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暑假自學】第3講 溫度的應用(含解析)--2025年浙教版新七年級科學暑假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暑假自學】第3講 溫度的應用(含解析)--2025年浙教版新七年級科學暑假講義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3講 溫度的應用與實驗室
1.知道體溫計的的特點,掌握溫度計和體溫計的區別;
2.掌握不準的溫度計的校正問題。;
3.掌握實驗室常見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不準確溫度計矯正問題
Eg:一只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將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測量結果是2℃;若外界氣溫為23℃,該溫度計示數是27℃。若用該溫度計測量一杯熱水的溫度,示數為40℃,則這杯熱水的實際溫度是多少攝氏度?
①討論法
分析與解:設示數不準溫度計上每一小格表示1℃,那么它顯示的溫度從2℃到27℃之間有(27℃-2℃)÷1℃=25格,對應著的實際溫度為23℃-0℃=23℃,因此每一格對應的實際溫度為23℃÷25 =0.92℃。則溫度計示數從2℃到40℃有(40℃-2℃)÷1℃=38格,則對應的實際溫度從0℃開始增加了0.92℃×38=34.96℃,所以若在溫水中的示數是40℃,那么溫水的實際溫度是0℃+34.96℃=34.96℃≈35℃。
②圖示結合比例法(建議學生使用這種方法)
分析:如圖所示,圖中在左邊自下至上的2℃、27℃、40℃分別是溫度計在冰水混合物、外界氣溫和熱水中的溫度值,右邊自下至上的0℃、23℃、t1℃分別是它們所對應的實際溫度。從圖中可以看出:冰水混合物的實際溫度是0℃,而溫度顯示2℃;外界氣溫是27℃,而溫度計顯示23℃;當溫水的實際溫度為t1時,溫度計顯示40℃。由于溫度計的刻度是均勻的,所以示數不準溫度計上的顯示溫度的變化量跟對應的實際溫度的變化量是成正比例的,則有:
解得:
所以,若放在溫水中的示數是40℃,那么溫水的實際溫度是35℃。
例1
實驗室有一只讀數不準確但刻度均勻的溫度計,在測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其讀數為4℃;在測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讀數為84℃。用該溫度計測量某液體溫度,當實際溫度為40℃時,該溫度計顯示溫度為(  )
A.36℃ B.40℃ C.45℃ D.50℃
例2
有一支溫度計,其外面的刻度已模糊不清,現把此溫度計的玻璃泡插入2℃水中,用刻度尺測得溫度計內紅色液體柱長為3cm,若把玻璃管插入100℃的沸水中,測得紅色液柱長為31cm,現用此溫度計測某液體的溫度,用刻度尺測得紅色液柱長為15cm,那么此液體的溫度為( )
A.28℃ B.35℃ C.44℃ D.60℃
例3
有一支溫度計刻度數據不準確,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將溫度計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時,讀數為4℃,當冰熔化后,水溫升高到某一數值X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與真實值相等,當用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的溫度時,示數為94℃,則某溫度X為(  )
A.38℃ B.40℃ C.42℃ D.44℃
例4
用一支讀數不準確的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示數為-2℃;用它測量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示數為103℃;用它測量某種液體的溫度,示數為19℃,則該液體的實際溫度為多少?
練1
某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是6℃,當冰熔化后,水溫升高到60℃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和真實溫度相等。那么,當用該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時,它的示數為(  )
A.90℃ B.94℃ C.96℃ D.98℃
練2
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溫度計,插入冰水混合物時液柱的高度為2.5厘米;插入1標準大氣壓下沸騰的水中時液柱的高度為17.5厘米。那么這支溫度計液柱的高度為8.5厘米時,被測物體的溫度為(  )
A.40℃ B.37℃ C.50℃ D.33℃
1.體溫計:
(1)測量范圍 ,最小刻度值 ;
(2)玻璃泡大,玻璃管較細,準確度高;玻璃泡與玻璃管中間 ,水銀柱回不下來,故 離開人體讀數。(體溫計使用前要消毒, ,體溫計只升不降。)
2.其他的溫度計:電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色帶溫度計、衛星遙感測溫度、紅外線測溫儀等。
例1
常見普通溫度計的橫截面是圓形,而體溫計的橫截面近似于一個三角形,如圖所示。體溫計做成這種形狀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緊向下甩
B.把示數刻在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確
C.節約材料,美觀好看
D.對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讀數
例2
用體溫計分別測甲、乙、丙三人的體溫,測得甲的體溫是38℃,在忘了甩體溫計,用酒精消毒后又用它去測乙和丙的溫度,已知乙是正常體溫,丙的實際體溫是40℃,那么測乙丙后溫度計的讀數分別是(  )
A.38℃和40℃ B.37℃和40℃ C.都是38℃ D.37℃℃和38℃
例3
體溫計的水銀面指在37.5℃上,在未甩的情況下,分別量出三個患者的體溫,測得的結果第1次為37.5℃,第2次38.5℃,第3次38.5℃。則( ) A.只有第一次正確 B.只有第二次正確 C.只有第三次正確 D.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確
例4
體溫計是常見的測溫工具,請據圖回答:
(1)下圖甲所示,體溫計示數是___________℃,因體溫計液柱太細難以讀數,所以體溫計具有特殊構造,其橫截面如圖乙所示,要看清體溫計中液柱的位置就應沿___________方向觀察(選填“A”、“B”或“C”);
(2)體溫計和一般溫度計構造有所不同。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體溫計能準確測量到 0.1 ℃ B.體溫計測體溫時可以離開人體后讀數
C.體溫計的刻度一般在 35~42 ℃之間 D.用體溫計也可以測量冰水的溫度
(3)甲同學測量體溫示數為 38 ℃,他沒有向下甩就給乙同學測體溫,測得的示數仍為38 ℃,則乙同學的體溫(  )
A.一定等于 38 ℃ B.一定低于 38 ℃ C.可能高于 38 ℃ D.一定不高于 38 ℃
練1
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這是因為(  )
A.體溫計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特別細的玻璃管 B.體溫計里裝的是水銀
C.體溫計的玻璃泡容積大而玻璃管又很細 D.體溫計的測量范圍
練2
某同學用體溫計測量自己的體溫,測量結果是35.5℃,所測量溫度低于實際溫度,其原因不可能是(  )
A.體溫計本身刻度不準 B.沒有及時讀數
C.體溫計與人體接觸時間不夠長 D.體溫計顯示的是腋下溫度
練3
秋季流感盛行,小科在未甩的情況下,消毒體溫計后依次給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學量體溫,測得結果:讀數分別為36.4℃、38.4、38.4℃、39.6℃、39.6℃。則(  )
A.只有甲、乙、丁正確 B.只有乙、丁正確
C.至少有三位同學正確 D.乙、丁肯定正確,甲、乙和戊也可能正確
練4
在流感頻發的春季,有些學校要求每天對學生進行晨檢,其中就用了到體溫計,如圖13所示,請問:
(1)體溫計是根據液體的______性質制成的。
(2)體溫計的量程是______℃,下圖中體溫計的示數為______℃。
使用時,它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離開人體讀數。
(3)如果我們僅消毒就粗心的直接用以上這支體溫計去測量37℃和38.5℃這兩位同學的體溫,則該溫度計的示數分別是______℃和______℃。
(4)給體溫計消毒的下列方法,正確的是______。
A.用酒精棉擦一擦 B.在酒精燈上烤一烤
C.在開水中浸泡一下 D.甩一甩后再放在水中煮沸
分類 儀器及名稱
反應容器 可直接加熱
墊石棉網加熱
儀器 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項
例1
下列化學藥品的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藥品只需分類儲存,不需作出特別規定 B.易燃、易爆類藥品必須單獨存放
C.易揮發、腐蝕類藥品應分別密封保存 D.藥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例2
下列儀器對應的名稱正確的是(  )
A. 長頸漏斗 B.試管夾 C. 滴瓶 D. 鑷子
例3
下列儀器中既能做反應容器又能直接加熱的是(  )
A.燒杯 B.試管 C.錐形瓶 D.集氣瓶
例4
下列化學儀器,相信你已多次使用過,請按下列要求把儀器填在橫線上:a.量筒,b.玻璃棒,c.藥匙,d.托盤天平,e. 膠頭滴管,f.試管(填序號)
(1)稱量固體藥品的是_________; (2)取用固體藥品的是_________;
(3)量取液體體積的是_________; (4)可用于攪拌液體的是_________;
(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是_________, (6)少量溶液相互反應時,需要用_________.
