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暑假自學】第2講 體積和溫度的測量(含解析)--2025年浙教版新七年級科學暑假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暑假自學】第2講 體積和溫度的測量(含解析)--2025年浙教版新七年級科學暑假講義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講 體積和溫度的測量
1.知道體積的概念及常見單位;
2.掌握固體、液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3.了解溫度的概念以及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體積是物體占有 的大小,其符號是 。體積的國際標準單位是 ,其他的體積單位還有 。液體的體積單位還有升、毫升。1立方米(m )=1000000立方厘米(cm ) ; 1 L=1000mL;1cm =1mL。
測量外形規則的物體體積時(如方橡皮),可先用 測量出它的長、寬、髙,再把測猜測的數據代人公式便可計算出它的體積。如果一個木箱的長、寬、高分別是1.4 m、0.4 m、0.5 m,則它的體積為0.28m
3 液體體積的測量:
(1)測量工具—— (注意 和 );
(2)量筒和量杯都沒有零刻度線,量筒的刻度均勻,量杯的刻度不均勻,刻度間隔下大上??;
(3)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選擇量程適當的量筒。 ②測量前,量筒必須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
4.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如小石塊的體積),可用 法測量。
例1
對以下科學量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br/>A.大拇指指甲的寬度約為10厘米 B.洗澡用的水溫度接近70攝氏度
C.教室內空氣的體積約為20立方米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時間大約是5分鐘
例2
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br/>A.15厘米=15厘米×0.01米=0.15米 B.1.2微米=1.2×1000微米=1200納米
C.0.05米=0.05米×1000=50毫米 D.3.2米=3.2×100厘米=320厘米
例3
國慶節前,市工商部門對全市的白酒進行專項檢查,某種品牌的白酒的酒瓶上標有450mL的字樣,而白酒的含量在446~454mL之間為合格,為了一次性測量出一瓶白酒的體積,最好選用下列哪個量筒(  )
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 B.量程是500mL,分度值是1mL
C.量程是1000mL,分度值是5mL D.量程是500mL,分度值是5mL
例4
量筒做得細而高,而不做成粗面矮的形狀,主要原因是細高的量筒( ?。?br/>A.便于操作,而且美觀
B.細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對較大的底座,增加穩度
C.細高的量筒與粗矮的相比,相應的刻度間隔較大,能較準確地讀數
D.口較小,傾倒液體時,不易把液體倒出到外面
例5
學生甲用量筒量取液體,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為15毫升;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9毫升。則該學生實際倒出的液體的體積為( ?。?br/>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無法確定
例6
人們用眼睛觀察某個物體時,常有平視、仰視和俯視,正視、斜視等幾種。如圖中a為______視;b為______視;c為______視。用量筒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圖中a、b、c三種方法似乎都與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確讀出量筒內液體體積的是______(填a或b或c),讀數為______,該量筒能量取51.5ml的液體嗎?______(填“能”或“不能”)
例7
有一種特殊的游戲幣(在水中會沉底),其形狀類似于圓柱形,其表面凹凸不平體積不規則,如圖所示。學習了測量新知識的小永特別想知道一枚游戲幣的直徑與體積多大,于是馬上進行了測量。
(1)小永用組合法進行了五次測量,結果分別是3.20厘米、3.21厘米、3.95厘米、3.22厘米、3.21厘米,你認為他應該記錄的結果是___________,小永進行多次測量的意義是___________;
(2)小永用排水法測量游戲幣的體積時,按圖戊A方式讀取水的體積,再按圖戊B方式讀取水和游戲幣的總體積,如此測得游戲幣的體積比實際體積___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例8
如圖所示,一個飲料瓶裝有大半瓶水,用刻度尺測量出水的深度為h1,然后將該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為h2,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測量底的直徑為D,那么,該瓶的容積大約為?(請寫出推導過程)
練1
請給下列數據填上合適的單位。
(1)一個飲料罐的容積約為0.35   ??; (2)飲水機上一桶純凈水的體積約為18.9   ??;
(3)一個人的體積約為50   ?。? (4)一個標準集裝箱的體積約為32.7    。
練2
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體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確的是( ?。?br/>A.當量筒放置在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觀察讀數時,把量筒舉起,與視線平行后讀數
B.讀數時,視線與量筒內凹形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
C.向量筒內傾倒液體,當液體接近刻度時,改用滴管向量筒內滴加液體
D.首先要選一個量程合適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穩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線正對自己
練3
正確量取7.5mL液體,應選用的一組儀器是(  )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膠頭滴管.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只有③
練4
某注射蒸餾水瓶按圖甲放置,測得底面直徑為D厘米,液高為H1厘米,按圖乙測的空間高度為H2厘米,若玻璃壁厚度不計,那么該瓶的最大容積是(  )
A.DH1H2厘米3 B.D2(H1+H2)厘米3
C.D2(H1+H2)厘米3 D.D2(H1+H2)厘米3
練5
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小石塊的體積時,先將小石塊放入量筒里,再往量筒中倒入20mL蒸餾水后俯視液面測得體積為25mL,那么小石塊的體積為( )
A.大于5cm3 B.小于5cm3 C.等于5cm3 D.無法確定
練6
