速度定義v = s/t,s相同,t小則v大 ,可行。小王方案:相同時間比路程,路程長則速度大v = s/t\,t相同,s長則v大 ,也符合速度定義,可行。練 4.答案:B解析:A 項:7 - 20 秒乙車s不變,是靜止,A 錯誤。B 項:0 - 5 秒,乙車s變化快(斜率大 ),速度比甲車大,B 正確。C 項:第 10 秒,乙車靜止(s不變 ),甲車運動,速度不同,C 錯誤。D 項:5 秒時,乙車s更大,D 錯誤。變 5.答案:D解析:龜兔同時從甲地到乙地,總路程和時間相同,平均速度相等,D 錯誤。變6(1)① 答案:細線長度(或L )解析:1、2 次實驗,擺動角度相同30°,細線長度不同(100cm和140cm ),時間不同,說明時間t與細線長度有關。② 答案:2、3解析:2、3 次實驗,細線長度相同(140cm ),擺動角度不同(30°和50°),時間相同(2.4s),說明時間t與擺動角度無關。答案:短解析:由實驗知,細線越短,擺動一次時間越短。擺鐘變慢,需讓擺動時間變短,所以調短擺長。答案:測量螺母擺動n次的總時間T,則擺動一次時間t = T/n(如測 10 次總時間再除以 10 )解析:單次時間短難測準,多次測量求平均可減小誤差。練 7.(1)答案:10min(或 600s )解析:上車09:55,下車10:05,時間差為10min,換算為600s。(2)答案:15m/s解析:路程s = 9.0km = 9000m,時間t = 600s。平均速度v = s/t = 9000/600 = 15m/s。(3)答案:6km解析:總費用16元,起步價10元,超出起步價費用16 - 10 = 6元。超出部分單價2元 /km,超出路程6÷2 = 3km。 “起步價對應路程:總費用 - 起步價 = 超出費用,超出費用 ÷ 單價 = 超出路程,總路程 - 超出路程 = 起步價路程”,即9 - (16 - 10)÷2 = 6km。模塊三:運動與能知識講解1.機械能; 2.化學能;3.化學能;電能,電磁能典型例題例 1.答案:D解析:電池和汽油儲存的是化學能,D 正確。例 2.答案:A解析:太陽能花通過太陽能板將太陽能轉化為動能,A 正確。例3.答案:A。解析:A 選項:白天太陽能電板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不是化學能,A 錯誤。B 選項:白天蓄電池充電,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B 正確。C 選項:晚上蓄電池放電,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C 正確。D 選項:晚上 LED 燈工作,將電能轉化為光能,D 正確。變式訓練變 1.答案:D解析:跑步消耗體內化學能(食物儲存),D 正確。變2.答案: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0講 機械運動(原卷版).docx 第10講 機械運動(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