練1
下列儀器與用途不對應的一組是(  )
A.試管——測量液體體積 B.體溫計——測量人體的溫度
C.酒精燈——加熱 D.天平——測物體的質量
練2
科學實驗中,藥品和儀器的存放應符合一定的規范。下列物質存放在對應的容器中,符合規范的是(  )
A.碳酸鈣固體 B.氫氧化溶液 C.氯氣 D. 稀鹽酸溶液
練3
如圖所示,把下列實驗所用的儀器的名稱填在橫線上: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體需要用___________。(填標號,下同)
(2)少量溶液相互反應時,需要用___________。(3)量取8毫升的水,需要用___________。
(4)收集氣體時時,需要用___________。
進人實驗室要遵守實驗室安全守則,比如,不能用 接觸實驗室電源,不能將小刀、螺絲刀等物品插入 插孔,以免發生觸電事故;不能將固體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劑直接倒入 ,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環境污染。實驗完畢后,將你的實驗區域清理 ,并清洗雙手。
藥品安全:取用藥品遵守“三不”原則: , , 。
燙傷: ;
被化學試劑灼傷: 。
例1
下列對實驗意外事故的處理,錯誤的是(  )
A.若不慎將燃著的酒精燈碰倒,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應立刻用濕抹布撲蓋
B.若不慎將腐蝕性藥液濺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沖洗
C.若不慎將燒堿溶液(有腐蝕性)沾到皮膚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使用火焰、紅熱的玻璃和金屬時若發生燙傷,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和浸泡
例2
實驗時,如果有有毒、有害氣體產生,應采取的措施為(  )
A.停止實驗,離開實驗室 B.在通風櫥里操作
C.移到走廊操作 D.戴上口罩繼續操作
例3
我們必須嚴格遵守實驗室的安全守則,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下面實驗室安全守則明顯錯誤的是( )
A.聽從老師的指示,未經老師的允許不能擅自進入實驗室
B.不能用濕手接觸實驗室電源,以免發生觸電事故,但是可以將小刀、螺絲刀等物品插入電源插孔
C.打翻化學試劑或器皿時需立即處理,并及時向老師或實驗室管理員匯報
D.不能將固體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劑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環境污染。實驗完畢后,將實驗區域清理干凈,并清洗雙手
例4
下列危險化學品標志中,表示腐蝕品的是(  )
A. B. C. D.
例5
實驗時,即便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有時也會發生意外,這時一定要保持鎮定,并立即向老師報告。試把下面發生的意外跟最合適的應變方法配對。(填序號)
A:化學試劑濺進嘴里__________;B:化學試劑沾到手臂上__________;
C:實驗桌發生大面積著火___________;D酒精撒到桌面上小范圍起火________
①滅火器滅火;②蒸餾水沖洗;③濕抹布撲蓋;④大量自來水沖洗
練1
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未經老師允許,不能擅自動手做實驗 B.為便于觀察,可用手直接接觸藥品
C.在實驗室可通過品嘗的方法鑒別食鹽 D.實驗剩余的藥品先倒入水池,再用水沖洗
練2
為了安全貯存、使用易燃物和易爆物,因此在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這些物質的場所,都要有明顯的警告標志,下列不屬于消防安全標志的是(  )
A. B. C. D.
練3
為保證實驗安全,取得預期實驗效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我們應掌握正確的實驗操作并遵循化學實驗的安全規則,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
A.實驗前,應明確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須征得老師同意后再進行操作
B.不準在實驗室內嬉戲打鬧、大聲談話
C.為了便于觀察,可用手接觸藥品,直接聞藥品氣味,但嚴禁品嘗藥品
D.加熱操作中,不要湊近被加熱儀器直視觀察,不要將試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
E.易燃、易爆的藥品要遠離火源,避免將腐蝕性藥品沾在衣服或皮膚上
F.切忌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個酒精燈
G.注意安全用電和節約用水,離開實驗室前,務必關閉電源和水源
膠頭滴管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項:滴管可以用來取用少量溶液。
(1)使用滴管時,膠頭在 ,管口在 ;滴管口 容器;
(2)滴管用后立即沖洗 ,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其他試劑;
(3)用滴管吸取溶液或壓放溶液時,要 或 膠頭,不能用力過猛。
酒精燈的使用:
(1)點燃酒精燈應用 引燃,不能用另一只酒精燈點燃;熄滅酒精燈應用 蓋滅,不能用嘴吹滅;
(2)觀察酒精燈的火焰,你可以發現火焰可分為 、 、 三層,各層火焰中,溫度最髙的是 ,溫度最低的是 ,溫度居中的是 。所以用酒精燈加熱物體時,物體應處在外焰處,溫度升高最快。
藥品的取用
(1)固體藥品
粉末狀或小顆粒狀藥品:用 取用;方法: 。塊狀藥品:用 取用,方法 ;
(2)液體藥品
少量液體:用 吸取;一定量液體:用 量取;較多量液體:可 ;
注意:①瓶塞 ;②試劑瓶標簽 ;③試管略傾斜瓶口 。
試管
使用方法:①給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得超過試管容積的 ;②使用時試管應干燥,加熱液體時試管口不要朝著別人或自己,試管傾斜與桌面成 角;③可直接在酒精燈上加熱,先 ,再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④試管夾應從試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夾在試管中上部(約離試管口 處);⑤手握 , 不要把拇指按在 上。
例1
走進化學實驗室,同學們能夠學會基本操作.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B. C. D.
例2
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圖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例3
下列實驗中,酒精燈的使用正確的是(  )
A. B. C. D.
例4
實驗室加熱約150mL液體,可以使用的儀器是(  )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例5
正確的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加熱液體 取放固體藥品 聞氣體氣味 塞緊橡膠塞
A B C D
例6
以下是小凱完成該實驗主要操作過程的示意圖.按評分標準,每項操作正確得1分,滿分5分,實驗完畢后小凱得了3分.請回答:
(1)請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說明原因:________;
(2)裝置氣密性良好的標志是________;
(3)連接導管和玻璃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例7
酒精燈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加熱儀器,某小組同學對酒精燈火焰溫度進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研究:甲同學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燈火焰中,1~2s后取出,觀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顯碳化。
(1)由上述現象得出結論:外焰溫度最高。你認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學在老師指導下,分別利用高溫傳感器測得酒精燈各層火焰平均溫度如下表。
火焰層 平均溫度/℃
乙 丙
焰心 432 598
內焰 520 667
外焰 666 783
(2)由上表得出結論:______(填“焰心”、“內焰”或“外焰”)溫度最高。
(3)結合定量研究結論,下列圖示中加熱方法(試管夾未畫出)最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Ⅲ)交流反思:不僅酒精燈的各層火焰溫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層溫度也有差異。
(4)造成乙、丙兩同學所測相同火焰層溫度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寫出兩點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1
試管夾夾持試管加熱的正確方法是(  )
A.把試管夾從試管的中部橫向插入,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握長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B.把試管夾從試管的上部往下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握長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C.把試管夾從試管的下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握長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D.以上操作方法都不正確
練2
下列給試管內液體加熱的操作,正確的是(  )
A.給試管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應超過試管容積的1/2
B.加熱時試管口對著無人處
C.加熱時,為了加速加熱,酒精燈的火焰直接對著液體下方加熱
D.加熱時先把酒精燈放好,試管在火焰上方來回移動
練3
判斷玻璃儀器已經洗凈的標準,是觀察器壁上(  )
A.附著的水能聚成水滴 B.附著的水能成股流下
C.一點水都沒有附著 D.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練4
用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發現試管破裂了,造成試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有:
①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加熱; ②加熱前沒有擦干試管外壁的水;
③加熱時試管底部觸及燈芯; ④被加熱的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
⑤加熱時沒有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 ⑥沒有進行預熱,直接集中加熱試管里液體的中下部.