為了測量漂在水面上的塑料盒的體積,小海設計了如下實驗(繩子體積忽略不計),其中不需要的步驟是___________,測得的塑料盒的體積為___________。
1.不規則固體體積的測量: 。
(1)所用器材:小石塊、量筒、細線等;
(2)步驟:①在量筒中加入適量(加入的水能完全浸沒物體,但浸沒后有不會超過量程)的水,讀出讀數 V1;②用細線 ,輕輕放入量筒中,讀出讀數 V2;③計算:小石塊的體積 。
2.如何測量形狀不規則而又放不進量筒的物體(譬如皇冠)的體積呢?(溢水法)
3.如何測量不規則而易溶于水的物體(譬如冰糖)的體積呢?(小石塊體積中水換成沙或糖)
例1
用量筒測量熱水瓶軟木塞的體積時,某同學記錄了以下幾組數據:①用天平稱得軟木塞的質量m:②讀出量筒內盛水時的液面讀數V1;③讀出鐵塊浸沒在量筒內水中時的液面讀數V2;④讀出鐵塊和軟木塞捆在一起浸沒水中時量筒的液面讀數V3,其中多余的實驗步驟是( ?。?br/>A.只有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例2
某同學在做測量小石塊體積時由于操作步驟錯誤,先測得石塊和水的總體積,然后拿出石塊測水的體積,問這樣測得的石塊體積比實際值(  )
A.大 B.小 C.一樣 D.都有可能
例3
小金同學在一次探險中偶然發現了一塊形狀極為不規則的礦石,礦石質量為210克。為了進一步研究這塊礦石的密度,小金決定測量它的體積。小金選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法測量這塊礦石的體積,步驟分別如下:
(1)根據方案甲實驗測得礦石體積為_________cm3;
(2)小金對于測量礦石的體積進行了圖乙操作,步驟A中倒入適量的水,適量的要求是_______;
(3)請根據實驗結果對方案甲或者方案乙做出評價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
(4)請再設計一種方法測量礦石的體積,請簡要說明測量的方法:__________。
練1
用量筒和水測小石塊體積時,先在量筒內注入適量的水。“適量”的標準是( ?。?br/>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沒石塊,且石塊放入水中后水面不會溢出
C.水面約在量筒中間 D.能淹沒石塊,且石塊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過量程
練2
某同學想要知道10g食鹽的體積,他應該采用的方法是( ?。?br/>A.將食鹽放入空量筒中,觀察表面對應的刻度
B.將食鹽放入裝有水的量筒中,觀察液面對應刻度的變化
C.將食鹽放入裝有沙子的量筒中,觀察表面對應刻度的變化
D.將食鹽放入裝有飽和食鹽水的量筒中,觀察液面對應刻度的變化
練3
測量一塊金屬材料的體積,量筒放平穩且面對刻度線,測量水的體積時視線俯視,測量水和金屬快總體積時視線仰視,則所測得的金屬塊的體積將(  )
A.大于實際體積 B.等于實際體積 C.小于實際體積 D.無法判斷
練4
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某同學采用下圖所示的方法,圖中第______(填字母)次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的,石蠟的體積是______。
1.溫度:表示物體的 。
2.測量工具:溫度計;它的原理是:利用水銀,酒精等 的性質。
3.常用單位: ,用 表示,即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 ,在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 ,把 0 和 100 之間分為 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 1 攝氏度。
(如人的體溫(口腔溫)是“37℃”讀作“37 攝氏度” ;北京一月份平均氣溫“-4.7 ℃”讀作“ ”。)
注:0℃的水與 0℃的冰冷熱程度相同(溫度相同)
4.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根據測量目的,選擇量程適當的溫度計。切勿 ;
(2)測量時,手握在溫度計的上方。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溫度計的玻璃泡浸人被測液體后, 立即讀數,待 后再讀數;
(3)一般 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
(4)讀數時,視線要 。零上溫度如 25℃,讀做二十五攝氏度。零下溫度如 -8℃,讀做零下八攝氏度。 注:溫度計內徑越 ,刻度間隔越 ,讀數越 。
例1
將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熱水中,過一會兒把雙手同時放到一盆溫水中,則兩只手的感覺分別是( ?。?br/>A.右手熱,左手冷 B.兩只手均熱 C.右手冷,左手熱 D.兩只手均冷
例2
下列關于使用溫度計的操作步驟,正確的排列為( ?。?br/>①觀察溫度計讀數并記錄 ②取出溫度計 ③選取適當溫度計
④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 ⑤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數分鐘。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例3
以下溫度中最接近23℃的是( ?。?br/>A.讓人感覺溫暖而舒適的房間溫度 B.臨沂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溫度
C.健康成年人的體溫 D.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例4
兩支內徑粗細不同,下端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合格溫度計,同時插入同一杯熱水中,水銀柱上升的高度和溫度示數分別是( ?。?br/>A.上升高度一樣,示數相等 B.內徑細的升得高,它的示數也大
C.內徑粗的升得低,但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 D.內徑粗的升得高示數也大
例5
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下列是小黃同學整理的“錯誤操作”與對應測量結果,結果與操作相符的是(  )
選項 操作 結果
A 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俯視讀數 偏小
B 用皮卷尺測量長度時,用力拉緊皮尺 偏大
C 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沸水讀數 偏大
D 在測量頭發的直徑時,把頭發繞在鉛筆上時沒有排列緊密 偏大
例6
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后,同學們嘗試自制溫度計。如圖所示為小科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瓶中裝的是空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長度忽略不計)。
(1)將雙手搓熱捂住瓶子,發現液柱不動,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將此裝置改進后放在室內,當溫度升高時,液柱向________(填“左”或 “右”)移動;
(3)使用過程中發現玻璃管內液柱移動不明顯,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________。
例7
伽利略溫度計(燒瓶內有空氣,細管中有液體)如圖所示:細管上刻度是上面大還是下面大?為什么?
