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下24《“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正確認讀“彌、脈、剖”等13個生字,書寫“倫、腹、剖”等14個常用字,積累“行駛、凌晨”等10個詞語。2.讀好文中對話,抓住船長的語言、動作等描寫,感受他臨危不懼、沉著果敢的品質。3.默讀全文,聯系上下文及有關資料,思考哈爾威船長的英雄壯舉,初步體會生命的價值。教學重難點抓住船長的語言、動作等描寫,感受他臨危不懼、沉著果敢的品質;思考哈爾威船長的英雄壯舉,初步體會生命的價值。教學過程板塊一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1.揭示課題,解釋題意。出示“諾曼底號”圖片,介紹“諾曼底號”的背景,揭示課題并釋義。2.初讀課文,識記生字,了解大意。(1) 自主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 讀好句子,鞏固字音。全速前進的“瑪麗號”向“諾曼底號”的側舷撞過去,在它的船身上剖開一個大窟窿。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主宰著,領導著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面對驚慌失措的眾人,他鎮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故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哈爾威船長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3) 全班交流:請學生說說自己易錯的生字讀音。教師隨機教讀,重點指導,提示“卑、遭、罹”的書寫要點。板塊二 梳理內容,整體把握1.借助句群,嘗試概括: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預設:這篇課文講了災難驟然降臨時,船長哈爾威鎮靜地指揮船員運送爭先恐后逃生的乘客。最后船員和乘客順利脫險,哈爾威船長卻與“諾曼底號”一起沉入海底。2.緊扣課題,質疑理序。(1) 抓住課題,引導質疑:課文主要寫了“遇難前”“遇難時”“遇難后”的什么呢?(2) 默讀課文,理清文序:第1—5自然段:遇難前夜色正濃、薄霧彌漫,災難驟然降臨。第6—42自然段:遇難后船下沉,船長哈爾威鎮靜地指揮船員運送爭先恐后逃生的乘客,使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第43—45自然段:最后寫船員和乘客順利脫險,哈爾威船長卻與“諾曼底號”一起沉入海底。3.教師小結,指導方法。抓住題眼提問,理清文章順序,弄清每個部分講了什么,然后把幾個部分連起來,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了。板塊三 品讀對話,感受品質1.直入主題,關注“遇難時”。默讀課文,找一找遇難時哈爾威船長是怎么說的。用橫線畫出相關語句。2.聚焦對話,感受品質。(1)自讀圈畫,批注想法。默讀遇難時哈爾威船長所說的話語,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在對應的位置批注自己的想法。(2) 小組交流,相互補充。(3) 全班交流,深化理解。① 聚焦第一次“命令”: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喝:“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預設:從短句感受船長的果敢、冷靜;從感嘆號感受救人的決心;從“吼喝”感受威嚴與力量。② 聚焦第二次“命令”:“哪個男人膽敢搶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br/>大家立時不出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預設:為了保護弱小,保證救援工作的正常進行,船長才發出這樣“嚴酷”的命令,不怒自威。“把克萊芒救出去!”克萊芒是見習水手,還不過是個孩子。預設:簡短的話語,包含著公平,令緊張救援的水手們敬佩,讓人心服口服。3.讀好對話,深入感受。抓住“吼喝”“威嚴的聲音”“簡短有力”等詞,指導學生朗讀并感悟人物的品質:臨危不懼、公正無私。4.教師小結:對于人物語言描寫較多的文章,我們要聯系故事發生的背景,通過朗讀、想象等方式,感受文中人物的品質或者性格。板塊四 對比動作,感悟品質1.回讀全文,聚焦動作。默讀課文,找一找遇難時哈爾威船長是怎么做的,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完成如下任務:(1) 用“____”畫出船長動作的語句,用“﹏”畫出其他人動作的語句。(2) 你有什么發現?批注感受。默讀課文,完成任務。小組交流,相互補充。全班交流,深化理解。①對比動作,感受品質:預設:船長的動作幾乎沒有,發出的指令都是為了救援工作順利進行,都是為了他人。②想象舉動,感悟品質: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主宰著,領導著大家……這段話是對船長遇難時指揮救助最全面的介紹,為什么說是"主宰著"?"指揮著""主宰著""領導著"這三個詞語可以調換位置嗎?為什么?層層深入,去感悟船長在生死攸關的時刻都做了些什么,進而對于人物品質有深入的感悟。2.小結認識,方法指引:抓住人物不經意的舉動,或者是異于常人的舉動,我們感受到船長的高貴品質。抓住人物的舉動,對于我們深入理解課文很有價值,也是我們寫作時應該特別注意的地方。板塊五 深化理解,拓展遷移1.導讀入境,聚焦“壯舉”:(1) 課件出示第43-44自然段,師生配樂朗讀。(2) 默讀思考:哈爾威船長的生命是怎樣結束的?用“﹏”畫出有關語句,在打動你的詞句旁作批注。(3) 全班交流。2.評議“壯舉”,感受意義:(1) 先讓學生自主提問,然后聚焦問題,組織討論:小組討論:①聯系全文思考:哈爾威船長有沒有機會逃生?②如果有機會,船長為什么不選擇逃生?③你覺得船長這樣結束自己的生命值得嗎?為什么?(2) 全班交流時,適時出示如下資料:在西方的工業革命初期,提倡的船長精神是人在船在,船長與船共存亡。到哈爾成船長的那個時候,這樣的傳統已經消失。讓我們把歷史的鏡頭拉回到1870年3月17日,兩艘英國輪船(“諾曼底號”和“瑪麗號”)相撞,出事后,“諾曼底號”的哈爾威船長指揮救援所有乘客后以身殉職。哈爾威船長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和他忠于職守、敢于犧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作者,于是,作者便寫下了這篇文章來抒發對哈爾威船長的贊美和景仰之情。3. 致敬“壯舉”,敬畏生命:(1) 像哈爾威船長這樣,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把生的機會給了別人,把危險甚至死亡留給自己的行為,就叫“壯舉”。(2) 引讀最后兩個自然段。(3) 十年后,九死一生的人們,來到哈爾威船長墓前,他們會做什么,說什么呢?可能是一名和船長久經海難的副船長,可能是乘客中的一位男人、婦女或者是當年的克萊芒……請選擇一個角色展開合理想象,用幾句話描述一下。(4) 總結全文,升華主題:雨果在這篇文章前有一句題記:“真正的強者是那種有自制力的人?!笔堑模懈叨茸灾屏Φ拇L戰勝了個人逃生的誘惑,履行了船長的職責。在英倫海峽上,沒有任何一個海員能與他相提并論。讓我們記住愛因斯坦說的話:“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得到什么?!?br/>板書設計“諾曼底號”遇難記臨危不亂 冷靜果斷 舍己為人 忠于職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