其中與之相關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③⑥ C.②④ D.③④⑤
練5
學會正確使用實驗工具是科學探究的必備技能之一、下列實驗操作,符合規范的是(  )

取用固體粉末 吹滅酒精燈 傾倒液體 加熱液體
練6
2023年8月17日臺灣大學化工系實驗室爆炸起火,事故造成兩名學生受到灼傷送醫。該事件再次為我們敲響了實驗室安全的警鐘。
(1)要保證實驗安全,必須清楚各類儀器的名稱與用途。在圖甲所示儀器中,①的名稱是______,實驗室量取10mL水需要用到的儀器有______(選填序號)。
(2)實驗時,要注意操作規范。如圖乙是從試劑瓶中吸取液體滴加到試管的操作,指出圖中的錯誤之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實驗過程中酒精燈著火,正確的做法是( )
A.立即撤離,并且對老師保密以免受到責罰 B.立刻用濕布蓋滅,并立即報告老師
C.接一盆水撲滅大火,并立即報告老師 D.立刻用嘴把火吹滅,并立即報告老師
練7
如圖所示是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基本操作。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A所示,手握細口瓶傾倒液體時,細口瓶貼標簽的一面要___________,細口瓶的塞子要___________在桌面上。
(2)如圖B所示,用完酒精燈后,熄滅酒精燈的方法為___________,此外,使用酒精燈時,還需要注意___________(寫出一條)。
(3)如圖C所示,用酒精燈加熱試管里的液體時,應注意:試管里的液體體積不應超過試管容積的___________。進行實驗時,某同學先對試管進行預熱,然后用酒精燈的火焰對準藥品所在部位加熱,卻發現試管炸裂,你認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如圖D所示,如果試管內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質時,要用___________(填工具名稱)刷洗。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3講 溫度的應用與實驗室
1.知道體溫計的的特點,掌握溫度計和體溫計的區別;
2.掌握不準的溫度計的校正問題。;
3.掌握實驗室常見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不準確溫度計矯正問題
Eg:一只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將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測量結果是2℃;若外界氣溫為23℃,該溫度計示數是27℃。若用該溫度計測量一杯熱水的溫度,示數為40℃,則這杯熱水的實際溫度是多少攝氏度?
①討論法
分析與解:設示數不準溫度計上每一小格表示1℃,那么它顯示的溫度從2℃到27℃之間有(27℃-2℃)÷1℃=25格,對應著的實際溫度為23℃-0℃=23℃,因此每一格對應的實際溫度為23℃÷25 =0.92℃。則溫度計示數從2℃到40℃有(40℃-2℃)÷1℃=38格,則對應的實際溫度從0℃開始增加了0.92℃×38=34.96℃,所以若在溫水中的示數是40℃,那么溫水的實際溫度是0℃+34.96℃=34.96℃≈35℃。
②圖示結合比例法(建議學生使用這種方法)
分析:如圖所示,圖中在左邊自下至上的2℃、27℃、40℃分別是溫度計在冰水混合物、外界氣溫和熱水中的溫度值,右邊自下至上的0℃、23℃、t1℃分別是它們所對應的實際溫度。從圖中可以看出:冰水混合物的實際溫度是0℃,而溫度顯示2℃;外界氣溫是27℃,而溫度計顯示23℃;當溫水的實際溫度為t1時,溫度計顯示40℃。由于溫度計的刻度是均勻的,所以示數不準溫度計上的顯示溫度的變化量跟對應的實際溫度的變化量是成正比例的,則有:
解得:
所以,若放在溫水中的示數是40℃,那么溫水的實際溫度是35℃。
例1
實驗室有一只讀數不準確但刻度均勻的溫度計,在測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其讀數為4℃;在測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讀數為84℃。用該溫度計測量某液體溫度,當實際溫度為40℃時,該溫度計顯示溫度為(  )
A.36℃ B.40℃ C.45℃ D.50℃
答案:A
實際溫度變化100℃,溫度計示數變化84 - 4 = 80格,所以每格對應實際溫度100/80=1.25℃。當實際溫度40℃,溫度計示數=4+40/1.25=36℃,選A
例2
有一支溫度計,其外面的刻度已模糊不清,現把此溫度計的玻璃泡插入2℃水中,用刻度尺測得溫度計內紅色液體柱長為3cm,若把玻璃管插入100℃的沸水中,測得紅色液柱長為31cm,現用此溫度計測某液體的溫度,用刻度尺測得紅色液柱長為15cm,那么此液體的溫度為( )
A.28℃ B.35℃ C.44℃ D.60℃
答案: C.44℃
解析:液柱高度與實際溫度成線性關系(刻度均勻):
實際2°C時液柱高3cm,實際100°C時液柱高31cm。
實際溫度變化范圍:98°C(100°C - 2°C)
液柱高度變化范圍:28cm(31cm - 3cm)
每cm液柱高度變化對應的實際溫度:98°C / 28cm = 3.5°C/cm
液柱高15cm時,從參考點(3cm)開始變化:15cm - 3cm = 12cm
對應實際溫度變化:12cm × 3.5°C/cm = 42°C
初始實際溫度2°C,因此液體溫度:2°C + 42°C = 44°C
關鍵公式 :實際溫度 = [(100 - 2) / (31 - 3)] × (液柱高 - 3) + 2 = 3.5 × (液柱高 - 3) + 2。代入液柱高15cm,解得44°C。
例3
有一支溫度計刻度數據不準確,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將溫度計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時,讀數為4℃,當冰熔化后,水溫升高到某一數值X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與真實值相等,當用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的溫度時,示數為94℃,則某溫度X為(  )
A.38℃ B.40℃ C.42℃ D.44℃
答案: B.40℃
解析:溫度計在冰水混合物(實際0°C)時讀數為4℃,在沸水(實際100°C)時讀數為94℃,因此:實際溫度變化范圍:100°C(0到100°C)
對應讀數變化范圍:90個單位(94°C - 4°C)
實際溫度與讀數關系:實際溫度 = [(100) / (94 - 4)] × (讀數 - 4) = (100/90) × (讀數 - 4) = (10/9) × (讀數 - 4)
設實際溫度x時,讀數也為x(示數等于真實值),代入公式:
x = (10/9) × (x - 4)
解方程:9x = 10(x - 4) → 9x = 10x - 40 → x = 40°C
解釋 :當實際溫度40°C時,溫度計讀數恰好為40°C,滿足條件
例4
用一支讀數不準確的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示數為-2℃;用它測量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示數為103℃;用它測量某種液體的溫度,示數為19℃,則該液體的實際溫度為多少?