例8
小明用如圖甲、乙、丙三種容器制做簡易溫度計,選擇哪種容器制成的溫度計精確度會最高?并說明理由?(注:底部玻璃泡裝滿種類相同液體且甲、乙管徑粗細相同,甲、丙底部玻璃泡大小相同。)
例9
某興趣小組對溫度計進行專題研究。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得知十七世紀的伽利略曾設計過這樣的一溫種度計:一根粗細的玻璃管,一端與一雞蛋大小的玻璃泡相連,另一端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內吸入一段水柱,根據管內水柱高度的變化可測出環境溫度的變化,為了研究“伽利略溫度計”,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資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圖所示的測溫裝置,圖中A為一小塑料瓶,B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過橡皮塞與A相連,管的下端豎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內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進行實驗探究:改變裝置所處的環境溫度,分別測出不同溫度下所對應的水柱高度h,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測量次序 1 2 3 4 5 6
溫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cm) 30.2 25.0 19.8 14.6 9.4 4.2
(1)根據表中的數據可推得:當溫度升高,管內水柱高度h將______,由此可知伽利略溫度計的刻度值是______(填“上小下大”或“上大下小”)
(2)根據上述實驗可知,興趣小組制作的“測溫裝置”是利用_______原理工作的。
(3)你覺得要提高“伽利略溫度計”的精確度,對該裝置有何要求?
練1
不用百葉箱,直接用溫度計測量氣溫,下列哪個地方測出來最接近真實值( )
A.學校室內籃球場 B.教學樓樓項上 C.操場邊樹蔭下 D.學校閱覽室室內
練2
若用剛測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計插入沸水中測水溫,則溫度計的液柱是( ?。?br/>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練3
關于溫度計的使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br/>A.所測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最大刻度值
B.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溫度計玻璃泡浸入液體后要稍過一段時間,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D.為方便讀數,總將溫度計從被測液體中拿出來靠近眼睛,視線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練4
房間內有甲、乙、丙三支溫度計,其中只有一支溫度計的刻度是準確的,將甲放在空氣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插在敞口玻璃瓶中的酒精里,它們的示數都為18℃,那么該房間的實際溫度( ?。?br/>A.低于18℃ B.等于18℃ C.高于18℃ D.無法確定
練5
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觀察它的量程和認清它的______。小強在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溫度時讀取了四次數據,每次讀數時溫度計的位置如圖1所示,其中正確的是______。圖2中所示的是用溫度計分別測得的冰和水的溫度,那么冰的溫度是______℃,水的溫度是______℃。
練6
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后,秋秋嘗試自制了一支氣體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瓶中裝的是空氣,玻璃管中間封有一段紅色液柱。
(1)此溫度計是根據 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2)秋秋把該溫度計先后放入20℃和50℃的水中,標出紅色液柱右側分別到達的位置A和B,如圖乙所示(左邊裝置已省略),AB段長度的讀數為_________cm;
(3)若用該溫度計測室溫,液柱右側正好移動到C處,則此時的室溫為 _______℃。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講 體積和溫度的測量
1.知道體積的概念及常見單位;
2.掌握固體、液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3.了解溫度的概念以及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體積是物體占有 空間 的大小,其符號是 V 。體積的國際標準單位是 立方米(m3) ,其他的體積單位還有 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 (cm3) 。液體的體積單位還有升、毫升。1立方米(m )=1000000立方厘米(cm ) ; 1 L=1000mL;1cm =1mL。
測量外形規則的物體體積時(如方橡皮),可先用 刻度尺 測量出它的長、寬、髙,再把測猜測的數據代人公式便可計算出它的體積。如果一個木箱的長、寬、高分別是1.4 m、0.4 m、0.5 m,則它的體積為0.28m
3 液體體積的測量:
(1)測量工具—— 量筒(或量杯) (注意 量程 和 分度值 );
(2)量筒和量杯都沒有零刻度線,量筒的刻度均勻,量杯的刻度不均勻,刻度間隔下大上??;
