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素質測試七年級語文考試時問:120分鐘滿分:120分題三四總分得分一、積累與運用(共26分)班級擬召開“孝親敬老,從我做起”主題活動,訪你參加,完成下列1一4題。(23分):1.閱讀下面的開場白,回答問題。(共4分)中國傳統幸文化是在華夏數千年歷史中孕有、誕生和發展起來的。古代“孝”的準則強調長幼有序、順從父母。而今,時代賦予孝更多的含義。主動與父母敞開心聊天,并聆聽父母的教誨,是幸;閑(x)時為家人洗衣服,為長¥攙捶背、捏擔肩,是孝;報效國家,讓長軍感到與有榮焉,是李;承歡膝下,與父母共享天倫之樂,也是孝孝,絕不是體現于言辭與眼淚,而是要付諸行動。(1)依次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二項是()(2分)A.hui qiB.hui xiC.hui qi D.hui xi(2)根據語境,寫出下面詞語中拼音所對應的漢字。(2分)心fei(閑xa(:)2.在探尋“孝”之淵源的過程中,小豫同學找到下面一段話,語句排序正確的一項()(3分)①“孝”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數千年的淵源。②羔羊尚且跪乳,烏鴉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萬物靈長自詡?③子日:“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家風主要是教育后人成為棟梁之材,然而,做人必先學孝。④這也正是我們當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⑤古人較為重視家風的作用,培養子女以孝為核心的倫理道德體系,還兼以悌、忠、信、禮、義、廉、恥、讓繼承的后人懂得進取,胸懷凌云之志,心系國家民族之榮辱,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民謀福利。A.②①③⑤④B.①③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③②①④⑤3,小文探究發現,面對“忠與孝”的兩難處境,很多仁人志士做出了自己的抉擇。他有感而發寫了下面語段,請你幫他補寫完成。(8分))自古忠孝不能兩金,但先忠后孝,先國后家,是每一位志士無悔的選擇。“①從此楷爺征”((木蘭詩》),木蘭勇挑重擔,毅然決然替父出征;“②,③“(《逢入京使)》),戰亂未平,有家難歸,岑參以國事為先,對父母報喜不報憂;羈旅途中,杜牧目睹那些不知國之將亡,只知尋歡作樂的上層人物時,憤而寫下了“④,,⑤(七年級語文第1頁共8頁)西CS掃描全能王3億人蕾在用的掃灌ApP”(泊秦淮)):宦游在外,周敦顧即使身處污濁的社會環境當中,也不隨世浮沉,而是潔身自好,寫下“⑥,⑦"(《愛蓮說))。無論盡忠還是盡孝,前路都會遇到困難,杜甫在(望岳)中曾用“⑧一覽眾山小”告誡我們只有不怕困難,敢于攀登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①②」③」④⑤」⑥⑦」⑧4.小語所在小組正在進行“孝與傳統節日”專題探究,請你參與完成活動。(共8分)孝文化是中國傳統節日余統的重要如成部分。“百善孝為先”,中國傳統節日中多有推崇孝、實踐孝的內容。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孝不僅僅是對父母的盡心奉養。“生,事之以禮;死,棄之以禮,祭之以禮”,才是完整的孝。“祭之以禮”主要在傳統節日進行,濟明節、中元節等均以祭祖悼亡為核心,春節、冬至、重陽節也不乏祭祖的內容。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祭祖悼亡,基于血緣關親,但又不限于血緣關親,而會延展至對族群、國家、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的人文祖先和歷代先賢。清明節對黃帝炎帝、羊令烈士的祭祀,端午節對屈原的祭祀等,不僅使個人雖死猶生,還具有激助后人的力量。“上?【活動一】小語的爺爺是一名語文老師,年滿六十退休。時逢重陽節,小語要贈送爺爺一副對聯,你建議他選下面的哪一副?簡述理由。(4分),、,蘭對聯1:人活古稀非為易發福在心田實乃安·5×心真,,··對聯2:詩文馨香漫鄉里桃李天下綻芬芳選,理由:【活動二】盡孝與距離遠近有關嗎?結合下面兩幅漫畫的內容,說說你的理解,(4分)留1(注:媽媽和小孩名拿一部手機)國2(注:爸爸本著手機和爺爺奶奶視頻)。(七年級語文第2頁·共8頁)西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藏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