答案20°C
解析:溫度計在冰水混合物(實際0°C)時讀數為-2℃,在沸水(實際100°C)時讀數為103℃,因此:
實際溫度變化范圍:100°C(0到100°C)
對應讀數變化范圍:105個單位(103°C - (-2°C) = 103 + 2 = 105)
每個讀數單位對應的實際溫度:100°C / 105 = 20/21 ≈ 0.9524°C/單位
讀數19°C時,從初始讀數參考點(-2°C)開始變化:19°C - (-2°C) = 21單位
對應實際溫度變化:(20/21) × 21 = 20°C
由于初始實際溫度0°C,因此液體實際溫度:0°C + 20°C = 20°C
關鍵公式 :實際溫度 = [(100) / (103 - (-2))] × (讀數 - (-2)) = (100/105) × (讀數 + 2)。代入讀數19°C,解得20°C。
練1
某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是6℃,當冰熔化后,水溫升高到60℃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和真實溫度相等。那么,當用該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時,它的示數為(  )
A.90℃ B.94℃ C.96℃ D.98℃
答案: C.96℃
解析:溫度計在冰水混合物(實際0°C)時讀數為6℃,在實際60°C時讀數也為60°C(示數等于真實值)。
建立實際溫度與讀數的線性關系:
實際0°C → 讀數6°C
實際60°C → 讀數60°C
實際溫度變化60°C,對應讀數變化54單位(60°C - 6°C)
每單位實際溫度變化對應的讀數變化率:54 / 60 = 0.9(或9/10)
一般公式:讀數 = (9/10) × 實際溫度 + 6(當實際溫度0°C時,讀數必須為6°C)
實際沸水溫度100°C時,讀數 = (9/10) × 100 + 6 = 90 + 6 = 96°C
解釋 :從0°C到100°C實際增加100°C,讀數增加100 × 0.9 = 90單位,初始讀數6°C,因此總讀數為96°C。
練2
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溫度計,插入冰水混合物時液柱的高度為2.5厘米;插入1標準大氣壓下沸騰的水中時液柱的高度為17.5厘米。那么這支溫度計液柱的高度為8.5厘米時,被測物體的溫度為(  )
A.40℃ B.37℃ C.50℃ D.33℃
答案: A.40℃
解析:液柱高度與實際溫度成線性關系:冰水混合物(實際0°C)時液柱高2.5cm
沸水(實際100°C)時液柱高17.5cm
實際溫度變化范圍:100°C
液柱高度變化范圍:15cm(17.5cm - 2.5cm)
每cm液柱高度變化對應的實際溫度:100°C / 15cm = 20/3 ≈ 6.666°C/cm
液柱高8.5cm時,從參考點(2.5cm)開始變化:8.5cm - 2.5cm = 6cm
對應實際溫度變化:(6/15) × 100°C = (0.4) × 100°C = 40°C
初始實際溫度0°C,因此物體溫度:0°C + 40°C = 40°C
關鍵公式 :實際溫度 = [(100) / (17.5 - 2.5)] × (液柱高 - 2.5) = (100/15) × (液柱高 - 2.5)。代入液柱高8.5cm,解得40°C。
1.體溫計:
(1)測量范圍 35℃-42℃ ,最小刻度值 0.1℃ ;
(2)玻璃泡大,玻璃管較細,準確度高;玻璃泡與玻璃管中間 有一段很細的縮口 ,水銀柱回不下來,故 可以 離開人體讀數。(體溫計使用前要消毒, 還要用力甩幾下 ,體溫計只升不降。)
2.其他的溫度計:電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色帶溫度計、衛星遙感測溫度、紅外線測溫儀等。
例1
常見普通溫度計的橫截面是圓形,而體溫計的橫截面近似于一個三角形,如圖所示。體溫計做成這種形狀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緊向下甩
B.把示數刻在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確
C.節約材料,美觀好看
D.對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讀數
答案:D
解析:體溫計截面近似三角形棱鏡 (三棱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當液柱(水銀)通過時,光線發生折射,使液柱在視覺上被放大(類似放大鏡效果)。
作用 :體溫計玻璃管較細,液柱很窄,放大后便于精確讀取刻度(如分辨0.1℃)。
例2
用體溫計分別測甲、乙、丙三人的體溫,測得甲的體溫是38℃,在忘了甩體溫計,用酒精消毒后又用它去測乙和丙的溫度,已知乙是正常體溫,丙的實際體溫是40℃,那么測乙丙后溫度計的讀數分別是(  )
A.38℃和40℃ B.37℃和40℃ C.都是38℃ D.37℃℃和38℃
答案:A(38℃和40℃)
解析:體溫計特性 :玻璃泡與玻璃管間有縮口結構,導致水銀柱只升不降 (需甩動才復位)。
測量過程分析 :測甲(38℃)后水銀柱升至38℃,因未甩動,水銀柱不會自動下降。
測乙(實際37℃<38℃):體溫計接觸熱源后,水銀柱無法下降至37℃(因縮口阻斷回流),讀數保持38℃不變。
測丙(實際40℃>38℃):新高溫使水銀柱突破縮口繼續上升至40℃,讀數為40℃。
結論 :測乙時仍為38℃,測丙時為40℃。
例3
體溫計的水銀面指在37.5℃上,在未甩的情況下,分別量出三個患者的體溫,測得的結果第1次為37.5℃,第2次38.5℃,第3次38.5℃。則( ) A.只有第一次正確B.只有第二次正確C.只有第三次正確D.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確
答案:D 解析:關鍵規則 :未甩體溫計讀數只升不降: 實際體溫 ≥ 原示數時 :水銀柱升至實際溫度(讀數正確)。 實際體溫 < 原示數時 :水銀柱無法下降,讀數保持原值(讀數錯誤)。 分步分析 : 第一次(讀37.5℃) : 若患者實際體溫 ≥37.5℃(如38℃),讀數為實際值(正確)。 若實際體溫 <37.5℃(如37℃),讀數保持37.5℃(錯誤)。 → 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 第二次(讀38.5℃) : 因第一次后示數最高為37.5℃,現讀數升至38.5℃,說明實際體溫一定為38.5℃(正確)。 → 肯定正確。 第三次(讀38.5℃) : 若患者實際體溫 ≥38.5℃(如39℃),讀數應為實際值(正確)。 若實際體溫 <38.5℃(如38℃),讀數保持38.5℃(錯誤)。 → 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
例4
體溫計是常見的測溫工具,請據圖回答:
(1)下圖甲所示,體溫計示數是___________℃,因體溫計液柱太細難以讀數,所以體溫計具有特殊構造,其橫截面如圖乙所示,要看清體溫計中液柱的位置就應沿___________方向觀察(選填“A”、“B”或“C”);
(2)體溫計和一般溫度計構造有所不同。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體溫計能準確測量到 0.1 ℃ B.體溫計測體溫時可以離開人體后讀數
C.體溫計的刻度一般在 35~42 ℃之間 D.用體溫計也可以測量冰水的溫度
(3)甲同學測量體溫示數為 38 ℃,他沒有向下甩就給乙同學測體溫,測得的示數仍為38 ℃,則乙同學的體溫(  )
A.一定等于 38 ℃ B.一定低于 38 ℃ C.可能高于 38 ℃ D.一定不高于 38 ℃
(1)答案: 37.8℃ ;A方向
解析:體溫計分度值為 0.1℃ (每小格0.1℃),液柱末端在37℃后第8小格(如圖甲),故讀數為 37.8℃ 。
觀察方向 :體溫計橫截面為三棱柱 (圖乙),相當于凸透鏡。沿 A方向 (垂直于棱鏡弧面)觀察時,光線折射使液柱放大(類似放大鏡),便于看清細液柱位置。
C方向為平行棱角,無放大效果。
(2)答案:D
解析:體溫計特性 :
A正確 :分度值0.1℃,精度高。