(3)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選擇量程適當的量筒。 ②測量前,量筒必須 放在水平桌面上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最低處相平。
4.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如小石塊的體積),可用 排水法 法測量。
例1
對以下科學量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
A.大拇指指甲的寬度約為10厘米 B.洗澡用的水溫度接近70攝氏度
C.教室內空氣的體積約為20立方米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時間大約是5分鐘
答案:D
解析:A 選項:大拇指指甲寬度約 1 厘米,10 厘米太寬,A 錯誤。B 選項:洗澡水溫度接近 40 攝氏度,70 攝氏度太高會燙傷,B 錯誤。C 選項:教室長、寬、高大概 8m、6m、3m,體積V = 8×6×3 = 144立方米,20 立方米太小,C 錯誤。D 選項:做一遍眼保健操時間大約 5 分鐘,符合實際,D 正確。
例2
下列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br/>A.15厘米=15厘米×0.01米=0.15米 B.1.2微米=1.2×1000微米=1200納米
C.0.05米=0.05米×1000=50毫米 D.3.2米=3.2×100厘米=320厘米
答案:D
解析:A 選項15 厘米 ×0.01 米” 單位運算錯誤,應該是 15 厘米= 15×0.01米= 0.15米,A 錯誤。B 選項: 1.2 微米= 1.2×1000納米= 1200納米,B 錯誤(原選項中 “1.2 微米 = 1.2×1000 微米” 錯誤 )。C 選項:0.05 米= 0.05×1000毫米= 50毫米,不能寫成 “0.05 米 ×1000”,C 錯誤。D 選項:3.2 米= 3.2×100厘米= 320厘米,換算正確,D 正確。
例3
國慶節前,市工商部門對全市的白酒進行專項檢查,某種品牌的白酒的酒瓶上標有450mL的字樣,而白酒的含量在446~454mL之間為合格,為了一次性測量出一瓶白酒的體積,最好選用下列哪個量筒( ?。?br/>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 B.量程是500mL,分度值是1mL
C.量程是1000mL,分度值是5mL D.量程是500mL,分度值是5mL
答案:B
解析:白酒體積約 450mL,量程要大于等于 450mL,A 量程 100mL 太??;分度值越小測量越精確,B 量程 500mL 能滿足,分度值 1mL 比 D 的 5mL 精確,C 量程 1000mL 太大且分度值 5mL 不如 B 精確,所以選 B。
例4
量筒做得細而高,而不做成粗面矮的形狀,主要原因是細高的量筒(  )
A.便于操作,而且美觀
B.細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對較大的底座,增加穩度
C.細高的量筒與粗矮的相比,相應的刻度間隔較大,能較準確地讀數
D.口較小,傾倒液體時,不易把液體倒出到外面
答案:C
解析:量筒做得細而高,是因為細高的量筒對應相同體積變化時,液面高度變化大,刻度間隔大,能更準確讀數,A(美觀不是主要科學原因 )、B(底座穩不是細高的主要原因 )、D(傾倒液體易灑不是主要設計原因 )錯誤,C 正確。
例5
學生甲用量筒量取液體,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為15毫升;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9毫升。則該學生實際倒出的液體的體積為( ?。?br/>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無法確定
答案:B
解析: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時,讀數準確。所以初次讀數15毫升是準確的,即初始液體體積V_1 = 15毫升。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凹液面最低處,俯視讀數會比實際值偏大。也就是說,此時讀數9毫升大于實際剩余液體的體積,設實際剩余液體體積為V_2,則V_2<9毫升。倒出液體體積V:根據公式V = V_1 - V_2,因為V_1 = 15毫升,V_2<9毫升,所以V=15 - V_2>15 - 9 = 6毫升。
例6
人們用眼睛觀察某個物體時,常有平視、仰視和俯視,正視、斜視等幾種。如圖中a為______視;b為______視;c為______視。用量筒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圖中a、b、c三種方法似乎都與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確讀出量筒內液體體積的是______(填a或b或c),讀數為______,該量筒能量取51.5ml的液體嗎?______(填“能”或“不能”)
答案:a為俯視;b為平視;c為仰視 。正確讀數:b ;讀數為42ml;能 。
解析:俯視是從上方往下看(a ),平視是視線水平(b ),仰視是從下方往上看(c )。量筒讀數時,平視(b )能正確讀出凹液面最低處刻度,圖中液面在42mL 處。量筒量程看最大刻度,圖中最大刻度60mL ,51.5mL 小于60mL ,所以能測量
例7
有一種特殊的游戲幣(在水中會沉底),其形狀類似于圓柱形,其表面凹凸不平體積不規則,如圖所示。學習了測量新知識的小永特別想知道一枚游戲幣的直徑與體積多大,于是馬上進行了測量。
小永用組合法進行了五次測量,結果分別是3.20厘米、3.21厘米、3.95厘米、3.22厘米、3.21厘米,你認為他應該記錄的結果是___________,小永進行多次測量的意義是___________;
(2)小永用排水法測量游戲幣的體積時,按圖戊A方式讀取水的體積,再按圖戊B方式讀取水和游戲幣的總體積,如此測得游戲幣的體積比實際體積___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3.21厘米;減小誤差
解析:五次測量數據中,3.95厘米與其他數據偏差大,是錯誤數據,應剔除。剩余數據求平均:(3.20 + 3.21 + 3.22 + 3.21)/4 = 3.21厘米,所以記錄結果為3.21厘米。多次測量取平均的目的是減小誤差。
