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診斷(時間:60分鐘 分值: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4分,共56分)1.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這有助于人們克服( )①拜金主義②享樂主義③中庸主義④消費主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為幾位老人讀書讀報,陪老人聊天,兩年來從未間斷。敬老院給學校發來一封感謝信,學校號召大家向童小勇學習。童小勇的做法體現了中華民族 的社會風尚。( )A.敬業樂群 B.禮義廉恥 C.崇德向善 D.見賢思齊3.下列名句能體現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思想的是( )A.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B.春生夏長,秋收冬藏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D.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4.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下列古語能反映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思想的是( )①天地之大,黎元為本②德不孤,必有鄰③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④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5.2024年5月,河北省武強縣組織開展了“博物館里的母親節——尋找年畫中最溫情的母愛”主題親子活動。在講解員的指導下,孩子們還體驗了年畫的印刷過程,并將自己印刷的年畫作為禮物獻給母親。上述活動的開展( )①充分發揮了文化教育人的功能②弘揚了孝敬父母的中華人文精神③讓孩子們體會到了年畫的獨特魅力④為傳統年畫增添了新的時代內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輸電鐵塔是鳥類喜歡的筑巢地點。近年來,電網工作人員在鐵塔上搭建人工鳥巢、局部絕緣化處理,由防鳥驅鳥變為護線愛鳥,確保鳥類和電網都安全。這體現了( )A.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B.人與自然可以和諧共生C.保護環境要堅持自然恢復為主D.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7.中華文明強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將天地人統一起來,將自然生態同人類文明聯系起來,按照大自然的規律活動。下列詩句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B.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C.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D.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8.孔子將“仁”的含義概括為“愛人”,主張尊重人、關心人,把人當人看,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仁愛思想要求我們( )①孝敬父母②關愛親人、尊重他人③關心他人、幫助他人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養正則一身安,平天下則萬事順。”“正正得其中,曲曲得其外。”這兩句話啟示我們要弘揚的核心思想理念是( )A.講仁愛B.求大同C.尚和合D.崇正義1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啟示我們( )A.要向所有人學習B.要愛人利己C.不要原諒自己的過錯D.要善于向榜樣學習11.中華民族主張“四海之內皆兄弟”,提倡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處。下列古語體現以上觀點的是(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③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④禮之用,和為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吳曉5歲時因車禍失去了右腿,身體殘疾給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無盡艱辛,但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磨礪中成長,在奮進中成才。這啟示我們( )A.面對困難和挑戰,要做自強不息的人B.只要經歷磨難,就能成長成才C.學會抵制不良誘惑,成就時代新人D.創造存在于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13.2020年以來,各地累計發放物價補貼約375億元,惠及困難群眾7.3億人次……一串串數字,見證了保障困難群眾的民生溫度。上述材料( )A.讓我們感受到扶危濟困的中華傳統美德B.說明了孝悌忠信是中華傳統美德C.有利于徹底解決困難群眾的問題D.有利于營造人人為我的文明社會14.從2015年到2024年,化名為“金粟緣人”的愛心人士每年都會給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慈善總會捐贈100萬元善款,要求善款用于幫助困難學生和其他困難群體,累計已捐款1 000萬元。但在每年的表彰會上,都不曾出現“金粟緣人”的身影。“金粟緣人”的行為啟示我們( )①服務社會,只求榮譽②友善待人,踐行美德③關愛他人,扶危濟困④自強不息,剛健有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4分)15.(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興中華之大業,需植根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歷史之深厚源泉;謀中國之萬事,需傳承中華民族五千多年道德之精神基因。當代中國價值觀念,淵源于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歷史發展;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中華傳統美德最深層的道德支撐。我們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傳統美德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1)閱讀材料一,談談我們要讓哪些中華傳統美德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6分)材料二 2024年10月21日,應黎巴嫩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決定向黎巴嫩提供緊急人道主義醫療物資援助,以幫助黎方開展醫療救助工作。3 601箱中國援助的緊急人道主義醫療物資,從上海飛往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印有“中國援助”和“紅色中國結”的物資再次飛赴世界上急需幫助的人們手中。(2)中國將救援物資運往世界上急需幫助的人們手中體現了哪一種中華傳統美德?這一中華傳統美德提出了什么要求?(6分)16.(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Comment by 楊文舉: 題目重復,換題。材料一 在我們身邊,有無數立足本職工作,默默奉獻的榜樣人物,彰顯了向上向善的社會正能量。“萬能電工”錢海軍,從事電力服務工作30余年,為社區提供用電咨詢等便民服務,結對幫助100多位空巢、孤寡老人,幫扶學生27名;黃山風景區的基層工作人員李培生、胡曉春長年在山崖間清潔環境,日復一日呵護著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護美麗的黃山……他們在不同的工作崗位,活出各自生命的精彩。材料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休戚與共、血脈相連的重要紐帶。”弘揚向上向善的文化,使存善心、做好事成為行動自覺。微火成炬,每一分善意,每一次善舉,匯聚起來,就能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讓社會更加和諧美好。(1)材料一中這些榜樣人物向我們傳遞了哪些向上向善的正能量?(4分)(2)閱讀材料,說說我們應該如何弘揚中華人文精神。(10分)17.(1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在蘭州市榆中縣有位孝順兒媳,她數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著年過百歲的公公,而這位樸素的農家婦女正是蘭州市“百名孝星”“蘭州好人”“中國好人”及省市縣道德模范的獲得者楊翠蘭。有人常常會問楊翠蘭,在十年九旱的榆中北山,在“多災多難”的人生經歷中,是什么支撐她走到了現在。楊翠蘭說,她沒有什么學問,只記住了老一輩常說的“敬谷得田、敬老得福”!她始終相信,只要勤勤快快種地就一定會收獲糧食,只要孝老愛親就一定會和家人過上好日子!她以樸實無華的言行,默默抒寫人間最美的真情。