B正確 :縮口結構阻止水銀回流,可離體讀數。
C正確 :人體溫度范圍限定(35~42℃)。
D錯誤 :冰水溫度為0℃,低于體溫計量程下限(35℃),測量時水銀無法收縮至真實值(因縮口卡住),導致讀數錯誤。
(3)答案:D(一定不高于38℃)
解析:縮口特性 :水銀只升不降 (需甩動復位)。
邏輯分析 :若乙實際體溫>38℃(如39℃),水銀柱會上升至39℃,但實際讀數為38℃,說明乙體溫不可能高于38℃ 。
若乙體溫≤38℃(如37.5℃),水銀柱無法下降,讀數保持38℃。
→ 乙體溫不高于38℃ (可能等于或低于38℃,但無法顯示真實低溫值)。
練1
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這是因為(  )
A.體溫計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特別細的玻璃管 B.體溫計里裝的是水銀
C.體溫計的玻璃泡容積大而玻璃管又很細 D.體溫計的測量范圍
答案:A(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解析:縮口作用 :玻璃泡與玻璃管連接處有狹窄縮口 (圖乙紅框)。水銀受熱膨脹通過縮口上升,冷卻時在縮口處斷開,阻止水銀回流,實現離體后示數穩定。
練2
某同學用體溫計測量自己的體溫,測量結果是35.5℃,所測量溫度低于實際溫度,其原因不可能是(  )
A.體溫計本身刻度不準 B.沒有及時讀數
C.體溫計與人體接觸時間不夠長 D.體溫計顯示的是腋下溫度
答案:B(未及時讀數)
解析:體溫計特性 :離體后示數不變 (縮口鎖定),讀數時間不影響結果。
錯誤項分析 :
A可能 :出廠校準問題。
C可能 :接觸時間不足導致水銀未完全膨脹(需>5分鐘)。
D可能 :腋下溫度通常比口腔低0.5~1℃,顯示35.5℃合理。
B不可能 :縮口結構使示數保持恒定,早讀晚讀結果相同。
練3
秋季流感盛行,小科在未甩的情況下,消毒體溫計后依次給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學量體溫,測得結果:讀數分別為36.4℃、38.4、38.4℃、39.6℃、39.6℃。則(  )
A.只有甲、乙、丁正確 B.只有乙、丁正確
C.至少有三位同學正確 D.乙、丁肯定正確,甲、乙和戊也可能正確
答案:B(只有乙、丁正確)
解析:
體溫計特性 :有縮口結構,水銀柱只升不降 (需甩動才能復位)。
分步推理 :
甲(36.4℃) :
因未甩動,體溫計示數不會自動下降。
若甲實際體溫 ≤ 初始值(假設為36.4℃),則讀數保持36.4℃(可能正確也可能偏低)。
→ 無法確定是否正確。
乙(38.4℃) :
讀數為38.4℃>甲的讀數(36.4℃) ,說明乙實際體溫必然高于當前示數,水銀柱上升至真實值。
→ 乙的讀數38.4℃一定正確。
丙(38.4℃) :
丙讀數(38.4℃) 等于乙后的當前示數 (38.4℃)。
若丙實際體溫 ≤38.4℃,讀數不變(可能偏低);若實際=38.4℃,則正確。
→ 無法確定是否正確。
丁(39.6℃) :
讀數為39.6℃>丙的讀數(38.4℃) ,說明丁實際體溫高于當前示數,水銀柱上升至真實值。
→ 丁的讀數39.6℃一定正確。
戊(39.6℃) :
讀數(39.6℃) 等于丁后的當前示數,若戊實際體溫<39.6℃,讀數不變(偏高)。
→ 無法確定是否正確。
結論 :
乙和丁的讀數一定正確 (讀數為上升值)。
甲、丙、戊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無法保證。
→ 只有選項 B(只有乙、丁正確) 符合推理
練4
在流感頻發的春季,有些學校要求每天對學生進行晨檢,其中就用了到體溫計,如圖13所示,請問:
(1)體溫計是根據液體的______性質制成的。
(2)體溫計的量程是______℃,下圖中體溫計的示數為______℃。
使用時,它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離開人體讀數。
(3)如果我們僅消毒就粗心的直接用以上這支體溫計去測量37℃和38.5℃這兩位同學的體溫,則該溫度計的示數分別是______℃和______℃。
(4)給體溫計消毒的下列方法,正確的是______。
A.用酒精棉擦一擦 B.在酒精燈上烤一烤
C.在開水中浸泡一下 D.甩一甩后再放在水中煮沸
(1)答案:熱脹冷縮
解析:體溫計利用液體(水銀)的熱脹冷縮特性:受熱時水銀膨脹,通過縮口上升;遇冷時收縮,在縮口處斷開鎖定示數。
(2)答案: 35~42℃ ;36.5℃ ; 可以
解析:量程 :體溫計專用于人體,覆蓋臨床體溫范圍(35℃低體溫至42℃高燒)。
示數 :分度值為0.1℃,液柱末端在36℃后第5小格 → 36.5℃(按實際圖讀取)。
離體讀數 :縮口結構阻止水銀回流,示數穩定不變。
分類 儀器及名稱
反應容器 可直接加熱
墊石棉網加熱
儀器 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項
試管 ① 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② 盛放少量藥品③ 加熱少量液體 ① 液體不超過容積的1/3
② 加熱時管口不對人
③ 加熱后勿驟冷
④ 固體加熱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燒杯 ① 配制溶液
② 溶解固體
③ 大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④ 盛放液體 ① 加熱時墊石棉網
② 液體不超過容積的2/3
酒精燈 加熱 ① 禁止向燃著酒精燈添加酒精 ② 用外焰加熱 ③ 熄滅時蓋燈帽(勿吹) ④ 酒精量占容積1/4~2/3 ⑤ 嚴禁用一燈點燃另一燈
滴瓶 盛放少量液體試劑(便于取用) ① 瓶塞不可互換
② 滴管專用(勿混用)
廣口瓶 盛放固體試劑 標簽向外
細口瓶 盛放液體試劑 標簽向外
膠頭滴管 吸取/滴加少量液體 ① 懸空垂滴 (不接觸容器內壁)
② 勿倒置(防液體倒流)
③ 專用滴管專用試劑
④ 用后洗凈
例1
下列化學藥品的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藥品只需分類儲存,不需作出特別規定 B.易燃、易爆類藥品必須單獨存放
C.易揮發、腐蝕類藥品應分別密封保存 D.藥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答案:A
解析:錯誤原因 :化學藥品需根據性質采用特殊保存方式(如易燃品避光、密封防揮發、強腐蝕品隔離等),并非僅分類即可。
正確選項分析 :B正確 :易燃易爆品(如白磷、鈉)單獨存放,防止引發事故。
C正確 :揮發性藥品(濃鹽酸)和腐蝕品(濃硫酸)需密封,避免污染或變質。
D正確 :見光分解品(硝酸銀)需避光保存。
例2
下列儀器對應的名稱正確的是(  )
長頸漏斗 B.試管夾 C. 滴瓶 D. 鑷子
答案:B(試管夾)
解析:圖示與名稱匹配 :
A(長頸漏斗錯誤) :圖示為分液漏斗 (有旋塞閥門),長頸漏斗無閥門。
B(試管夾正確) :圖示為夾持試管的專用工具。
C(滴瓶錯誤) :圖示為細口瓶 (滴瓶自帶膠頭滴管,圖示無滴管)。
D(鑷子錯誤) :圖示為坩堝鉗 (用于夾持坩堝,鑷子用于塊狀固體)。
例3
下列儀器中既能做反應容器又能直接加熱的是(  )
A.燒杯 B.試管 C.錐形瓶 D.集氣瓶
答案:B(試管)
解析:
加熱規則 :
可直接加熱 :試管、蒸發皿、坩堝(耐高溫玻璃/陶瓷)。
需墊石棉網加熱 :燒杯、錐形瓶(防止受熱不均炸裂)。
禁止加熱 :集氣瓶(厚度不均,易炸裂)。
反應容器功能 :
試管可直接加熱并參與反應(如固體加熱分解)。
燒杯/錐形瓶雖可作反應容器,但不可直接加熱。
例4
下列化學儀器,相信你已多次使用過,請按下列要求把儀器填在橫線上:a.量筒,b.玻璃棒,c.藥匙,d.托盤天平,e. 膠頭滴管,f.試管(填序號)
(1)稱量固體藥品的是_________; (2)取用固體藥品的是_________;
(3)量取液體體積的是_________; (4)可用于攪拌液體的是_________;
(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是_________, (6)少量溶液相互反應時,需要用_________.