答案:偏小
解析:圖 A 是俯視讀數,讀出水的體積V_1偏大;圖 B 是平視讀數,讀出水和游戲幣總體積V_2準確。游戲幣體積V = V_2 - V_1,因V_1偏大,所以測得體積比實際體積偏小。
例8
如圖所示,一個飲料瓶裝有大半瓶水,用刻度尺測量出水的深度為h1,然后將該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為h2,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測量底的直徑為D,那么,該瓶的容積大約為?(請寫出推導過程)
答案:V=ΠD2(h1+h2)/4
解析:
練1
請給下列數據填上合適的單位。
(1)一個飲料罐的容積約為0.35    ; (2)飲水機上一桶純凈水的體積約為18.9   ??;
(3)一個人的體積約為50   ??; (4)一個標準集裝箱的體積約為32.7    。
答案:(1)立方米(m^3) ;(2)升(L) ;(3)立方分米(dm^3) ;(4)立方米(m^3)
練2
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體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確的是( ?。?br/>A.當量筒放置在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觀察讀數時,把量筒舉起,與視線平行后讀數
B.讀數時,視線與量筒內凹形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
C.向量筒內傾倒液體,當液體接近刻度時,改用滴管向量筒內滴加液體
D.首先要選一個量程合適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穩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線正對自己
答案:A
解析:A 錯誤:量筒不能舉起讀數,應放在水平桌面,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水平,舉起讀數會因視角偏差導致結果錯誤。B 正確: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點水平,是正確操作。C 正確:接近刻度時用滴管滴加,可精準控制體積。D 正確:選合適量程、放平穩且刻度線對自己,便于準確讀數。
練3
正確量取7.5mL液體,應選用的一組儀器是( ?。?br/>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膠頭滴管.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只有③
答案:C
解析:量取7.5mL液體,量筒選 “略大于所需體積” 的10mL(①5mL太小,③20mL偏大 ),且需要膠頭滴管輔助定容,所以選②10mL量筒和④膠頭滴管,即C
練4
某注射蒸餾水瓶按圖甲放置,測得底面直徑為D厘米,液高為H1厘米,按圖乙測的空間高度為H2厘米,若玻璃壁厚度不計,那么該瓶的最大容積是( ?。?br/>A.DH1H2厘米3 B.D2(H1+H2)厘米3
C.D2(H1+H2)厘米3 D.D2(H1+H2)厘米3
答案:D
解析:
練5
用量筒測量不規則小石塊的體積時,先將小石塊放入量筒里,再往量筒中倒入20mL蒸餾水后俯視液面測得體積為25mL,那么小石塊的體積為( )
大于5cm3 B.小于5cm3 C.等于5cm3 D.無法確定
答案:A
解析:先放石塊,再倒水,此時水的體積是20mL,然后俯視讀 “水+石塊” 體積為25mL 。 但俯視時,讀數比實際大,所以實際 “水+石塊” 體積V總實<25mL 。 那么石塊體積V = V總實- 20mL ,因為V總實}<25ml ,所以V<5ml,選B 。
練6
為了測量漂在水面上的塑料盒的體積,小海設計了如下實驗(繩子體積忽略不計),其中不需要的步驟是___________,測得的塑料盒的體積為___________。
答案:不需要的步驟是A;塑料盒體積為6 毫升
解析:測量漂浮塑料盒體積,利用 “助沉法”:B 圖:塑料盒漂浮,量筒讀數51mL(水+塑料盒排開水體積 );C 圖:金屬環使塑料盒沉底,量筒讀數54mL(水+金屬環體積 );D 圖:金屬環+塑料盒沉底,量筒讀數60mL(水+金屬環+塑料盒體積 )。塑料盒體積\(= D - C = 60 - 54 = 6mL) ,所以 A 步驟(單獨量筒水體積50mL)不需要。
1.不規則固體體積的測量: 排水法 。
(1)所用器材:小石塊、量筒、細線等;
(2)步驟:①在量筒中加入適量(加入的水能完全浸沒物體,但浸沒后有不會超過量程)的水,讀出讀數 V1;②用細線 系住小石頭 ,輕輕放入量筒中,讀出讀數 V2;③計算:小石塊的體積 V=V2-V1 。
2.如何測量形狀不規則而又放不進量筒的物體(譬如皇冠)的體積呢?(溢水法)
用溢水法,將物體浸沒在盛滿水的容器中,收集溢出的水,用量筒測溢出水的體積,該體積等于物體體積
3.如何測量不規則而易溶于水的物體(譬如冰糖)的體積呢?(小石塊體積中水換成沙或糖)
采用替代法,把水換成細沙(或糖粒等不溶解該物體的顆粒 ) ,用類似排水法的步驟,通過細沙體積變化測物體體積 。
例1
用量筒測量熱水瓶軟木塞的體積時,某同學記錄了以下幾組數據:①用天平稱得軟木塞的質量m:②讀出量筒內盛水時的液面讀數V1;③讀出鐵塊浸沒在量筒內水中時的液面讀數V2;④讀出鐵塊和軟木塞捆在一起浸沒水中時量筒的液面讀數V3,其中多余的實驗步驟是(  )
A.只有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B
解析:測軟木塞體積用排水法(助沉法) :需測 “水+鐵塊” 體積(③)和 “水+鐵塊+軟木塞” 體積(④),體積差即軟木塞體積。質量(①)和單獨水的體積(②)多余,選 B 。
例2
某同學在做測量小石塊體積時由于操作步驟錯誤,先測得石塊和水的總體積,然后拿出石塊測水的體積,問這樣測得的石塊體積比實際值(  )
A.大 B.小 C.一樣 D.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先測 “石塊+水” 體積,再拿出石塊測水體積。拿出石塊時會帶走部分水,使第二次水體積讀數偏小。