(1)楊翠蘭用平凡點滴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學習楊翠蘭的美德有什么重要意義?(8分)(2)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如何踐行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6分)(3)請你為踐行孝老愛親擬寫一條宣傳標語。(4分)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①②④說法正確;③說法錯誤。故選D項。2.【答案】C【解析】題干中的童小勇同學堅持到敬老院做志愿者,說明他是一個善良的人,在品行上追求至善的道德境界,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故選C項。3.【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C項意思是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必須親自實踐,體現了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A項體現了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B項體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D項體現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故選C項。4.【答案】A【解析】“天地之大,黎元為本”意思是天地雖然廣袤無垠,但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體現了人民在國家中的重要地位,①符合題意;“德不孤,必有鄰”強調的是道德的力量和感召力,②不符合題意;“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意思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在于以有利于人民為根本,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③符合題意;“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強調了法令對于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性,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項。5.【答案】B【解析】分析題干材料可知,上述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了文化教育人的功能,有助于讓孩子體會到年畫的獨特魅力,①③符合題意;孝敬父母不是中華人文精神,②錯誤;題干所述活動的開展并沒有為傳統年畫增添新的時代內涵,④錯誤。故選B項。6.【答案】B【解析】“電網工作人員在鐵塔上搭建人工鳥巢、局部絕緣化處理,由防鳥驅鳥變為護線愛鳥”體現了人與自然可以和諧共生,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項。7.【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A項表達的是友情,與題意不符;B項的意思是天地與我們都是同時存在的,而萬物也都與我們合而為一,強調了宇宙間萬物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的關系,與題意相符;C項體現立志高遠、不斷奮斗,與題意不符;D項傳遞的是愛國思想,與題意不符。故選B項。8.【答案】A【解析】分析題干材料并結合教材所學可知,孔子的仁愛思想要求我們孝敬父母、關愛親人,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實現由愛親、愛他人、愛人類到愛萬物的擴展,①②③正確且符合題意;“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是利己主義,與孔子的主張不符,④錯誤。故選A項。9.【答案】D【解析】題干中的這兩句話說明了要崇尚正義,弘揚社會正氣,啟示我們要弘揚崇正義的核心思想理念,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項。10.【答案】D【解析】題干中古語的意思是要向賢人學習,以賢人為榜樣,D項符合題意;“所有人”的說法絕對,A項錯誤;要愛人利人,B項錯誤;要正視自己的過錯,積極調整自己,C項錯誤。故選D項。11.【答案】D【解析】分析可知,③④體現了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處,符合題意;①體現了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不符合題意;②體現了守誠信的核心思想理念,不符合題意。故選D項。12.【答案】A【解析】吳曉身殘志堅,克服種種困難,在磨礪中成長,在奮進中成才,這啟示我們面對困難和挑戰,要做自強不息的人,A項正確;“只要……就能……”的說法絕對,B項錯誤;C、D兩項在題干沒有體現,排除。故選A項。13.【答案】A【解析】材料中黨和政府的做法讓我們感受到扶危濟困的中華傳統美德,A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孝悌忠信的中華傳統美德,B項不符合題意;“徹底解決”的說法絕對,C項錯誤;D項錯誤,應該是“我為人人”。故選A項。14.【答案】C【解析】“金粟緣人”捐助善款幫助他人,體現了友善待人,關愛他人,踐行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②③符合題意,“只求榮譽”的說法錯誤,①排除;題干沒有體現自強不息的內容,④排除。故選C項。15.(1)【答案】①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②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③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解析】第(1)問,考查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容,結合教材所學知識回答即可。(2)【答案】體現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它要求每個人明確認識到自己的人倫職責,不僅要擔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而且要兼濟天下,為天下人謀幸福。這種擔當意識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解析】第(2)問,考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的有關知識,結合教材所學知識作答即可。16.(1)【答案】①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②愛崗敬業,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承擔責任等。【解析】第(1)問,結合材料一中榜樣人物的事跡,可從愛人利人、愛崗敬業等方面回答。(2)【答案】①弘揚促進社會和諧的思想文化。我們應當正確運用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方法,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②弘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們要積極進取,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努力奮進;愛人利人,擇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們應當向榜樣學習,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爭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解析】第(2)問,考查怎樣做中華人文精神的弘揚者,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17.(1)【答案】①有利于青少年弘揚勵志成長、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②有利于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③有利于營造尊老、愛老、敬老的濃厚氛圍。④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尚。⑤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積極構建和諧社會。⑥有利于傳播社會正能量等。【解析】第(1)問,結合材料,可從有利于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等角度回答。(2)【答案】①我們應當孝敬老人,愛護親人。②我們還要將愛的情感和責任擴展到全社會。【解析】第(2)問,考查如何孝老愛親,可結合教材所學知識作答。(3)【答案】示例:孝老愛親,從心開始;踐行孝老愛親,從我做起。【解析】第(3)問,考查擬寫宣傳標語,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