答案:
(1) d (托盤天平)
(2) c (藥匙)
(3) a (量筒)
(4) b (玻璃棒)
(5) e (膠頭滴管)
(6) f (試管)
練1
下列儀器與用途不對應的一組是(  )
A.試管——測量液體體積 B.體溫計——測量人體的溫度
C.酒精燈——加熱 D.天平——測物體的質量
答案:A
解析:
A:試管用于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不能測量液體體積(量筒測體積 ),對應錯誤;
B:體溫計測量人體溫度,正確;
C:酒精燈用于加熱,正確;
D:天平測物體質量,正確。選 A
練2
科學實驗中,藥品和儀器的存放應符合一定的規范。下列物質存放在對應的容器中,符合規范的是(  )
碳酸鈣固體 B.氫氧化溶液 C.氯氣 D. 稀鹽酸溶液
答案:D
解析:
A:碳酸鈣固體應放廣口瓶(方便取用 ),圖中是細口瓶,錯誤;
B:氫氧化鈉溶液應放細口瓶(液體用細口瓶 ),圖中是廣口瓶,錯誤;
C:氯氣是氣體,應存放在集氣瓶,且玻璃片磨砂面應朝上(防止漏氣 ),圖中朝下,錯誤;
D:稀鹽酸溶液放細口瓶,用滴瓶存放(配套膠頭滴管 ),正確。選 D 。
練3
如圖所示,把下列實驗所用的儀器的名稱填在橫線上: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體需要用___________。(填標號,下同)
(2)少量溶液相互反應時,需要用___________。(3)量取8毫升的水,需要用___________。
(4)收集氣體時時,需要用___________。
A:試管;B:集氣瓶;C:量筒;D:燒杯;E:膠頭滴管;F:水槽
答案:E
解析:膠頭滴管(E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
答案:A
解析:試管(A )可作為少量溶液相互反應的容器。
答案:C、E
解析:量取8毫升水,用量筒(C )量取,接近刻度時用膠頭滴管(E )定容。
答案:B
解析:集氣瓶(B )用于收集氣體。
進人實驗室要遵守實驗室安全守則,比如,不能用 濕手 接觸實驗室電源,不能將小刀、螺絲刀等物品插入 電源 插孔,以免發生觸電事故;不能將固體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劑直接倒入 下水道 ,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環境污染。實驗完畢后,將你的實驗區域清理 干凈 ,并清洗雙手。
藥品安全:取用藥品遵守“三不”原則: 不能用手接觸藥品(防止藥品腐蝕皮膚、使人中毒等 ) ,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特別是氣體 )的氣味(防止吸入過多有毒、有害氣體 ), 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防止藥品中毒 )。
燙傷:立即用大量冷水沖洗燙傷處,再根據燙傷情況作進一步處理(如涂抹燙傷藥膏等,嚴重時及時就醫 );
被化學試劑灼傷: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灼傷部位,若是強酸、強堿灼傷,沖洗后可相應涂抹弱堿(如碳酸氫鈉溶液,針對強酸 )或弱酸(如硼酸溶液,針對強堿 )進行中和,嚴重時及時就醫 。。
例1
下列對實驗意外事故的處理,錯誤的是(  )
A.若不慎將燃著的酒精燈碰倒,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應立刻用濕抹布撲蓋
B.若不慎將腐蝕性藥液濺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沖洗
C.若不慎將燒堿溶液(有腐蝕性)沾到皮膚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使用火焰、紅熱的玻璃和金屬時若發生燙傷,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和浸泡
答案:B
解析:B選項錯誤 :腐蝕性藥液(如酸、堿)濺入眼睛時, 用手揉搓會加重損傷 !正確操作:
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 → 就醫檢查。
其他選項正確 :A :濕抹布隔絕氧氣滅火,是標準處理法。
C :燒堿(NaOH)腐蝕皮膚時,水沖洗稀釋堿液,硼酸(弱酸)中和殘留堿。
D :燙傷后降溫可減輕組織損傷,避免感染。
例2
實驗時,如果有有毒、有害氣體產生,應采取的措施為(  )
A.停止實驗,離開實驗室 B.在通風櫥里操作
C.移到走廊操作 D.戴上口罩繼續操作
答案:B
解析:B選項正確 :通風櫥通過負壓抽吸有毒氣體,直接排出室外,保護操作者。
錯誤選項風險 :A :貿然停止可能導致氣體泄漏擴散。
C :走廊無通風設備,危害他人。
D :普通口罩無法過濾化學毒氣(需專用防毒面具)。
例3
我們必須嚴格遵守實驗室的安全守則,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下面實驗室安全守則明顯錯誤的是( )
A.聽從老師的指示,未經老師的允許不能擅自進入實驗室
B.不能用濕手接觸實驗室電源,以免發生觸電事故,但是可以將小刀、螺絲刀等物品插入電源插孔
C.打翻化學試劑或器皿時需立即處理,并及時向老師或實驗室管理員匯報
D.不能將固體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劑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環境污染。實驗完畢后,將實驗區域清理干凈,并清洗雙手
答案:B
解析:B選項錯誤 : 任何金屬物品插入電源插孔都可能引發短路、觸電或火災 !
其他選項正確 :
A :防止無人監管時發生事故。
C :及時處理減少污染(如酸液用碳酸氫鈉中和)。
D :有害溶劑(如有機廢液)會腐蝕管道或污染水源,需分類回收。
例4
下列危險化學品標志中,表示腐蝕品的是(  )
B. C. D.
答案C
例5
實驗時,即便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有時也會發生意外,這時一定要保持鎮定,并立即向老師報告。試把下面發生的意外跟最合適的應變方法配對。(填序號)
A:化學試劑濺進嘴里__________;B:化學試劑沾到手臂上__________;
C:實驗桌發生大面積著火___________;D酒精撒到桌面上小范圍起火________
①滅火器滅火;②蒸餾水沖洗;③濕抹布撲蓋;④大量自來水沖洗
答案:A-②;B-④;C-①;D-③解析:A:化學試劑濺進嘴里,用蒸餾水沖洗(② ),減少試劑傷害;B:化學試劑沾到手臂上,用大量自來水沖洗(④ ),稀釋并沖走試劑;C:實驗桌大面積著火,用滅火器滅火(① ),快速控制火情;D:酒精小范圍起火,用濕抹布撲蓋(③ ),隔絕氧氣滅火。
練1
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未經老師允許,不能擅自動手做實驗 B.為便于觀察,可用手直接接觸藥品
C.在實驗室可通過品嘗的方法鑒別食鹽 D.實驗剩余的藥品先倒入水池,再用水沖洗
答案:A
解析:A:未經老師允許,不能擅自動手做實驗,正確(遵守實驗室規則 );B: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藥品,錯誤(防止藥品腐蝕、中毒 );C:實驗室嚴禁品嘗任何藥品,錯誤(防止中毒 );D:實驗剩余藥品不能倒入水池,應放入指定容器,錯誤(防止污染環境 )。選 A 。
練2
為了安全貯存、使用易燃物和易爆物,因此在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這些物質的場所,都要有明顯的警告標志,下列不屬于消防安全標志的是(  )