石塊體積=第一次總體積-第二次水體積,因第二次水體積偏小,所以測得體積比實際大,選 A 。
例3
小金同學在一次探險中偶然發現了一塊形狀極為不規則的礦石,礦石質量為210克。為了進一步研究這塊礦石的密度,小金決定測量它的體積。小金選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法測量這塊礦石的體積,步驟分別如下:
(1)根據方案甲實驗測得礦石體積為_________cm3;
(2)小金對于測量礦石的體積進行了圖乙操作,步驟A中倒入適量的水,適量的要求是_______;
(3)請根據實驗結果對方案甲或者方案乙做出評價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
(4)請再設計一種方法測量礦石的體積,請簡要說明測量的方法:__________。
答案:70
解析:方案甲中,礦石體積=量筒倒水前后體積差。量筒初始水體積對應刻度(B 圖到 C 圖 ):150mL - 80mL = 70mL = 70cm3 。
答案:能淹沒礦石,且礦石放入后水面不超過量筒量程
解析:“適量水” 需滿足:①淹沒礦石(保證體積測量完整 );②放入后水面不超量程(保證量筒能讀數 )。
答案:方案甲更好(或方案乙有誤差 )。方案甲:通過量筒直接測倒出水量,誤差??;方案乙:從燒杯倒水到量筒時,燒杯殘留水,導致測得礦石體積偏小,誤差大。
(4)答案:可用溢水杯:將溢水杯裝滿水,礦石浸沒水中,收集溢出的水,用量筒測溢出水體積,即為礦石體積 。
練1
用量筒和水測小石塊體積時,先在量筒內注入適量的水。“適量”的標準是( ?。?br/>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沒石塊,且石塊放入水中后水面不會溢出
C.水面約在量筒中間 D.能淹沒石塊,且石塊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過量程
答案:D
解析:“適量水” 標準是:能淹沒石塊(保證體積測量 ),且石塊放入后水面不超過量筒量程(保證讀數 ),選 D 。
練2
某同學想要知道10g食鹽的體積,他應該采用的方法是(  )
A.將食鹽放入空量筒中,觀察表面對應的刻度
B.將食鹽放入裝有水的量筒中,觀察液面對應刻度的變化
C.將食鹽放入裝有沙子的量筒中,觀察表面對應刻度的變化
D.將食鹽放入裝有飽和食鹽水的量筒中,觀察液面對應刻度的變化
答案:D
解析:食鹽易溶于水,A(空量筒)、B(水)無法測;C(沙子)中食鹽顆粒與沙子混合,體積難準確測;D(飽和食鹽水)中食鹽不再溶解,放入后液面上升體積即為食鹽體積,選 D 。
練3
測量一塊金屬材料的體積,量筒放平穩且面對刻度線,測量水的體積時視線俯視,測量水和金屬快總體積時視線仰視,則所測得的金屬塊的體積將( ?。?br/>A.大于實際體積 B.等于實際體積 C.小于實際體積 D.無法判斷
答案:C
解析:測水體積時俯視,讀數V1偏大(實際水體積V實1V2) )。金屬塊體積V = V實2 - V實1) ,但測得(V測= V2 - V1 ,因V2V實1 ,所以V測練4
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的體積,某同學采用下圖所示的方法,圖中第______(填字母)次實驗測量是沒有必要的,石蠟的體積是______。
1
答案:第A次測量沒必要;石蠟體積是15 毫升
1.溫度:表示物體的 冷熱程度 。
2.測量工具:溫度計;它的原理是:利用水銀,酒精等 液體熱脹冷縮 的性質。
3.常用單位: 攝氏度 ,用 ℃ 表示,即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 0℃ ,在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 100℃ ,把 0 和 100 之間分為 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 1 攝氏度。
(如人的體溫(口腔溫)是“37℃”讀作“37 攝氏度” ;北京一月份平均氣溫“-4.7 ℃”讀作“ 負 4.7 攝氏度(或零下 4.7 攝氏度 ) ”。)
注:0℃的水與 0℃的冰冷熱程度相同(溫度相同)
4.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根據測量目的,選擇量程適當的溫度計。切勿 超過溫度計的量程 ;
(2)測量時,手握在溫度計的上方。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溫度計的玻璃泡浸人被測液體后, 不能 立即讀數,待 示數穩定 后再讀數;
(3)一般 不能 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
(4)讀數時,視線要 與溫度計內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零上溫度如 25℃,讀做二十五攝氏度。零下溫度如 -8℃,讀做零下八攝氏度。 注:溫度計內徑越 細 ,刻度間隔越 大 ,讀數越 準確 。
例1
將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熱水中,過一會兒把雙手同時放到一盆溫水中,則兩只手的感覺分別是(  )
A.右手熱,左手冷 B.兩只手均熱 C.右手冷,左手熱 D.兩只手均冷
答案:A
解析:右手先接觸冷水,再接觸溫水,會感覺溫水熱;左手先接觸熱水,再接觸溫水,會感覺溫水冷。所以右手熱、左手冷,選 A 。
例2
下列關于使用溫度計的操作步驟,正確的排列為(  )
①觀察溫度計讀數并記錄 ②取出溫度計 ③選取適當溫度計
④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 ⑤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數分鐘。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答案:C
解析:溫度計使用步驟:先估計被測物體溫度(④)→選取合適溫度計(③)→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⑤)→讀數記錄(①)→取出溫度計(②),順序為④③⑤①②,選 C 。
例3
以下溫度中最接近23℃的是( ?。?br/>A.讓人感覺溫暖而舒適的房間溫度 B.臨沂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溫度
C.健康成年人的體溫 D.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答案:A
解析:A:讓人舒適的房間溫度約23℃,符合;B:臨沂冬季最冷室外溫度遠低于23℃;C:健康人體溫約37℃;D:冰水混合物溫度是0℃。選 A 。
例4
兩支內徑粗細不同,下端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合格溫度計,同時插入同一杯熱水中,水銀柱上升的高度和溫度示數分別是( ?。?br/>A.上升高度一樣,示數相等 B.內徑細的升得高,它的示數也大
C.內徑粗的升得低,但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 D.內徑粗的升得高示數也大
答案:C
解析:兩支溫度計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插入同一杯熱水,最終示數相同(都等于熱水溫度 )。
內徑粗的溫度計,水銀柱上升高度低(因橫截面積大,體積變化相同時,高度變化小 );內徑細的上升高。所以選 C 。
例5
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下列是小黃同學整理的“錯誤操作”與對應測量結果,結果與操作相符的是( ?。?br/>選項 操作 結果
A 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時,俯視讀數 偏小
B 用皮卷尺測量長度時,用力拉緊皮尺 偏大
C 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沸水讀數 偏大
D 在測量頭發的直徑時,把頭發繞在鉛筆上時沒有排列緊密 偏大
答案:D
解析:
A:量筒俯視讀數,結果偏大(A 錯 );
B:皮尺被拉長,測量結果偏小(B 錯 );
C:溫度計移出沸水讀數,示數偏小(C 錯 );
D:頭發繞鉛筆不緊密,測得直徑偏大(D 對 )。選 D
例6
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后,同學們嘗試自制溫度計。如圖所示為小科設計的一個氣體溫度計。瓶中裝的是空氣,彎管中間有一段液柱(液柱的長度忽略不計)。
(1)將雙手搓熱捂住瓶子,發現液柱不動,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將此裝置改進后放在室內,當溫度升高時,液柱向________(填“左”或 “右”)移動;
(3)使用過程中發現玻璃管內液柱移動不明顯,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________。
(1)答案:裝置漏氣
解析:若裝置漏氣,瓶內空氣與外界連通,手捂瓶子時,瓶內氣體無法因受熱膨脹產生壓強差推動液柱,所以液柱不動 。
(2)答案:左
解析:溫度升高,瓶內空氣受熱膨脹,壓強增大,會推動液柱向左移動 。
(3)答案:換用更細的彎管(或增大瓶子容積 )
解析:彎管越細,相同體積變化時,液柱移動距離越大,現象越明顯;瓶子容積越大,溫度變化時,瓶內氣體體積變化越顯著,液柱移動更易觀察,可提高精確度 。
例7
伽利略溫度計(燒瓶內有空氣,細管中有液體)如圖所示:細管上刻度是上面大還是下面大?為什么?
答案:細管上刻度下面大,伽利略溫度計靠瓶內空氣熱脹冷縮工作。溫度升高,瓶內空氣膨脹,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向細管上方,細管內液面下降;溫度降低,瓶內空氣收縮,壓強減小,液體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上升。
例8
小明用如圖甲、乙、丙三種容器制做簡易溫度計,選擇哪種容器制成的溫度計精確度會最高?并說明理由?(注:底部玻璃泡裝滿種類相同液體且甲、乙管徑粗細相同,甲、丙底部玻璃泡大小相同。)
答案:選乙容器
解析:
簡易溫度計靠液體熱脹冷縮,溫度變化相同時,液體體積變化 V相同。
容器玻璃泡越大(乙和甲管徑相同,乙玻璃泡大 ;甲和丙玻璃泡相同,甲管徑細 ),但題目中 “甲、乙管徑粗細相同,甲、丙底部玻璃泡大小相同”,所以:
溫度變化時,液體體積變化 V相同,溫度計精確度看液柱移動距離 h = V/S(S是管橫截面積 )。
乙與甲比,玻璃泡大(裝液體多 ),溫度變化時,體積變化 V大(因 V = ɑV0 t1,V0是液體體積,乙V0大 );乙與丙比,管徑相同,乙玻璃泡大, V大,所以液柱移動 h大,更易觀察,精確度高。 所以選乙 。
例9
某興趣小組對溫度計進行專題研究。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得知十七世紀的伽利略曾設計過這樣的一溫種度計:一根粗細的玻璃管,一端與一雞蛋大小的玻璃泡相連,另一端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內吸入一段水柱,根據管內水柱高度的變化可測出環境溫度的變化,為了研究“伽利略溫度計”,興趣小組的同學按照資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圖所示的測溫裝置,圖中A為一小塑料瓶,B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過橡皮塞與A相連,管的下端豎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內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進行實驗探究:改變裝置所處的環境溫度,分別測出不同溫度下所對應的水柱高度h,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測量次序 1 2 3 4 5 6
溫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cm) 30.2 25.0 19.8 14.6 9.4 4.2
(1)根據表中的數據可推得:當溫度升高,管內水柱高度h將______,由此可知伽利略溫度計的刻度值是______(填“上小下大”或“上大下小”)
(2)根據上述實驗可知,興趣小組制作的“測溫裝置”是利用_______原理工作的。
(3)你覺得要提高“伽利略溫度計”的精確度,對該裝置有何要求?