B. C. D.
答案:C
解析:A:禁止吸煙標志,屬于消防安全;B:禁止燃放鞭炮標志,屬于消防安全;C:禁止向左轉彎標志,屬于交通標志,不屬于消防安全;D:當心火災標志,屬于消防安全。選 C 。
練3
為保證實驗安全,取得預期實驗效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我們應掌握正確的實驗操作并遵循化學實驗的安全規則,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
A.實驗前,應明確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須征得老師同意后再進行操作
B.不準在實驗室內嬉戲打鬧、大聲談話
C.為了便于觀察,可用手接觸藥品,直接聞藥品氣味,但嚴禁品嘗藥品
D.加熱操作中,不要湊近被加熱儀器直視觀察,不要將試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
E.易燃、易爆的藥品要遠離火源,避免將腐蝕性藥品沾在衣服或皮膚上
F.切忌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個酒精燈
G.注意安全用電和節約用水,離開實驗室前,務必關閉電源和水源
答案:ABDEG
解析
A 選項:實驗前明確步驟和注意事項,自設方案經老師同意后操作,能保障實驗有序、安全進行,正確。
B 選項:實驗室內嬉戲打鬧、大聲談話易引發意外(如碰倒儀器、試劑 ),保持安靜秩序是必要的安全要求,正確。
C 選項:不能用手接觸藥品(防止腐蝕、中毒 ),不能直接聞藥品氣味(應用 “扇聞法” ),嚴禁品嘗藥品,錯誤。
D 選項:加熱時湊近儀器直視易受傷(如液體暴沸濺出、高溫燙傷 ),試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可能導致試劑噴出傷人,正確。
E 選項:易燃易爆藥品遠離火源可防爆炸,腐蝕性藥品沾到衣物或皮膚會造成傷害,需避免,正確。
F 選項: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易引發火災,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個也易使酒精灑出起火,錯誤(應用火柴點燃 )。
G 選項:離開實驗室前關閉電源和水源,能避免漏電、漏水引發的安全隱患(如短路、水災 ),正確。
膠頭滴管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項:滴管可以用來取用少量溶液。
(1)使用滴管時,膠頭在 上 ,管口在 下 ;滴管口 不能伸入或接觸 容器;
(2)滴管用后立即沖洗 ,未經洗滌的滴管嚴禁吸取其他試劑;
(3)用滴管吸取溶液或壓放溶液時,要 輕捏 或 緩放 膠頭,不能用力過猛。
酒精燈的使用:
(1)點燃酒精燈應用 火柴 引燃,不能用另一只酒精燈點燃;熄滅酒精燈應用 燈帽 蓋滅,不能用嘴吹滅;
(2)觀察酒精燈的火焰,你可以發現火焰可分為 外焰 、 內焰 、 焰心 三層,各層火焰中,溫度最髙的是 外焰 ,溫度最低的是 焰心 ,溫度居中的是 內焰 。所以用酒精燈加熱物體時,物體應處在外焰處,溫度升高最快。
藥品的取用
(1)固體藥品
粉末狀或小顆粒狀藥品:用藥匙或紙槽取用;方法:先使試管傾斜,把藥匙(或紙槽 )小心地送至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起來。塊狀藥品:用 鑷子 取用,方法先把試管橫放,用鑷子把塊狀藥品放入試管口,再把試管慢慢地豎立起來,使藥品緩緩地滑到試管底部;
(2)液體藥品
少量液體:用 膠頭滴管 吸取;一定量液體:用 量筒 量取;較多量液體:可 直接傾倒 ;
注意:①瓶塞 倒放 ;②試劑瓶標簽 向著手心 ;③試管略傾斜瓶口 緊挨試管口 。
試管
使用方法:①給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得超過試管容積的 1/3 ;②使用時試管應干燥,加熱液體時試管口不要朝著別人或自己,試管傾斜與桌面成 45 角;③可直接在酒精燈上加熱,先 預熱,再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④試管夾應從試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夾在試管中上部(約離試管口 處);⑤手握 試管夾長柄, 不要把拇指按在 短柄 上。
例1
走進化學實驗室,同學們能夠學會基本操作.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B. C. D.
答案: C 。
解析:常見錯誤:A(試管豎直加液體,應傾斜 )、B(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錯誤 )、D(瓶塞正放,應倒放 );若 C 是正確聞氣味(用手扇動,使少量氣體進入鼻孔 ),則 C 正確。
例2
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圖示正確的是(  )
B. C. D.
答案: A 。
解析:滴管正確使用:膠頭在上,管口在下,不伸入容器,用后立即洗滌(滴瓶滴管除外 )。
錯誤情況:B(滴管平放,液體倒流腐蝕膠頭 )、C(滴管放在燒杯,易污染 )、D(滴管倒持,液體流入膠頭 )。若 A 符合 “膠頭在上、在試劑瓶內”,則 A 正確。
例3
下列實驗中,酒精燈的使用正確的是(  )
B. C. D.
答案:A 。
解析:酒精燈正確操作:用火柴點燃(B 錯誤,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 );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加酒精(C 錯誤 );用燈帽蓋滅(D 若用嘴吹則錯誤 )。
若 A 是 “試管傾斜,用外焰加熱,操作規范”,則 A 正確(如給試管液體加熱,試管傾斜、外焰加熱、先預熱 )。
例4
實驗室加熱約150mL液體,可以使用的儀器是(  )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答案:A
解析:加熱150mL液體,需用較大容器(燒杯① ),加熱需酒精燈③、石棉網④(燒杯不能直接加熱 )、鐵架臺⑥固定。試管②容積小(一般20mL左右 ),不適合;坩堝鉗⑤用于夾持坩堝,無需。所以選①③④⑥,即 A 。
例5
正確的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加熱液體 取放固體藥品 聞氣體氣味 塞緊橡膠塞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超過試管容積1/3,錯誤(易噴出 );B:取放固體藥品時,手直接接觸藥品(應用藥匙 / 鑷子 ),錯誤(污染藥品、傷手 );C:聞氣體氣味用 “扇聞法”,正確(防止吸入過多有毒氣體 );D:塞橡膠塞時,試管豎直、用力按壓(易壓破試管 ),錯誤(應慢慢轉動塞入 )。選 C 。
例6
以下是小凱完成該實驗主要操作過程的示意圖.按評分標準,每項操作正確得1分,滿分5分,實驗完畢后小凱得了3分.請回答:
(1)請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說明原因:________;
(2)裝置氣密性良好的標志是________;
(3)連接導管和玻璃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答案:操作 Ⅱ 失分:加入藥品時,瓶塞正放(應倒放,防止污染試劑 );操作 Ⅲ(若有 ):未體現,但根據得分3分,推測操作 Ⅱ 錯誤(瓶塞未倒放 )。
(2)答案: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或松開手后,導管內形成一段穩定水柱 )
解析:檢查氣密性時,雙手緊握試管,試管內氣體受熱膨脹,若裝置氣密性良好,導管口會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后,試管內氣壓減小,導管內會形成一段穩定水柱。
答案:先把導管一端用水潤濕,然后稍用力轉動插入玻璃管
解析:連接導管和玻璃管時,用水潤濕導管口可減小摩擦,便于插入,轉動插入可保證連接緊密。
例7
酒精燈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加熱儀器,某小組同學對酒精燈火焰溫度進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研究:甲同學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燈火焰中,1~2s后取出,觀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顯碳化。
(1)由上述現象得出結論:外焰溫度最高。你認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學在老師指導下,分別利用高溫傳感器測得酒精燈各層火焰平均溫度如下表。
火焰層 平均溫度/℃
乙 丙
焰心 432 598
內焰 520 667
外焰 666 783
(2)由上表得出結論:______(填“焰心”、“內焰”或“外焰”)溫度最高。