(1)答案:降低;上大下小
解析:由表格數據,溫度升高(從17℃到\(27℃),水柱高度h從30.2cm降低到4.2cm,即溫度升高,水柱高度降低。因溫度越高,水柱位置越低,對應刻度值越大(溫度高 ),所以刻度是上大下?。ㄉ戏娇潭葘獪囟鹊停路綄獪囟雀撸潭戎瞪戏酱?、下方小 )。
(2)答案:氣體的熱脹冷縮
解析:裝置靠瓶內氣體(塑料瓶 A 內空氣 )熱脹冷縮工作。溫度變化時,瓶內氣體體積改變,導致玻璃管內水柱高度變化,利用了氣體熱脹冷縮原理 。
(3)答案:玻璃管要細,塑料瓶(氣體容器 )容積要大
解析:玻璃管越細,相同氣體體積變化時,水柱高度變化越明顯,便于觀察;塑料瓶容積越大,溫度變化時,氣體體積變化越顯著,水柱移動距離越大,可提高精確度 。編輯分享在解析中加入對熱脹冷縮原理的詳細解釋如何選擇合適的塑料瓶來提高實驗的準確性?有沒有其他類似的實驗可以幫助理解氣體的熱脹冷縮?
練1
不用百葉箱,直接用溫度計測量氣溫,下列哪個地方測出來最接近真實值( )
A.學校室內籃球場 B.教學樓樓項上 C.操場邊樹蔭下 D.學校閱覽室室內
答案:C
解析:
A:室內籃球場有人員活動、照明等,溫度受影響,不是真實氣溫;
B:教學樓頂上陽光直射,溫度偏高;
C:操場邊樹蔭下,避免陽光直射,更接近真實氣溫;
D:閱覽室室內有人員、設備等,溫度與外界有差異。選 C 。
練2
若用剛測過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計插入沸水中測水溫,則溫度計的液柱是(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A
解析:剛測過冰水混合物0℃的溫度計,插入沸水100℃,標準大氣壓下 ),溫度計內液體受熱膨脹,液柱上升,選 A 。
練3
關于溫度計的使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br/>A.所測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最大刻度值
B.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溫度計玻璃泡浸入液體后要稍過一段時間,待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D.為方便讀數,總將溫度計從被測液體中拿出來靠近眼睛,視線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答案:D
解析:
A:所測溫度不能超溫度計量程,正確;
B:玻璃泡全部浸入、不碰容器底和壁,正確;
C:浸入后待示數穩定再讀數,正確;
D: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液體中拿出讀數(體溫計除外 ),錯誤。選 D 。
練4
房間內有甲、乙、丙三支溫度計,其中只有一支溫度計的刻度是準確的,將甲放在空氣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插在敞口玻璃瓶中的酒精里,它們的示數都為18℃,那么該房間的實際溫度( ?。?br/>A.低于18℃ B.等于18℃ C.高于18℃ D.無法確定
答案:C解析:甲放空氣中,顯示室溫;乙玻璃泡在密封玻璃瓶酒精中,酒精不蒸發,乙示數等于室溫;丙玻璃泡在敞口玻璃瓶酒精中,酒精蒸發吸熱,使丙示數低于室溫。
因只有一支準確,甲和乙示數相同(若準確則都準,矛盾 ),所以丙不準確,甲或乙有一個準確。但丙示數低,說明真實溫度高于丙(18^℃,而甲、乙示數為18℃,若甲準確則乙也應準確(矛盾 ),所以實際溫度高于18℃,選 C 。
練5
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觀察它的量程和認清它的______。小強在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溫度時讀取了四次數據,每次讀數時溫度計的位置如圖1所示,其中正確的是______。圖2中所示的是用溫度計分別測得的冰和水的溫度,那么冰的溫度是______℃,水的溫度是______℃。
答案:分度值 ;D ;-22 ;38
練6
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后,秋秋嘗試自制了一支氣體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瓶中裝的是空氣,玻璃管中間封有一段紅色液柱。
(1)此溫度計是根據 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2)秋秋把該溫度計先后放入20℃和50℃的水中,標出紅色液柱右側分別到達的位置A和B,如圖乙所示(左邊裝置已省略),AB段長度的讀數為_________cm;
(3)若用該溫度計測室溫,液柱右側正好移動到C處,則此時的室溫為 _______℃。
:答案:氣體熱脹冷縮 。
解析:自制的氣體溫度計,瓶內裝空氣,溫度變化時,空氣的體積會發生熱脹冷縮變化,從而推動玻璃管中的液柱移動,所以是根據 “氣體熱脹冷縮” 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3.00 。
解析:由圖乙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A 點對應的刻度值是 4.00cm,B 點對應的刻度值是 7.00cm,AB 段的長度為7.00 - 4.00 = 3.00cm 。
:答案:35 。
解析:把溫度計放入 20℃水中液柱在 A 處,放入 50℃水中液柱在 B 處,溫度變化了50 - 20 = 30℃,對應的液柱長度變化是 3.00cm,則 1cm 對應的溫度變化是30÷3 = 10℃。C 點在 A 點上方 1.50cm 處(A 點 4.00cm,C 點 5.50cm ),溫度變化了1.5×10 = 15℃,所以室溫為20 + 15 = 35℃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绍兴县| 建昌县| 顺平县| 唐海县| 石台县| 错那县| 区。| 顺昌县| 阳信县| 许昌县| 临沧市| 富蕴县| 灵台县| 博白县| 辽源市| 陕西省| 齐河县| 阿克陶县| 科技| 黎川县| 黄平县| 麦盖提县| 金华市| 乐至县| 青铜峡市| 安庆市| 福建省| 漳浦县| 虎林市| 大同县| 肥乡县| 太湖县| 静乐县| 沐川县| 姜堰市| 曲靖市| 阜宁县| 西和县| 阿荣旗|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