(3)結合定量研究結論,下列圖示中加熱方法(試管夾未畫出)最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Ⅲ)交流反思:不僅酒精燈的各層火焰溫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層溫度也有差異。
(4)造成乙、丙兩同學所測相同火焰層溫度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寫出兩點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外焰與空氣(氧氣 )接觸更充分,燃燒更劇烈
解析:外焰部分與空氣(氧氣 )接觸面積大,燃燒更充分,釋放熱量多,所以溫度最高,導致火柴梗外焰部分明顯碳化。
答案:外焰
解析:分析表格數據,乙和丙測得的外焰平均溫度666℃、783℃均高于內焰、焰心溫度,所以外焰溫度最高。
(3)答案:a
解析:加熱時應使用外焰(溫度最高 ),且試管應傾斜(增大受熱面積 )。圖a中試管傾斜,用外焰加熱,最合理;b用內焰、c試管直立、d用焰心,均不合理。
(4)答案:
① 酒精燈內酒精濃度不同;
② 測量時傳感器放置位置(深度、角度 )不同(或酒精燈火焰大小不同、環境溫度不同等 )
解析:相同火焰層溫度差異,可能因酒精濃度影響燃燒劇烈程度,或測量時傳感器在火焰中位置不同(如外焰不同區域、深度 ),導致測得溫度有差異;也可能火焰本身大小、環境氣流等因素干擾。
練1
試管夾夾持試管加熱的正確方法是(  )
A.把試管夾從試管的中部橫向插入,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握長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B.把試管夾從試管的上部往下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握長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C.把試管夾從試管的下部往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手握長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D.以上操作方法都不正確
答案:C
解析:
試管夾使用方法: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在試管中上部,手握長柄,拇指不按短柄(防止試管脫落 )。A(中部橫向插入 )、B(上部往下套 )錯誤,C 正確。
練2
下列給試管內液體加熱的操作,正確的是(  )
A.給試管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應超過試管容積的1/2
B.加熱時試管口對著無人處
C.加熱時,為了加速加熱,酒精燈的火焰直接對著液體下方加熱
D.加熱時先把酒精燈放好,試管在火焰上方來回移動
答案:B
解析:A:加熱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1/3(超過易噴出 ),錯誤;B:試管口對著無人處,防止液體噴出傷人,正確;C:應先預熱,再集中加熱(直接加熱易使試管炸裂 ),錯誤;D:加熱時試管應固定,先預熱(來回移動 )后集中加熱,但 “把酒精燈放好” 不是關鍵,且操作描述不準確,錯誤。選 B 。
練3
判斷玻璃儀器已經洗凈的標準,是觀察器壁上(  )
A.附著的水能聚成水滴 B.附著的水能成股流下
C.一點水都沒有附著 D.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答案:D
解析:玻璃儀器洗凈標準: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均勻濕潤 )。A(聚成水滴 )、B(成股流下 )、C(一點水沒有,不現實 )錯誤,D 正確。
練4
用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發現試管破裂了,造成試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有:
①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加熱; ②加熱前沒有擦干試管外壁的水;
③加熱時試管底部觸及燈芯; ④被加熱的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
⑤加熱時沒有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 ⑥沒有進行預熱,直接集中加熱試管里液體的中下部.
其中與之相關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③⑥ C.②④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試管破裂原因:
② 試管外壁有水,加熱時受熱不均,易破裂;
③ 試管底部觸燈芯(燈芯溫度低 ),受熱不均,破裂;
⑥ 未預熱,直接集中加熱,受熱不均,破裂。
① 外焰加熱(正確操作,不導致破裂 );④ 液體過多(易噴出,不直接導致破裂 );⑤ 上下移動試管(是預熱或均勻受熱操作,不導致破裂 )。選 B 。
練5
學會正確使用實驗工具是科學探究的必備技能之一、下列實驗操作,符合規范的是(  )

取用固體粉末 吹滅酒精燈 傾倒液體 加熱液體
答案:A解析:A:取用固體粉末,試管傾斜,用藥匙送藥品至試管底部,正確;B:用嘴吹滅酒精燈(錯誤,應用燈帽蓋滅 );C:傾倒液體時,瓶塞未倒放(錯誤,應倒放 );D: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超過試管容積1/3(錯誤 )。選 A 。
練6
2023年8月17日臺灣大學化工系實驗室爆炸起火,事故造成兩名學生受到灼傷送醫。該事件再次為我們敲響了實驗室安全的警鐘。
(1)要保證實驗安全,必須清楚各類儀器的名稱與用途。在圖甲所示儀器中,①的名稱是______,實驗室量取10mL水需要用到的儀器有______(選填序號)。
(2)實驗時,要注意操作規范。如圖乙是從試劑瓶中吸取液體滴加到試管的操作,指出圖中的錯誤之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實驗過程中酒精燈著火,正確的做法是( )
A.立即撤離,并且對老師保密以免受到責罰 B.立刻用濕布蓋滅,并立即報告老師
C.接一盆水撲滅大火,并立即報告老師 D.立刻用嘴把火吹滅,并立即報告老師
答案:(1)試管 ④(量筒 )、⑤(膠頭滴管 )
(2)① 瓶塞正放(應倒放,防止污染試劑 );
② 滴管伸入試管內(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防止污染滴管 )。
(3)答案:B
解析:A:撤離且保密錯誤(應及時處理并報告 );B:用濕布蓋滅(隔絕氧氣 )并報告老師,正確;C:用水撲滅酒精燈火災錯誤(酒精密度比水小,會浮在水面燃燒,擴大火勢 );D:用嘴吹滅錯誤(易引發火焰倒吸,使燈內酒精燃燒 )。選 B
練7
如圖所示是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基本操作。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A所示,手握細口瓶傾倒液體時,細口瓶貼標簽的一面要___________,細口瓶的塞子要___________在桌面上。
(2)如圖B所示,用完酒精燈后,熄滅酒精燈的方法為___________,此外,使用酒精燈時,還需要注意___________(寫出一條)。
(3)如圖C所示,用酒精燈加熱試管里的液體時,應注意:試管里的液體體積不應超過試管容積的___________。進行實驗時,某同學先對試管進行預熱,然后用酒精燈的火焰對準藥品所在部位加熱,卻發現試管炸裂,你認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如圖D所示,如果試管內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質時,要用___________(填工具名稱)刷洗。
答案(1)向著手心;倒放(2)用燈帽蓋滅;酒精燈內酒精量不能超過容積的2/3(或不能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等,合理即可 )(3)液體體積不應超過:1/3炸裂原因:試管外壁有水(或加熱時試管底部接觸燈芯等,合理即可 )(4)試管刷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贞丰县| 胶州市| 额济纳旗| 韶山市| 濉溪县| 搜索| 洛浦县| 怀仁县| 枝江市| 紫金县| 凭祥市| 丹寨县| 金阳县| 城口县| 潢川县| 泗水县| 涪陵区| 钟祥市| 土默特右旗| 武邑县| 高台县| 同德县| 博兴县| 平泉县| 南阳市| 德江县| 英吉沙县| 磐安县| 永兴县| 麻江县| 清河县| 清流县| 即墨市| 乌拉特后旗| 灵丘县| 甘谷县| 芦溪县| 高碑店市| 简阳市|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